【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天测罗经差-航海学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天测罗经差-航海学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天测罗经差-航海学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天测罗经差-航海学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天测罗经差-航海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 1 - 天测罗经差 - 2 - 内容摘要 罗经是船舶向位测定仪器,罗经存在误差将直接影响到船舶航向航计汇算以及定位的准确性。根据 5 公约,天测罗经差是海上驾驶员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所以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利用天体测定罗经差。 对于驾驶员来说不仅应该熟练 掌握天测罗经差的方法,还应知道罗经差产生的原因及纠正方法,以提高罗经在指向时的精确性。本文结合本船实际以低高度太阳和恒星测定罗经差为实例,着重分析 低高度太阳和恒星测定罗经差为原理 误差以及相注意事项。以及 测体会以期提高罗经为准确性,及测定罗经差误差的精度。 关键字:天测罗经差 原理 误差 体会 is a of on s s is in s of to in 8/95 So of to of s u s of or To We s in to to - 3 - 目 录 0 引言 : 4 1 天测罗经差原理 4 2 天测罗经差原理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4 2 1 用推算船位求得真方位 4 2 2 由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B (简称倾斜误差) 5 2 3 观测注意事项 6 3观测低高度太阳求罗经差 6 3 1 太阳方位表的用途和结构 6 3 2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 6 3 3 实测举例 7 3 4 实测体会及注意事项 7 3 5 利用低高度太阳求罗经差优点 8 4利用北极星求罗经差 8 4 1 利用北极星求罗经差原理 8 4 2 观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8 4 3 实测举例 8 4 4 体会及实测注意事项 9 5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9 5 1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原理 9 5 2 利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太阳真出没计算方位 罗经差 9 5 3 实 测举 例 . 9 5 4 注意事项及实测体会 10 6结束语 10 7参考文献 10 - 4 - 育龙轮天测罗经差 0 引言 罗经是船舶主要导航仪器之一,罗经的工作是否稳定,其指向误差大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因此,船舶在航行中,要求航海人员利用一切机会来测定罗经差,以来核查罗经工作是否是否正常,并对航向和方位作出必要的纠正。目前测 定罗经差主要有以下三中方法: 1)利用叠标 2)利用远距离物标 3)利用天体测定。当船舶近岸航行时,可以利用专用的叠标或灵敏度较高的的自然标来测定罗经差,然而当船舶航行在广阔的海面上时,则只能利用天体来测定罗经差。 罗经是船上指示方向的航海仪器,罗经差分为陀螺罗经差和磁罗经差。陀螺罗经差是陀螺北偏离真北的角度,当陀螺北偏在真北的右面时为正,当陀螺北偏在真北左 面 时为负。磁罗经 是罗北偏离 真北的角度。当 罗北偏在真东面时为正,偏在真北西面时为负。所以有G = C=在利用天体求陀螺罗经差中是利用天体方位代替 天体方位为真方位代替 出 G 或 C,但由于观测时真实船位未知,所以无法求出天体的真方位。在海上是以推算船位为基础求得天体的计算方位 代替天体真方位 。这样观测天体求陀螺罗经差的计算公式为 : C= G=GB 1)(由四联公式 切内边正 弦乘积等于外角内角正弦乘积(图 1) 加 上内 边内角 余弦 之积, a=90 b=90 A=c=解算天文三角形 得 式( 1) 。 如图( 1)。 2. 天测罗经差原理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由于天测罗经差的公式 为 )( 可知,为求得较准确的罗经差,应尽量减少 B 的误差,因此观测天体时求罗经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 推算船位求得真方位 替天体真方位所产生的方位误差A 。 在观测天体求罗经差中,天体真方位是由推算船位求得为天体计算方位 代替的,而在观测时测者的 推算船位与当时的真实船位误差为( 、 )将会使计算方位产 - 5 - 一个方位误差 A ,因此 )变量和为公式( 1)经整理得到 A 、 和 的关系式为: A= ( 2) 从( 2) 式 可见,当推算船位为误差 、 一定时,用推算船位求得的计算方位 A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公式中的 为式中 数的最大值为 1),即取决于被测天体高度 H 的高 或 低,还可以看出 A 与被测天体的方位 A 和赤纬 此得一下结论: ( 1)被测天体高度越低,由 、 引起的误差 A 越小; ( 2)当被测天体的方位 A 趋近 0 ,赤纬 近 90 时,由 、 引起的误差 A越趋近于零。 在实际观测中,推算船位与真实船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用推算船位求计算方位 代替天体真方位引起的误差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观测低高度太阳的方位可以减少误差 A 。另外,因为北极星的赤纬接近 90 ,方位也趋 近 0 ,从而观测北极星求的的方位其真方位的误差 A 接近于 0 。 于罗经面的倾斜而引起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误差 B (简称倾斜误差) 利用罗经观测天体的罗方位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的水平,否则测得罗方位产 生一个误差,简称倾斜误差 B 。当罗经面的倾斜方向与天体方位垂直时,该 误差最大,即测者面对天体,罗 图( 2) 经面左右倾斜时产生的误差最大,如图 (2)。当罗经面水平时,对 应的天顶为 Z,真地平为 弧 体 高度为 h, 方位为 罗经面倾斜角 时,对应的天顶为 真地平为 弧 天体高度为 h ,方位为 然 1 . 即罗经面倾斜角 后,测得天体 含有倾斜误差 B ,在球面三角形 球面三角形的正弦公式 得: B /由于 , B 均为小角度,所以有 h 约等 h ,代入 上式整理得: B= 表( 1)可见: ( 1) 当倾斜角 一定时,测天体高度 斜误差 B 越小; ( 2)当被测天体高度 斜角越小,倾斜误差越小。 - 6 - 2 3 观测注意事项 对于出没且在地平线上经过东西圈的天体( 90 Q 且同名),当天体介于出没与东西圈之间时,其方位变化缓慢,因此这时是观测天体罗方位的良好时机。综上所述观测天体的罗经差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 应观测低高度天体的罗方位 ,其高度应低于 30 ,最好低于 15 ; 2) 观测时应尽量保持罗经面水平。 3) 为避免粗差和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一般应连续观测三次,取平均值 为对应于平均时间的罗方位,罗经读数读至 ,观测时间精确到 1 4) 观测时应观测天体中心。 3 观测低高度太阳求罗经差 3 太阳方位表是在消 除和测定罗经自差时用 来查得太阳真方位的专用表册,我国商船用 表按纬度分为上下两册: 太阳方位表(上册)纬度 0 30 , 赤纬 0 24 太阳方位表(下册)纬度 13064 , 赤纬 0 24 目前使用的太阳方位表有中版和英版两种版本,两种版本的格式相同,使用方法完全一致,现以中版为例说明其结构。 表的前半部分为“纬度与赤纬同名”,后半部分为“纬度与赤纬异名”。 表的引数是纬度 、赤纬和视时三者组成,从表中查得太阳真方位。纬度列 于表的每页左右上角间隔 1 ,赤纬载于页上端 从 0 24 ,由左向右排列,间隔为 1 。视时列于每页表的两侧,上午列左 侧,下午列右侧,间隔为 4 右“同名”表中的中天前后一小时则每隔 2一方位值)。 3 2 利用太阳方位表求罗经差的步骤 (1)观测太阳罗方位,同时记下观测时间。 (2)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方位表和时差表中查得太阳赤纬 时差 (3)求观测时的视时 T=+D +上式求得视时 要换算成上午( 时或下午( 时可查表,即 - 7 - (4) 求计算方位 于 实际的 、 可能正好与表列 T 、 一致,所以根据 T 、 得表列方位 基础上,还要进行三项比例内插,才能求得计算方位 : 60/)(/)()(60/)1()()1( e TD e 半圆方位,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上午观测为 E,下午观测为 W。 (5) 求罗经差:将 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得罗经差 。 3 2007 年 4 月 2 日, 育龙轮 航行于泰国湾附近,航行 209,航速 13 节, 船时 754时观测 ,推算船位 ( N ) E, 测得低高度太阳罗经方位 274 ,求 我轮 罗经差 C 。 解:( 1) 根据观测日期从太阳方位表和“时差表”中,以观测年份和时期为查表引数查取太阳赤纬 时差 (m) ( 2) 求视时 本船所在经 度 时区中央经线经度 = 时差 17H 54M D 4M 17H 34M 2/4 5H 34M 2/4 ( 3) 求计算方位和罗经差:由于测者 34 以利用 太阳 方位表第一册 - 8 - A B 274 C 测体会及注意事项 ( 1) 在消除和测定自差前,必须把所用的船钟或手表与天文钟对比,在观测太阳方位后,应立即记下船时,由于计算罗经自差所用的真方位通常只精确到 以船时精确到 秒 就够了(当罗经变化慢时,也可以只精确到 分 )。 ( 2) 每次日观测, 可连续观测 35 个方位,取其平均值,以提高观测质量。如果只能测 一次, 尤需足够准确,如发现观测结果有疑问,应当重测。 ( 3) 应尽可能选择太阳低高度低于 30 观测为宜 。 ( 4) 消 除测定自查前,应量取测定海区的中间纬度,算出当地磁差已经确定观测时间,并以该时间为中间时刻,为计算基准。 ( 5) 利用太阳方位表消除和测定罗经自差一般应选择在低高度小于 30 时观测为宜 ,为了便于测者预先选择用利的观测时机,在表中划有高度为 30 的梯形临界线,临界线上面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大于 30的方位值,临界线下面的数值表示太阳高度小于 30 的方位值。 ( 6) 观测时应保持方位值 圈 的气泡位于中间位置,同时要观测太阳的中心方位。 ( 7) 观测太阳时不可用方位线 直接测量,因为此时阳光仍比较强,长时间观测易使视觉模糊且 观测数据不准确。 ( 8) 在航行中测量时还应注意由于船舶来回摇晃, 注意水平气泡位于中间位置 的同时测量天体中心 。 ( 10)注意查表时分为上午还是下午,赤纬与纬度是否同名,表中所列的太阳真方位要用天文算法,其中 一名称与纬度同名称,第二名称与应用时上午取 E,下午取 W。测者在北半球,上午太阳真方位为 午 用低高度太阳求罗经差优点 ( 1) 太阳低高度时,方位 易观测,准确性较高; ( 2) 太阳低高度时,方位变化慢,观测所取时间的误差影响较小。 ( 3) 用太阳低高度时,用推算船位求真方位,推算船位的误 差影响较小。 4. 利用北极星求罗经差 用北极星求罗经差原理 如图 ( 3) 所示是东半球天球图, B 为某一时刻北极星的位置,在球面三角形 ,有正弦公式得: - 9 - 由于 p(小于 1)和 是小角 度,而且北极星高度 h ,则上式改写成: 。 (式 3) 已知 p=90 取 代入式( 3) 图 3 求出 利用 C=的罗经差。 测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的步骤 ( 1) 由于北极星是二等星,较不易观测,应尽可能连续观 。 测取算术平均值。在观测北极星罗方位 同时记下观测时间和推算船位 。 ( 2) 根据观测时间,利用航海天文历求出 = 。 ( 3) 以c和 引数从“北极星方位表”中查得北极星半圆计算方位,不必内插,从“北极星方位表”中直接查得北极星圆周方位。 ( 4) 求罗经差 C=测举例 2007 年 4 月 3 日, 育龙轮航行于泰国湾附近,航向 210,航速 , 船时 00h 35m 51s ,推算船位c12 3 N E。 测得北极星罗方位 求罗经差 C 。 0035 3/4 0700 _ 1735 2/4 085 m s 8 094 26.1 c101 195 359 36 以 Q=12 查得 B ) 1 +360 _ C 会及实测注意事项 ( 1) 由于北极星是二等星,较不易观测,应尽可能多观测几次求取平均值。 - 10 - ( 2) 北极星方位的表列在行用中版航海天文历中,查表引数为春分点地方时角 者推算纬度 c ,查得北极星半圆计算方位 用内插)。 ( 3) 在用北极 星方位得表左列 得 名称为 表右列 得的 E。即第一名称与测者纬度同名,第二名称与半圆地方时角同名。 ( 4) 在利用 周时角时,当 取 80)时,(左列引数) 值为 0180,则 取( 80) 列引数), 值为 180360,则 版航海天文历的北极星方位表直接给出圆周方位。 ( 5) 在测量北极星方位时,需要在较晴朗的天气情况下测定,否则在使用星体反射镜时,十分不易看清该星体。 ( 6) 在夜间测量北极星方位时,同时也要注意气泡的水平。因为夜间测量光线较弱,且要认真观测北极星。同时保持气泡水平不易作好,所以要认真熟练练习。 5.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5 1 观测太阳真出没方位求罗经差 原理 当太阳真出没时, 如图( 4) 起真高度 h=0,此时的天文三角形如图所示。该三角形为球面直边三角形,由球面直边三角形公式得: 4) 从式 ( 4) 中可知,只要知道推算纬度c和太阳赤纬 图( 4) 即可求得真出没时的计算方位 用航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太阳真出没计算方位 罗经差 根据式: 利用航 海天文历和函数计算器求得观测日世界时 12h(或观测时 则为世界时)的太阳赤纬 赤纬和观测时测者纬度c代入式 即可用 函数计算器求出计算方位 算成圆周方位之后可求得罗经差 。 测举例 2007 年 4 月 4 日, 育龙轮航向 210,航速 , 推算船位 13 N 102 34 得太阳真没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