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教案范文_第1页
化学必修1教案范文_第2页
化学必修1教案范文_第3页
化学必修1教案范文_第4页
化学必修1教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必修1教案范文 【知识梳理】1物质的分类依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组成、状态、性能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将物质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2物质的分类方法 (1)按组成结构分类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a概念能够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b举例写出CO2和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碱性氧化物a概念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b举例写出CaO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2HCl=CaCl2H2O。 3问题讨论 (1)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其结果不同,试对NaHSO4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答案NaHSO4属于钠盐、硫酸盐、酸式盐、可溶性盐、含氧酸盐等。 (2)是否所有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答案不是。 如Mn2O7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 (3)是否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答案不是。 如CO不能和碱反应,所以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迁移应用】1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分类组成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Na2CO3H2SO4NaOH SO2CO2B NaOHHCl NaClNa2O COC NaOHCH3COOH CaF2CO SO2D KOHHNO3CaCO3CaO SO3答案D解析A组中Na2CO3不是碱,NaOH不是盐,SO2不是碱性氧化物;B组中CO不是酸性氧化物;C组中CO不是碱性氧化物。 D组符合题意。 2下列四种物质中,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的物质是()ANaCl BKNO3CCO2DNa2SO4答案C探究活动二物质的转化【活动设计】1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类型物质的转化化学方程式举例单质化合物CO2=点燃CO2化合物单质2H2O2=MnO22H2OO2碱性氧化物碱Na2OH2O=2NaOH酸性氧化物酸SO3H2O=H2SO4酸盐FeH2SO4=FeSO4H2碱盐CuCl22NaOH=Cu(OH)22NaCl盐+盐两种新盐Na2SO4BaCl2=BaSO42NaCl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CuSO4Fe=CuFeSO42.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2=点燃2CaOCaCO3=高温CaOCO2CaOH2O=Ca(OH)2Ca(OH)2CO2=CaCO3H2OCa(OH)22HCl=CaCl22H2O【迁移应用】3为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的有关规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点燃的一支蜡烛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冷却,可观察到瓶内壁上_,由此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元素;取出蜡烛,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_元素。 答案有水珠生成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解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4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每步转化至少写一个。 已知为CaCl2=通电CaCl2答案CaCaCl2CaCl2=点燃CaCl2Ca2HCl=CaCl2H2CaCaO2CaO2=点燃2CaOCaOCaCl2CaO2HCl=CaCl2H2OCaOCa(OH)2CaOH2O=Ca(OH)2CaOCaCO3CaOCO2=CaCO3CaCO3CaOCaCO3=高温CaOCO2CaCO3CaCl2CaCO32HCl=CaCl2H2OCO2CaCl2CaCO3CaCl2Na2CO3=CaCO32NaClCa(OH)2CaCO3Ca(OH)2CO2=CaCO3H2O?Ca(OH)2CaCl2Ca(OH)22HCl=CaCl22H2O探究活动三化学反应的类型【活动设计】1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为分类依据可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具体见下表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1)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 (2)非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反应。 3.问题讨论 (1)有单质生成或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答案不一定。 如3O22O3;石墨金刚石。 (2)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有何关系?答案复分解反应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迁移应用】5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生成的各分子间的个数比为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 (3)该反应可不可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 (1)212 (2)化合反应 (3)可能,如2H2O2=点燃2H2O。 解析从图中可得,物质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分子间的比例为212。 6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CO2H2O=H2CO3化合反应BCu(OH)2=CuOH2O分解反应CFe2O33CO=高温2Fe3CO2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答案C7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CO3=高温CaOCO2BFe2HCl=FeCl2H2C2H2O=通电2H2O2D2COO2=点燃2CO2答案C【课堂小结】1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其分类结果就不同。 对物质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如依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或原子个数进行分类;依据物质的聚集状态进行分类;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依据物质的应用进行分类。 2氧化物的分类方法从组成上来看,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和非金属氧化物(如H2O、SO2)。 从能否与酸、碱反应生成盐来看,可分为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和成盐氧化物。 其中,成盐氧化物又分为酸性氧化物(如CO 2、P2O5)、两性氧化物(如Al2O 3、ZnO)和碱一定条件一定条件性氧化物(如Na2O、CaO)。 此外,还有过氧化物(如Na2O 2、H2O2)等。 3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间的转化,人们还常按物质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特征将化学反应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 【课堂联系】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A生灰石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熟石灰答案C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错误的是()A混合物盐酸、生铁、空气B化合物烧碱、硫酸、含镁60%的氧化镁C盐食盐、生石灰、石灰石D单质石墨、臭氧(O3)、水银答案C解析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显然上述各项都是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的。 要求掌握一些重要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以及它们的成分。 A项中盐酸是HCl的水溶液,生铁中含碳,都是混合物;C项中食盐(NaCl)、石灰石(CaCO3)都属于盐而生石灰(CaO)是氧化物,故C项对物质分类错误。 3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一种单质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O2和O3等。 4一瓶气体经检验含H、Cl两种元素,则该气体成分是()A两种单质B一种化合物C化合物与单质的混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答案D解析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H、Cl两种元素可以分别组成单质,也可两者之间组成化合物。 5为测定Zn、Cu、Ag、H的化学活动性,某学生利用锌粉、铜片、AgNO3溶液、盐酸四种物质,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AZnHCl;CuHCl;ZnAgNO3BCuHCl;ZnAgNO3;CuAgNO3CZnHCl;CuAgNO3;ZnAgNO3DZnHCl;CuHCl;CuAgNO3答案D解析本题是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际应用。 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可以利用金属与酸溶液、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来证明。 A方案只能证明ZnH,CuAg,但说明不了Cu与Ag的关系;B方案只能说明CuAg,CuAg,但说明不了Zn与Cu、Zn与H的关系;C方案只能说明ZnH,CuAg,ZnAg,但说明不了Cu与Zn,Cu与H的关系;D方案可以说明ZnH,CuAg,综合起来即ZnHCuAg。 6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生成盐的是()金属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A只有B只有C只有D全部答案D解析根据各类物质的性质知,它们全部可以直接生成盐。 7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 5、SO 2、SO 3、CO 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ACO BCaO CN2O5DNa2O答案C解析已知题中的物质均为酸性氧化物,故C属同一类。 8M元素是一种活泼性比铁强的金属元素,它的氧化物为M2O3,它所对应的碱M(OH)3难溶于水,而MCl 3、M(NO3)3都易溶于水。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直接反应制取MCl3的是()AM(NO3)3与BaCl2BM2O3与HCl CM(OH)3与HCl DM与HCl答案A解析M(NO3)2与BaCl2混合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不反应。 9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C氧气跟某种物质反应的生成物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D解析氧化物中除氧之外只含一种元素,含氧化合物还可能有其他元素,如HNO3为酸,非氧化物;分解出O2的化合物也不一定为氧化物,如KClO3;O2与非氧化物生成的不一定为氧化物,如O22H2SO3=2H2SO4。 10实验室里有4个药品橱,已经存放以下物品药品橱甲橱乙橱丙橱丁橱药品盐酸、硫酸氧氧化钠、氢氧化钙红磷、硫铜、锌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碘,应该将这些碘放在()A甲橱B乙橱C丙橱D丁橱答案C解析现有的4个药品橱所盛试剂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甲为酸、乙为碱、丙为非金属单质、丁为金属单质,碘是非金属单质,故应放在丙橱中。 11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型。 将选出的物质(写化学式)和所选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1)O 2、H 2、C、N2 (2)Fe、Na、Al、Si (3)NO、CO 2、SO 2、Fe3O4组别被选出的物质依据第 (1)组第 (2)组第 (3)组答案第 (1)组C通常情况下C是固体,其余为气体第 (2)组Si只有Si是非金属单质,其余为金属单质第 (3)组Fe3O4Fe3O4是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非金属氧化物12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 (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_。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为什么?_。 答案 (1)是金属氧化物,又是碱性氧化物 (2)CaOH2O=Ca(OH)2 (3)CaO还可与酸、酸性氧化物反应,CaO2HCl=CaCl2H2O,CaOCO2=CaCO3 (4)不能当CaO与水反应全部生成Ca(OH)2Ca(OH)2也有吸水性,Ca(OH)2再潮解,表面呈黏稠状时,即失去吸水干燥物质的能力13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请回答有关物质分类的问题N 2、HNO 3、NaOH、H2SO 4、CaO、KOH、MgO、Cu(NO3) 2、CO 2、FeCl 3、SO 2、CuSO 4、KNO 3、Al、Cl 2、K2SO 4、Mg (1)属于单质的是_;属于化合物的是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属于酸的是_;属于碱的是_;属于盐的是_。 (3)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 (4)属于铜盐的是_;属于硫酸盐的是_。 答案 (1)N 2、Al、Cl 2、Mg HNO 3、NaOH、H2SO 4、CaO、KOH、MgO、Cu(NO3) 2、CO 2、FeCl 3、SO 2、CuSO 4、KNO 3、K2SO4 (2)SO 2、CaO、CO 2、MgO HNO 3、H2SO4NaOH、KOH Cu(NO3) 2、FeCl 3、CuSO 4、KNO 3、K2SO4 (3)CaO、MgO CO 2、SO2解析本题的目的是学习物质分类的方法。 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指定了物质分类的标准,根据标准和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概念进行物质类别的划分,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4以锌粒、氧化铜、稀硫酸为原料,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取铜,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方法一_。 (2)方法二_。 答案 (1)ZnH2SO4=ZnSO4H2,CuOH2=CuH2O (2)CuOH2SO4=CuSO4H2O,CuSO4Zn=ZnSO4Cu解析两种方法的流程如下ZnH2SO4溶液H2CuOCu;CuOH2SO4溶液CuSO4ZnCu。 课后巩固 1、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由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SiO2H2SiO3B、Cu(OH)2Fe(OH)3C、CaCO3Na2CO3D、CuCu(NO3) 2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氧化铝二氧化碳B烧碱硫酸食盐氧化镁一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萤石过氧化钠二氧化硫D苛性钾油酸苏打氧化钠三氧化硫 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前后肯定不发生变化的是()电子总数;原子总数;分子总数;物质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总能量;原子种类。 A、B、C、D、【高考模拟】 4、(xx上海春招)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A、H 2、O3B、H2SO 4、H2CO3C、SO 2、NO D、Na2SO 3、KClO 35、(xx广东化学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B、C、D、 1、D 2、D 3、B 4、C 5、D【情境引入】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或分子等之间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而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很小,我们用肉眼看不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地称量。 怎样才能把微观粒子数量与物质的宏观量联系起来呢?探究活动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活动设计】1你知道哪些物理量?请你说出几个你所熟悉的物理量并填写下表。 常见的物理量及其单位物理量单位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发光强度坎德拉cd物质的量说明国际上规定,基本物理量只有7个,物质的量就是其中之一。 2物质的量是表示什么意义的物理量呢?它的单位是什么?它的应用范围是什么?思考上述问题,完成下列填空 (1)概念用0.012_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作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用n表示。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3)应用范围微观粒子。 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 (4)意义把物质的宏观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3查阅资料,说明“摩尔”的含义。 答案“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希腊文“mole”,原意是“大量”和“堆量”的意思,是一个粒子集合体。 4“1mol氢”、“2mol氧气”、“3mol硫酸”这些表示方法合适吗?答案不合适,使用摩尔时必须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1mol H、2mol O 2、3mol H2SO4。 【迁移应用】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计量微粒数目的物理量D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质的量和摩尔这两个概念的初步认识和简单应用。 在题设的四个选项里,学生往往对D项的认识比较模糊。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这是教材中已明确表明了的知识点。 2下列有关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物质的数量单位B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D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答案C解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既不是质量单位也不是数量单位。 探究活动二阿伏加德罗常数【活动设计】1每一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的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那么,摩尔这个“粒子集体”的标准是多少呢?答案我们规定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个数就是摩尔的标准。 2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求0.012kg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答案0.012kg1.9931026kg6.0210233国际上规定,1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kg一种碳原子(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即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为1摩尔。 经过计算,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大约是6.021023。 6.021023mol1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即据此完成下列填空1mol H2O含有6.021023个H2O。 1mol O2含有6.021023个O2,含有1.2041024个O。 1mol NO3含有6.021023个NO3。 4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吗?为什么?答案不是。 因为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单位,6.021023mol1才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5已知物质的量(n),怎样求粒子数(N)?若已知粒子数(N)又怎样求物质的量(n)?请写出求算公式。 答案NnN AnNN A【迁移应用】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B1mol O2约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C1mol H2中含有2mol H和2NA个电子D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答案B解析A选项不正确,1mol某微粒含有相同数目的该微粒,如果该物质由分子构成,1mol任何纯净物质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选项氢气中不存在氢离子;D选项中阿伏加德罗常数不等于6.021023mol1,6.021023mol1只是个近似值。 4填空 (1)0.25mol CO2中约含有1.5051023个CO2; (2)1.2041024个H2O的物质的量是2mol; (3)3.3mol H2SO4中约含有3.971024个H,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探究活动三摩尔质量【活动设计】【活动设计】分析下表列出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量质量Fe561mol56g NaCl58.51mol58.5g H2O181mol18g C2H5OH461mol46g H221mol2g O2321mol32g CO2441mol44g1.1mol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有什么特点?答案1mol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我们把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的符号为M,常用的单位有gmol1或kgmol1。 你能想象出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如何吗?答案当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3摩尔质量就是1mol该物质的质量吗?为什么?答案不是。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其单位是gmol1或kgmol1,而1mol该物质的质量的单位是g或kg。 4由摩尔质量的定义可知,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三者之间存在以下关系nmM,该公式可变形为mnM或Mmn。 依上述公式完成下列两例计算 (1)求24.5g H2SO4的物质的量。 答案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0,则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0gmol1。 n(H2SO4)m?H2SO4?M?H2SO4?24.5g98.0gmol10.250mol。 故24.5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0.250mol。 (2)已知17.6g化合物X的物质的量是0.400mol,求X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0。 解析以gmol1为单位时,X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只要求得X的摩尔质量,就能判断X的相对分子质量。 【迁移应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摩尔质量是40g BOH的摩尔质量是17gmol1C440g CO2的物质的量为11mol D水的摩尔质量等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答案B解析物质的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分子)质量;根据nmM,可求一定质量的物质的物质的量。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1B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g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1DHCl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5gmol1答案C解析1mol H2O的质量是18g;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gmol1;C正确;HCl的相对分子质量应是36.5。 【课堂小结】微观粒子数、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B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 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 DCO23的摩尔质量是60gmol1答案D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近似为6.021023答案B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0.012kg12C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符号为N A,近似值为6.021023mol1,故B正确,A项未说明12g碳原子为12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质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C1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分子质量的总和(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答案C4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ACH4BCO2CH2S DN2答案B解析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倒数之比,故本题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数越多。 原子数的多少还需要考虑分子中的原子总数,在已知分子数之比的基础上,再分别乘以各原子数,即能比较原子数的多少。 5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 B.1M g C.M6.021023g D.6.021023M g答案C解析当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及1mol原子的质量数值相等,故1mol该原子的质量为M g,而1mol原子的数目为6.021023个,故1个原子的质量为M6.021023g。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相等答案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H2的质量比等于141C32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质量是28g答案D解析A项中磷酸的摩尔质量与1mol(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B项中氮气分子与氢气分子均为1mol,所以它们的质量比为282141;C项中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氧原子的数目为26.021023个;D项中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质量是14g。 8下列各组物质,组成物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0.4mol O2B4时5.4mL水(水的密度为1gcm3)C10g氖气D6.021023个硫酸分子答案D解析A项,O2的物质的量是0.4mol;B项,4时水的密度为1gcm3,5.4mL水即5.4g,相当于0.3mol H2O;C项,Ne的摩尔质量是20gmol1,10g Ne的物质的量为0.5mol;D项,6.021023个硫酸分子相当于1mol H2SO4分子。 9现有CO、CO 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答案D解析因为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根据CO、CO 2、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CO、CO 2、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1、1/ 2、1/3,比值为632。 10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A.a4b mol1B.b4a mol1C.ab mol1D.ba mol1答案B解析由关系式nNN A可知,N ANn,a molH2SO4中含4a mol氧原子,相当于b个氧原子。 因而可得正确结果为N Ab4a mol1。 112.5mol Ba(OH)2中含有_个Ba2,含有_个OH,2.5mol Ba(OH)2的质量是_g。 答案1.50510243.011024427.5解析1mol Ba(OH)2含有1mol Ba2和2mol OH,1mol的粒子数为6.021023,用Ba2和OH的物质的量分别乘以6.021023即可得出答案。 Ba(OH)2的摩尔质量是171gmol1,所以其质量为2.5mol171gmol1427.5g。 12 (1)0.3mo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含有0.4mol Al3的Al2(SO4)3溶液中所含SO24的物质的量是_。 答案 (1)2.4081023 (2)0.6mol解析 (1)设0.3mol NH3与x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则有03mol4(x/6.021023)3,x2.4081023 (2)根据Al2(SO4)3中Al3与SO24离子数之比为23,已知Al3为0.4mol,所以,SO24为0.6mol。 13已知8g A能与32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 C和一定量D,现将16g A与70g 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 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为多少?答案18gmol1解析化学反应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8g A和32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 C,生成D的质量为8g32g22g18g,则m?D?m?A?18g8g94;16g A与70g B反应时,B过量,A完全反应,生成D的质量为16g9436g,则M(D)36g2mol18gmol1。 14计算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有几种不同的解法?试分析评价。 解析解法1设SO2和SO3的质量均为m g,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a g。 m g3264a gm g3280a g54解法2设SO2和SO3的质量均为m g。 m g64gmol16.021023m g80gmol16.02102354解法3设SO2和SO3的质量均为m g,m g64gmol1m g80gmol154解法4设SO2和SO3的质量均为m g。 m g3264m g328054课后巩固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体计量为1摩尔D1mol氧含6.021023个O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尔质量就等于物质的式量B摩尔质量就是物质式量的6.021023倍CHNO3的摩尔质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尔质量相等3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M gB1/M gCM/6.021023g D6.021023/M g4若50滴水正好是m 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Am50186.021023B(m/5018)6.021023C(18m/50)6.021023D(1850m)/6.021023现有CO、CO 2、O3(臭氧)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64.9g某物质含有3.011022个分子,则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是。 7?0.3molNH3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与个H2O分子中所含质子数相等。 ?0.4molAl3+的Al2(SO4)3中所含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 8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中含有0.4mol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Cl2的化学式是。 9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所含粒子的数目都是。 而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或相等。 叫做摩尔质量。 课后提升10下列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N A)的说法错误的是()A32克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B0.5mol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C1mol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 AD05N 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mol11下列物质中氧原子数目与11.7g Na2O2中氧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6.72L COB6.6g CO2C8g SO3D9.6g H2SO412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加以混和、压制,就可以制成铅笔芯。 如果铅笔芯质量的一半成分是石墨,且用铅笔写一个字消耗的质量约为1mg。 那么一个铅笔字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A2.51019个B2.51022个C51019个D51022个13n gO2中有m个O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可表示为()A32m/n B16m/n Cn/32m Dn/16m14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多少?15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210-7cm的立方体中含16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多少?1698g/mol7?1.8061023,?0.6mol。 895g/mol、 24、MgCl26.02 1023、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10A11BC12A1314106g/mol15150.5【知识梳理】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从微观来看有 (1) (2) (3) 2、1mol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同的原因 3、对于气体来说,气体粒子间距离很大,通常情况下,是气体粒子直径的倍左右。 因此气体体积取决于粒子间距离,气体粒子间平均距离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不同气体粒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 所以1摩尔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同温同压)的体积相同,这个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即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 数学表达式。 通常将0,1.01105Pa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况。 在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这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4、在应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四要素 (2)“约”字的含义一是数值不是精确的数值而是个约数;二是实际上气体分子的固有体积不能完全忽略,气体分子间的引力也不能完全不考虑。 所以1mol不同气体的分子占有的体积是有差别的,不能绝对地说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正好为22.4L。 (3)适用对象 (1) (2) 二、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于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下,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所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的大小只随分子数的多少而变化,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阿伏加德罗定律(“四同”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可以理解为“三同定一同”,即对任意两组气体,P、T、V、N(n)四个量中只要有三个量相同,则这两组气体的另一个量也相同。 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条件下,不同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也等于设两种气体体积分别为V 1、V2;分子数为N 1、N2;物质的量分别为n 1、n2。 上述推论可表示为 (2)同温同体积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之比,即同T同V下,上述推论可表示为 (3)同温同压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摩尔质量分别为M1,M2;密度分别为r1,r2。 则同T同P下,=D(D为相对密度)推导过程 (4)同温,同压,同体积条件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比。 设两种气体质量分别为m 1、m2,摩尔质量为M1,M2,同T同P同V下,上述推论可表示为 三、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1物质的量、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比较与换算。 以物质的量为核心,各种化学计量之间的换算如下例 1、0.5molH2SO4所含原子数与多少克H2所含原子数相同?这些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L?例 2、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240mL的质量为0.3g,求它的式量。 2相对密度法例 3、已知某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与空气的密度之比是0.97,求该气体的式量。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各成份的质量、体积。 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该组分气体的式量乘积的总和。 即平均式量=M1a%+M2b%+(M 1、M2为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式量,a%、b%为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例 4、煤气是等体积的H2和CO的混合气体,试求在标准状况下1L水煤气的质量?例 5、在0和1.01105Pa下,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得到的气体,其平均式量可能达到40的是A、N2和O2B、CO2和O2C、SO2和CO2D、HI和Cl24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反应中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化学方程式中相关量不仅代表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还代表气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例如120时2H2+O22H2O质量4g32g36g物质的量2mol1mol2mol相同条件下体积2体积1体积2体积即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它们的分子个数比,物质的量之比,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所以根据化学方程式反映出的这些量的关系,可以进行多种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应根据题意选择相关量的单位。 列比例时,不同物质相关的单位可以不同,同一物质的相关单位必须一致。 例 6、取粉末状碳酸钠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钠)12g,放入50g14.6%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求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CO2多少L?【课堂练习】1.标准状况下,0.5molA2与33.6LB2气全化合生成1molC物质,则C的化学式为()A.A2B B.AB C.AB2D.AB32.在标况下CO和CO2混合气体的体积为5.6L,若CO的质量为5.6g,则CO2的质量为()A.5.6gB.4.4gC.2.2g D.1g3.1molCl2和36.5gHCl气体的体积,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4.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的H2和B容器的NH3,若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A.21B.12C.23D.135.在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25g/L,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A.12.5g/mol B.14g/mol C.28g/mol D.30g/mol6.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同体积的O2和N2B.同质量、密度不等的N2和C2H4C.同体积、同密度的CO和C2H4D.同压、同体积的N2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