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教案 12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12010209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春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的课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歌颂了春天的活力,抒写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春光,立志向前。文章结构严谨精美,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为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比喻拟人收束,画龙点睛。构思布局,颇具匠心。语言秀雅清新,朴实隽永,文中有诗,诗中有画,让人感受到“味道极正而且醇厚”的情致。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单元教学最终还应该落实到怡情悦性上。(2) 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也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习、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赏美能力,以及从本节课的特点和初一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出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 能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品读精彩句、段。 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读、朗读、品读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 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美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作者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依据:通过朗读品味掌握诗歌大意,为深一层理解文章奠定基础。教学难点:从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以及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依据:从语言方面激发学生的语感,从而更好的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二、说学法(一)学情分析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学习全篇都是抒情散文的还是第一次,他们对于鉴赏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习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二)学法指导 鉴赏文章中重要的语句,不但要学习其思想内容,同时应该兼顾考试,因为考试制度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要在自己的课堂中时刻融入中考。三、说教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片文质兼美的散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同时字里行间又充满了阳刚之气、磅礴之势,特别适合学生的朗读。因此,在朗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应当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品析,以读促品,以品促悟。 2、情境教学法。文章所描绘的春之景与学生意识中的景象差别不大,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缩短学习者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便于体验感悟,深化认知。 3.多媒体呈现。学生学习理解记忆主要依靠视觉,所以需要呈现的内容可以通过PPT幻灯呈现。四、说教过程展示作品,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以“早春”为主题的短片)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之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吟诗作文、挥毫泼墨。听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画面美1、课文主要围绕“春”写了什么内容? 盼春、绘春、赞春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3、你认为作者笔下哪幅画面最美?它美在哪里?你能为你最喜欢的画面配上一句古诗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畅所欲言。欣赏之后再朗读每一幅画面。 范例: (1)春草图:那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人精神振奋。可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或“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句古诗。 (2)春花图:那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可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或“乱花浅欲迷人眼”。 (3)春风图:那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可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古诗。 (4)春雨图:那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可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古诗。 (5)迎春图:那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1、修辞美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中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8)“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9)“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2、炼字美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2)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一个“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3、韵律美: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短句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地、软绵绵的;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悟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手法美 1、烘托: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2、呼应:文章描写“迎春图”,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3、写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感官结合、远近结合、色彩结合。如:(1)描写春风图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相结合,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2)描写“春雨图”,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3)描写“春花图”,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各种色彩相结合。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华联想到秋实,虚实结五、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了自然界之春;迎春图又集中笔墨描绘了人早春之勤。作者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最后以三个形象的比喻结尾,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有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内容的名诗、名句。 2、完成助学资料中春这一课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写一篇关于短文,描绘自己家乡的春天。7、 板书设计 春 朱自清 图景美抓住景物特征表现景物情状 结构美“总分总”式;巧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进出仓管理办法
- 教材征订与管理办法
- 半成品储存管理办法
- 博士后站点管理办法
- 团队创建及管理办法
- 江苏村公墓管理办法
- 水污染绩效管理办法
- 数据主人制管理办法
- 宁夏咨询费管理办法
- 新联合协同管理办法
- 2025年四川省凉山雷波县事业单位考试招聘3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喷漆车间火灾应急预案
- 路灯设施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T-CTSS 3-2024 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
- 合唱排练劳务合同范例
- 妇科医疗风险防范
- 新《医用X射线诊断与介入放射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云仓课件教学课件
- Python快速编程入门(第3版) 课件 第8章 面向对象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