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20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1页
苏教20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2页
苏教20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3页
苏教2001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次抱母亲》教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设计(第一教时)一、揭题读题,谈话导学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叫(生齐读)同学们,这可是第一次抱母亲呀,能读得再深情些吗?(生齐读)师:课文预习了吧?(生齐答)师:那我可要考考你们,要考就考最难的。教师板书“疚”,谁会读?它与文中哪个字组成了一个新词?知道“愧疚”是什么意思吗?对呀,就是惭愧不安的意思,那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让你感到愧疚的事呢?看来这个词没问题。我再写两个更难的:“翻”、“越”,它们念什么?(生答)能连起来读吗?(生读)当我把它们放到一起时,你还会想到了一个词语,叫(生齐读)它又是什么意思呢?谁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个词语的意思?你真会读!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生字词掌握得很扎实,我想课文大家一定也读得很棒,想一展风采吗?(生答)师:下面我就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不忙举手,我有个小小的建议,因为课堂上的时间很宝贵,谁不想展示,谁不想提高,可机会总是有限的,所以在别人朗读的时候,你也别闲着,要一边倾听一边伴读。(指名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二、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过渡】1、你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谁也能像他这样接着往下读。2、他也读得非常好,特别是“在我记忆中”这句话,句子比较长,而且还有两个多音字,一个是背上背着,一个是担子。谁也能把这个句子正确、流利地读一遍?3、好,谁接着往下读。4、下面又发生了什么事呢?5、最后一次机会!给谁呢?这样吧,机会均等,人人参与!举手的同学一起读!三、再读课文,自主感悟师:你们的展示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我没想到你们课文读得这么棒。那通过刚才的又一遍朗读,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所讲的事情表达出来吗? (生答)师:这位同学很会说话,他很有条理地说出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那大家在听的过程中,在预习的过程中,就没产生过什么疑问吗?(生答)师:从刚才的提问上看,你们很会读书,很会思考,不过我发现大家所提的问题虽然不同,但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紧紧地围绕着“母亲”。是的,这篇课文尽管文字简单,却处处写到了母亲,有作者的回忆,有母亲的话语。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这部分内容,哪儿打动了你,你就用笔把它画下来,再在旁边把读时的感受写一写。(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四、汇报交流,自主感悟师:“哪儿打动了你”,谁先说!(一)抓住“在我记忆中承受那么重的担子”,重点感悟师:你是抓住作者的回忆出示这段话谈了自己的体会,而且还从这句话变红中读出母亲的辛苦。“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师:同学们,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母亲的辛苦了吗?(生答)师:那你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呢? 生答:读到“翻山越岭”时,你想到了什么?读到“总是”时,你想到了什么?“100多斤”时,你想到了什么?师: 没想到短短的一句话竟引发了同学们如此深的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母亲是辛苦,但不是很辛苦,谁再读!师:母亲多辛苦呀,可她为什么还把我们兄妹俩带着身边,而不放在家里呢?(生答)你真了解母亲呀!师:是呀,一个“爱”字又让母亲多了一层辛苦,瞧,这就是母亲,出示图片师:她总是肩挑重担,手里(生读)背上(生读)这一个“拉”字,一个“背”字,藏了母亲对子女多少的爱啊!能把它读出来吗?出示图片、文字(指名读)师:读得真好。好,一齐读!(生齐读)师:母亲的辛劳是一时的吗?(不是的)而是(板书:年复一年),读再读从这个词语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生答:母亲真是太辛苦了,而我们呢?却一直沐浴着这份爱,快乐地成长着。)师:同学们,母亲的辛劳、母亲对子女爱还能从其他地方感受到吗?生1:我从“我们长大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体会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师:我们长大了,这些重活能干吗?(生答)那母亲干吗不让我们干呢?(生答)师:说到底,还是一个“爱”字!更没想到的是,爱竟使作者误以为母亲力大无穷。爱竟使他从来没想到母亲是用(引读)(引读,并板书:是呀,母亲这么轻、担子那么重是呀,母亲竟然这么轻,而承受的担子却是那么重)师:同学们,当他想到这的时候,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呢? (生答)师:作者为什么会愧疚呢?(生答:因生活在一起多年而不了解母亲而愧疚,因长大后未能分担母亲的重担而愧疚,因母亲的积劳成疾而愧疚)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就请把你的感受融入到你朗读中去吗。我一直以为,读(齐读)师:读了这句话,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前面明明说母亲挑的是100多斤的担子,而到了最后却说母亲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这是为什么?(板书:100多斤,生答)师:是的,说到“担子”,的确让人感到沉重,而温老师第一次感觉到它的沉重,却是因为爷爷的一句话,那年我才十岁,爷爷对我说,“孩子,你爸爸肩头的担子可不轻啊,他上有老下有小,成天在外奔波多不容易呀!”同学们,听了我爷爷的这句话,你还觉得母亲肩头的“担子”仅仅就是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生答:生活的重担、养育的重担、赡养的重担、生计的重担) 师:是呀,母亲肩头的担子实在是太重太重了,难怪作者一想到这些,心里就感到特别的难过呢?请同学们一齐读这段话,体会作者的那份情感。(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作者的这份情感,在我的记忆中,读)(生齐读)(二)抓住“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重点感悟 师:面对着身材瘦小的母亲,我愧疚,我难过,然而,含辛茹苦的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呢?一起读!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师:从母亲的表情“笑了笑”、母亲的话语“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你体会到母亲的内心了吗?(生答:付出再多都无所谓、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师:母亲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却有道不尽的柔情。这(出示: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做母亲的信念,这就是做母亲的情怀。当母亲肩挑重物翻山越岭时,她想的是,读“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当母亲为了家庭日夜操劳时,她想的还是,读“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时,她想的仍然是,读“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一句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天下母亲对子女无尽的爱,这爱是那样的深沉,是那样的无怨无悔。是呀,“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大家请看图片组合,配乐解说师:孩子们,看了这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你想到的是什么呢?你想说些什么呢?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呢?生答:是呀,正如同学们所说“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无怨无悔的”,也许你们的母亲不像她们那样对你爱得轰轰烈烈,但是她们也竭尽所能给予你们以最大的爱。孩子们,能用自己的经历来说说你所能感受到的那份母爱吗?五、总结升华师:是呀,“可怜天下父母心”,听着你们的发言,温老师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的“谁言寸草心,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