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设计
38页 15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2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装配图.dwg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设计开题报告.doc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设计论文.doc
外文翻译--煤矿业带式输送机几种软起动方式的比较.doc
设计图纸27张.dwg
设计零件图.dwg
内 容 提 要
目前很多冲压生产线的模下废料均由人工清扫,机箱装载。手工生产线需停机清扫。自动生产线虽不停机,但清扫时极不安全。同时手工清扫废料及目前废料收集方式使整个生产现场显得零乱。废料满地散落,场地不清洁,人工清除废料势必停机作业,影响生产效率。
随着产品更新替换速度的加快,产品的规格变化多端,多种少量之生产方式已非常之普遍。各种模具垫脚,垫脚间距几何位置不一,并随快速换模的导入,夹模器的干涉,规格品的输送装置已无法适应。如何从模下自动清除废料,并适应其种种之变化,成为同行业界的一个难点。为满足生产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一种独特的输送装置可自行清除模下废料。该装置由安装架、工织皮带输送带、废料输送机等部件组成。该输送装置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一台马达同时驱动多条输送带,解决了一台马达驱动一条输送带所带来的横向空间不够的问题;输送带横向位置可任意调整,已适应不同的垫脚位置;一种输送带宽度可适应一定范围的垫脚间距,输送带可任意组合,已适应不同宽度;换模时可方便地移动输送带,且各皮带整体及单个皮带伸入模具下的深度可调,适应不同的模具尺寸;换线时,可方便地更换输送带;超薄皮带可越过夹模器或压板的阻挡,更好地利用空间。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是一种适应性强,效率高,安全可靠,灵活多变的组合式废料输送设备,配以链板式输送机,对每一条生产线的废料进行集中收集,或配以电磁送料机,废料箱进行单台冲床废料收集,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冲压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实现冲压作业区的无人化,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Ramming waste material automatic Installment
Summary
At present under very many ramming production line mold waste material by hand sweeping, case loading. The manual production line needs the engine off to sweep clear. Automated production line although not engine off, when sweeps clear is not extremely secure Simultaneously manually sweeps clear the waste material and the present waste material collection mode causes the entire production scene to appear in disorder. The waste material everywhere scatters, the location is not clean, the man-power will clear away rubbish inevitably the engine off job, will affect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long with product update replace speed speeding up, the product specification , the many kinds of few production method has been extremely common. Each kind of mold pad foot, fronts the foot spacing several positions not one, and along with fast trades the mold inducting, clamps the mold interference, the specification feed way has-been unable to adapt. How automated clears away rubbish from the mold, and adapts its all sorts of changes, becomes the colleague field difficulty.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production the demand, enhanc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ne kind of unique feed way may voluntarily clear under the mold the waste material. This equipment by is peaceful, the labor weaves part and so on leather belt conveyor belt, waste material conveyer is composed. This feed way design unique occupying to: Uses a motor simultaneously to actuate the multi- strip conveyor belt, solved a motor to actuate the crosswise spatial insufficient question which a conveyor belt brought; The conveyor belt lateral attitude may willfully adjust, adapted the different pad foot position; One kind of conveyor belt width may adapt the certain scope pad foot spacing, the conveyor belt may willfully combine, adapted the different width; Trades when the mold may conveniently move the conveyor belt, also various leather belts overall and the single leather belt enters under the mold the depth to be possible to move, adapts the different mold size; When trades the line, but conveniently replaces the conveyor belt; The ultra thin leather belt may leapfrog clamps the mold or clamp preventing, uses the space well.
The ramming waste material automated feed way is one compatibility strong, the efficiency high, secure is reliable, the flexible combined type waste material conveyor, matches by the chain beat conveyer, carries on the centralism collection to each production line waste material, or matches by the electromagnetism feeding computer, the waste box carries on the single punch press waste material collection, thus may further enhance the ramming production the automatist, implements ramming operation area nobody to melt, enormously enhanc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目 录
内容提要 …………………………………………………………………Ⅰ
SUMMARY ………………………………………………………………Ⅱ
前 言…………………………………………………………………………1
1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传动方案设计 ………………………………2
1.1 课题的来源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 传动方案设计 …………………………………………………………2
2 输送机的设计 …………………………………………………………11
2.1 各种输送机简介………………………………………………………11
2.2 带式输送机……………………………………………………………12
3 输送机各机构的设计 …………………………………………………21
3.1 传动滚筒及零部件的设计 …………………………………………21
3.2 滚筒、滚筒轴及配件的设计…………………………………………24
3.3 托辊装置的设计………………………………………………………26
3.4 滚筒和托辊滚动轴承的选择和校核 ………………………………27
4 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28
4.1 控制方式的选择 ……………………………………………………29
4.2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30
总 结 ……………………………………………………………………31
参考文献……………………………………………………………………32
致 谢 ……………………………………………………………………33
前 言
本课题是根据工厂冲压废料清扫和自动输送问题而设计的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要求适应性强,效率高,安全可靠,并且能适用于全封闭式的自动化生产的冲床上。目前所有生产线的模下废料均由人工清扫,铁箱装载。手工线须停机清扫,自动线虽不停机,但清扫时及不安全。以手工清扫废料及目前废料收集方式使整个生产现场显得零乱,从而影响了整理 (Seiri) 、整顿 (Seition) 、清扫 (Seiso) 、清洁 (Seiketsu) 、素养 (Shitsuke) 、 节约( Saving )、安全( Safety )等“7S”制度。
对于一些自动化生产的厂家,实行全封闭式的冲压作业,人工清除势必停机作业,影响生产效率。对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自动的模下废料输送装置,配以链板式输送机或电磁送料机,或铁箱对不同的生产线调料进行集中收集。如将此设备用于自动及手工线上,它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操作安全性。
在冲压作业中,冲压机械设备、模具、作业方式对安全影响很大。实现冲压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大幅度提高冲压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保证人身安全,但是,冲压作业的动作频率高,又多数是薄板加工,所以保证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可靠性在技术上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确定应用冲压机械化和自动化时,应结合现有条件,考虑产量大小等因素,以使冲压机械化和自动化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内外虽有一些冲剪一体化的新型数控液压冲剪复合机等柔性化制造装置,它由剪床将工件及废料分剪并由皮带输送机输出,但这种装置均由PLC来控制,不仅设备结构复杂,而且价格极其昂贵。
这个设计基本能满足上述要求,并从经济性,并从经济性,实用性出发,尽量与一般工厂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故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1 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传动方案设计
1.1 课题的来源
目前还有很多工厂的冲压废料清除方式都是最原始的人工清扫,机箱装载。手工生产线需停机清扫,自动生产线虽不停机,但清扫时极不安全。同时手工清扫废料及目前废料收集方式使整个生产现场显得零乱。废料满地散落,场地不清洁,人工清除废料势必停机作业,影响生产效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冲压作业中,冲压机械设备、模具、作业方式对安全影响很大。实现冲压机械化和废料收集自动化,能大幅度提高冲压设备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保证人身安全。但是,冲压作业的动作频率高,又多数是薄板加工,所以保证冲压机械化和废料收集自动化的可靠性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较大。冲压废料的收集常常需要停机工作,既影响生产,又极不安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输送装置往往只针对一种冲压产品,当遇到模具垫脚高度、间距及位置不一,夹模器的干涉等问题时,从模下自动清除废料非常困难,本课题着重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制造完成以后,将在国内得到广泛地应用。
总 结
本次设计是要求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不仅要求掌握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查阅设计手册的能力,熟悉相关的国家标准的国际标准,更加熟练操作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最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使我们的设计更具实用性,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本次设计还能让我们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发展态势和国内外的现状,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明确方向。
本次课题研究的是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的设计,包括:电动机的选择;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及输送带的选择;链传动的设计;联轴器、键的选择与校核;皮带运输机的电气原理;绘制装备图和主要的零部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出的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由一台马达驱动多条输送带解决横向空间不够的问题;输送带横向位置可任意调整,已适应不同的垫脚位置;一种输送带宽度可适应一定范围的垫脚间距,输送带可任意组合,已适应不同宽度;换模时可方便地移动输送带,且各皮带整体及单个皮带伸入模具下的深度可调,适应不同的模具尺寸;换线时,可方便地更换输送带;超薄皮带可越过夹模器或压板的阻挡,更好地利用空间。冲压废料自动输送装置,可改变传统作业方式,提高生产率,创造高的经济效益,设备投资回收期短,是一项低投资,高产出的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当然,本人学的知识、设计能力、所拥有的资料不限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设计中难免有一些缺点和错误。恳切希望读者为我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张建中.《机械设计基础》.2001.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张建中.《机械设计课程设计》.2001.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3]《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1989.第二版(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屈少敏.普通V带传动优化设计.焦作工学院学报.2000,4:287~290
[5] 徐萃萍.栾丽君.串联盘输送机驱动方式的确定及运动分析.煤矿机械.2004(7)
[6]《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机械设计手册》.1993.第三版(第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7] 郑志峰.王义行.柴邦衡编写.《链传动》.1984.机械工业出版社
[8] 王晓懂.周鹏翔编写.《轴系部件设计》.1989.机械工业出版社
[9] 输送设备制造协会联合会编.《散状物料带式输送机》.1983.机械工业出版社
[10] 上海交通大学洪致育.林良明编写.《连续输送机》.1982.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王炳实编写.《机床电气控制》.2003机械工业出版社
[12] 毕谦.程培基编写.《材料力学》.1999.重庆大学出版社
[13] 邓危梧.林茉君编写.《理论力学》.1999.重庆大学出版社
[14] 吴宗泽主编.《机械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15] 清化大学吴宗泽和北京科技大学罗圣国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16] 王三民.诸文俊主编.《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1.3
[17] 东北工学院《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
[18] 陈建萱. 带式给料机设计与计算.起重运输机械,1991年第11期
[19] 闻邦椿.现代机械产品设计在新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机械工程学报,2003(10):43~51
[20] The Oregon technology transfer centre,Good Asphalt paving Contingent on Compaction .Road & Bridges,1992.9
[21] Alliance, R., 1991, 'Decreasing Tensions In a Belt Conveyor by Using Multiple-Pulley
Drives,' Bulk Solids Handling, Vol. 11, Number 4, November, pp. 829-834.
[22] Hager, M., 1991, 'Chances for Developments In Belt Conveyor Technology in Open Pit
Mines,' Bulk Solids Handling, Volume 11, Number 1, March, pp. 157-167.
[23] Harrison, A. , 1987, 'Future Design of Belt Conveyors Using Dynamic Analysis, Bulk Solids Handling, Vol. 7, Number 3, June, pp. 375-379.
[24] Shultz, J.E., 1992,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Conveyor Acceleration, " Coal, Vol. 97, No. 5,
致 谢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四年中我们有过多次的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这些机会及实习场所,也谢谢这些指导我们学习、设计、实习的专业老师,在专业方面而言,是他们引领我走出了第一步,让我们对机械设计这一行业有了最初的认识及进一步的了解。我觉得此次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很大,对个人能力的考察更有意义,这次设计让我受益非浅,给我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机械设计的实用性。
回想四年本科课程的学习生活,在这里我们获得了知识,学会了学习,也懂得了如何借助我们学习的知识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都是我们辛勤的老师教予我们的。在此,对所有在学习上、生活上给过我们帮助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教会了我们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我首先要感谢院给予了我提升个人能力的这样一个学习平台;再者,我要真诚地感谢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的所有老师,正是在他们精心的培养、指导、无私的关怀与帮助下,促使我顺利完成了学业。在此诚挚地道一声:恩师,谢谢!特别应该感谢的是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他给予我很多的帮助,从课题的选择、论文的撰写到应用实例的选择及最后完成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从他的身上,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渊博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待人以诚的宽广胸怀,使我受益匪浅,必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此向他致以诚挚的谢意!此外,我的家人在我求学期间一直默默地鼓励、支持我,也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