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南京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南京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南京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南京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A诗歌的标题和第二句的“龙标”都是指作者被贬的地名。B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C首句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悦耳,使人赏心悦目。D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2 . 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庆祝祖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他们的恩情我们耿耿于怀。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C中国女排以锐不可当之势成功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3 . 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暮年狼藉辍学殚精竭虑B笼罩浩瀚秀颀诚皇诚恐C宛如繁琐隧道重峦叠嶂D琐屑推崇屏障春寒料峭4 . 下列关于传统节日的阐述正确的一项(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元宵节,时间是正月初十,民间习俗是猜灯谜、吃水饺。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写的是端午节,时间是五月十五,民间习俗是赛龙舟、吃粽子。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是中秋节,时间是八月十五,民间习俗是观潮、吃月饼。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时间是九月初九,民间习俗是登高、喝雄黄酒。5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奔丧/丧偶伺机/伺候艾草/期期艾艾B狼藉/书籍诮骂/口哨契约/锲而不舍C差错/差评请帖/碑帖呼吁/长吁短叹D狭隘/溢出纯粹/萃取侥幸/饶有兴趣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汉字。(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xn xn rn(_)张开了眼。(2)鸟儿将窠cho(_)安在fn hu nn y(_)当中,高兴起来了,h png yn bn(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ng yn(_)的光,hng tu(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4)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su(_),戴着l(_)的。他们的草屋,x x sh sh(_)的,在雨里jng m(_)着。三、现代文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宋妈临回她的老家的时候说:“英子,你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他还小。”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马车的时候说:“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妈妈生气了!”蹲在草地里的那个人说:“等到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影子了。他们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爸爸!”“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我( )很害怕,( )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硬着头皮去做,( )闯过去了。“闯练,闯练,英子。”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叮嘱我。我手里捏紧一卷钞票,心情紧张地到银行去。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你说什么?老高。”“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7 . 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只有才能只要就我( )很害怕,( )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硬着头皮去做,( )闯过去了。8 . “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我”要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是因为: _这句话表现了“我”当时_的心情。9 . 选文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的去世,写得很含蓄,但文段中处处有伏笔,有暗示,请你找出一处:10 . 请谈谈你对“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这两句话的理解。11 . 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你对“长大”内涵的感悟:_是长大; _也是长大。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风雪夜归(何蔚萍)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 雪、是脚印。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会关着门。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 但一个也没有。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 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儿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她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对”得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 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那么,就听 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的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睛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谢,不管他在不在意。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 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门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吱的一声,门开了。原来门并没有关上。12 . 文章开头和中间两次写到风雪,试分析其作用的异同。13 . 第六段“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这句话要表达什么意思?14 . 请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15 .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横截面,主要以夜归者站在院门口短时间内心理活动的描述为手段,展现了院子里邻居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B题目中的“风雪”,在文中以环境描写的形式渲染了凄清死寂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彻底绝望的心情:并且以风雪中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构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夜归人内心的焦急和凄凉。C“提着篮子的中年人”的路过,使夜归者在焦急中有了一丝希望,进而陷入失望。正是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故事有了一点波折,为小说增添了情趣。D是婚姻上的挫折,使这位大龄女青年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由衷的反感,因而不肯与邻里真心交往,邻居也就没有人关心她,于是她倍感孤独。四、文言文阅读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 . 下列加点诃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蕃:繁多B不蔓不枝枝:长枝节C亭亭净植植:种植D陶后鲜有闻鲜:少17 . 翻译下面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8 . 下列对墙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文题中的“说”是一种古代文体。B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C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五、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