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B滴加液体C蒸发食盐水D稀释浓硫酸3 . 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BCD4 . 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且不产生其它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A铁B蜡烛C木炭D红磷5 . 下列河南特产中能为人体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A原阳大米B中牟西瓜C黄河大鲤鱼D新郑红枣6 . 下列是几种液体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液(7.357.45)B胃液(0.81.5)C瓶装饮用水(6.57.5)D某地雨水(4.854.95)7 .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解属于物理变化B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C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8 .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灼烧棉纱线,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体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加热“铜绿”,固体变黑9 . 在一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物质质量(g)109082反应后物质质量(g)385614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为0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在这个反应中A、B、C之间的质量比为38561410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常温下,稀释KOH溶液B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C足量粉末状和块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A. A B. B C. C D. D二、选择题组11 . 依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完成下面小题。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小题1】中溶液的质量为A10 gB90 gC100 gD110 g【小题2】上述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ABCD【小题3】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A升高温度B加水C加KCl固体D倒出部分溶液【小题4】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A26%B29%C35%D40%三、填空题12 .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可燃冰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为_。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外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_(填序号)。A H2B C2H2C CO2D CO13 . 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饮水与健康息息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填字母)。A 碳酸饮料 B 生理盐水 C 果汁大部分碳酸饮料都含有柠檬酸和磷酸,过量摄入会影响某元素的吸收,儿童缺少该元素可能导致佝偻病,该元素为_。用新鲜水果榨制成的果汁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糖类和_。(2)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在能源获取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氧气可从空气中获取,氢气可通过以下反应获取:其中X的化学式是_。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可燃冰开发的历史性突破。可燃冰与天然气、石油一样,都是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可燃冰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能。14 . 用化学方程式描述下列事实:(1)酒精灯内的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充分燃烧:;(2)用稀盐酸清洗盛石灰水的瓶子内壁的不溶性白色固体:;(3)烧碱在空气中变质:;(4)工业上用天然气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一氧化碳和一种单质气体;15 . 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X,同时生成固体Y X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4X+Y则X的化学式为_,Y的化学式为_四、实验题16 .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2)若用C装置收集一瓶做“硫粉燃烧实验”的氧气,收集后集气瓶内留适量的水,其原因是_。17 . 利用下图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2)步骤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当蒸发皿中_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18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了B证明的密度比空气大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配制的澄清石灰水19 .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烧杯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pH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图2可知,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已发生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2)对于某些有明显实验现象产生的中和反应,如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只要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0 . 我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仪器a、b的名称分别为_、_。(2)实验室制取CO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代号),组装收集CO2的装置时,应选择的仪器有_(填字母代号)。(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标号)。(5)若用水将如图所示的氧气从瓶内排出,水应从_(填“a”或“b”)端导管口通入。五、流程题21 .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炭和水制取甲醇(CH3OH)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流程如下:(1)冷却器里发生的是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合成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3)下列关于甲醇生产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填字母序号)A根据信息推测,甲醇是一种液体燃料B煤炭与水在常温下即可生成CO和H2C甲醇的生产会受到CO和H2比例的影响(4)甲醇燃烧时发生反应:2CH3OH + 3O22CO2 + 4H2O,若甲醇燃料的质量为32 t,则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t。六、科学探究题22 . 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常见铁的氧化物FeO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能否被磁铁吸引否否能(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七、科普阅读题23 . 氮氧化物是一类空气污染物,其来源如图所示。氮氧化物是多种化合物的总称,包含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NO2)、四氧化二氮(N2O4)等。除NO2外,其他氮氧化物均不稳定,在光或热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变成NO2。NO2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氮氧化物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N2O4是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可以与许多燃料组合做火箭推进剂。N2O4由两个NO2分子化合而成,NO2加压就可以变成N2O4。长征二号F型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液体(C2H8N2),助燃剂就是N2O4。N2O4在常温下会分解为NO2,NO2本身也具有助燃性,而且在助燃方面它们的性质几乎没有区别。氮氧化物与硝酸工业,NO2的获取和转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关键,制取硝酸(HNO3)的工业流程为:硝酸工业的尾气因含有NO、NO2等不能直接排放,普遍采用催化还原法将NO、NO2转化成N2和H2O来处理尾气。氮氧化物与植物肥料氮肥,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NO,并逐步转化为HNO3,与雨水一起落入土壤中,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成为硝酸盐Ca(NO3)2等,变成天然氮肥。植物通过根部以及叶片实现对氮的吸收,进而将这些无机氮转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1)硝酸工业流程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2)补全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8N2 + 2N2O4_ + 3N2 +4H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