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4页
贵州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A华夏音韵,源远流长B丝竹之音,绵绵不绝C中原文明,历史悠久D钟磐之声,悠悠千年2 . 史记 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授权舜”。这一记载反映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 )A世袭制B奴隶制C选举制D禅让制3 . 历史长河的结点处,总有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向我们宣告一段历史的结束和另一段历史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西周”进入“东周”的事件是A烽火戏诸侯B犬戎入侵,幽王被杀C周平王东迁洛邑D射王中肩4 . 黄河与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最早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农耕居民代表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人5 .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BCD6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7 . 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A炎帝和女娲B黄帝和蚩尤C炎帝和黄帝D尧和舜8 . 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A北京B陕西C云南D河南9 .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定都在A牧野B镐京C洛邑D殷10 . “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成语与下面哪个部落联盟首领有关A黄帝B尧C舜D禹11 .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BCD12 . 从使用的劳动工具的特点来划分,河姆渡居民应该属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传说时代D史前时代13 . 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联盟生活在黄河流域B他们的历史是我们祖先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C相传炎黄部落生活在距今5000年前D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14 . 元谋人遗址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15 .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16 .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酋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这段材料中能直接体现的观点有( )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移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与义务ABCD17 . 它是世界上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它是A青铜立人像B四羊方尊C毛公鼎D司母戊鼎18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19 . 下列各项属于北京人的是( )打制石器 使用天然火 会人工取火 过群居生活 掌握钻孔技术 磨制石器 面貌已经与现代人基本相同ABCD20 . 传说中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A炎帝B尧C黄帝D禹二、综合题21 . 初一某班的历史拓展活动丰富多彩,大家针对史前人类活动展开充分探究。(1)回归现场小周同学发挥想象力,描述了“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请你为他的描述寻找证据。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能为描述提供考古依据的是:_(填写图号)(2)文物考证以下是小何同学搜集的反映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图片。请你仿照范例,选择两件文物,完成你的考证。【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3)思考沉淀由上述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依据是_。我们所学习的历史是有依据的,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就史料价值而言是不同的,请按照由大到小的史料价值顺序排列图片:_。(填序号)22 . 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1)“轩辕”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一指出“轩辕”的贡献.材料二:见下图(2)图一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这种文字的刻写材料是什么?主要代表了我国哪一时期的文明?材料三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3)材料三的史料与古代的哪项工程有关?材料三这句话所称赞的李太守是谁?该工程使什么地方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三、辨析题23 . 被后代儒家视作理想一国的“上三代”,即先后建立政权并相互继承的夏、商、西周三个王朝,他们的前身夏族、商族和周族几乎都是同时形成并发展的。肥沃、温和、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为他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理想舞台,谁能战胜对手与灾害,谁就可能成为“天下共主”。其实,当时的天下并不是很大,而作为“共主”,也只是驾驭了黄河流域的中部地区-他们心中的“中方”。他们创造了一个足以让人民臣服的理由:受命于天,并宣称他们的领袖是具有半神色彩的“天之子”。摘自中国历史十一讲请回答:(1)根据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