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自汉朝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它”是A陶瓷之路B唐蕃古道C茶马古道D丝绸之路2 . 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当时作为全国通用文字的是( )A大篆B小篆C楷书D隶书3 . 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A东周B西周C春秋D战国4 . 某校游学活动参观了以下景点,该校学生游学的目的是A了解两汉的科技与文化B感受东汉的兴衰C搜集三国故事D体会北方民族交融5 . 孙中山在某祭文中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这里,孙中山认为“中华开国五千年”的历史开始于A黄帝B尧C舜D禹6 .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下列遗址中可以找到证据的是( )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元谋人遗址7 . 如图,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ABCD8 .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在我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粟等。据此判断,我国的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很早就产生了原始农业。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不包括A农作物种植的出现B家畜饲养的出现C磨制工具的发展D商业的出现9 . 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是A甲骨文B大篆C小篆D隶书10 . 近年来电视上流行许多“穿越剧”,假如我们穿越到东汉,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A光武中兴B外戚专权C黄巾起义D曹操称帝11 . 记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某同学在历史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夏朝建立”、“盘庚迁殷”、“春秋争霸”、“战国七雄”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远古的传说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2 . 在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一个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得益于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盘庚迁殷D平王东迁13 . 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约七千年的原始玉环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根据原始玉环的年代推算,应为原始社会时期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西周青铜铭文大量出现,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14 .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事件A商汤天夏B武王伐纣C平王东迁D商王盘庚因洪水泛滥迁都城到殷15 . 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史学两司马”司马姓氏应源自A邑名B谥号C行业D官名16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商汤灭夏 烽火戏诸侯 武王伐纣ABCD17 . 夏商周三个朝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时期,为后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早期国家的产生出现了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出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青铜器种类丰富,工艺精巧ABCD18 . 三家分晋中指的三家是哪三国A楚燕赵B赵魏燕C韩赵魏D赵魏秦19 .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中,没有以下哪一项A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全国设13个监察区D派张骞通西域20 .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创立了分封制以求长治久安,却仍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导致西周灭亡的事件是( )A国人暴动B犬戎族攻破镐京C城濮之战D牧野大战21 . 两汉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被人们称为治世景象,主要是这两个时期A经济繁荣B统治者锐意改革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D农民负担较轻22 . 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是( )A光武帝B汉武帝C汉明帝D汉献帝23 . 西汉王朝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并重视“以德化民”,使国库充盈、粮仓丰裕,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A贞观之治B文景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24 . “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禹继承了伯益的王位B启被伯益所杀C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由启开始D禹推荐启作为继承人25 . 据统计,到2018年底,全球在不同国家共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共招收了来自全球163个国家45000多名各类学生。这一行为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A诲人不倦B温故知新C谦虚好学D有教无类26 .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中,其统治的诸侯国位于今山东地区的是A晋文公B楚庄王C秦穆公D齐桓公27 .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政治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8 .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袭扰中原王朝,下列在位期间曾军事打击过匈奴的皇帝有( )秦始皇汉文帝汉武帝汉明帝ABCD29 . 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钻孔石斧B骨耜C铁犁铧D(青)铜铲30 . 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舜推举禹为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这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 )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奴隶制31 . “四羊方尊”这一青铜器中的精品出土于A河南安阳B湖南宁乡C山西大同D四川成都32 .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资料“推恩令”、“五铢钱”、“盐铁专卖”,他们研究的是下列那个历史人物A秦始皇B汉武帝C汉景帝D汉文帝33 . 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A周天子的亲属B功臣C先代的贵族D归附的部落首领34 . 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时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太后重用外戚宦官野心大,利用皇帝与外戚争权夺势皇帝不甘心被外戚摆布朝臣太没用,过于软弱ABCD35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下列思想家与思想主张搭配正确的有( )老子反对战争,视人如己孔子强调“仁”“德”“礼”韩非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ABCD36 . 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在我国推广最早开始于( )A西周分封制B齐桓公称霸时C商鞅变法时D秦始皇统治时37 .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38 . 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制作弓箭、烧制陶器使用天然火人工取火ABCD39 . 商和西周的建立者分别是( )A启和周武王B汤和周武王C禹和周文王D汤和周文王40 . “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于( )A秦朝末年B西汉中后期C东汉初期D东汉中后期二、综合题41 . 阅读下列材料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县志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所说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建于何地?(2)材料中所说的水利工程由何人主持修建?修建于何时?(3)根据材料归纳该水利工程的作用。42 . 材料一:在河姆渡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稻杆、稻谷、干栏式房屋,刻有动植物图形的陶器,作为耳饰的玉器以及几十件骨哨等。材料二: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窑穴、房屋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粟粒,还有小猪骨骸,还有陶塑人头像等。材料三:在大汶口遗址,发现了磨制石器:石镰、石锄等,还有黑陶、白陶。在墓葬中,有的墓随葬的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1)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原始居民分别生活在什么年代?这些遗址分别位于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2)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随葬品的多少不同?(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课本找出这一时期的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43 . 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穿着丝袍出现在剧场,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1)材料中提到的时间,中国是什么朝代?他是哪个皇帝在位时期开辟这一通道的?(2)中国的“丝袍”是通过什么通道转运到当时欧洲的?(3)对这条通道的开辟,起到最大作用的是谁?(4)这条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