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 . 下列属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稳步发展的治世局面的是战国争雄春秋争霸文景之治光武中兴ABCD3 . 下列关于夏商周三朝灭亡的相同因素叙述正确的是A轻徭薄赋政策之下国库困乏B统治残暴,激起了国人反抗C改革内政,激化了阶级矛盾D以法家思想治国,激起民变4 .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注重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 . “伤寒金匮有遗篇,太守坐堂施药丸。识用精微称圣手,范书陈志应名传。”这首诗所歌颂的著名医学家是A黄帝B扁鹊C张仲景D华佗6 . (题文)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中不包括A秦朝的徭役繁重B秦朝的赋税沉重C秦朝统一度量衡D秦朝的刑法残酷7 .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事件发生在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8 . 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初,直接统治的面积还有方圆六百公里,因赏赐有功诸侯及被外部侵夺,最后周王室直接统治的面积仅方圆一二百里;同时,周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利和直接拥有的军事权力也日益丧失。根据材料,下列观点叙述错误的是A周王室逐渐走向衰微B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源自分封制的弊端C周王室衰微后,拥有权势的大诸侯借机“挟天子以令诸侯”D周王室丧失天下“共主”的名义9 . 相传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炎帝、黄帝、蚩尤是当时著名的部落首领。下列与他们三人有关的战役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10 . 下边时间轴中,“北京人”生活的时期应是AaBbCcDd11 .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是( )ABCD12 . 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神话里都提到了上古世纪的洪水,面对洪水,神话里的西方人躲在诺亚方舟里等待洪水退去,我们的祖先却运用智慧治服洪水。神话传说中带领大家治服洪水的人是( )A尧B舜C禹D汤13 . 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图片与分封制有关的是ABCD14 . 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如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A科学技术发达B百家争鸣出现C地方书院兴起D儒家学派形成15 . 下图技术的广泛应用,说明人类已经掌握的技能是A打制石器B磨光钻孔C人工取火D雕刻制漆16 .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历史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秦始皇为了沟通长江和漓江而派人开凿灵渠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记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写告示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17 .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最可能吃的粮食是( )A面食B小米粥C米饭D玉米18 .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19 .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次战役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之间,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其他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这场战役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20 . 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21 . 三皇五帝传说时期,传说治水有功的是A黄帝B炎帝C禹D蚩尤22 . 干农活如果“手无寸铁”是件难事,在我国铁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加入到农业生产中的?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23 . 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公元纪年以耶稣延生的那一年为公元零年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后期公元1895年是农历甲午年民国34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ABCD24 . “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是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25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B公元后221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9年26 . 中国古代青铜制造业高度发达,下面两幅图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司母戊鼎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两个青铜器都折射出商朝国力强盛司母戊鼎上铸有文字,即铭文编钟表明古代音乐文化达到很高水平ABCD27 . 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大作用的伟大工程是A长城B大运河C白渠D北京故宫28 .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进入原始农业时代 会使用磨制石器工具 种植水稻ABCD29 .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下列君主不是因为统治残暴,失去民心而导致朝代灭亡的是A夏桀B商纣王C周幽王D汉文帝30 . 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A财富多少B能力品德C治水之功D考试分数二、综合题31 . 构筑历史知识的“时序性”有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让我们沿着下列时间轴,共同回顾历史的发展过程,总结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黄帝”、“炎帝”是位于我国哪一大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什么?(2)请根据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完成时间轴空白A处的填写。根据材料二指出“周公”主要分封的对象是哪一群体?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封对A 国家发展产生的积极性影响。(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材料三认为春秋战国的纷争有何积极意义?(4)材料四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加强了国家统一?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5)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请你总结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3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1)写出春秋时期的起止时间。(2)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他任用何人为相?此人为了国富兵强,采取了哪些措施?(3)请列举两位(除第一个霸主外)在春秋争霸中先后成为霸主的人物。(4)你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三、辨析题33 . 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是世界重要的文明古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科技)材料:下面是四川二王庙赞美李冰父子的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江,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1)李冰父子为什么受到后人如此高的褒奖? 材料二:造纸术外传时间表时间4世纪7世纪8世纪12世纪16世纪19世纪国家或地区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欧洲、非州美洲大洋洲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从上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上表反映了造纸术改进产生了什么影响?(思想)材料三:战国时期,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3)当前,整肃领导干部“奢靡之风”(铺张浪费)已深入人心。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中,哪一位早就提出了这一主张? (史学)材料四:史记书影 (4)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右书中是否会有刘邦和项羽“楚汉之争”的史实记载,并说明理由。(不写原因者不得分)(艺术)材料五:见下图(5)上图反映的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什么?四、论述题34 .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素养和探究学习能力,张老师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复习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1)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的实物中适合研究中国原始农耕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是(只填序号)任务二(时序梳理理清历史脉络)(2)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所代表的朝代,并分别概括A、B两时期的阶段特征。任务三(材料研读再现历史情境)(3)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