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期饲养管理(重要).ppt_第1页
育雏期饲养管理(重要).ppt_第2页
育雏期饲养管理(重要).ppt_第3页
育雏期饲养管理(重要).ppt_第4页
育雏期饲养管理(重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雏期的防疫制度育雏准备和接鸡育雏期的环境控制生长指标控制育雏工作的其他细节,蛋鸡育雏期的标准化饲养管理,一、育雏期的防疫制度,为什么育雏期的防疫很重要?非特异性免疫能力远低于成年鸡疫苗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没有完全建立对鸡场内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等)的免疫力没有建立某些病原微生物仅感染雏鸡或对雏鸡会造成更大伤害(脑脊髓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在雏鸡阶段感染某些疾病会在后来造成很大影响(传支、马立克等),我们的目标尽可能让雏鸡远离病原微生物,尽可能让雏鸡少接触病原微生物!,防疫工作从进鸡前开始,清除场内特别是舍内一切病原集中营死鸡、鸡粪、鸡毛剩余的饲料和水老鼠和鸡舍内的昆虫鸡场里的臭水沟必须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注意:使用甲醛熏蒸必须保证鸡舍密封,环境温度达22-24以上,相对湿度达75%以上注意:此项工作必须在鸡雏到达鸡场之前完成!,育雏前,检修好育雏舍、育雏设备和电路;准备足够的开食盘、料槽、饮水器,并将其清洗干净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百毒杀等消毒液浸泡消毒,再用清水洗净;将育雏舍彻底清扫,地面、墙壁、门窗、鸡笼(或网床)和其他育雏用具用高压水枪冲刷,冲洗后用1%2%的火碱水浸泡地面24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水干后,再用0.3%0.5%的过氧乙酸进行高压水枪喷洒消毒;待水干后,将设备安装布置好(地面平育要铺好垫料),把鸡笼(或网床)、料槽(开食盘)、饮水器和其他育雏用具放入育雏室一同用15克/m高锰酸钾、30毫升/m福尔马林密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和排风扇排尽甲醛气味,至少空置2周。,育雏期间的人员防疫制度,遵守场里的规定隔离、出入限制育雏期间不出生产区,不许串栋进入鸡舍前的消毒措施脚踏消毒盆、洗手、换鞋等每天洗澡、更换工作服对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或鸡舍进行阻止,二、育雏准备和接鸡,进雏2天前,检验调试(火炉供暖要检查炉子烟筒是否漏气),一切正常后要提前1天预温,将育雏室内环境条件调到育雏所需要求,尤其是温度达到35-36;湿度上升到60%-70%;预温和加湿有助于排出甲醛,如果甲醛不能排净可使用氨水中和预温同时检查鸡舍内温度是否均匀(有无漏风处),百叶窗漏风,水帘漏风,湿帘漏风,育雏设备的准备笼子,格网是否漏鸡,锅炉,是否有安全隐患环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环控仪、温控探头、湿度探头、小窗、侧风机、风机、清粪系统等)料盘、饮水器是否够用,是否有损坏水线如果不用,悬挂到鸡够不到的高度育雏密度的规划,每笼的鸡数,育雏接鸡苗准备,运输车到场后停在背对墙壁的位置开门,这一点在冬季尤其重要。根据装箱单清点盒数,抽查盒内鸡数。雏鸡没有放出来以前,雏鸡盒子不要放在太热的地方,码放不要超过4层,不要放在潮湿的地面上向笼子里放鸡时不需要逐个数,以加快放鸡速度。,育雏的饮水进雏前两天检查净化水系统是否正常运转并制备足够净化水在进鸡之前鸡舍预热时把水灌好。在饮水中可添加5%8%的葡萄糖与0.1%的维生素C,或多维电解质。注意备足饮水器(或水槽),保证任何时候饮水器都有水;雏鸡刚进育雏室对环境不适应,不会饮水,此时,应先抓几只雏,把它的喙按入饮水器,这样反复23次使可学会饮水,这几只雏鸡学会后,其他的雏鸡很快都去模仿。开口药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场内要求配对。,在开料后2-4小时开始挑选没有喝到水的鸡饮水(不喝水的鸡闭目呆立)。小鸡没有喝到水的原因如下:鸡舍温度偏低(最主要的原因)饮水器太少饮水器摆放位置不当鸡群密度太大鸡舍光照太暗饮水内有苦味物质,育雏的采食雏鸡饮水后开始饲喂饲料,13日龄可在笼底铺报纸,将全价颗粒饲料撒放到报纸上,以便鸡群采食。有外挂料槽的,从7日龄开始往料槽加料,至14日龄全部更换成料槽喂料,撤掉笼内料筒。如果料槽设计合理,雏鸡能够从料槽采食的话,越早采用料槽饲喂,对于雏鸡的生长发育越有利。,育雏期喂料以少量、多添为原则,一般每2-3小时添加一次,以促进雏鸡卵黄的尽快吸收;喂饲时间一般初期每天喂料67次,其中白天45次,晚上12次。后期喂料次数可以减少到56次,喂料要定时,每次喂料的时间间隔要均匀,喂料量要随日龄逐渐增加,投料要少放勤添。,三、育雏期的环境控制,在育雏阶段的环境条件中,需要满足雏鸡对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光照、密度和卫生等条件的需要。,1、温度控制,高温育雏是雏鸡生理特点的需要,因为雏鸡刚出生时体温调节机制不完善,直到21日龄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8周龄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温度的原则是“看鸡施温”。下面是育雏期判断温度是否合适的方法。温度很低雏鸡扎堆,不爱活动,唧唧叫。温度略低鸡爪发凉,全部站立。温度略高在有人活动的情况下,所有的小鸡全部趴下。温度很高小鸡张口喘气。,温度偏低,温度偏高,2、育雏期湿度控制,育雏要有合适的温湿度相结合,雏鸡才会感觉舒适,发育正常。一般育雏舍的相对湿度是:110日龄为60%70%,14日龄以后为50%60%。随着雏鸡日龄增长,至14日龄以后,呼吸量与排粪量也相应增加,室内容易潮湿,因此要注意通风,经常保持室内干燥清洁。1460日龄是球虫病易发病期,所以此阶段应注意不要洒过多的水,防止因为湿度大而造成球虫病和葡萄球菌病的发生。,3、育雏期通风要求,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的空气,并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是指育雏舍内每平方米所容纳的雏鸡数。密度对于雏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生长则慢,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死亡数也增加。因此要根据鸡舍的构造、通风条件、饲养方式等具体情况而灵活掌握。育雏期不同育雏方式雏鸡饲养密度可参考下表。,4.育雏育成密度,不同育雏方式雏鸡的饲养密度只/,5、,26,光照(光照的主要作用是:一是提高采食量,二是控制性成熟),密闭鸡舍开放式鸡舍,5.育雏育成光照程序,光照控制贯穿于养鸡生产的始终,对鸡生长发育和繁殖有决定性作用光照程序制定的原则生长期鸡群光照时间不能延长,产蛋期不能缩短,光照时间、光照强度一旦确定,不要随意变动。,密闭式鸡舍光照程序,四、生长指标监测,1、定期体重称量为了掌握鸡雏的发育情况,检查饲养管理是否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应定期称重和测量胫骨的长度。体重与胫长的称测从1周龄开始,每周称测1次,按大群数量的1%5%抽测,最少不低于100只。称量时应逐只空腹称重,鸡舍5个部位,上中下笼全部每次同部位鸡,定笼。,2、均匀度的测定鸡群的均匀度是指群体中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的鸡所占的百分比。3、胫骨的测量7周龄以后开始测量胫长,以后每周测量一次。量胫骨时,用卡尺量取从足底到胫骨头的距离,让胫骨与股骨呈90度角,称测后记录并计算平均数。,根据指标做出调整,将每次称测的体重和胫长结果与标准数据进行比较,原则上尽可能超过标准体重的10%,若体重过小,应检查是饲料问题还是管理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每一品种都有其标准体重和饲料消耗量,应将它作为饲养管理的参考依据。鸡群体重差距较大时要进行调群,调整方法是按大、中、小分群,对于低于标准的要增加饲养空间,减少密度,增加给料量;对于超重的要暂不增料,保持原来的给料量,切忌减料。,1.胫骨长度(量)105mm胫骨长度多1mm,一生多产3枚蛋/只3元(2mm)2.体重(称)开产体重多50g,一生蛋重多0.5g/枚比如:开产体重1550g与1400g相比蛋重差异:(1550-1400)*0.5/50=1.5g/枚蛋鸡一生按350枚鸡蛋算产蛋量差异:1.5g*350=525g3.5元(150g)3.均匀度(算)3个均匀度影响一个产蛋率,一个产蛋率影响4枚蛋/只比如:均匀度90%与75%(90%-75%)*4/3=20枚/只10元(15%),生长指标同生产指标的关系,海兰褐体重胫长标准,五、日常饲养管理,1、观察鸡群日常工作中应观察鸡群(精神状态、采食、饮水、粪便、分布)情况,检查舍内温、湿度,通风情况。将体质较弱的鸡只挑出单独饲养,使其尽快恢复,如确没有饲养价值应及时淘汰。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第一是观察鸡的精神状态,健康鸡反应灵敏,饲喂时有“唤料”现象;病鸡则反应迟钝或独居一处。第二是观察采食和饮水情况,健康鸡食欲旺盛,采食急切,采食量和饮水量适中(基本符合预测值);一般病鸡食欲下降或废绝,饮水量增加。,第三是粪便,正常雏鸡粪便为灰白色,上有一层白色尿酸盐(盲肠粪便为褐色),稠稀适中,患有某种疾病时,往往拉稀或颜色异常。第四是听声音,尤其在晚上关灯1小时后,听是否有咳音、呼噜声及甩鼻音等声音。第五是观察鸡群在笼内分布情况,查看温度、通风、饲喂等是否合理。,2、卫生消毒和防疫管理雏鸡抗病力差,饲养密度又大,患病后易于传播。因此,育雏期必须加强卫生消毒和疾病的预防监控。每天按时清粪,清出的粪便应运至粪污处理场或区,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鸡舍内部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水槽每天洗刷消毒,料槽及其他饲喂用具要定期洗涮消毒;鸡舍和周围环境每周消毒一次,带鸡消毒12次,喷雾的高度以超出鸡背2030厘米为宜,有疫情时增加消毒次数。严格按照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3、保持安静的环境雏鸡胆小易惊,对外界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常会因噪音或陌生人进入而惊群,表现为惊叫不止,乱撞乱碰,挤压成堆,有时甚至撞死或压死;饲养管理的突然改变,也会影响其正常的采食、饮水,最后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轻型白鸡尤其如此。因此,育雏必须保持鸡舍安静,每项管理操作都要定时、定点、定人,并要求工作人员的服装要一致。,4、预防性投药育雏期是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病的高发期,14日龄以后是球虫病的高发期,我们除了做好日常工作外,应根据以往的发病情况进行预防性投药;在饮水或饲料中加药时,剂量要准确、搅拌均匀5、做好记录对各项生产指标进行记录,以便以后工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