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理论第一章 绪论一 什么是古代汉语、1、古汉语定义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1911年以前中国人所使用的汉语。因为口头语言无法超越时空的限制,所以,古代汉语只能是被记录下来的书面语,也就是古代文献语言。2、古汉语分期汉语的分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至隋唐五代近古汉语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现代汉语“五四”运动至今古代的口语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只是古代书面语。 3、古代汉语书面系统书面语:文言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世仿古作品的语言。特点:稳固性、保守性。古白话:唐宋以来产生的为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子胥祭了,发声大哭,感得日月无光,江河混沸。伍子胥变文(唐五代)。行者曰:“我年纪小,历过世代万千,知得法师前生两回去西天取经,途中遇害。法师曾知两回死处无”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口语:已消失二、 为什么学习古汉语、总说1、古汉语是桥梁2、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3、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4、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5、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详解1、古汉语是桥梁古汉语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钥匙。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需要我们了解和发扬光大。古代文献是这些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历史是死的文化,文化是活的历史。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数千年积淀、潜移默化积累的生活方式。2、语言具有传承性古代汉语(文言)是一种历史语言,在各个方面与现代汉语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它与现代汉语有源与流的关係,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演变来的,因此,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诸方面,都与古代汉语有密切的关联1)、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2)、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继承关系係词汇意义的直接继承和领域补偿 “类”的“种类”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类似”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类似”、“类风湿”、“类人猿”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类似”义,现代汉语改用“象”。 直接继承用表示: 类 /种类/ 领域转移用表示: 类 /类似/ 类似、类风湿、类人猿 替代用表示: 类像、似 “促”的“催促”、“促进”义可以单用,直接进入构句,而它的“短促”、“迫促”义已经不能单用,只能用来构成“急促”、“匆促”、“短促”等词。用单音词表示“短促”义,现代汉语说空间改用“窄”、“挤”等,说时间改用“急”、“紧”等。 促 /催促/促进/ /时间短/“急促”、“匆促”、“短促” 单用急、紧 /空间窄/“狭促” 单用窄、挤 介绍 周代贵族相见的礼节,主方设上傧、承傧、绍傧负责传话,宾方设上介、次介、末介负责通报,主宾双方沟通的第一环节是绍傧与末介的结交。因而有“介绍”的结合,礼记聘义:“介绍而传命”,这里的“介绍”还是词组,以后引申出“为两者接通关系”的意思,“介绍”的构词理据“介”与“绍”凝结的文化原因,反而不再有人领会了。寻常:“寻”与“常”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古8尺为寻,两寻即1丈6尺为常。庄子庚桑:“夫寻常之沟“,左传成公十二年:“争寻常以尽其民”,都已将“寻常”连用,但都还有长度的意思。唐诗中的“寻常”已脱离长度之义。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都已不再有长度之义,而当“平常”讲。现代汉语承袭中古而与原初词组义偏离。3、欣赏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需要无论阅读现代和现代书刊,都需要古代汉语的知识。因为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现代汉语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素,同时现代汉语作品中还常使用或引用古代汉语中的典故、成语,甚至一些现代作品就是古代汉语文本的翻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是我们把握这些典故、成语、译本的拐杖和钥匙“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教材注: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 爬搔。迷离,眯着眼。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哪个是雄兔,哪是雌兔呢?傍地走,贴着地面跑。(互文)4、掌握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能力需要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补充和订正。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一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教学中,“不毛”往往被讲成“不生草木”,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公羊传:“锡之不毛之地。”何休注:“不生五谷曰不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 由此看来,“不毛”应该讲成“不长庄稼”。三、古汉语课程的性质1、古代汉语课作为语言课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一门语言课程,是从词汇、文字、语法、语音、修辞等角度,即从语言特点和语言规律出发,把文言文当作古代的语言材料来加以分析研究的,并且通过这样的分析、研究和积累,使学习者逐步地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因此,应当明确古代汉语课的这种性质,以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从而准确把握学习的着眼点。2、古代汉语课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各项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备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如史记列传类的历史散文)的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说明一般难易度的文言材料中的相关语言现象。四、古汉语的学习内容理论知识、文选1、理论知识: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通假字、繁简字、异体字、古今字、汉字结构、字形和字义的关系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是语言中的意义的单位。它代表一定概念,表示一定的意义。词的意义称为词义。语法:是用词造句的规则。词类活用、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名词作状语等和现代汉语有不同的地方。古书译注:古书翻译和古书注解的知识。古书有悠久的历史,古人在翻译古书和注释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了解古人注解古书的方式和术语,来帮助我们阅读古书。 2、文选:先秦散文和唐宋仿古散文3、怎样学习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工具课,也是历史语言的基础理论课; 必须摆正语理与语感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今后终身阅读古书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意读注;提倡熟读和背诵;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关键在于有理论指导的进行词汇的积累“质”的引申义列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质”多次出现,具有以下7个义项,只有第8个义项是课本以外的: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由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负斧质请罪” 送东阳马生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礼,俯身倾耳 以请。”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屈原列传:“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墨子:“两柱同质。”用本义、引申义的系联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古今词义系联为一个有序的义列: 本有的(本质)通指 垫底的(斧质、质地) 先天的(素质、体质)指人柱质 原生的(地质、物质)指物 相对的(对质、质问)互换的(人质)将以下文言词义置入义列,找到位置,即可由难变易。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促织:“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三峡:“朝发白帝,暮至江陵。”陈涉世家:“二世元年十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不断提高对积淀在现代层面上的历史语言现实的锐敏性在阅读中注意古今汉语的联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巴山夜雨)诗词曲语词汇释:“却,回、返”。退却、望而却步、却之不恭重视探讨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现代汉语双音词结构的原由,语素与语素结合的可解释性,叫做构词理据。 现代汉语双音词的构词理据一般要在古代汉语中去探求。特别是那些结合后又总体引申的词,更是如此。责备:先秦汉语“责”有“要求”义,“责备”本当“求其完备”讲,所谓 “求全责备”,即是它的原始意义。淮南子泛论训:“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伯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现代汉语的“责备”转为“谴责”之义,与构词意图偏离。要领:“要”是“腰”的古字,“领”有“颈领”义,古代行刑有“腰斩” 与“斩首”两类。礼记檀弓:“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泉也。”管子小匡:“斧钺之人,幸以获生,以属其要领,臣之获也。”这两处的“要领”,都是因刑法而结合的词组。因为“腰”和“颈”都是人体转动的枢纽,因而“要领”引申为“主旨”、“要旨”义,遂使使用义与原初词组的意义偏离。交情:史记汲郑列传有“门可罗雀”的典故,其文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置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贫一贱,交情乃见。”后以“交情”为这一典故的典面。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现代汉语袭用“交情”为词,淡化了其中的“贫贱交情”的内涵。 物色:“物”字在古代有“颜色”的意思,周礼春官:“以五云之物辨吉凶。”这个“物”就是“颜色”。古代还有一种旗子,是由杂色的帛缝制的,叫作“物”,也与“颜色”之意有关。现代汉语双音词“物色”的“物”采用的仍是“物”的古义。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古;地位底下,见识浅陋。今义;言行恶劣,不 道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有志要做一 番大事业的人。今;为正义事 业而死的人。 交通王侯。交通:古;勾结,今;运输总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交错,贯通; 行李往来。行李:古,外交使节的称呼;今,出门所带的物品。4、用古汉语解释现代汉语现象 为什么“救生”与“救死”同义? 答:“救”在古汉语里有“止”与“助”两个意义: 庾信哀江南赋:“弊箪不能救盐池之咸,阿胶不能止黄河之浊。”论语八佾:“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马融注:“救犹止。” “救 ”可以带两方面的宾语:一是带有关灾难的宾语,如“救火”、“救死”、“救亡”、“救灾”这是用“救”的“止”义;二是带遇难对象为宾语,如“救命”、“救民”、“救人”、“救某人”这是用“救”的“助”义。第二章 汉字结构和六书第一节文字发展的初始阶段 文字的产生、实物记事、图画记事一、文字的产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后于语言而产生。在旧石器时代,仅有语言已足以满足人们之间的交际需要了.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来了一次“产业革命”,人口大量的增加,社会组织复杂,,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口耳相传的语言已经不能完全敷用了.许多事情需要记录下来,需要传达到异域、远方去了。如财赋征收需要登记;交换发生后,作记录以备查考;迫踪兽群或放牧牲畜的人要使别人知道去向要留下路线为了打破时间和空间在语言上的障碍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尝试的。为了远距离地传送信息,他们试用过点篝火、燃烽火、吹号角、击鼓;为了帮助记忆和把记忆的事传于后代,他们也进行过广泛的探索。普遍经历了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的阶段。二、实物记事:结绳记事、结珠记事、讯木记事,积石记事.结绳记事最为普遍。1、结绳记事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文解字序“及神农氏,结绳而治,而统其事。”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义说:古者无文字,其有誓约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古代各地都有结绳官。古代秘鲁人在一根主绳上系上各种颜色的绳子,用来代表各种不同的事件。如:红绳代表战争和兵卒。黄绳代表黄金和丰收。 白绳代表白银和和平。 绿绳代表禾谷。 还在绳子上打结表示数字,一个单结代表十;双结代表一个百。每个市镇还设有结绳官,专管结绳和解绳。2、结珠记事:结珠是用绳子把贝壳串起来,以不同颜色来代表和区别不同的事物。讯木是在一根木棒上刻出各种花纹和符号,用来记事和传达命令。比如古代广泛流行的刻契记事。我国古代的兵符和令箭也带有这样的性质 。 3、图画记事:原始的图画是古人记事和表达思想的另一种方法,和一般的图画专供人欣赏的艺术品不同。4、图画文字和图画之不同:图画是以描绘事物为目的的(虽然描绘的动机各有不同,或出于功利,或出于巫术),而图画文字则是以描绘事物为手段来助传达,助记忆的。图画要求逼真、维妙维肖;图画文字则只要求能够画出此 一事物区别于彼一事物的特征、轮廓就可以了。 5、图画文字和实物记事之不同: 图画文字比实物记事大大的前进了一步,实物记事,它离不开当事人的参与和说明。图画文字则不然,它能够以各种图形和线条形象地再现事物,因而它可以唤起有共同生活基础的同族人的共同的观念,使他们产生大体相同的认识。因而比实物记事更简便和更实用。“图腾”信仰和氏族对氏族祖先的信仰有很大关系。往往在许多神话传说中讲述本氏族祖先是某种动物或与该动物近缘。彝族:虎族,把虎称为父亲。怒族:鸟人。傈僳族:蜂氏族。鄂伦春族:把公熊称为“雅亚”祖父;母熊称为“太帖”祖母。鄂温克族:把熊称为“合克”曾祖、太祖。还有大量的异物感生的祖先诞生故事,以解释古代对孕育知识的无知。既定了某种物种之后便形成了对这种“图腾”标记的信仰、崇拜和一些禁忌仪式。6、原始记事方法(实物和图画)与文字尽管有着如此重大的区别,但在历史的进程中,它们却有着一种血缘关系早期的象形表意文字是由原始记事方法蜕变而来的。原始记事方法在“寓意于形”这点上给象形表意文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形体上、线条上的素材。在契刻和图画的基础上,经过简化、抽象化和系统化,使之代表一定的话音和语义, 便成为早期的文字。早期文字的形体与图画契刻的确相当接近,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古老的文字,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克里特岛的象形字,中国的汉字等都导源史前的图画文字。 文字是图画符号的进一步发展,是文字演变的最终结果。是世界各种文字的共同的源头。图画文字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助记忆记号的范畴,正在成为社会成员会用、会识的社会性的工具。要比结绳、刻契的提示作用清楚,而且能缩小搜索记忆的范围。所以图画文字可以称作 “图画提示文 字”,它是从助记忆记号到记录语言记号之间的过渡阶段。汉字和其他文字一样也应该经历了他的初始阶段,而进入象形文字阶段。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一、六书说汉字是表示汉语的符号.汉字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因此汉字的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从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汉字的分析研究。古人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造字,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也。分析字型有助于了解字义。字形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我国对汉字形体分析传统上普遍承认“六书”说。 六书是我国古代分析和研究汉字的一种理论,是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和使用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出处: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周礼地官保氏汉代的学者对六书进一步加以阐释。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东汉的郑众也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东汉著名的经学家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有另一种说法:“一曰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许慎对六书还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六书许慎定义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注:诘诎:jiq,弯曲。 撝:hu,指向。这三个学者的称法和排列次序各有不同。后代学者研究和诠释六书,在次序上一般采用班固的称法,在名称上一般采用许慎的叫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采用班固的次序是符合汉字发生发展的规律的。表意文字最初的构字原则是用图画图解词义,把词的内容图形化。因而把象形、指事、会意放在前面是最适宜的。形声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采用了即表意又表音的构形法。这是符合汉字由表意到标音的发展规律的,而转注和假借只是用字法。1、象形定义【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六书之一。是一种描摹事物形状的造字法。但这种描摹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抓住对象的形态特征,经过取舍加工,用最简单的图画性的线条按事物的外形描记成一种近似于写意画的符号,予以特征化。其书写特点是随事物形体不同而曲折变化。 习惯上把象形分为两种:独体象形和依附象形(合体象形)。单体象形:一个字作为一个整体象一个事物,其中任何一部分都不是单独的字,不能拆开分析。直接描画客观实物,使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例:2 合体象形有些事物孤立地画出,难以辨认或容易和其他事物相混。因此描画时需要把相关的事物一并画出来,以衬托需要表明的事物的形状。例如:2、指事定义【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v 六书之一。是一种以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v 纯指事字和加体指事字。另外,有人把改造已有的汉字也看成是指事字。纯指事字v 纯符号性指事字,不以象形为基础,而用一个纯粹记号式的形体来表示词的意义。1 纯指事字纯符号性指事字,不以象形为基础,而用一个纯粹记号式的形体来表示词的意义。加体指事字v 在象形的基础上附加一些记号v 特别突出象形字的某一分引起人们的注意,提示所要表示的意思的重点所在。3、指事与象形的区别 象形字都是具体的形象描写,而指事字却包含了抽象的指事符号,甚至全由抽象符号构成。4、会意定义【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v 六书之一。会是会合的意思。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v 同体会意和异体会意两种。1 同体会意:所会的符号相同。例如:异体会意:会合的符号不同f4、会意与象形的区别 象形字由具体形象来表意,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体的物体,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会意字则由若干个意符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意义,所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象形字是独体字;会意字是合体字。5、会意与指事的区别 象形字由具体形象来表意,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体的物体,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会意字则由若干个意符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意义,所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象形字是独体字;会意字是合体字。 会意字由若干个意符构成,每个意符基本上由它的形象来会意。指事字则包含了抽象的指事符号,甚至全由抽象符号构成。6、形声定义【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注: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六书之一。用形符(也叫意符或义符)和声符(也叫音符)造出新字叫形声字。形声字中的形符表示字义类属,形声字中的声符表明字的读音。 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形声字的产生使汉字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汉字由表意文字过渡到表意兼标音的文字。7、形声与会意的区别 形声字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构成,形符表示字义的类属,声符表示字的读音。会意字由若干个意符互相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意义,会意字的构成一般没有表音成分。形符不能表具体意义v 形声字有表意的形符,因此常常可以因形符而知道古义。但应该注意形符只能了解到词义的大类而不代表具体含义。v 例;从马的字大多与马有关,如:v 骄:本义,马高六尺,引申高傲。v 驚:本义,马因害怕而狂奔。引申受惊。v 笃:古义,马行迟钝,引申笃实、敦厚。v 冯:古义,马行疾也。那么形声字的具体意义到底在那里?有人提出了右文说。右文说王圣美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为右文。古之字,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 jin ),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之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沈括梦溪笔谈右文说青v 张世南游宦纪闻v 青:精明之意义。v 晴:日之无遮蔽者。v 清:水之无浑浊。v 精:米之去粗皮者。右文说分v 明代,黄生字诂v “物分则乱,故诸字从分皆有乱意。v 纷;丝乱也。 棼棼:乱貌也。v 衯:衣乱也。 鳻:鸟乱也。v 雰:雨雪之乱也。右文说仑仑 集韵: “叙也。” 有秩序。 沦 水的运动成纹理。 说文:水波也。 伦 人与人之间一定的关系。 韵会:常也。 论 意见有条理。 说文:议也。 轮 辐的排列有一定次序。 说文:有辐曰轮。 抡 按次序选择。 说文:择也。右文说总说 右文说是关于通过形声字的声符推求词义的一种主张。右文,指形声字的声符,因形声字多为左右结构,其声符大都居右,故名。此说最早由宋人王圣美提出。它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科学,只能作为分析形声字本义的一种辅助手段。 贡献:注意到了“义存乎声”的现象,对于探索音义关系有一定的启示。缺陷:、陷入绝对化,其实有很多声符相同的字其义并无联系;、它局限于“形”,而未认识到“声”,故不能解释字形不同而音近义通的字。8、转注定义【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书之一。1、属于同一部首之下,2、意义相同,3、声音相近的一组字,是转注字。对转注的理解,大致有“形转”、“音转”、“义转”三说。吹:嘘也。嘘:吹也。 桥:水梁也。 梁:水中桥也。洒:涤也。涤:洒也。9、假借定义【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六书之一。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便借用同音字来表示,这就是假借。有人称之为“造字的假借”或“六书的借” 。六书局限11六书以小篆形体为分析对象,它既不能解释全部古文字,也不能解释全部今文字。象形、指事只能用来解释小篆以前的古文字,今文字不再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了。2六书定义过于简略,界说不够严密。 转注界定不明,成为后人争论的焦点。 指事字的定义与象形、会意界限不清。3有的例字与定义抵触,如假借的例字。 练习一. 指出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 伏( )行( )来( )乎( )丹( ) 攻( )州( )安( )豆( )矢( ) 甘( )血( )负( )牢( )果( ) 戍( )从( )末( )朱( )相( )2. 翻译下列各句,解释加点词的形体结构和意义1.武安负贵而好权。2.是谷也,宅幽而势阻。3.小民方兴,相为敌仇。4.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5.既成礼,明日造朝。6.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7.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第三节 汉字形体演变、发展和异体字、繁简字一 汉字的形体演变1、演变阶段 2、结构变化二、汉字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阶段:(1)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字。在可认识的汉字中,它是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了。金文又称为钟鼎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甲骨文和金文仍带有绘画的意味。如: 汉字的象形的意味大部分已丧失了。可以说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也是由古文字向最后发展为楷书的一个过渡阶段。汉字发展到楷书,标志汉字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从此汉字的形体结构就基本稳定下来了。三、形体结构变化笔势变化、结构变化1、笔势变化:笔势是指笔画形态。从笔画形态上说古文字是曲折匀圆的线条,具有浓厚的象形意味。而楷书使用的是点、横、撇、捺等基本笔画。其特点是平直方正。与日、月相比,我们能体会到古文字在笔画形态的变化。2、结构变化:结构指笔画间如何组装的。如:明天的明在古文字中的写法是一个日加一个月,它的结构方式古今无什么差异。不同主要在笔画形态上。从结构上讲,古文字主要是从表意这个原则出发来安排字的结构。一般来讲笔画形态的变化是普遍的,而结构的变化却是因字而异,变化程度不同。这几个字的变化主要是在笔画形态上,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比如象形字在小篆中 ,楷书“步”,已经不能显示从二止了。江的形符原来在右边后来移到了左边。是半包围结构变成了上下结构的“泰”, 本是半包围结构,现在变成了上下结构的“宝”。 一般象形字、指事字大都是独体字,一般只在字形笔态上变化比较大,而形声字和会意字多是合体结构,因此通常在结构上的变化比较大,如: “衣”在左右结构里,初、补。 在上下结构里,1、被断开,哀、衷。 2、不断开,衾、裂。 “心”在左右结构里,怅、快、怀。 在上下结构里,念、怒、志。 在下部半包围结构里,恭、慕、忝。1、异体字产生的原因地域差异: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文字也是人们长期实践对客观事物约定俗成的看法。不同地域的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的差异造成了字的不同形体的差异。时间差异:不同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因此,不同的时代产生的字也存在差异,特别是甲骨文、金文时代的字的异体字最多。因为这一时期,汉字没有定形,而象形、指事、会意的造字法,只要求把一个字的特征抓住了,就可以随意增减。因此出现异体字并不奇怪。到了大篆时期,汉字趋于定形,异体字渐少,小篆时期,由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的政策,汉字就基本确定下来。三 古今字定义【古今字】 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叫做古今字。古字出现在前,即原字;今字出现在后,即分化字,或称区别字。古今字产生原因由于词的分化而形成的古今字采彩 景影 辟避 责债 反返 奉捧 赴讣 昏婚 弟悌竟境 田畋 取娶 益溢 知智 坐座 大太 臭嗅 说悦古今字产生原因由于同音假借而形成的古今字莫暮 须鬚 然燃 直值 孰熟 其箕 女汝 免娩 要腰求裘 希稀 虚墟 皇凰 或域 与欤四 通假字定义【通假字】与本字相对,也叫通借字,指用来代替本字的音同或音近字。通假字所表示的意义与字形无关。 上古典籍中通假字较多,后世渐少。辨别通假字应以上古音为标准。 通假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也有人称为假借。五 繁简字人们刻画图形,制作文字,本意是要用它记写语言,表达思想,成为书面上的社会交际工具,以便利于大家学习知识和日常生活使用,而且一直沿用至今。汉字的工具性质决定了它的使用应该是简便、易用。方便民众学习和使用。鉴于此目的,汉字从产生那天起就开始它的简化历程。如汉字从象形的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再由小篆到隶书,到最后的楷书都是简化的过程。有意识的提倡简体是在清末,如章太炎就提倡写草字和简笔字。“五四”运动后,钱玄同在1922年的国语统筹会上提出“减少汉字笔画案”。1935年拟“简体字谱”(324)。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表” 今天的简化字都是由繁到简;古代的繁简字有的是由简到繁。繁简字同形字臘l国君在年终用腊品祭祀祖先鬼神 腊x小动物的整体干肉蠟 l蜂蜡 蜡 zh年终祭祀百神的仪式葉 y植物的叶;姓 叶 xi同“协”,叶韵蟲 chng泛指动物 虫 hu 虺之初文,毒蛇寜 nng 安宁 宁 zh 贮积種 zhng种子 种 chng姓臺 ti楼台 檯ti桌子 颱ti台风 台y我萬 wn数词 万 m万俟(q )幹gn干事;主干 乾gn干燥 榦gn树干 干gn盾牌繁简字同音字藥草药,医药 药白芷,香草名;醜丑恶,丑陋 丑十二地支之一穀五谷 谷山谷,姓 餘剩余 余第一人称代词幾几乎,几何 几几案,几乎,j僕奴仆,p 仆向前跌倒,p裏里面 里里程,邻里 鬥争斗 斗升斗,量器徴征求征兆 征征伐 價价格 价善剋克制 克能,胜 範模范 范姓韆秋千 千数目 黨政党 党姓雲云彩 云说 瀋汁;地名 沈姓鹹咸淡 咸皆,副词 聽听声音 听笑的样子繁简字共用字1獲猎獲 穫收穫 復反復 複複杂臟臟腑 髒肮髒 髮头髮 發發射纖纖细 縴縴绳 匯匯合 彙词彙歴歴史 曆曆法 彌彌补 瀰瀰漫鐘鐘鼓 鍾一种容器 擺 擺动 襬 衣的下幅壇祭壇 罎罎子 祇zh,仅仅 隻zh,量词通论(上)第二章汉字结构练习一. 什么是六书?什么是右文说?二.指出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种字? 伏( )行( )来( )乎( )丹( ) 攻( )州( )安( )豆( )矢( ) 甘( )血( )负( )牢( )果( ) 戍( )从( )末( )朱( )相( )三.六书有哪些局限?四.你怎样理解叙慎的关于假借的定义?举例说明。五.什么是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六.什么是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七.翻译下列各句,解释加点词的形体结构和意义1.武安负贵而好权。2.是谷也,宅幽而势阻。3.小民方兴,相为敌仇。4.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5.既成礼,明日造朝。6.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7.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第三章 词的本义、引申义第一节 词的本义一、词的本义定义二、探求本义的方法分析字形、分析部首、考核文献分析部首求类属汉字90%以上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符大多是字典、词典的部首,它标示同部字的意义范畴,了解那些部首表示什么意思,可以辩明每个字的词义属性,以便更透彻地了解同部首字的本义和古义,探求字与字之间意义上的联系。分析字形贝2 表示与财物有关的意义:财 货 资 贿(名词);贵 贫 贤 贱(形容词);買 赏 赠 购(动词)阿、陵、阳、阴v 阿说文,“大陵也从阜,可声。”本义是大山。王勃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阿。(崇:高。)v 陵说文:”大阜也。从阜, 声。”本义是大土山。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有二陵焉”引申为坟墓。v 阳.从阜,易声。本义是山的南面,所以从阜。尚书: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韩愈送李愿归盘序“太行之阳有盘谷”地名第二个字用“阳”的、一般都来自这个意义,如衡阳在衡山之南。v 阴 从阜, 月声。本义是山的北面,所以从阜。诗经大雅公刘:“相其阴阳。”(意思是,观察山北和山南。)韩非子说林上:“夏居山之阴。”在地名第二字用“阴”的、,一般都来自这个意义。如华阴(地名)在华山之北,故称华阴险、阻、除v 险说文:“阻难也。从阜,俭声。”本义是山路难行,即地势不平坦难以通过。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引申为险要的地方“孟子*公孙丑下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v 阻说文:“险也。从阜,阻声”本义与“险”同。多表路难走诗经秦风道阻且长。”蔡琰悲愤诗:“迥路险且阻。”(迥:远。)引申为阻碍、防碍,这是后起义。v 除说文:殿陛也。从阜,余声。(陛:台阶。)本义是宫殿的台阶。汉书李广苏建传:“扶辇下除。”引申为一般的台阶。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效、敛效说文:“象也。从支,交声。”小篆写作左边是两腿交叉正面立着的人,右边从支,字形是手执鞭, 教育对方使其学习,故说文释为“象也”。有似意,即仿效、效法的意思,当是“从支,从交,交亦声”的会意兼形声字。左传文公元年:“效尤祸也。”(意思是效法过失就一定带来祸患。尤:过失。)敛说文:“收也。从支,金声。”本义是收、聚集。墨子辩篇:“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分析字形行2 行:路。 遵彼微行 街:四通道。从行,圭声。 衢:四通道。从行,瞿声。 九省通衢 衝:交叉路口。从行,重声。 要衝 首当其衝 術:邑中道。从行,术声。 衙:官署。从行,吾声。以形说义的局限v 直接用象形表意的文字并不多,只有一千多字,简单的以形说义受到限制。v 汉字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流变的过程中,汉字的形体变化比较大,从甲骨文到篆书、再到楷书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无法以形说义。v 有些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已经消失 字形产生的原始意义,因此仅靠字形是无法推断本意的。(3)考核文献 注意古代语言学家、经学家对字义的研究 俭:形声字,从人,俭声。从人得义,我们不太好分析其本义。 说文:“俭,约也。”约是约束和收缩的意思。 段玉裁注;“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糍之意。”在经济上节省,在为人处事上行为检点,不放肆。 论语:“夫子温良恭俭让。” 朱熹注:“容貌收敛而不放肆。”是行为检点的意思三 掌握本义的作用1、掌握本义会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分析词的本义,可以使我们对词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绥:这个字有安抚的意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本想使百姓安定,担心还没能使他们安抚。现在有“绥宁、绥怀、绥服”等词,其中“绥”就是“安抚”的意思。绥,本义是指车上的绳带,供人乘车时做拉手用的。人拉住这个绳带就能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绥”是能够帮助人保持身体的平稳,所以引申义有“安、安抚”的意思。在古书里对“绥”的本义使用不多,但引申义却广泛使用。 有些词粗看起来不好理解,但只要了解了其本义,其他的词义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年,古书里常见“有年”、“大有年”就是“收成、大有收成”的意思,北京还有一个“祈年殿,就是”祈求丰收“的意思。年还可以用来指年龄,这些意义都和本义有联系的。年,小篆 从禾从人,指人背着庄稼,表示有收成的意思;而谷物一年成熟一次,所以年用来表示这样的一个时间单位;而人的生命也是四季增进一次所以再引申出年龄的含义。习,有“温习、习惯”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意义呢?只要我们了解了本义,其他的意义就不难理解了。说文:“习,数飞也”。(2)可以以简驭繁地理解词义词义是纷繁复杂的 ,一个词常常有十几个乃至几十个词义。但这些词义之间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是词义间联系的重要方面。我们抓住了本义,并进而正确地分析其不同的引申义,这样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以简驭繁地理解众多词义。如:间在旧辞海里有三个读音,二十八个义项。新辞海中,经过合并,也有两个读音,十二个义项,在“闲”字下还列有五个义项,共计十七个义项。间(閒 )、(闲)门缝。从门间而窥其夫。史记管晏列传缝隙。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中间。师出于陈郑之间。左传僖公五年量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田园居以上读jian1,写作“间”。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嫌隙。故居臣多间。(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离间。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史记项羽本纪)窥伺。齐人间晋之祸,伐取朝歌。(国语鲁语下)间谍。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孙子。兵法,用间间隔。间岁而裕。(汉书韦玄成传)11、距离。则美丑有间矣。(淮南子椒真)12、抄小道。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纪)13、隔离。洗沐之,为治新增绮衣,间居斋戒。”(史记滑稽列传)14、更迭。笙墉以间。(尚书益稷) 以上意义读jian4,15、空闲。间而以师讨焉。(左传昭公五年)16、安闲。吾子取其麋鹿以间鄙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以上意义读xian 2,汉字简化后写作“闲”。在众多的义项中,“门缝”是本义,说文解字:“间,隙也。从门从月。”意思是月光从门中照进,表明门有缝隙。其他词义都是从“门缝”这一本义引申而来。冕、冠、弁都是指帽子冕:是最尊贵的帽子,只有皇帝才戴,如:加冕。冠:是一种礼帽。主要用于A、古时贵族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步入社 会,因此,用“冠子”指成年人。B、做官人戴的,因此不做官叫“挂冠”,准备作官叫“弹冠”。冠冕都是贵族作官人戴的,所以冠冕又可以放在一起指贵族和作官的人。弁:也是一种礼帽,是武官戴的一种皮弁,所以这个词又可以引申为武官。冠弁都是戴在头上的,所以“冠”又可以引申为“冠军”,弁,引申为在前的“弁言”(序言)第二节 词的引申义一 什么是引申义引申义是相对而言的引申义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掌握引申义需注意下面情况A、 引申义分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直接引申是指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直接引申与本义的关系很近,所以容易辨认。如:“题”指人的额头,再引申为事物的前端。间接引申只指从直接引申再引申出来的意思,也就是辗转引申。在许多的情况下,本义和引申义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如:B、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特点: 本义是指具体的东西、个别的、部分的,而引申义往往是表示抽象的、一般的、整体的概念,从本义到引申义也就是概念的抽象过程;如;解:本义指解牛,词义具体而个别。引申义解体,可以是解一切动物,也可以是 社会团体的解体,意义一般而抽象。二 词义引申的途径1、特征引申:又称延展引申,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会发现事物有种种不同的特性,如果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原有词义所概括的内容中的某一特征加以突出或延伸,使原有词义被赋予新义的引申方式。就叫特征引申。 发:说文解字:“发,射发也。”本义是射箭,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军万弩齐发。”从射箭这个总的动作、出发,可以找出许多特征,因而也可以产生一些与之相关的引伸义。射箭是箭离开了弓,奔向目标人离开某地到另一地去,叫“出发”这就是发“的申义,如史记荆轲列传: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箭射出去就是发生了一件事情,可以引申为“发生”、“生长”,如诗经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射箭是把箭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桥式直角三辊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镁合金汽车压铸件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金融控股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征信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高速公路智能化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箱包制造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地产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岸电系统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初中必读名著导读:《水浒传》核心知识点与深度解读》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 诊断学血管检查
- 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生产安全会议纪要
- 护理文书书写PDCA案例
- 哪个团队收益大+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 制作瓷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