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中考一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西师大版中考一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西师大版中考一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西师大版中考一模拟语文试题_第4页
西师大版中考一模拟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师大版中考一模拟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是我们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D“初唐四杰”即初唐时期四位杰出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洛宾王。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心乐之C其岸势犬牙差互D全石以为底3 .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A“莲,花之君子者也。”所以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莲、菊。B今年是公元2016年,建国以来,我国就采用了公元纪年的方法,而在古代我们采用的是年号纪年的方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明月几时有中“丙辰中秋”等。C古人都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所以我们才有幸欣赏到登黄鹤楼、登鹳雀楼、岳阳楼记等脍炙人口的诗文。这三处楼阁也被人们称之为“江南三大名楼”。D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4 . 下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宋时期临川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一部笔记体志怪小说。B“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其中“跑”和“踩”都是动词,而“你”“杨树”“毛毛虫”等是名词。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与“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D一家小超市门口张贴了一张开业告示,上面写着:“敝府小店,物美价廉,欢迎惠顾。”这张告示中的谦辞敬辞使用得非常恰当。5 .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郦道元)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没有这么快。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老师了。6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宋时书画家。B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唐代著名诗人。C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于新郑,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二、字词书写7 . 传统文化,你我共享。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用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8 . 下面是对图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图片一显示,我国目前技能劳动者数量不多,高技能人才更为缺乏。B由于匠人不求眼前的利益,只管做心中事,往往被有些人看作是“笨”。C“匠人”讲究传承,不求创新,不耍小聪明,只求精雕细琢,做到极致。D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匠人的“修炼秘籍”之一。9 . 请结合图片内容,筛选关键信息,完成“工匠精神”的定义。“工匠精神”就是_的精神。10 . 要树立国人的“工匠精神”,我们需要改变哪些观念?请联系图片概括回答。11 .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引发了社会各界热议。有中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与我们学习生活并没有什么关系,你怎么看呢?请亮出你的观点,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加以阐述。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自豪与自幸余光中我的国文启蒙我相信一个人的中文根底,必须深固于中学时代。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正是抗战,尽管贫于物质,却富于自然,裕于时光,稚小的我乃得以亲近山水,且涵泳中国的文学。一九四年秋天我进入南京青年会中学,成为初一的学生。我的中文跟英文底子都是在那几年打结实的。尤其是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严谨而又关切,对我的教益最多。当初若非他教我英文,日后我是否进外文系,大有问题。高一那年,一位前清的拔贡来教我们国文。他是戴伯琼先生,年已古稀,十足是川人惯称的“老夫子”。冬天他来上课,步履缓慢,意态从容,常着长衫,戴黑帽,坐着讲书。至今我还记得他教周敦颐的爱莲说,如何摇头晃脑,用川腔吟诵,有金石之声。这种老派的吟诵,随情转腔,一咏三叹,无论是当众朗诵或者独自低吟,对于体味古文或诗词的意境,最具感性的功效。国文班上,限于课本,所读毕竟有限,课外研修的师承则来自家庭。我一进中学,父亲便开始教我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母亲也在一旁帮腔。接下来是读留侯论,文章淋漓恣肆,兼具生动而铿锵的感性,令我非常感动。再下来便是吊古战场文与韩荆州书陋室铭等篇目。这些都使我领悟渐深,兴趣渐浓。父母每在讲解之余,各以自己的乡音吟哦给我听。古典的情操从乡音深处召唤着我,对我都有异常的亲切。就这么,每晚就着摇y的桐油灯光,一遍又一遍,有时低回,有时高亢,我习诵着这些古文,忘情地赞叹骈文的工整典丽,散文的开阖自如。日后我在诗文之中展现的古典风格,正以桐油灯下的夜读为其源头。为此,我永远感激父母当日的启发。不过那时为我启蒙的,还有二舅父孙有孚先生。他对于我接触旧小说影响很大。他家中藏书不少,课余任我取阅,我得以畅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甚至封神榜、东周列国志等等。耽读之余,我竟渐渐熟悉了旧社会的民俗风土,不知不觉就把中文摸熟弄通了。最为奇怪的,是我吟咏古诗的方式,虽得父母的口授启掌,日后竟然发展成唯我独有的曼吟回唱、余韵不绝。五十年来,每逢独处寂寞,例如异国的风如雪夜,或是高速长途独自驾车,便纵情朗吟“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或是“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顿觉太白、东坡就在肘边,一股豪气上通唐宋。若是吟起更高古的“老骤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兴就更加苍凉了。去年十二月,我在“第二届中国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对各国的汉学家报告我中译王尔德喜剧温夫人的扇子的经验,说王尔德的文字好炫才气,每令译者“望洋兴叹”而难以下笔,但是有些地方碰巧,我的译文也会胜过他的原文。众多学者吃了一惊,一起抬头等待下文。我说:“有些地方,例如对仗,英文根本比不上中文。在这种地方,原文不如译文,不是王尔德不如我,而是他捞过了界,竟以英文的弱点来碰中文的强势。”我以身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注释:拔贡:依清制科举,由各省选拔品学兼优的生员保送入京,贡入国子监。12 . 根据拼音写汉字:摇y_13 . 第段画线句中“望洋兴叹”引号的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示特殊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否定和讽刺14 . 阅读文章-段,围绕“我的国文启蒙”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1)_。(2)父母用乡音吟哦启发我领略诗文古典的情操。(3)_。15 . 文章的副标题是“我的国文启蒙”,第段提到英文老师孙良骥先生对我严谨认真教导的内容可否删去?理由是什么?16 . 请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四、句子默写17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 烟笼寒水月笼沙,_。(_)泊秦淮) 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_) _,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橘生淮南则为橘,_,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五、课外阅读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大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18 . 下列句中“以”与“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中“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属予作文以记之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蒙辞以军中多物D可以为师矣。19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A苏琼自幼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告老归家的前乐陵郡太守赵颍赠送他两只瓜,他也不留情面,严词拒绝了。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把有粮食的人家召集来,向他们贷粮分给挨饿的灾民。20 .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谒:芝异其对异:且活千室活:遂上表陈状陈:21 . 翻译下列句子。(1)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六、综合性学习22 . 2017年,央视朗读者节目异常火爆。观众和嘉宾共同感受朗读带来的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为激发同学们对朗读的热情,班级准备策划一次“朗读大赛”。请结合下列材料,为本次“朗读大赛”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材料一:朗读者是央视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节目旨在让朗读嘉宾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的情感,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朗读有感情,有色彩,意趣无穷。在感受朗读魅力的同时,传承文化,传递思想,感受人文。朗读者节目通过朗读的形式,让朗读者及观众感受文化的魅力,体验现代社会思维与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材料二: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有利于开发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为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向工作倾斜,花在朗读上的时间骤减。观众的眼睛被各种娱乐节目填满,表情是哈哈大笑,而内心却是空空的。材料三:朗读者以其惊艳的表现,在收视率和口碑上一直双线飘红,并被媒体称为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节目中朗读者的深情朗读,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的“碰撞”盛宴。朗读者真情实感的朗读,再次唤醒了文字的感染力,点燃了人们的阅读热情,让这个节目成为春日里最温暖的节目。23 . 结合语境,仿照划线的句子再补写一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青春如花似火,热情奔放。浸润在书页墨香中的青春更美丽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