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水利工程的兴修B手工业的发展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商业的兴盛2 . 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 )A鲧B尧C舜D禹3 . 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是从夏朝开始的A禅让制度B世袭制C分封制D县制4 . 项羽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5 . 农业的产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哪一人物被称为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A炎帝B黄帝C大禹D商鞅6 . 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最主要原因是A各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B诸侯国的争霸战争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D自然条件优越7 .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据此指出汉初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A提倡节俭B以德化民C发展农业生产D加强中央集权8 . 在学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时,不可能出现的信息是( )A陈胜、吴广领导B揭竿为旗,斩木为兵C建立张楚政权D推翻秦朝统治9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10 . “轩辕胄裔,肃戴虔敬,谨备尊礼,恭祭圣灵”这是今年清明公祭轩辕典礼祭文部分内容,其中“圣灵”应该被尊称为A人文初袓B大禹C天子D部落首领11 .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北京人A开始过定居生活B开始建造房屋C已经会使用火D开始饲养家畜12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就辉煌。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3 .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早期人类是A元谋人B河姆渡人C山顶洞人D北京人14 .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15 .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些原始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云南境内B河北境内C北京境内D辽宁境内16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A黄巢起义B绿林、赤眉起义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军起义17 . 长篇小说封神演义是明代陈仲琳写的著名小说,这一小说所反映的时代大约是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时D春秋战国时18 . 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这处远古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9 . 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居民ABCD20 . 公元184年东汉爆发了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使东汉王朝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A张角B张宝C张梁D刘备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法令内容有: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材料三: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1)根据材料一,指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找出哪些法令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秦国国富?(3)材料二中的法令遭到了宗室贵族的反对。请从材料二中找出直接证据说明?(4)结合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影响。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给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什么启示?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表。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军事4.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材料二公元495年,他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与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族服装。他还自己带头穿戴汉人服饰。他下令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他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氏,为全国首姓,门第最高;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如丘穆陵氏,改为穆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他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自己带头将汉族大地主之女,纳入后宫,又为他的几个弟弟娶中原汉族女子为妻同时,还将北魏公主下嫁汉族地主。(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是什么变法的内容?发生在哪一诸侯国?(2)根据材料二,指出“他”是谁?指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变法的重要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这两次改革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23 . (15分)古今中外,安定社会保障民生和谐发展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分工),女有归(婚配成家)。摘自孔子礼记大道之行也(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的主要思想。(2分)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摘自孙中山全集(2)从材料二中看出孙中山认为社会革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1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材料三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其中劳资代表各占一半;同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第1节是每州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对孤寡老人提供财政资金,为资助各州实施失业补助法,特批准拨款。”1938年:颁布了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长工时,禁止雇佣16岁以下的童工。摘自世界史资料丛刊(19171939年的美国)(3)根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1分)从材料中归纳出此次改革涉及到的几个主要方面。(3分)材料四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摘自习近平阐述中国梦: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4)20世纪80年代党和政府体现“学有所教”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哪几方面为主构成的?(3分)(5)通过上述材料的分析,你对民生问题有何认识?(2分)24 .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下面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秦朝疆域图请回答:(1)上图秦朝的建立者是谁?他创立一套什么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法教育考试题及答案
- uci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禄劝交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Methylacetoacetyl-COA-2-Methylacetoacet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食道肿瘤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度嘉定区2025年数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苏轼传阅读课件
- 云南省师大实验中学2025年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课件
- 湖南省十四校2025年数学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监理制度
- (完整版)建筑构造课件
- (完整word版)博爱宠物医院危重病治疗协议书
- (研究生)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ppt教学课件(完整版)
- 二手农业机械转让合同
- 眼的生物化学课件
-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检修规范
- 屈光不正的处方原则讲义
-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知识点汇总
- (完整word版)项目立项申请书
- 品质术语基本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