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精品文档*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四运动的相对性练习题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乘积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C. 龟兔赛跑中乌龟获胜,说明赛程中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D. 刻舟求剑故事中楚国人没找到剑是因为他不懂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道理2. 如图所示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行星转动B. 鲜花怒放C. 骏马奔驰D. 箭被射出3.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如图所示为正在比赛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鼓声的响度越大,声音传播越快B. 鼓声是
2、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 划手相对于龙舟来说,一直是运动的D. 先后到达终点的龙舟,运动的距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4.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欣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欣“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 电动自行车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C. 迎面走来的人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5. 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 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B. 黑板前的讲台C. 从窗外走过的同学D. 从窗外飞过的小鸟6.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A. 风B. 船C. 云D. 岸7.
3、 两辆汽车同向并排行驶时,甲车里的人觉得自己的车子在后退,乙车里的人觉得甲车在后退,这表明()A. 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自己的车子为参照物B. 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甲车为参照物C. 甲、乙两车里的人都是以乙车为参照物D. 甲车里的人是以乙车为参照物,乙车里的人是以甲车为参照物8. 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 人乘坐扶梯向上运行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 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总是相对静止的D.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9. 在新型飞机的研制中,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
4、)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 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 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 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10. 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 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 地球绕太阳公转C. 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 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二、填空题11. 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以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12. 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_和_13. 一条船
5、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向_(选填“西”或“东”)行驶的14. 图为高空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的一个画面,在图示的情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们是_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是_的.(填“静止”或“运动”)15. 运动和静止是_的;每周升国旗时,小明发现国旗总是向上运动,是以_为参照物的。如果升旗高度为19.2m,义勇军进行曲时长48s,则国旗上升的速度为_m/s16. 国产高原直升机AC312E试飞时,以_为参照物,直升机是静止的,直升机从地面上升到4.2km的高空用时1min,则它升空的平均速度为_m/
6、s三、实验探究题17. 如图所示,是小华“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讨论实验方案时,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方案二:测量气泡从计时开始2s、4s、6s和8s所通过的距离。你认为方案更合适;(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的较(填“快”或“慢”)。实验中,在如上图玻璃管上应选择线(填“甲”或“乙”)作为起点O更合理;(3)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向 (选填“上”或“下”)运动的;(4)小明在记录气
7、泡上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从o点到开始的距离s/m010203040从o点到开始的时间t/s01.242.513.755.20根据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比(填“正”或“反”),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填“改变”或“不变”)的。四、计算题18. 快速公交“BRT”项目试运营,从起点站到终点站全长约为24km,据测算,它全程平均速度约为30km/h,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1)该“BRT”运行过程中,乘客相对于公交“BRT”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
8、BRT”从起点站到终点站需要多少分钟?(3)该“BRT”在某一地段运行时,先以72km/h的速度运行60s,停车12s,再以60km/h的速度运行36s,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19. “复兴号”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开跑,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如图甲是乘客放在窗边的随身物品,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列车运行得相当平稳,这些物品“纹丝不动”(1)乘客认为这些随身物品“纹丝不动”是以_为参照物他用于拍摄这幅照片的相机相对于地面是_的(2)某段高铁全长1296km,某列“复兴号”动车组跑完全程用时约4.5h(其中包含途中站点停车时间总计30min),
9、则该列动车组在这段高铁上运行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3)若运行过程中复兴号动车组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一座桥用时10s,已知该桥长800m,则该动车组的全长是多少?五、综合题20. “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1
10、)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说明以_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但是以_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的。(2)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_(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从监测点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_km/h,轿车_(选填“会”或“不会”)被判为超速。(3)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劝导语:_21. 在学习参照物的知识时,王老师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小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
11、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1)把一个小卡通人物画固定在背景画上,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感觉卡通小人不动,这是以_为参照物的。再把卡通小人放在背景画的前面,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运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_。(3)如图乙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为保证加油过程安全顺利完成,加油机和战机的速度应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速度的概念、速度的比较,以及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1)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2)平均速度是指物体运动过
12、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大多数都是变速运动,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3)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4)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A、根据v=st可知,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B、求平均速度时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2除),故B错误;C、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乌龟用的时间短,所以乌龟运动的快,即乌龟的平均速度更大,但不能说明赛程中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
13、度,故C错误;D、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因为他把记号作为参照物,人和记号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掉到江里的剑和记号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记号为参照物,剑是运动的。楚人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故D正确。故选D。2.【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重点对机械运动的概念进行考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相对于别的物体有位置的改变,据此判断。【解答】ACD.行星转动、骏马奔驰、箭被射出都是物体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鲜花怒放是植物的
14、一个生长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B【解析】解:A、鼓声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的越远,但是速度不变,故A错误;B、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以龙舟为参照物,龙舟上的划手与龙舟的位置之间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C错误;D、运动的距离相同,由v=st可知,先后到达终点的龙舟,运动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B。(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同一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分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就看它与参照物的
15、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发生了变化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变化,就说物体是静止的;(4)通过相同的路程,由v=st可知,运动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大。本题综合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涉及知识点多,难度不大。4.【答案】A【解析】解:A、小欣坐在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故A符合题意;BCD、小欣相对于路旁的树木、迎面的行人、从身旁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别动”的意思是小欣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16、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5.【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及其选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本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解答时,要注意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则此物体是静止的。【解答】ACD.由题目知“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选择“来回走过的监考老师、从窗外走过的同学、从窗外飞过的小鸟”为
17、参照物,那么“你”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你就运动的,故ACD错误;B.如果选择“黑板前的讲桌”为参照物,那么“你”和“黑板前的讲桌”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你是静止的,故B正确。故选B。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古代诗句为物理情景考查了参照物的选取,既考查了物理知识,又让我们感受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是一道好题。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判断“我”以什么为参照物。【解答】由题意知“我”与风、云、船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于岸的位置不断变化,则以岸为参照物,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
18、】解:甲、乙两车同向运动,甲车里的人觉得自己的车子在后退,说明甲车相对于乙车是运动的,此时甲车里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乙车;乙车里的人觉得甲车子在后退,说明甲车相对于乙车是运动的,此时乙车里的人选择的参照物是乙车,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8.【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是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
19、了改变。题目中各选项的参照物和被研究物体已给出,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人乘坐扶梯向上运行时,以扶梯为参照物,人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以其中一辆赛车为参照物,另一个赛车相对于所选为参照物的赛车位置发生着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运动的。故C错误;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对接成功时,以“天宫一号”
20、为参照物,“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D正确。故选D。9.【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A.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飞机模
21、型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BD.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飞机模型和空气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运动的。故D错误,B正确;C.风(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风和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空气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C错误。故选B。10.【答案】C【解析】解: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不符合题意;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
22、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符合题意;D、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11.【答案】战机;航母【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属于基础题;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定一个物体做为标准,这个标准
23、就是参照物;将物体与参照物做比较,相对参照物位置变化,该就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该物体就是静止的。【解答】歼-15战机从航空母舰的甲板起飞,以战机为参照物,飞行员的相对位置不变,则飞行员是静止的;以航母为参照物,飞行员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飞行员是运动的。故答案为:战机;航母。12.【答案】船;山【解析】【分析】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
24、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看山恰似走来迎”;以山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所以“是船行”。故答案为:船;山。13.【答案】船;东【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取,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以船为参照物,桥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会有一座桥迎面而来;河岸和桥之间没有位置移
25、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船是向东运动的。故答案为:船;东。14.【答案】运动;静止【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不同。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解答】解:跳伞运动员在极速下降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以其中一个运动员为参照物,其他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其他运动员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15.【答案】相对 地面 0.4【解析】解:运动和静止是相
26、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小明以地面为参照物,国旗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国旗是运动的,所以他会看到国旗向上运动。已知t=48s,s=19.2m,所以速度v=st=19.2m48s=0.4m/s。故答案为:相对;地面;0.4。(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2)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国旗上升的速度。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
27、都是正确的结论。16.【答案】飞行员;70。【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以及速度的计算,属于基础题目。(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2)知道飞行速度和飞行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平均速度。【解答】解:(1)以飞行员为参照物,直升机与飞行员没有位置的变化,直升机是静止的;(2)飞行速度:v=st=4200m60s=70m/s。故答案为:飞行员;70。17.【答案】(1)一;(2)慢;乙;(3)下;(4)正;不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到了实验方案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8、等,综合性较强,而且有一定的难度。(1)从便于操作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角度分析方案的优劣;(2)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和路程,应使气泡运动较慢;气泡初始速度为0,上升过程中有加速过程,选择离玻璃管底部远的地方更合适,故乙点作为起点更合适;(3)判断运动与静止时应判断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4)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一直保持不变,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变的。【解答】(1)由实验过程可知,在运动过程中,用秒表测量时间比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更容易操作。因此,最好的方案是测量气泡从O点运动到10cm、20cm、30cm和40cm处所用的时间,即方案一更合适;(2)为便于测
29、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的较慢,因此,要等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再开始测量时间和距离,故在玻璃管上应选择线乙作为起点O更合理;(3)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上端玻璃管口的塞子位置改变,且离气泡越来越近,因此塞子是向下运动的;(4)通过数据分析可知: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路程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之间近似成正比关系,所以其运动速度可以看成是不变的。故答案为:(1)一;(2)慢;乙;(3)下;(4)正;不变。18.【答案】静止【解析】解:(1)乘客相对于公交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坐在公交上的乘客相对于公交是静止的;(2)由速度公式v=st可知快速公交“BRT”运行的时间:
30、t=sv=24km30km/h=0.8h=48min;(3)由v=st可知,快速公交“BRT”运行的路程:s=s1+s2=v1t1+v2t2=7213.6m/s60s+6013.6m/s36s=1800m,平均速度:v=st=st1+t2+t3=1800m60s+36s+12s16.7m/s;故答案为:(1)静止;(2)“BRT”从起点站至终点站需要48min;(3)“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是16.7m/s。(1)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2)已知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车的行驶时间;(3)由速度公式求出车的路程,然后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求出车的
31、平均速度。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19.【答案】解:(1)以车厢为参照物,这些随身物品与车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相对于车厢它们是静止的;他用于拍摄这幅照片的相机相对于地面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2)动车组运行整段高铁的平均速度为:v=st=1296km4.5h=288km/h;(3)由图乙知,v=351km/h=97.5m/s,由v=st得,动车组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97.5m/s10s=975m,所以桥的长度s动车组=s-s桥=975m-800m=175m。答:(1)车厢;运动;(2)该列动车组在这段高铁上运
32、行的平均速度约是288km/h;(3)该动车组的全长是175m。【解析】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据此分析。(2)已知整段高铁的距离和动车组的运行时间,利用v=st即可求得动车组运行整段高铁的平均速度;(3)已知速度和时间可求总长,总长减去桥的长度就是动车组的长度。20.【答案】轿车(李明) 地面 相对 不会 150 会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勿超速行驶【解析】解:(1)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意思是说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轿车(李明);但监控装置相对于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转让简单版的协议书范本3篇
- 共同生活协议书范本3篇
- 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书模板3篇
- 合作经营茶叶店合同协议书3篇
- 厂房买卖合同法律效力3篇
- 北京离婚协议书签署注意事项3篇
- 牛的饲养疫病监测技术发展考核试卷
- 网络犯罪防范考核试卷
- 电机在放射性检测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种苗培育技术与实践考核试卷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短引线保护引出线保护以及T区保护
- 完美公司玛丽艳美的观念
- 浙摄影版(2020)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件)
- 校园安全常识测试题卷
- 建筑用玻璃ccc标准
- 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眼科门诊病历
- 彝文《指路经》课件
-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