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社会问题中思考幼教启蒙江苏省兴化市昭阳湖幼儿园 邵庚琴摘要:近几年社会上青少年仇视社会,人格扭曲的案例层出不穷。教育立法者开始将眼光锁定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人格修养上,而这一切该追溯到幼教启蒙。俗语说:“三岁看到老。”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幼儿“教什么?”“如何教?”成为当代幼儿教师和专家研究的主要问题。关键词:心理健康 人格修养 当代幼儿教育 近几年社会上有不少青少年仇视社会、人格扭曲的案例发生,如自杀、杀父弑母、残害同学等。这是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健康出现了偏差。追述到根源,让人开始重新审视幼教启蒙的重要性。今天笔者要谈的是更具个性的80后所生的下一代,这些幼儿的教育问题更让人担忧。一、
2、 当代幼儿的现状现今上幼儿园的幼儿差不多都是独生一代80后的产物,曾经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年轻父母对教育孩子有太多的好奇和盲从,对老一代的育儿经不屑一顾,纷纷上网和看新的理论书,天天宠着、夸着,自己还是个“孩子”却为人父母了,因而他们的孩子更“王子”、更“公主”。1、 霸道,不会分享由于在家有四老宠着,两青爱着,有的家庭还有保姆照顾着,所以幼儿通常体现出“霸道”的一面,比如说玩玩具的时候,可以看到很多幼儿会把想玩的玩具全堆到自己的面前霸占着,有小朋友来拿,就会大喊:“这是我的!不许拿!”吃水果的时候,小手伸着:“我要大的!我要大的!”中国经典“孔融让梨”的一幕是看不到的,要是给他们讲道理说要把大的
3、给别人,只会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除非承诺下次给更多更好的或额外有奖励,否则,一切免谈。2、 娇贵,会使性子这一代的幼儿还很娇贵,“公主脾气”很多,稍不顺意就哭、生气。在幼儿园工作时就遇到两个典型的宝宝。一个是李某,由于父母工作忙,家境不错,一直由保姆照顾,什么都弄得好好的,四周岁了,连香蕉都懒得动手剥,只一个劲的说:“老师,我不会。”还有一个宝宝王某,其实父母教育不错,会耐心地和他讲道理,会常常鼓励表扬他,但是到了幼儿园,这里宝宝很多,要是哪一天甚至是哪一次没表扬他,他就会生气,不吃饭,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3、 冲动,不计后果现在的动画片有很多含有血腥、恐怖的因子,如奥特曼、铠甲勇士等,
4、不仅男孩爱看,女孩也爱看,天天嘴里念着:“我是铠甲勇士!”然后会伸胳膊动腿的追打,遇到事情也喜欢动手打、动嘴咬,危险至极。面对着这一群个性十足,众人宠着捧着的孩子,我们的教育更是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也让人对他们的未来、对我们的社会担忧。二、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许有人会反驳:四周岁的小孩还小,说担心他们的未来甚至是我们整个社会会不会太“杞人忧天”了?我要说:“不,我们需要居安思危。”俗话说:三岁看到老。1975年,7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举行过一次盛大的聚会,有很多媒体来采访,其中一个问到这些获奖者的问题是:你们这些杰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的?结果大
5、家认为最有价值的答案是什么呢?是幼儿园。有一个科学家说:“我是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规矩,饭前要洗手,对人要谦逊礼让,如果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要学会道歉。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1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还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敬礼娃娃”吗?外国媒体不正是被震撼了说:“看到了中国强大的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对幼儿教育得以重视,因为这是学校教育的启蒙和摇篮。 三、 幼儿教育的内容幼儿园里老师到底要教什么?孩子到底应学到什么?我想前面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我是在幼儿园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要善于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规
6、矩,饭前要洗手,对人要谦逊礼让,如果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要学会道歉。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可见,比起学知识、学本领、学语言能力,首先也应该重点学习的是为人之道,即人格修养。我国教育部制订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第五则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这些不由就让人想到了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理论。孔子教育思想的显著特点就是教人如何做人,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杨伯峻就曾说过:“孔子治学,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把求知识摆在第二位。”2这对我国当代素质教育所讲的“做人、成
7、才”两大教育目标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另外,孔子教育学生也强调个性,“有教无类”,并设置六艺课程,全面发展,这和当代幼儿教育是有很多相似和共通之处的。因此,作为幼儿教者和研究者,我想除了学习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也应该将孔子的教育思想列为经典专著和必读书籍。那具体来说学什么呢?又有何途径?借鉴了众多资料,终于找到了最贴切的答案:我们应该让幼儿多了解中国传统礼仪,以礼约束日常行为,以乐塑造幼儿的修养,在模拟情境中升华幼儿情感体验,让幼儿做到敬爱父母、立志进取、乐观坚强、谦虚礼让。3四、 幼儿教育的方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章二十一条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因而
8、如今的教育到处宣扬“赏识教育”,开会学习必提“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条“教育高压线”。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幼教工作者深知正面的赏识教育、表扬鼓励的重要性,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表面上孩子们如沐春风,都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其实不然,因为表扬鼓励的“赏识教育”是把双刃剑。不可否认,适宜的赏识表扬可以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增强,有助于幼儿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但不恰当的赏识表扬有时会适得其反,阻碍其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事实上,在“教育高压线”之下,教师谈法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所以在教育中“赏”的太多,“奖”的太多
9、,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社会,抗压性极差,就容易走偏,令人担忧。因此笔者认为批评和惩罚应与表扬、奖励、安抚并存。1、 适度表扬和奖励曾经在班上做过这样的实验,上完课后我问小朋友们:“今天的儿歌学会了吗?会的小朋友请举手。”“唰”,没问题,会的举手了,可能不会的也参合其中,但如果你问:“不会的小朋友请举手。”这下就没法了,因为你会看到还是那么多的小朋友举起手,嘴里还不停的喊着:“我会了!”事实证明,幼儿的思维容易接受正面的肯定信息,因此表扬和肯定会让他们很快知道自己要如何做,不过一定要适度,特别是小班的小朋友,他们容易“思维定势”。比如说,你带了奖励的礼物,奖励表现特别棒的小朋友,如果你连续几天都这
10、样,他们就会自然联想到,一旦老师表扬了就会有奖励,如果哪天你没给,他们会跟你要,要不到会很伤心的,这就不利于小朋友的身心发展。另外,过多的表扬还带来一个坏处:本来就是独生子女生出来的宝宝,娇惯的很,过多表扬会让他们自我膨胀,这犹如揠苗助长,最终会毁了孩子。2、 安抚的技巧安抚通常用在小朋友受了委屈或处在逆境中,如受伤、喜欢的东西不见了等。小孩子天真好动,难免磕磕碰碰,不小心摔跤之后,大人往往会立刻跑过去问:“疼不疼啊?”或安慰道:“宝宝不哭,这个地不好,打一下,把我宝宝摔疼了。”结果本来没流泪的,被你一说,触动到了“痛”神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因此,安抚需要技巧,我们要用言语和行动进行积极
11、地“暗示”。在专业术语中相关词有两个:一个是“无碍性暗示”,即传递“没关系”“不要紧”这样的信息,让孩子转移注意力,从而变得坚强起来。另一个是“即效性暗示”,比如说孩子摔伤了,立即拿来药水敷一下,并给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个甜美的微笑。这样在大人的暗示下,幼儿就会进行自强暗示,改变原来的想法,从而带动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43、 正确的批评方法在教育中批评还是不可或缺的,当幼儿有了不正确的思想或行为时,需要适时适度的批评,让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不能做的。如果此时大人不端正态度,幼儿不会放在心上,偶尔的严厉会让他记忆深刻,从而断绝不正确的思想或行为。当然使用批评时要注意场合和方法。曾经看过一个案例:一
12、次,老师正组织幼儿进行“认识螃蟹”的活动,当螃蟹被展现在幼儿面前时,许多幼儿开心得手舞足蹈,活动室里的气氛沸腾起来,许多幼儿不由自主地聚拢到螃蟹周围,争先恐后地欲先睹螃蟹为快。此时活动组织者不是因势利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是沉下脸来厉声斥道:“你们要干什么?快回到位置上去,你们看XXX小朋友多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离开。”求知欲旺、好奇心强的幼儿受到批评,而对活动表现得无所谓的幼儿却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和表扬,被视为“榜样”。5当时的笔者认为:这样的赏识表扬会误导幼儿的行为,结果是抹煞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利于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教育观念要改变,评选“好孩子”的标准要改变,不能把听话的、不
13、乱动,遵守纪律的作为评选“好孩子”的重要标准。而对那些聪明的、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的幼儿却强加抑制。对此案例的做法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我个人认为:不能因为现在追求个性发展而忽略了纪律和规则。“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法度不严,国将不国”,一切个性的发展应在一个和谐的法度大环境下进行。就拿这件事来说,如果幼儿随便跑到前面来不制止就不成规矩,只不过当时的组织者表情(沉下脸)、语气(厉声、斥)有伤到幼儿,从这一点来说,批评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态度坚决但语气委婉,这样幼儿就不会情绪低落。4、 谨慎惩罚 惩罚要谨慎使用,但犯了错不悔改时必须惩罚,这样才能修正其行为。圣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农夫赶着一头驴子
14、上街,驴子乖乖地跑,他就喂个胡萝卜;驴子东张西望不好好走,他就用大棒在它的屁股后面抽打,通过交替运用这两种手段,很快达到了目的地。这则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奖励和惩罚都起着修正个体行为的客观效果。6人的行为可以因其结果而被增加、压抑或减少,惩罚正是给人“不要这样做”的信号,使人改弦更张,减少甚至断绝这样类似的行为,也能起到教育的效果,只不过在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对幼儿,我们通常反对这一手段,因为惩罚的次数、力度、方式稍不注意就会带来很多负作用,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一手段也有其积极的意义。那如何做既能发挥教育作用又不会产生负影响呢?最重要的是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定行为是否需要惩罚。幼儿犯错分两种,一是能力、水平或外部条件影响,二是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不高。对于后者我们就要采取惩罚措施。第二,让幼儿明白惩罚的具体问题所在,这样让幼儿知道什么“不该做”。第三,惩罚不等于体罚,要注意手段的选择。惩罚不是打骂,让孩子身心受到创伤,我们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如取消一次外出旅游的机会,少看一次最爱的动画片等。【参考文献】1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安市中医院腹部血管超声考核
- 济南市中医院困难部位治疗考核
- 红酒相亲活动策划方案
- 眼睛健康活动方案
- 疫情举行培训活动方案
- 线上云春游旅游活动方案
- 系列党建活动活动方案
- 盐城市人民医院护理服务创新资格认证
- 莆田市中医院骨质疏松诊断与骨折风险评估考核
- 眉山餐饮国庆活动方案
- 高中酸碱盐溶解度表(全)
- 第10讲-可靠性试验
- 跌倒事件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讨论表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建筑测量》实验报告1-5题库
- 冷压端子压接说明书
- 2023年湖南省人社局工伤保险服务中心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 2022年上海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中考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GB/T 28885-2012燃气服务导则
- GB/T 21709.16-2013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6部分:腹针
- GB/T 19492-2020油气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