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中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城市转型中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城市转型中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城市转型中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城市转型中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转型中的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导读:我国新型城镇化对我国城市的节能减排提出了要 求。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有助于从城市交通、居民生活和 城市产业三个方面阐述新时期城市节能减排的途径。 城市交通占 城市能源消耗较大比例, 通过减少交通需求、 转变低碳交通方式, 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居民生活涉及到很多用能环 节,如果能够提倡良好的用能习惯, 同样对城市节能减排有很大 效果;城市产业,特别是用能较大的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耗体 和碳排放来源, 城市产业实行节能减排战略, 也是城市可持续发 展的必须途径。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05 当前

2、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快速兴起, 如何加快城市转型, 走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迫切问 题。2014 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年)明 确提到,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原则,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 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李 克强总理要求我们要实现的新型城镇化, 也必须是生态文明的城 镇化。要以节能减排作为结构调整和创新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加 快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产业。新型城镇化”和“城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城市规划 建设上,就是要转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生态发展之路,建设生

3、态文明社会。 1 因此,本文着 重提出几点在此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减排策略。一、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 城市交通以客运为主,私人汽车、出租车是能耗主体。城市 交通发展尤其是快速的机动化导致能源消耗逐年增长, 城市交通 的燃油消耗占到了全国燃油消耗的 17.2%,其中私人机动车的消 耗占据城市交通总能耗的 64.9%,并呈现增长的趋势。 2欧洲对城市交通的节能减排也非常重视,主要通过“减少 (无效交通需求) ”、“转型(促进低碳客运模式发展) ”、“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策略来提高城市交通的能源利用率, 促进低碳城市交通系统的实现,具体通过规划、管理、技术、经 济、信息等措施来推进实施

4、。 3我国现阶段的城市交通,可以采用以下节能减排策略。(一)减少交通出行需求 交通出行的总量和交通能耗和碳排放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在 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形下, 不同的城市空间形态对应的交通出 行方式结构是不一致的, 其产生的交通能耗和碳排放也是不一致 的。城市结构和土地使用形态的是否合理是减少交通需求的关 键。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提倡土地混合使用,以减少交通出 行,特别是远距离的小汽车出行。此外,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交通, 实现跨空间的交 流,也能对交通出行的需求起到调节作用。(二)倡导低碳出行方式 地面公交、地铁等出行方式以相对较少的能源承担了较大一 部分客运周转比重, 在载客量较

5、高的情况下, 其人均能源消费和 碳排放明显低于私家车, 因此应该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 值得一 提的是,城市客流有着明显的潮汐现象和城区与郊区客流特征的 差异性,公交和地铁的建设需要避免出现低效行驶。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最低碳的出行方式。 通过比较研究, 我 们还发现相当一部分的私家车出行, 实际上是可以用步行和自行 车来代替的。 提倡这两种出行的方式, 可以将人们从现代化的运 输设施中解脱出来,是一种自由度更高、更加健康,同时也更加 节能减排的交通方式。 提倡步行和自行车, 也是基于我国城市具 有高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的特点。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5D 的发展模式,也就是PODBODTODXODC是

6、将以人为本作为城 市交通规划的先导, 把步行和自行车方式放到了优先位置。 因此, 我们应当优化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的交通出行环境, 让人们的出行 向节能减排的方式转变。 4除此之外, 作为慢速交通的新型交通方式, 电动自行车同样 是一种较低碳的方式,然而现在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还未到位, 为了使电动自行车能够有序发展, 相关部门需要尽早出台相应的 管理方案。(三)交通新能源新技术应用随着对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使用混合动力、 燃料电池、 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渐渐成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发 展途径之一。 通过对车辆能耗利用效率的提升, 实现节约能耗的 目的;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实现C

7、02的集中捕捉和处理,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然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技术还未成 熟,城市里新能源交通的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新能源消费市场也 不够成熟。城市新能源交通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及耐心, 不可急功近利。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搞好试点项 目, 5 另外我们也必须从初级能源的来源、产品制造和回收利 用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分析各种新能源技术的碳效。二、居民生活的节能减排 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涉及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如果能够改 变一些不良习惯, 人人做到在生活中节能减排, 那么整体上对城 市节能减排将会起到非常大的贡献。(一)合理控制需求控制合理的人均居住面积。

8、住房面积过大, 首先带来的是建 筑和装修耗材的能源过度消费;其次,在夏季制冷、冬季采暖、 清洁卫生等方面都会比人均面积小的住房带来更高的能源消耗 和碳排放。居住建筑占城市能源消耗较大比例, 推广绿色建筑以及对现 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助于整个城市的节能减排。 仇保兴提出了建筑 节能减排设计五原则:( 1)建筑节能不仅要着眼于减少能源使 用,还必须考虑尽量采用低品质(低能值转换率)的能源,如地 热能、太阳能;( 2)在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应用简单技术,如通 风、外遮阳等,达到能源节约的目的;( 3)用低品质能源进行 建筑整体性、基础性调温,用高品质能源进行局部性、精细性调 温;( 4)建筑成为能源产生的单

9、元,如屋顶计划中的太阳能;(5)从单一产能建筑走向集合一一分布式绿色能源。6减少食物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现在浪费粮 食的现象仍比较严重。而少浪费 0.5 千克粮食(以水稻为例), 可节能约 0.18 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0.47 千克。如果 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 0.5 千克,每年可节能约 24.1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61.2 万吨。每人每年少浪费 0.5 千 克猪肉,可节能约 0.28 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0.7 千 克。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猪肉浪费 0.5 千克,每年可节能 约 35.3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91.1 万吨。

10、节能装修。( 1)减少装修铝材使用量。铝是能耗最大的金 属冶炼产品之一。 减少 1 千克装修用铝材, 可节能约 9.6 千克标 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24.7 千克。 如果全国每年 2000 万户左 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节能约 19.1 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 49.4 万吨。 ( 2)减少装修木材使用量。适当减少 装修木材使用量,不但保护森林,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而且减 少了木材加工、 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少使用 0.1 立方米装修 用的木材, 可节能约 25 千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64.3 千 克。如果全国每年 2000 万户左右的家庭装修能做到这一点,那

11、么可节能约 50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129 万吨。(二)资源的合理使用用布袋取代塑料袋。 尽管少生产 1个塑料袋只能节能约 0.04 克标准煤, 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0.1 克,但由于塑料袋日常用量极 大,如果全国减少 10%的塑料袋使用量, 那么每年可以节能约 1.2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3.1 万吨。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我国是人口大国, 广泛使用一次性 筷子会大量消耗林业资源。如果全国减少10%的一次性筷子使用量,那么每年可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0.3 万吨。尽量少用电梯。 目前全国电梯年耗电量约 300 亿度。通过较 低楼层改走楼梯、 多台电梯在休息时间只部分开启等

12、行动, 大约 可减少 10%的电梯用电。这样一来,每台电梯每年可节电5000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4.8 吨。全国 60 万台左右的电梯采取此 类措施每年可节电 30 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 288 万吨。合理用水。( 1)给电热水器包裹隔热材料。有些电热水器 因缺少隔热层而造成电的浪费。 如果家用电热水器的外表面温度 很高,不妨自己动手“修理”一下一一包裹上一层隔热材料。这样,每台电热水器每年可节电约 96 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92.5 千克。如果全国有 1000 万台热水器能进行这种改造,那么 每年可节电约 9.6 亿度,减排二氧化碳 92.5 万吨。 (2)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

13、时间。 盆浴是极其耗水的洗浴方式, 如果用淋 浴代替,每人每次可节水 170 升,同时减少等量的污水排放,可 节能 3.1 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8.1 千克。如果全国 1 千万盆浴使用者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约 574 万吨 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1475 万吨。( 3)适当调低淋浴温度。适 当将淋浴温度调低1C,每人每次淋浴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35克。如果全国 13 亿人有 20%这么做,每年可节能 64.4 万吨标准 煤,减排二氧化碳 165 万吨。( 4)洗澡用水及时关闭。洗澡时 应该及时关闭自来水开关,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这样,每人每 次可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98克。

14、如全国有 3亿人这么做,每年可 节能 210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536 万吨。( 5)使用节水 龙头。使用感应节水龙头可比手动水龙头节水30%左右,每户每年可因此节能 9.6 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24.8 千克。 如果全国每年 200 万户家庭更换水龙头时都选用节水龙头, 那么 可节能 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5万吨。( 6)避免家庭用 水跑、冒、滴、漏。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在一个月内就能漏掉 约 2 吨水,一年就漏掉 24 吨水,同时产生等量的污水排放。如 果全国 3.9 亿户家庭用水时能杜绝这一现象,那么每年可节能 340 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868万吨。(

15、7)用盆接水洗菜。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 每户每年约可节水 1.64 吨, 同时减少等量污水排放,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0.74 千克。如果全 国1.8 亿户城镇家庭都这么做, 那么每年可节能 5.1 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3.4 万吨用太阳能烧水。 太阳能热水器节能、 环保,而且使用寿命长。 1 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 1 年节能 120 千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308千克。 2006年底,我国太阳能热水器面积已达 到 9000 万平方米左右,如果在此基础上每年新增 20%的使用面 积,那么全国每年可节能 216 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55 万吨。采用节能方式做

16、饭。( 1)煮饭提前淘米,并浸泡 10 分钟。 如此,可大大缩短米熟的时间,节电约 10%。每户每年可因此省 电 4.5 度,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3 千克。 如果全国 1.8 亿户 城镇家庭都这么做,那么每年可省电 8 亿度,减排二氧化碳 78 万吨。( 2)尽量避免抽油烟机空转。在厨房做饭时,应合理安 排抽油烟机的使用时间, 以避免长时间空转而浪费电。 如果每台 抽油烟机每天减少空转 10分钟, 1年可省电 12.2 度,相应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 11.7 千克。如果对全国保有的 8000 万台抽油烟机 都采取这一措施, 那么每年可省电 9.8 亿度,减排二氧化碳 93.6 万吨。合理利

17、用纸张。( 1)重复使用教科书。重复使用教科书, 是大势所趋。 减少一本新教科书的使用, 可以减少耗纸约 0.2 千 克,节能 0.26 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0.66 千克。如果 全国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教科书得到循环使用, 那么可减少耗纸约 20万吨,节能 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 66万吨。( 2)纸 张双面打印、复印。( 3)用电子书刊代替印刷书刊。( 4)用电 子邮件代替纸质信函。 (5)使用再生纸。 (6)用手帕代替纸巾。 7三、城市产业节能减排(一)提倡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经济,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提高能源资源 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是发展清洁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指放

18、弃 高能耗的老旧技术工艺, 研发新的工业生产加工技术工艺, 比如 水泥、煤炭、钢铁生产技术和汽车驱动途径等,让更少的资源和 排放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次要发展新的能源, 城市能源消耗和碳 排放很大部分来自于对电力的消耗。因此引入清洁能源如水电、 风电等多种能源方式, 可以逐渐调整能源结构, 从而达到节能减 排的目的。 然而现阶段煤电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还将持续, 因此 对于煤炭的节能新技术的研究还有很大意义, 如热电联产、 洁净 煤、洗煤、煤炭液化、燃煤联合循环发电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样 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发展。 8 (二)强化重点用 能单位节能减排加强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开展万家企 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 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 排,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行业指导,推动技术进步,强化监督管 理。比如建筑行业现在已经开始了“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尝试。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