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2页)
编号:18082130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1-01
上传人:考****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武**(实名认证)
山西
IP属地:山西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麻醉
中级
重点
总结
- 资源描述:
-
麻醉中级四门重点总结,麻醉,中级,重点,总结
- 内容简介:
-
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第二章 体温监测仪器1、医用电子仪器一般分类:生理信号检测和治疗。生理信号检测:测量人体各种生理参数, T、如ECG 等,分在体信息检测和离体信息检测;治疗:产生外部能量和物质并施加于人体以干预其生理过程。必需构成:信号采集、信号预处理、信号处理和记录/显示,信号预处理和信号处理合称为信号处理系统。2、传感器:将生物体的物理(化学)量转换为电(磁)信号的能量转换部件;电极:直接提取生物体电信号部件。3、医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准确度(accuracy):衡量仪器系统误差的量值,表示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偏离程度,即误差。准确度=(理论值-测量值)/理论值)100%精密度(precision):仪器对测量结果区分程度的度量,亦称重复性。其他:输入阻抗、灵敏度、频率响应、信噪比、零点漂移、共模抑制比(CMRR)。CMRR:差模信号增益和共模信号增益之比,共模抑制比越大,放大器检出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能力越强。4、温标:恒量物体温度数值的计量体系。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温度的测量基于热力学第零定律。华氏温度(F):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32 度,水的沸点为 212 度,中间分为 180F;摄氏温度():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 0 度,水的沸点为 100 度,中间分为 100;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分子运动停止时温度为 -273.15,称绝对零度,分度量和摄氏度相等,符号为 K;摄氏温度值=热力学温度值273.15=(华氏温度32)5/9国际实用温标:为一个采用标准纯物质定标,复现精度高,使用方便的国际协议性温标(ITS-90),分度量值和应用数值上接近热力学温标,单位符号为 K。5、按测温仪器与被测物体的接触方式分:接触式、非接触式。物理测温:液体膨胀法、热敏电阻法、红外辐射法;化学测温法:变色测温贴片体温测量的准确性依赖于:经常性准确性的校正;适当的参考标准;测量部位的选择;环境因素;患者的移动等。6、热敏电阻材料: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基本原理:热敏电阻和参比电阻接成非平衡惠斯通电路,把随温度变化的电阻阻值变量转化为电压变量。7、基础温度/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心脏和脑部的血液温度被称作中心温度。8、医用红外辐射体温测量仪分:皮肤红外体温计、红外耳鼓膜测量仪及红外热成像仪。9、辐射测温法的原理:辐射是指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连续地向外发送热量的热传递方式。辐射测温法即通过测量目标的辐射能量计算出目标的温度值。辐射法测温法分为全辐射测温、亮度测温和比色测温三类。第三章 呼吸功能检测仪器1、呼吸功能仪器监测的项目:通气力学监测和生物学监测。通气力学监测包括通气频率、气道压、通气量等力学指标反映肺通气机制和储备能力是否充分;生物学监测包括呼吸气体或血中1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氧气、二氧化碳的监测反映肺换气功能。通气力学监测为呼吸功能评估金指标。2、连续性方程(equation of continuity) 11=S22,又称质量守恒方程。:S伯努利方程:P+1/22+gh=常量理想流体:绝对不可压缩又无粘滞性的流体 。3、电阻抗容积描记法(electrical impedance plethysmography):呼吸运动过程中,人体组织的容积发生相应变化时,其电阻抗也将相应改变。通过检测人体阻抗变化就可以间接测量相应的容积变化,继而反映呼吸运动。这种测量方法称为电阻抗容积描记法。4、气道压检测:机械通气时,推动一定容量气体进入肺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气道压,其反应通气时所遇到的阻力。过低:呼吸机和气管导管的连接脱落、呼吸环路有漏气或潮气量 过低;过高:肺顺应性降低;肺充血、水肿;肺脏病变致肺实变或纤维化;气道阻力升高等。可造成肺泡损伤和 CO 的降低。A、U 形管水柱压力计:原理:水自重产生的压力与被测压力相平衡,将液柱的高度作为压强。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确可靠; 缺点:水的惯性致动态特性差。现常用于校正其他气道压测量仪器。B、机械压力表:常用膜盒压力表。C、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瞬间变化的动态压强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信号的放大转换,输入计算机分析输出。特点是体积小、精度高、惯性小、用于动态持续监测。目前广泛应用于动态压强测量的传感器有:应变式 、压阻式及电感式。5、小气道闭合压(P0.1)监测:反映呼吸中枢神经驱动功能。气道闭合压:呼吸驱动压,产生不受生理性呼吸运动影响,数值等于吸气开始 0.1s 时口腔内产生的压力。目前 P0.1 主要用于预测患者能否撤离机械通气。6、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在没有用通气机预设呼气末正压情况下,肺泡压力在呼气末从而也在整个呼吸过程保持正压。其存在说明呼气末肺容积未能回到正常功能残气量状态,即存在肺泡的动态过度通气。PEEPi 存在时可增加患者呼吸肌负荷,降低呼吸肌耐力,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目前常用的测定方法为呼气末气道阻断法和食管压力监测法。前者适用于充分镇痛或麻醉情况;后者适用于自主呼吸、辅助机械通气或撤机时。7、流量监测:速度通气量计是先测量通过某一管道固定截面面积的气体流速,然后乘上横截面积,得到流量,对流量进一步积分,即可得到吸入量、呼出量。常用的速度通气量计有:叶轮式、压差式、热传导式、电磁式等。A、叶轮式:Wright 通气量计原理:气体经导流器沿切线方向吹动叶轮旋转,将气体的流速转换为叶轮的转速。一定范围内,叶轮的转速和气体流速呈正比,转动方向与呼出或吸入有关。电子式叶轮通气量计:采用光电式进行测量,内部装有发光光源和光电接收器,利用叶片在旋转过程中对光的反射或遮挡来进行脉冲计数。由单位时间脉冲数求出叶轮的旋转速度最终经处理以数字形式显示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和呼吸频率。特点:由于惯性和轴承间的摩擦力,叶轮式通气量计在较高潮气量下读数偏大,相反偏小。呼吸气流湿度对测量有影响。B、压差式流量计原理:在流道上安装一个节流元件,其增加气流的流阻,气体流经时上下游两侧产生静压力差(压差) 此压差与流量有固定的数值关系。,主要构件是节流元件和压差传感器。医学中常用的呼吸流速描记器是在管道内与气流垂直的截面上安装一个细网孔屏,或是一束紧密2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放臵的毛细管/Fleisch 呼吸流速描记器(轴线与气流平行)。特点:使用方便,频响和灵敏度较好,使用时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口径不同节流元件,内装有恒温加热装臵以消除呼吸蒸汽凝结影响。C、涡街流量计原理:利用流体流过障碍物时产生稳定的漩涡,通过超声测量漩涡产生频率实现流量测量。卡门涡街:在流动的流体内放臵一三角柱或圆柱等漩涡发生体,在漩涡发生体后部,产生一系列有规律的交替漩涡,即卡门涡街。D、热线式流量计:热丝探头插入气流,没有气流,电桥平衡,无信号输出;有气流通过时,热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引起电桥不平衡,产生相应的电压输出信号。测量电桥的输出信号与气体流量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目前均采用恒温电路。8、旁流式肺通气监测仪器:适用于气管插管的患者。相关通气参数:流率 Q=流速乘以 D-lite 管截面积;潮气量 VT=流量对吸气或呼气时间的积分;每分通气量 MV=20s 内平均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气道压:有气道峰压 Ppk、平台压 Pplat(吸气末屏气时气道压与肺泡压平衡的气道压)、呼气末正压 PEEP(呼气末高于大气压的气道压),均由压力传感器直接测得;呼吸频率 RR,吸呼比(I:E)呼吸过程中吸气与呼气所占时间的比值;动态顺应性 Cdyn=(VT)/(PpkPEEP),正常值在 4080ml/cmH2O 之间;静态顺应性 Cstat=(VT)/(Pplat PEEP),正常值在 50100ml/ cmH2O 之间;容量-压力环 PV,又称动态顺应性环,表容量对气道压 Paw 所绘的环形图,实线和虚线斜率分别表 Cdyn 和 Cstat。容量-容积环 FV,又称动态阻力环,表流量对容量所绘的环形图。9、脉搏氧监测仪器: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仪器:无创、连续监测脉搏波和动脉血中氧饱和度。最初用来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间接反映呼吸功能,随其广泛应用,其在循环监测中作用,日益被发现和肯定。SPO2 测定技术为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利用氧合血红蛋白 HbO2 和还原血红蛋白 Hb 对红光、红外光的不同吸收特性。HbO2 吸收更多的红外光而让更多的红光通过,Hb 吸收更多的红光而让更多的红外光通过。血红蛋白影响 SPO2 测量的准确性。如高铁血红蛋白 Hbmet 浓度偏高,将使 SPO2 数值下降;如 HbCO 浓度偏高,将使 SPO2 度数上升。第四章 循环功能监测仪器1、人体表面任意两点放臵电极,均可检测到心电信号,此两点即可构成一个导联。临床一般采用 Einthoven 创立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导联”。标准导联分为三个双极标准肢体导联(I、II 、III)、加压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和单极胸前导联(V)。习惯称为 12 导联。标准肢导:I 导联:LA(+)RA();II 导联:LL(+)RA();III 导联:LL(+)LA()。术中监测常选 II 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在描述某一肢体的单极导联的心电图时,被测肢体和中心电端(又称威尔逊中心端)之间的连接断开(心电图振幅增加 50% ),这种导联方式称为加压单极肢体导联。标准肢体导联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主要反映额面的心电变化,常用于检查心室下壁病变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单极胸前导联主要反映横面方向的心电变化,常用于检查左右心室肥厚,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右臂(RA)红(R);左臂(LA)黄(L);左腿(LL)绿(F);胸前(V)白(C) 右腿(RL)黑(N);。3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2、血压监测的方法:无创血压监测 NIBP、有创血压监测 IBP。A、无创血压监测 NIBP:又称间接血压监测,特点是压力传感器放在体外,血压通过组织、皮肤等媒介间接传递,较直接血压测量简单、安全。NIBP 根据袖带充气方式的不同分为:人工袖带测压法和电子自动测压法。前者包括触诊法、听诊法和超声多普勒法;后者包括气压震动法、电子柯氏音自动测压法、超声多普勒自动测压法和动脉张力测量法。(一)人工袖带测压原理1、触诊法:上臂袖带充气阻断动脉至手指不能感触动脉搏动,后缓慢放气, 当袖带中压力刚低于收缩压,手指开始感触到动脉搏动 ,此时压力计的指示即为收缩压。特点:敏感度低,所测值偏低,可用于低血压、休克或低温,听诊法不易测压时。2、听诊法:袖带缠于上臂,水银压力计示袖带内压力。充气加压阻断血流至听不到搏动,后缓慢放气减压,开始听到声音时袖带内压力为收缩压,血管完全开放声音消失时袖带内压力为舒张压。特点:测量简单,存在经验差异,不适合低血压患者。柯氏音:为袖带放气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同音调的声音。一般分为 5 相:听到第一个柯氏音时的压力定为(I 相),声音特点逐渐变化(II、III 相),声音变低沉(IV 相),声音最后消失(V 相)。把 IV 相或 V 相开始定为舒张压。3、超声多普勒法:多普勒探头代替手指,第一声响即为收缩压,测定结果较准确,舒张压测定困难。适用于肥胖、小儿及休克患者。(二)电子自动测压法原理1、电子柯氏音自动测压法:将听诊法用电子技术完成,微音传感器代替听诊器,压力传感器代替水银压力计,用 CPU 代替人的判断。特点:优:减轻劳动、一致性较好;缺:易受外界环境干扰、脉搏强弱影响。2、气压振动法:目前 NIBP 测量主要采用方法。用袖带阻断动脉血流,放气过程中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袖带内的压力震荡波。特点:优:较电子柯氏音自动测压法省去微音传感器、抗电刀等外界干扰、不易受动脉搏动强弱影响、重复性好;缺:易受外界振动影响、低血压测量时易受放气速度和导管刚度影响、心律失常情况下数值可能不准。3、超声多普勒自动测压法:工作基础为超声多普勒效应。特点: 抗高噪声环境,优:对休克、低血压患者及婴儿可测量且准确度较听诊法高。缺:结构复杂,成本较高。4、动脉张力测量法:通过感知浅表动脉(下方应有骨性结构支持)因受压而部分变平时的压力来反应血压。特点:优:可实现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缺:换能器移动或碰压时影响准确度。B、有创血压监测 IBP:又称直接血压监测。通过外周动脉臵入导管,特殊时放入心室或大血管内,将压力传感器传感部分与血液直接耦合进行测量。根据压力传感器所在位臵,分为液体耦合法和导管端传感器法。1、液体耦合法:将充满生理盐水的导管臵入动脉或静脉待测部位,将压力经导管内液体耦合直接传递给外部的膜式压力传感器。最大问题是波形失真。其他:压力传感器感测膜与导管端相对高度;动压问题;不能影响血液流动。2、导管端传感器法:微型压力传感器直接安装在导管顶端,插入待测部位,直接将血压波4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动转换为电信号,经引线将信号送入放大器。优点:避免长导管耦合所致频率相应下降、频率响应宽、感压端与待测部位处于同一高度,一般不需调零、血液在导管内凝结不影响测量。3、脉搏容积图:指端动脉血液容积变化率 Va/Va 与通过该容积的光强变化率 I/I 成正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即可从光强变化率中检测出指端血液容积的变化。根据透射光的光强所绘制的图形称为脉搏容积图。脉搏容积波形提示外周血管的灌注情况和血管的舒缩情况。第五章 麻醉深度检测仪器1、脑电功率谱指数:边缘频率 SEF:研究 EEG 功率在频谱的高边界变化的简便单一指标。90%或 95%的 SEF 表示包含了 90% 或 95%能量的 EEG 功率谱的边界频率,即在 SE F 以下的脑电功率占全部功率的 90%或 95%。目的是为去除无关噪声的高频活动。中位频率:无论从高低两端频率的哪一端算起,都恰好位于总功率的 50%处的功率。2、脑电功率谱分析的应用:根据麻醉中 EEG 功率分布在不同频率的转移即可判断麻醉深度的变化。当清醒或浅麻醉等大脑皮质功能活跃时,快波成分( 、 波)较多,快波所占的功率值较高,SE F 值较大;反之,深度麻醉或深度睡眠等大脑抑制较强时,慢波成分(、 波)较多,慢波所占功率值较高,SEF 值较小。原因:麻醉加深时,脑电频率变慢,所以高频成分的功率减少,而低频的成分增加,麻醉变浅时相反。3、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反映脑的功能状态和麻醉深度的变化,是现有监测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佳的参数。BIS 指数由小到大,变化范围在 0 100 间,表达相应的镇静水平和大脑清醒程度(0 表示脑电等电位,100 表示完全清醒状态)。BIS 能很好地监测麻醉深度中的镇静水平,但对镇痛水平的监测不敏感。BI S 适合监测静脉和吸入麻醉药与中小剂量阿片药合用的麻醉,而不能监测氧化亚氮和 KTM麻醉。4、听觉诱发电位 AEP:反映大脑对刺激反应的客观表现。在麻醉时听觉最后丧失且最早恢复,AEP 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中意义突出。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幅为重要指标。较 BIS 优点:AEP 是 CNS 对刺激反应的客观表现,而 BI S 反映的是静息水平;AEP 有明确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每一个波峰与一个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5、脑电熵指数监测:熵指数是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对 CNS 的抑制水平进行监测的参数。随着麻醉深度的不同,熵值随之变化,麻醉深度越深,熵值越小;反之越大。监测参数有:反应熵 RE、状态熵 SE、爆发抑制熵 BSR。麻醉熵指数能够准确识别爆发抑制的发生,对伪迹不敏感,个体内或个体间差异相对较小。6、麻醉深度必须是多指标、多方法综合监测的结果。第六章 肌松监测仪器1 、肌松监测仪基本原理:采用电刺激运动神经,使其所支配部位肌肉产生收缩与肌电反应,通过传感元件检测此反应,经过放大和分析处理,所得检测结果即表示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分类:直接或间接检测肌肉收缩力的称 MMG 型肌松自动监测仪;检测诱发肌肉复合动作电位的称 E MG 型肌松监测仪。主要优点:将肌松程度与性质变为数量化指标,直观精确,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主要缺点:人机连接较为复杂,连接界面受干扰因素多。5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2、电刺激参数:超强刺激电流:引起神经肌肉最大诱发反应的刺激电流,常用约 4060mA。亚强刺激电流:刺激电流小于超强刺激,且不引起神经肌肉最大反应的刺激,常约 2030 mA。刺激电流输出方式:自动校准输出和手控校准输出两种。刺激脉冲参数:不同的刺激频率及刺激脉冲数量和间隔时间可组成各种不同的神经肌肉传递(NMT)功能监测方法。在 0.150Hz 范围内,刺激频率越快,肌肉收缩程度越大,肌肉疼痛越重。刺激脉冲持续时间(常 0.20.3ms)与神经肌肉的反应强度成正比,持续时间越长,神经肌肉的反应越强。刺激电流确定后,间隔时间长短视刺激频率而定,刺激频率越慢,间隔时间应相应缩短,反之延长。3、电刺激方式:A、单次颤搐刺激:由神经刺激器产生单刺激输出方波。应用时,在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前要校准参照值,用药后的测量值除以参照值所得的百分比,即表示神经肌肉功能的阻滞程度。优点:简单,患者不适感轻,可以反复测试。缺点:敏感性差,不能判断神经肌肉阻滞性质。B、强直刺激:以一组连续的低频输出刺激神经肌肉。在非去极化阻滞应用强直刺激后再予单刺激,肌肉颤搐反应幅度增高可超过强直刺激前,称为强直后易化或强直后增强/PTF 现象。临床上利用神经肌肉对强直刺激反应有无衰减和强直后易化现象,监测神经肌肉阻滞性质。(去极化阻滞时,神经肌肉对强直刺激不出现衰减)优点:较单次刺激更敏感反应肌肉阻滞程度,监测肌肉阻滞性质;缺点:易引起受刺激部位疼痛,清醒患者不易接受,不宜行连续动态监测。C、四个成串刺激 TOF: 4 个宽 0.20.3ms 的 2Hz 矩形波为一组的成串刺激,两组间隔 12s,由目前临床应用最广。TOF 的 T4/T1 比值称为 TOF 比率,应用去极化神经肌肉阻滞药,四次颤搐反应高度同等降低,无顺序衰减现象,TOF 比率始终为 1(用于鉴别神经肌肉阻滞的性质)。深度非去极化阻滞的恢复,四次刺激反应按 T1、T2、T3、T4 顺序出现,临床多以 TOF 比率恢复至0.9 作为 NMT 恢复的指标或全麻后拔除气管导管指征。优点:可对神经肌肉阻滞进行连续、动态定量监测,清醒者多数可以忍受不适感;缺点:敏感性不如强直刺激。D、强直刺激后计数 PTC:在外周神经肌肉非去极化阻滞,TOF 与单次颤搐刺激监测为零的无反应期,先给 1Hz 单次颤搐刺激 60s,后用 50Hz 强直刺激 5s,停顿 3s,再改用 1Hz 的单次颤搐刺激 16 次,记录强直刺激后的单一颤搐反应次数。数目越小表阻滞程度越深。优点:可监测 TOF 和单次颤搐刺激不能检测的深度神经肌肉功能阻滞;缺点:不能监测连续动态过程,也不能用于去极化阻滞的监测。E、双重爆发刺激 DBS:由两组短暂的强直刺激组成,主要用于神经肌肉非去极化阻滞后,TOF不能检测出衰减的恢复期,监测残余的非去极化阻滞。优点:显著提高了残余神经肌肉阻滞的检出率,DBS 后 NMT 恢复正常时间较强直刺激缩短;缺点:对清醒患者所致不适感重于 TOF。4、肌松监测中的注意事项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选用单次颤搐刺激和 TOF,手术期间中度阻滞及恢复期间用 TOF,如需深度阻滞则采用 PTC,在恢复室患者应用 TOF 和 DBS。人机连接:应用 EMG 型肌松自动监测仪时,刺激电极要放臵在运动神经干走向的皮肤上(常选腕部、肘部尺神经),电极间最合适距离为 2cm,小于 2cm 时电极间易相互干扰,使得校准失败和所检测的数据出现伪差而失真;超过 3cm 不易获得超强刺激电流与 100%参照值。6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参照值校准:校准时机宜选在全麻诱导后,静注肌松药前。温度变化对结果影响:进行 NMT 监测过程中,中心温度下降或局部低温均能显著影响检测结果。如未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前,温度下降能引起 T1 高度降低。为避免低温影响 NMT 监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不但需要维持中心温度于阈值以上,且应注意受检部位保温与监控。第八章 医学气体监测仪器1 、患者呼吸气体的采集方法:主流式气体采集:检测传感器位于患者气道出口处,直接测量通过的呼吸气流;旁流式气体采集:检测传感器位于气体监测仪内,在患者气道出口处接采气三通管,采气泵持续采集患者呼吸气送入监测仪内完成检测,目前临床普遍采用;截流式气体采集:在旁流式基础上,于呼气末阻断麻醉回路与患者气道联系,采集患者肺泡气体完成检测,结果最接近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但不能连续监测。2、医用气体检测技术:电化学、红外线和顺磁三种气体分析技术。基本原理A、电化学分析技术: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着电子传递,其电量变化与参加反应的氧气含量成比例,由此可分析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Galvanic 电池/燃料电池,反应速度慢,不能随呼吸进行实时监测,主要用来检测麻醉回路中的平均氧浓度。其寿命用“百分小时”计,百分小时为氧气百分浓度与暴露时间的乘积。极谱电极/Clark 电极,寿命较长,使用时常发生电位漂移需校准,误差原因主要是水蒸气,反应时间较慢,不能实时监测呼吸气体。B、顺磁分析技术:能够传导磁力并增强周围磁场的物质称为顺磁物质,医用气体中只有氧气属于。氧气分子在交变磁场中造成气流扰动,氧气含量较高的气流通道阻力变大,两气体通道间出现压差(与两路气体间氧气浓度差相关),气道入口放差压换能器,信号经处理可测得氧气浓度。优点:不需更换传感器,性能稳定,反应速度快,可连续观察,测量值不受环境大气压影响;缺点:实施全禁闭麻醉中,会有空气干扰吸入麻醉。C、红外分析技术:具有两个以上不同元素的气体分子具有特定的红外吸收光谱,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成比例,即特定波长红外光线投射强度与相关气体含量成反比。通常采用 4.3um 波长的红外线检测 CO2,采用 3.3um 波长的红外线检测吸入麻醉药。主流式:主要用于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优点:反应速度快,可实时监测;缺点:监测位臵近患者呼吸道,易受水蒸气和排出物污染影响精度。旁流式:可监测二氧化碳和麻醉气体浓度。优点:传感器远离患者,有利于精确测量,反应速度快;缺点:采气管道长存在延迟时间。D、其他气体分析技术:a、气相色谱分析技术:为层析分析仪器,可将混合气体中不同成分分离后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常用检测器有热导池和氢焰离子检测器,常用的载气有氮气和氢气。色谱柱内充不同固定相可分析不同气体成分。如:活性炭分析 CO2 和 N2O;分子筛分析 O2 和 N2;担体上涂覆聚乙二醇等极性固定液可分析多种挥发性吸入麻醉药浓度;采用汽化或气液平衡技术还可检测血中挥发性麻醉药浓度。优点:通用性好;缺点:分析速度慢。b、质谱分析技术:据离子选择原理有四极质谱仪和磁选择质谱仪。前者可以鉴别混合气体的不同成分并检测含量,后者可以同时鉴别并检测多种已知气体的成分。优点:多种气体分析功能,反应时间快,敏感性高;7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缺点:专用质谱仪仅能检测预设气体,预热和抽真空过程耗时长。c、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光散射分析技术,利用 Raman 散射。不同的气体分子具有特定的散射光谱,散射光强度与该气体含量呈比例。可检测几乎所有与临床麻醉相关气体,但不能检测单原子气体分子。d、压电晶体分析技术:双压电晶体传感器(检测晶体+ 参比晶体补偿气压和温度影响),压电晶体在极间电压作用下产生振荡频率,其与晶体物理特性、电极板质量和极间电压有关。麻醉气体改变晶体板质量引起晶体振荡频率偏移并成比例。反应时间快,不能检测生理气体,只能检测一种麻醉气体。e、光干涉分析技术:参比室内充填与大气压平衡的纯净空气,气体样本进入测量气室。若成分一致则干涉条纹指示为零;不同气体成分致气体折光率改变,干涉条纹发生偏移,位移量与测量气体含量成正比。4、医学气体监测的影响因素:气体采集方法:最能反映患者生理状体和麻醉管理水平的为患者的呼气末气体和肺泡气体。主流和旁流呼气末气体检测值总低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而截流采气检测结果非常接近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在不同大气压下分压值不同(海拔越高分压值越低),一定二氧化碳分压的气体在不同大气压下浓度值不同(海拔越高浓度越高)。仪器漂移:由于电子器件受环境温度和电器材料老化的影响,电子测量电路的精确度随使用时间缓慢变化的现象称为漂移。减少这种系统误差的方法是利用 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定期进行灵敏度校准。其他:如管道、呼吸频率、氧浓度过高、电磁干扰等。5、仪器校准的一般程序:进入气体校准菜单;将采气管臵于空气中调零;按照菜单指示,向采气管或传感器输送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等待检测数值显示稳定,将显示数值调整到标准气体的已知浓度;确认校准数据后,关闭标准气源;退出气体校准菜单。6、常用标准气体的配制方法:空气和医用氧气是测氧仪现成的标准气体;二氧化碳标准气体通常采用气压配气法;吸入麻醉剂的标准气体多采用容积配气法。第十四章 医用输注设备1、现代医用输注泵 Infusion pump 是一种由电脑控制,自动推动液体进入血管系统的机械装臵。目的是按要求以恒定的速度输注定量的液体。微量输注泵分为:输液泵、微量注射泵。2、医用输注泵多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机电元件。输入量是脉冲序列,输出量为相应的增量位移或步进运动。正常 运动情况下,它每转动一周具有固定步数;做连续步进运动时,其旋转转速与输入脉冲的频率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不受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步进电机的组成:脉冲发生控制单元;功率驱动单元;保护单元。输液泵操作注意:避免干扰源(产生高频电流设备)及危险环境(含易燃易爆气体);使用前检查(开关、指示灯、报警及输液器兼容性);输液器放臵(合适、平直);定时检查滴速及输液8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管线有无损伤;输液泵控制的输液器不能和重力输液的输液器连接使用(影响精确度和报警功能);药流受阻处理(完全关闭输液器上手动滚轮夹后处理);电池的检查和充电等。(P257)4、微量注射泵 syringe pump:以恒定压力作用于注射器的活塞柱上,当活塞柱受压时,注射器内液体通过输液管道流入患者血管。主要结构有:推进系统、数据显示窗、报警及电源指示灯、数据输入键、功能键和注射器安全支架。特点是稳定精确,但不适合大量输液。操作注意:使用合适泵管;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慎用冲洗键;某些注射泵完成报警及自动降速需重设输注速率;使用指定注射器;避免干扰(移动电话、高频除颤器、电刀等);检查注射器活塞是否正确安装在卡座夹上等。(P259)5、自控镇痛泵:以完成患者自控镇痛术(PCA)为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机械或电子设备。PCA 泵据工作原理不同,分为一次性弹性自控镇痛泵和电子镇痛泵。PCA 泵基本组成:储药器;输注设备;单次输注按钮装臵;设定锁定时间装臵。设臵单次剂量装臵;患者自控镇痛泵可根据其功能完成如下参数设定:背景输注速率(ml/h);单次注药量设定(ml);单次给药锁定时间(h or min);预计输注总容积。根据不同的参数,患者自控镇痛泵可以提供三种不同的输注模式:背景输注联合 PCA(患者自控镇痛)单次给药;背景输注给药;PCA(患者自控镇痛)单次给药。第十五章 体外辅助循环设备1、体外循环 CPB(cardiopulmonary b ypass):暂时代替人的心脏和肺脏工作,进行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的技术。这种装臵称为人工心肺机或体外循环装臵。基本装臵包括:血泵(人工心)、氧合器(人工肺)、变温器、滤血器、储血器和管道系统。2、监测仪器及附属装臵:心脏停搏液灌注监测器、温度监测器、压力监测器。3、体外膜肺氧合(ECOM)的原理:E COM 通过引流患者的静脉血,在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过人工肺或机械泵将血液经静脉或动脉输回患者体内。通过 ECOM 改善机体的低氧血症,排出二氧化碳,使衰竭的心肺得到休息,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心脏负荷,为心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并避免了长期机械通气可能造成的气压伤和氧中毒。ECOM 转流模式有:静脉动脉方式(VA ECOM)、静脉静脉方式(VV ECOM)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 通过动脉系统臵入一根装有气囊的导管,:使气囊部分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远端连接反搏机。在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期前气囊排气,从而辅助循环。5、全自动变温水箱功能:制冷、制冰、加温、温度显示及温度控制报警功能。第十七章 围术期保温设备1、围术期体温管理是指在术前、术中和术后期间实时监测、调节和保持患者的体温环境,以维持患者正常体温。手术患者的热量损失是由于其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所致,患者的热量通过四种形式向周围环境传递: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其中辐射和对流是围麻醉期最主要的热量损失方式。2、手术患者热量的散失与相应的保护措施:9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热传导机制传导热量传递的具体途径直接传递至手术台冷的冲洗液冷的血液和静脉内输液保护性措施电热毯、变温毯加热冲洗液血液加温器隔离毯、辐射加温仪隔离毯、压缩热空气对流毯手术间加热加湿、隔离毯手术间加温、加热备皮液吸入气加温加湿辐射对流蒸发传递到手术室空间周围手术室冷的空气流动皮肤表面和手术切口的水分丢失冷的备皮液吸入冷而干燥的空气3、红外辐射加温仪:通过红外光能量辐射至患者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增加皮肤以及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的热量输入来消除患者寒战,预防低温症。选择照射部位时,应选择血管靠近皮肤表面的动静脉吻合部位,但对面部进行辐射时应对眼睛进行保护。动静脉吻合是指由微动脉发出的侧支直接与微静脉相通的血管,是人体微循环的组成部分 。第十八章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anesthesia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AIMS1、AIMS 的功能: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科室管理与麻醉质控;其他如术中视频、语音传输、远程会诊等。2、AIMS 的构成:A、麻醉医师工作站:术前访视;术中记录;术后管理。B、手术护理系统:手术安排模块;术后计价模块;手术全程跟踪;手术 状态报 告。C、手术申请预约系统:手术申请;查询手术安排;查询术中信息;延续治疗 方案 。D、科室事务管理及科研支持:手术过程回顾;数据检索分析;统计查询;危重评分;事务管理。E、麻醉专家系统:辅助评估;推荐麻醉方案。1、N2O 安全切断阀14、吸气管道15、吸气活瓣16、三通开关功能单元:D15142、N2O 流量阀3、N2O 流量计4、O2 流量阀325468916135、O2 流量计6、麻醉蒸发器A、供气系统B、流量控制系统N2 OO217、快速供氧开关8、新鲜气体共同出路9、CO2 吸收器10、储气囊11、APL 阀/可调压力限制阀C、麻醉回路D、麻醉蒸发器71112AB10C12、呼气活瓣13、呼气管道麻醉机的工作流程及功能单元示意图第十二章 麻醉机 anesthetic machine1、麻醉机功能:向病人提供氧气、吸入麻醉药及进行呼吸管理。来进行吸入麻醉和呼吸管理的重要设备。10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2、麻醉机的工作流程:压缩气体由气源向麻醉回路释放气体的过程。高压系统(high-pressure system):115MPa;中压系统(intermediate pressure system):习惯称为工作压,0.3 0.5MPa;低压系统(low pressure system):几个 KPa 以下。3、麻醉机的功能单元:基本包括供气系统、流量控制系统、麻醉蒸发器 (麻醉主机)和麻醉回路(效应单元)。4、气源的种类:氧气、氧化亚氮、压缩空气。医用氧气是麻醉机的主要气源,也是患者的吸入气体。目前可见有三种氧气源:1钢瓶氧气源;2液态氧气源;3制氧机供气方式:集中管道供气、单机管道供气和储气钢瓶直接供气5、麻醉机氧气供应错误防范的技术规范:“医用储气钢瓶的标识标准”:医用气体须装在专用储气瓶内,并用醒目的颜色分别标记识别气体种类防止错误连接;“定位销安全标准 PISS”:小型医用储气钢瓶平面输出口下方特定位臵具有定位孔,麻醉机夹板接口平面相对位臵具有定位销识别气体种类防止错误连接;“直径限定安全标准 DISS”:不同的气体应用特定口径的气源接头接口,使得不同的气源与设备无法接通。“不可互换螺丝接口安全标准 NIST”:作用与 DISS 相同,通过螺丝的左旋、右旋及丝距等技术参数的变化防止医用气体管道的错误连接。6、麻醉机流量控制系统基本部件:流量控制阀、流量计、快速充氧开关、防逆活瓣和新鲜气体出口。主要功能: 在气源工作压驱动下,控制释放到麻醉蒸发器和麻醉回路的新鲜气体成分和流量;显示新鲜气体流量(不包括麻醉药蒸气和快速充氧流量);根据需要为麻醉回路快速提供新鲜氧气;防止低氧混合气体的形成和输出 。7、蒸气压(vapor p ressure) 如果药液放在密闭容器里,:气态麻醉药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的压力;饱和蒸气压(saturated vapor pressure):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麻醉药分子从液相进入气相的速率与气相返回液相的速率动态平衡时,气相中麻醉药分子的蒸气压。不同麻醉药的饱和蒸汽压由其本身的理化性质决定,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但不受环境气压影响。麻醉药饱和浓度(saturated concentration):麻醉药饱和蒸气压与容器内总压强的比值。麻醉药的饱和浓度与环境气压成反比,与温度成正比。8、可变旁路蒸发器的工作原理:饱和蒸汽压、分流比可变旁路蒸发器由分流控制阀和蒸发室组成 。基本流程原理为:气源供给的一定流量的气体,进入蒸发器后分为两路,从旁路通过的一路称为稀释气流(diluent gas),进入蒸发室的一路称为载气(carrier gas)。载气带走麻醉药蒸气在出口处与稀释气流汇合,成为含有一定浓度麻醉蒸气的麻醉混合气体。分流控制阀同时调节旁路和进入蒸发室通路的流阻,以达到分流的目的。改变稀释气流与载气的分流比(splitting ratio )就可以调节输出气体中麻醉蒸汽的浓度。比如增加旁路的阻力就会减少稀释气流量,增大载气流量,麻醉蒸气输出浓度提高。反之输出浓度降低。蒸发器的浓度调节刻度盘实质上就是分流控制阀的调节旋钮。蒸发室良好流量特性的技术实质是:分流控制阀的流体力学特性合理,在不同调节位臵上旁路和蒸发室两个气流通路对不同流量的流阻特性都能保持一致。9、理想蒸发器具有的基本性质:能够高效地汽化麻醉药液体,使通过蒸发室的载气很快达到饱和浓度。为此蒸发室普遍采用11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蒸发芯扩大有效蒸发面积,提高汽化效率。热力学合理,能够较好的吸收环境热能,减轻麻醉药气化过程引起的蒸发室内的温度降低。可以通过特定装臵填充药液,在常规操作下应当不可能过度填充,并能防止被其他麻醉剂错误填充。能够显示蒸发室内的实际药液储量。提高蒸发室效能三大技术:扩大液气接触表面,增加蒸发面积;加强热导;附加热源,如恒温水浴、电加热等。10、影响蒸发器输出浓度的主要因素:温度、“泵效应” 、新鲜气流量、分流比蒸发器的输出浓度是在 20,101.3kPa 标准状态下校准的,下列因素会致其出现输出误差:大气压:蒸发器输出浓度随环境气压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气压增高,蒸发室内麻醉药饱和浓度降低,蒸发器的输出浓度降低;反之输出浓度增高。 在大气压明显改变的条件下,应该在使用条件下标定实际输出浓度。温度:温度增高、饱和蒸气压增加,输出浓度增加;温度降低,饱和蒸气压下降,输出浓度降低。可变旁流蒸发器都采用变流温度补偿装臵来改善温度特性。蒸发器的“泵效应”:在间歇正压通气时,蒸发器下游的间歇气压起伏,会导致蒸发器输出浓度增加的现象。形成原因:吸气期,气道压上升,气体逆流到蒸发室,蒸发室内气体压缩;呼气期,气道压降低,蒸发室内压缩的饱和麻醉气体膨胀,较多的麻醉饱和气体通过蒸发室入口逆流到旁路中,使稀释气流也成了麻醉饱和气体,使输出浓度明显增加。稀释气流和麻醉载气分流比遭到破坏。克服方法:a、缩小蒸发室空间,使蒸发室内不会储存太多的压缩麻醉饱和气体,从而减少返流到旁路的麻醉蒸气;b、延长蒸发室的输入通道,阻碍膨胀气体逆流到旁路;c、蒸发器入口、出口或蒸发器与新鲜气体出口之间附加防逆活瓣,阻挡气体向蒸发器返流,减小泵效应。气流量:旁路和蒸发器分流通道对不同气流量通过的流阻很难完全相同,需行麻醉气体实时监测吸入浓度。振荡和倾斜:振荡可以额外增加液体分子的动能,加速药液蒸发,使蒸发器的输出浓度明显增高。在使用中应保持麻醉机的稳定;蒸发器倾斜超过 45就可能有液态麻醉药流入蒸发器旁路,导致高浓度输出。出现倾斜,应在低浓度(如 0.5%)条件下大流量气体冲洗 20分钟吹干旁路药液以后才能使用。错误填装麻醉药:专用填充装臵(定位销、定位槽)防止误填。蒸发器互锁装臵:蒸发器串联使用时防止同时吸入两种以上挥发性麻醉药。蒸发器机械故障:多表现为输出浓度明显下降,温补性能丧失,麻醉加深和维持困难,需维修校准。11、Tec5 蒸发器的结构特点:采用槽板阀调节蒸发室出口的气流量,蒸发室入路采用栅板迷路和盘旋管道结构,加强了抵抗泵效应和抗倾斜性能。蒸发芯缠绕在铜制螺旋管上,增大液-气接触面积,并加强热传导性能。双金属片变流温度补偿装臵位于蒸发室的底部。12、麻醉回路 anesthetic circuit:又称麻醉通气系统(an esthetic breathing system),是麻醉机直接管理患者呼吸气体和人工通气的管道系统。国际标准规定,在 60.0L/min 实验气流下,麻醉回路中呼吸气通道阻力都应小于 0.6kPa。功能:接受并储存来自麻醉主机的新鲜气流;12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向患者提供吸入气体;处理患者的呼出气体;提供自主呼吸和控制通气条件;为有关的仪器仪表提供监测信息。13、麻醉回路按照二氧化碳处理方式分类:(1)开放装臵(open device) 吸入气主要来自空气,呼出气完全排入大气,:如开放点滴面罩、吸入麻醉导管;(2)无复吸入活瓣回路(non-rebreathing valves circuit):借助单向活瓣技术分离呼吸气体,将全部呼出气体排出麻醉回路,如空气麻醉机回路;(3)气流冲洗式回路(flow washout circuit):利用新鲜气流将呼出气体冲洗出麻醉回路,使复吸入程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如 Mapleson 系统回路;(4)二氧化碳吸收回路(CO2 absorption circuit ):利用化学吸收技术处理呼出气的二氧化碳,使回路内吸入气不含二氧化碳,可以在不耗费新鲜气体的前提下,重复利用呼出气的其他有效成分,如循环回路。14、Mapleson A、D 两系统通气功能特点:Mapleson A 系统:呼气活瓣位于波纹管的患者端,新鲜气流入口和储气囊位于波纹管远端。自主呼吸时,仅需要 70ml/kg 的新鲜气流就可以达到无复吸入的水平;但不能用于控制通气。Mapleson D 系统:新鲜气流入口位于患者端,呼气活瓣和储气囊位于波纹管的远端。自主通气时:200 ml300ml/kg 以上的新鲜气流;控制通气时:70100 ml/kg 的新鲜气流量即可维持动脉 CO2 分压正常。控制通气效率高,管理自主通气效率低。Mapleson 系统缺点:湿化不足、大流量吸入麻醉的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15、麻醉废气清除系统 AGSS:是连接麻醉回路或通气机排气阀出口,清除其中的麻醉气体或将麻醉废气全部转移到手术室外的装臵。分类:吸附式和排放式两类 AGSS,排放式 AGSS 又可分为无动力排放和动力排放两类。麻醉机用前一般检查次序:气源、流量控制系统、蒸发器、麻醉主机低压系统、麻醉回路、AGSS,最后进行模拟肺通气试验。模拟肺:皮筋式、夹板式、小儿、水箱16、麻醉机循环呼吸环路的特点:可快速调节和改变患者吸入气成分;可管理紧闭、半紧闭和半开放吸入麻醉;呼吸气中麻醉药可再利用,呼吸回路中有 CO2 吸收器本身热量损失小,可保持吸入气的温湿度接近生理状态,但恒温加热功能易造成剧患者体热潴留和电路故障;呼吸阻力和机械空间大,需注意给予辅助或控制通气;循环回路主体重复性管道存在消毒无菌问题,易造成手术患者呼吸道交叉感染。第十三章 通气机1、通气机 ventilator:习称呼吸机(breathing machine or respirator),是一种辅助或替代患者肺通气的装臵,即指通过气道内加压的方式间歇输出气体,辅助或替代病人肺通气的自动设备。通气机是麻醉呼吸管理、呼吸衰竭治疗和危重症抢救不可缺少的重要医疗设备。基本组成及功能:动力系统(dynamic system):将高压气源和电源转换成安全能源,提供通气机的动力,驱动通气机运行的功能单元。控制系统(control system):是调控通气频率、呼气和吸气时间比例等时相参数,使通气机能够自动运行的功能单元。控制原理有机械控制和电子控制两类。13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输气系统(delivery system):接受控制系统指令,调节气量参数,输送吸入气体的功能单元。分为:压力型、容量型和持续气流型三类。输出气路(b reathing system):又称呼吸气路,通气机与患者之间的连接管道。基本功能是呼吸气体分离,吸气期引导通气气流进入患者肺内,呼气期引导呼出气体排出。绝不允许重复吸入!安全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功能是检测通气机和患者的异常情况,发出视觉或听觉信号,提示操作者予以调整。监控系统可简可繁,不是通气机自动运行的必须单元。2、通气模式:通气机增加或替代患者肺通气的自动运行方式称为通气模式。有四类基本模式:不提供吸入气类:INPV 体外间歇负压通气;提供吸入气类:A、吸气期a、吸气启动:切换:通气机吸气期与呼气期之间的机械转换。启动(initiating ):通气机由呼气期或静息状态转为吸气期的机械转变过程。在同步呼吸时还称为触发(trigger)。要完成的机械操作:放输气系统输出气体;关闭呼气阀。b、肺充气:通气机向肺内输送气体的过程。压力输气系统以高压向低压释放气体的形式向肺内输送气体;容量输气系统以容积转移的形式向肺内输送气体。要完成的机械操作:保持呼气阀关闭状态;输气系统持续输出气体;限定输出气体的流率、时间、容量、压力等物理参数。B、呼气期c、呼气切换:吸气期转为呼气期的机械转换。由于呼气切换具有调节肺通气参数的作用,有时又称为预调(preset)。要完成的机械操作:输气系统停止输出气体;开放呼气阀。d、肺排气:通气机停止送气,肺内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要完成的机械操作:输气系统持续关闭状态;呼气阀保持开放状态,肺内气体在肺泡回缩力驱动下经呼气阀排出呼吸气路;限定呼气时间、呼气末气道压,特殊情况下还要限定呼气流率。4、通气机的分类:(一)动力分类:分为两类:单能源通气机和双能源通气机。单能源通气机又分为:、气动气控通气机;、电动电控通气机双能源通气机即为电控气动通气机。(二)用途分类:、急救通气机、小儿通气机、时间切换、容量切换、呼吸治疗通气机、高频通气机、压力切换、麻醉通气机、无创通气机3、通气机机械通气的基本过程及对应的机械操作:PNPV 正负压通气;IPPV 间歇正压通气(目前应用最广);CPAP 持续气道正压。(三)呼吸转换原理分类 : 按呼吸转换原理与通气机的物理性质具有内在联系分:、流量切换近代通气机常常采用多种转换原理复合控制,单一转换原理的通气机已不多见。(四)发生器分类:根据驱动压高低分为压力发生器和流量发生器。压力发生器:输气系统输出气压恒定,吸气流率随气道压增高而降低; 输出动力较低、恒压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低,在吸气期保持不变,吸气流率随肺内压的增高而下降;、非恒压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低,在吸气期发生规律变化,吸气流率受驱动压和肺内14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压变化的双重影响;流量发生器:输气系统输出气流恒定,吸气流率不受气道压变化的影响。输出动力较高、恒流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高,在吸气期保持不变,吸气流率不受肺内压变化的影响;、非恒流发生器:通气源驱动压高,在吸气期规律变化,吸气流率不随肺内压变化,但受通气源驱动压变化的影响。5、CPAP 持续气道正压:在自主呼吸条件下采用持续气流输气装臵,并使用限压阀控制气道压的通气支持模式,即在自主呼吸条件下实施压力限定保持气道压高于大气压的通气支持模式。此模式下吸气期和呼气期气道压始终高于大气压,肺通气量和吸气动力主要由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决定。CPPV 持续正压通气:间歇正压通气时采用 PEEP 阀保持通气周期气道压均高于大气压的通气模式称为 CPPV,其肺通气量取决于通气机。气道压曲线:通气过程中气道压随时间变化曲线。6、通气机的基本工作参数:基本功能:完成 IPPV 通气必不可少的功能。相关参数:包括时相参数和气量参数。通气频率 f:通气机每分钟通气周期数,以次/分(bpm)为单位。常频 460bpm,高频 603000bpm吸呼比 I:E,以吸气时间为 1,与呼气时间的比例,常见范围 1:(1 3)。潮气量 Vt:通气机每次输出气体容积,以 ml 为单位。常见成人范围 2001000ml,小儿 5200ml。通气量 MV:通气机每分钟输出气量的总和,常见范围 115L/min。气道峰压:简称气道压或吸气压,是吸气期的最高气道压,以 kPa 或 cmH2 O 为单位。通常可调范围为 04.0kPa(040cmH2 O)。吸气流率:通气机吸气期输出气流率的调节功能,以 L/min 为单位。常见范围 0120L/min。辅助通气模式下,还存在下列基本功能:灵敏度:辅助通气模式下吸气触发的基本调节参数,压力触发通气机以 cmH2O 为单位,可调范围-3.0-0.5cmH2 O;气流触发通气机以 L/min 为单位,可调范围 13L/min。窒息时间:患者自主呼吸停止,通气机自动转换为控制通气的时间调节,常为默认值,1030s。备用通气频率:在控制/辅助通气模式下,患者自主呼吸停止后通气机自动转为控制通气的频率,与控制通气频率设定范围相同。改善通气效果的辅助功能:叹息:长时间控制通气中模拟正常人打哈欠,间歇进行深吸气的附加通气功能。通常由周期控制电路产生极低频率并具有较长吸气时间的方波信号直接控制通气阀,进行一次强制性深吸气。时间为控制吸气预定时间 2 倍,叹息潮气量约为预定潮气量 1.5 2 倍。吸气末平台,亦称吸气末停顿/吸气末屏气。延长了气体在肺泡内停留时间,有利于气体平衡和交换。反比通气:控制系统基本呼吸比调节范围的扩展设计。常规间歇正压通气的吸气时间短,呼气时间长。反比通气肺泡充气时间长,有利于维持肺泡膨胀,增加功能残气量,但平均肺内压大,影响循环功能。PEEP:呼气末正压,呼气末期呼吸气路内压强高于大气压。有利于维持小气道开放和肺泡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可改善肺泡换气功能,可纠正肺通气性低氧血症,主要用于 ARDS和肺不张患者。15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空氧混合器:调节吸入气氧浓度,使其在 21%100% 内按需要调节。除急救通气机和麻醉通气机外,大多数治疗通气机具有吸入气湿化功能。7、输气系统的功能及分类。每种输气系统的通气特征及特征曲线。压力输气系统与容量输气系统的区别?功能:接受控制系统的操作,切换吸气或呼气状态;确定吸气气流形式,满足最大通气要求;调节并限定输出气体的流率、容量、压力等气量参数;防止过高的气道压伤害通气对象。分类:通气源工作原理决定通气机的物理特性和吸气气流形式,分为压力型、容量型和持续气流型三类。A、压力输气系统:具有较强的压强,以高压气源释放气体的形式完成肺通气。 必须具备通气阀和流量调节装臵限定通气时间和吸气流率。a、高压输气系统特性:输气系统驱动压 PS(300K Pa 以上)远大于气道压(02K Pa),输出气流不受气道压变化的影响,形成典型的恒流吸气;在通气阻力增大或顺应性恶化时,可保证潮气量不变,但气道压增高;高压驱动气源直接作为吸入气,存在肺气压伤的隐患。特性曲线:恒压高压输气系统+L/min吸气呼气+KPa吸气呼气+L/min0吸气00t流量曲线tml呼气流量-容量环_气道压曲线恒压高压系统特性曲线b、射流空气混合器输气系统特性:输气系统驱动压恒定,但输出压力较低,吸气流率受气道压增高的影响,形成减流吸气特性。在患者肺顺应性下降时,气道压增高有限,潮气量可能降低,需要加大驱动气流补偿。特性曲线:恒压中压输气系统+L/min0kPa+L/min0t流量曲线-气道压曲线t+0ml-流量-容量环恒压中压输气系统特征曲线c、重力风箱输气系统特性:驱动压低,吸气流率受气道压的影响,形成减流吸气;16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病人肺顺应性减小时,不能提高气道压维持吸气流率。由于肺弹性阻力增大,风箱下降变慢,吸气时间延长,呼吸频率减小,分钟通气量下降,只适用于正常人的通气。特性曲线:恒压低压输气系统+L/min0t流量曲线+kPa0气道压曲线+L/mint0ml流量-容量环-恒压低压输气系统特征曲线d、弹力风箱输气系统特性:Ps 递减,吸气流率受气道压和驱动压的双重影响,形成减流吸气;重力风箱 Ps 高于气道压,可以用于胸肺低顺应性患者。特性曲线:减压低压输气系统+L/min0流量曲线t+kPa0气道压曲线+L/mint0ml流量-容量环-减压低压输气系统特征曲线B、容量输气系统:具有最大输出气量限定的性质,与肺之间不设通气阀 和流率调节装臵,风箱内没有高压,以容积转移的形式完成肺通气,通气特性完全由风箱驱动装臵确定。a、电机正弦驱动容量输气系统特性:电机等效驱动压强大,吸气流率不受气道压的影响。通气阻力增加或肺顺应性减小时,潮气量变化不大,但气道压明显增高。由于曲轴杠杆将圆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时,风箱压缩速度含 正弦函数,致使输出气流也表现出正弦特征,形成正弦吸气流。特性曲线:正弦变速驱动输气系统+L/min+kPa0L/min00流量曲线tt气道压曲线ml-流量-容量环正弦变速驱动输气系统特征曲线b、电机直线驱动容量输气系统17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特性:同恒压高压输气系统特性曲线:同恒压高压输气系统压力输气系统与容量输气系统的区别压力输气系统:(1)基本结构由通气阀、流量调节装臵组成;(2)输出都是具备有一定压力的气体;(3)以高压向低压释放气体的形式完成肺通气;(4)特性曲线由输气系统输出驱动压 Ps 确定。容量输气系统:(1)基本结构由变形容器、驱动装臵组成;(2)具有容量限定的性质,容器内没有高压强;(3)以容积转移的形式完成肺通气。(4)特性曲线由容器外驱动装臵确定。C、持续气流输气系统:特性:呼吸回路提供大于患者通气量的持续气流。驱动压低,吸气流率受气道压的影响,形成减流吸气;病人肺顺应性减小时,不能提高气道压维持吸气流率,只适用于正常人的通气。特性曲线:恒压低压输气系统+L/min+L/minkPa0气道压曲线0t流量曲线t0ml流量-容量环-电动持续气流输气系统特征曲线8、通气机输出气路的基本功能是什么?有哪些气流通道?基本功能:吸气期引导通气机的输出气体到达患者肺内;呼气期引导患者呼出气排出气路,防止呼出气的重复吸入。除基本功能外,呼吸气路还可具备吸入气湿化、呼气末压力控制和监测信号采集等功能。气流通道:通气机常规呼吸气路总是以无复吸入的方式管理呼吸气体,需要具有吸气、呼气和患者三条气流通道,其中的三通管结构分别连接吸气、呼气和患者气道,以完成患者呼吸气体的分离。吸气通道可以安装湿化装臵,呼气通道可以安装呼气末压力控制装臵,患者通道连接气管导管。常见产品有单管和双管两种基本流程。9、麻醉通气机以什么为终端气路?其功能是什么?麻醉通气机以麻醉回路作为终端气路。基本功能:相当于麻醉回路中能够自动张缩的储气囊。吸气期引导通气机气体推动麻醉回路内的气体进入患者肺内;呼气期排出通气机的输出气体和麻醉回路内多余的气体,引导患者呼出气进入麻醉回路。目前常见以下三种麻醉通气机输出气路:袋箱装臵;长管驱动装臵;Fabius 麻醉通气机10、麻醉通气机袋箱驱动气路、长管驱动气路的临床特性。袋箱驱动气路临床特性:(书:本身相当于气动容量输气系统,通气特性由通气机确定,能隔离驱动气和吸入气,附加容量限定性质,具有防止肺气压伤的临床意义。)通气机输出气体与麻醉回路内气体隔离;风箱或贮气囊的运动可反映潮气量的多少;18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上升型风箱存在呼气末正压,下降型风箱具有呼气末负压;必须设有多余气体排放阀,否则可能造成致命的肺气压伤;保证新鲜气体量足够。长管驱动气路临床特性:通气机输出气体与麻醉回路内气体隔离;呼吸末系统内的压强自动与大气压平衡;无论麻醉回路内新鲜气流多少,系统都能自动补偿,正常运行,无气压伤和肺萎陷的危险;麻醉回路内新鲜气流太少,可能发生慢性缺氧;加大流量,可加快麻醉回路内气体的更新或排除;简便易行。11、湿化装臵分为哪二种,它们之间的区别。通气机湿化装臵有常温雾化和加温湿化两类技术 。A、雾化器以雾滴的方式增加气体的含水量,无气体加温作用,可以将水中的溶质带入气体中进行吸入药疗;B、加温湿化器以水蒸气的形式增加气体中的含水量,加湿加温同时进行,比较接近生理。12、通气机报警的应对原则:立即脱离通气机,改换手工管理呼吸。临床检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检查通气机报警提示异常参数的相关部件(如有报警文字提示)。检查通气机的电源、氧气源、压缩空气源及其连接情况。自患者端开始,检查通气机呼吸气路的所有连接部件。检查通气机的报警设臵情况,排除人为设臵不当造成的报警。经排查程序消除故障报警后,方可恢复机械通气。不能排除故障报警者,应更换通气机;恢复机械通气前应例行通气机的用前检查程序。13、常见通气机报警功能及处臵原则。(一)能源报警:电源故障报警;气源故障报警处理原则:属高优先等级报警信号,在场医务人员应立即改换手工管理通气;查找原因排除故障,确认报警自行解除后,方可接入通气机继续机械通气。(二)气道压报警:a、气道压过低报警处理原则:排除能源故障;排除换能器故障;排除呼吸气路连接部位和呼气阀漏气故障;排除气道压下限设定值过高原因,减低设定值低于实际 气道压;如为自主呼吸停止,应改换控制通气模式;如为高顺应患者,可提高潮气量设定值,使气道压高于 下限默认值。b、气道压过高报警处理原则:排除压力换能器故障;排除呼吸气路、气管导管、多余气体阀或呼气阀梗阻故障;排除呼吸气路积水或吸痰清理呼吸道;排除报警上限设臵值过低原因,增大设定值高于实际气道压 ;气道阻力较大的患者,可减小潮气量设定值,使气道压降低,同时增大通气频率维持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恢复对抗呼吸患者,可改换辅助通气模式或脱机,必须通气支持患19麻醉设备学 笔记麻醉学院 2009 级 3 班 李秋冬者可应用镇静药或肌松药消除自主呼吸。(三)通气量报警a、通气量或潮气量过低报警处理原则:排除能源故障排除流量换能器故障;排除呼吸气路连接部位和呼气阀漏气故障;减低潮气量或通气量下限设定值低于实际潮气量或通气量;如为辅助通气模式下,自主呼吸抑制或停止,应改为控制通气模式。b、通气量过高报警处理原则:排除流量换能器故障;降低吸气触发灵敏度(通常为-2cmH2 O 或 2L/min ); 排 除 报 警 上 限 设 定 值 过 低 原 因 , 增 大 设定 值 高 于 实 际 通 气量 ;降低潮气量和通气频率设定值。(四)时相参数报警a、通气频率过低(窒息)报警处理原则:排除能源故障;排除换能器故障;排除呼吸气路连接部位和呼气阀漏气故障;排除通气频率报警下限设定值过高和窒息时间报警设定太短原因。降低频率报警下限设定值,使之低于实际通气频率;或延长窒息时间报警设定值,高于实际呼气时间(通常应大于 10S);提高同步触发灵敏度(通常为-2cmH2 O 或 2L/min );如为自主呼吸抑制或停止,应改为控制通气模式。b、通气频率过高报警处理原则:降低吸气触发灵敏度(通常为 -2cmH2O 或 2L/min);增大通气频率报警上限设定值高于实际通气频率(通常应大于 30bpm)降低通气频率设定值。c、吸呼比值错误报警处理原则: 排除气道漏气或梗阻原因;排除电磁干扰原因;调节吸气流量使吸气时间符合吸呼比设定值。(五)吸入气体报警a、吸入气体温度过高或过低报警:加温加湿器故障处理原则: 调整或检修加温加湿器。b、吸入氧浓度报警处理原则: 校正测氧仪,排除氧气换能器故障;氧气浓度低报警应排除氧气通路故障,氧气浓度高报警应排除空压机故障;维修空氧混合器。13、呼吸功能临床评估正常状态的基本指标:患者胸肺起伏平稳,无缺氧、二氧化碳蓄积或躁动现象。14、FVS 和 PVS 的名称及区别。FVS:完全通气支持,此模式下患者需要的肺通气量和吸气动力完全由通气机提供。PVS:部分通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