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府的婚俗礼仪_第1页
清朝王府的婚俗礼仪_第2页
清朝王府的婚俗礼仪_第3页
清朝王府的婚俗礼仪_第4页
清朝王府的婚俗礼仪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六次古清王府选妇择婿,“门当户对”是首先要遵守的。结成一对夫妻,要履礼,直至婚礼后第四天,新婚夫妇率仆众回门,气象万千的王府婚礼,才算在“无声”有序”中曲终。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王府选妇择婿,绝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样简单。在那个年代,当然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更主要的是讲究“门当户对。在清代早期,王府只能与蒙古博尔济特氏(即蒙古贵族)和满洲名门望族如瓜尔佳氏、钮钻禄氏、乌喇氏、舒穆禄氏、富察氏、佟佳氏等通婚。到了清末民初才与内务府联姻。在严格的“门当户对”的前提下,成亲也很不一般。结成一对夫妻, 要履行 六次古礼(我国古代,婚礼有六:即纳征、纳采、问名、纳吉、 请期、亲迎)。这 种古

2、礼演变到明代,六礼之名虽有变更,其仪并无区别,而且已形成礼制,清代沿袭,变更不大。清制婚礼的第一步叫“提亲”,即古礼的问名。这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媒人,从实际情况而言,这个媒人多半是“陪奉”之类的仆妇,因为她们深知名门望族的底蕴,先由她们穿针引线,征得两家长辈同意后,再根据男女生辰八字进行合婚。一般到朝阳门内路北一家“三元 子命馆”合婚,如“犯相”这门亲事就不提 了。如合成“上婚”、“中婚”乃 至“下婚”再进行下一步一一 “相看。相看中 意,再请出有名的某某福 晋或一品夫人作为正式媒人,而那个起实际作用的媒人则 退居幕后。媒人的第一件工作,是将“龙凤帖”(一种精工裱制的大型折子,封面图案为金色“

3、龙凤呈祥”,折内仅写男女生辰年月,如“乾造年”,“坤 造年”等字 样)和如意钗、钏等物送至女家,叫做“过小帖即“放小定)”。此后,少则半月,多则两月,选择良辰吉日,过大礼(”即“放大定)大定的规模仅次于结婚。 “放定”就是下聘礼。清制的聘礼少者二十 抬,多则三四十抬不等。所谓“抬”,是把礼品分门类捆在长方形油漆 桌上(旧称“栏杆桌)”,披红挂绿。第一抬循例是置放紫檀三镶白玉如 意一柄,第二抬为“通书”、“礼单(”内写迎娶吉期吉时和应趋避之事) 。 以下各抬为女用钿子珠花,朝珠首串,四季首饰(多为镶嵌翡翠), 袍褂衣料,金银锞子(即约一两重的小元宝),衾料棉花,鹅笼(以鹅代古代之雁,翎染红色,共

4、四只鹅,一笼一鹅,二人抬一笼),酒 海(酒为四坛,二人抬一坛,坛体红漆,上绘蓝色龙凤) 。此外,喜字馒头(一斤重一个,上印红“喜”)共四抬,绵羊四只,羊毛均染红 色。礼品装点完毕,如期由四名王府宫员乘马为前导,浩浩荡荡送至女家,男方媒人随抬而至,请女方纳彩,相互道贺,受礼如仪。再过两三个月,便该择期完婚了。在完婚的前夕,要“过嫁妆”。 嫁妆是根据男方的新房而备置的。王府娶亲一般都自成院落,过礼不 久,室内粉刷,室外藻绘,整个院落焕然一新。女方所备嫁妆不少于120 抬,花梨紫檀,红木螺钿制作的全堂家具,以及古玩陈设,如如意、瓶坛、座钟、盆景等等,包括男方“放大定”抬到女方的用品,由 两人执“吉庆

5、有余”的征兆标志为前导,热热闹闹于定婚的头一天送到新房,并按位置设摆停当,叫做“安装”。至此,王府举办婚礼不惜铺 张已可见一斑了。王府的府门是终年不开的,人来人往都走角门。但是,一到王府主要成员结婚那天,府门必须大开,只有知其王府礼制者,才能看出府中是在办喜事。但是,宾客车辆依旧出入角门。除府门大开这点喜庆迹象外,府门还要在过大礼以后油漆一新。此外,再没有什么结婚大喜征兆可寻了。王府结婚期间,玻璃门窗等处,都不贴“喜”字。但是,喜轿所经 第一院落的门栏,必须张灯结彩。新房所在院落,外持“喜”字牛角灯, 形状与过年所用的相同。室内每间四盏“喜”字宫灯,新房门窗虽不贴 “喜”字,倒也喜气盈盈。结婚

6、那日的白天,只是为夜间举行婚礼作准备。宾客一般都在晚饭后才前来道贺,既无丰盛筵席,也不备名酒,只款待香茶一盅,谓之“请茶恭候。”还有与一般人家明显不同者,即不扎喜棚。男宾客到轩馆落座,女宾客则径至关房院内各房休息,说些道贺套话,有无酒筵招待,全不在意。惟宾客的随从人员,既不能喝酒吃菜,又得不到酒饭钱,故多有怨言,说是“不尽人情”。宾客相至,府中的一切准备就绪,约在亥初时刻,由一名老太监登堂回话,说是吉时已到,可以吩咐发轿,主人首肯。这时,早在亲戚或同族中选就一名十龄以下的童子,至洞房炕上敲锣三下,谓之“响 房”。锣声一响,则“发轿”之令迅速传至府门内,早已齐集在那里的迎亲人马,随即出动,虽有鼓

7、乐,但行在街上并不吹打,叫做“设乐不 奏”。只听到位列最前面的开道锣,连敲三响,则见 120对“喜”字灯笼 (即牛角灯)高高举起,宛如两条火龙,徐徐前进,宏伟壮观。由于 没有人声嘈杂才有“壮而无声”之说。灯笼后面,有王府四名乘马官员 手执藏香,还有步行者四人,手执提炉,内焚檀香,其后,为一乘“黄 天络网”大红官轿,由八人抬着,再后,是由四人抬着的官轿,轿内为娶亲太太(即男方之正式媒人)。娶亲太太所着服饰与平日不同,要在袍褂之上披大红袍罩,钿子上也加大红钿罩,很像一顶红风帽。女方的送亲太太所着服饰与男方相同。除送亲太太外,女方尚有四位男宾,各乘马车,随轿前往,称之谓“送亲爷们”。这四位男宾官阶大

8、 致相等,不外是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和一品大员等。乘马由王府男方的迎亲人马和所备喜轿,由提亲官员陪送至女家门口。新郎官员陪送也赶到了,并先入女方喜堂,一言不发,也不落座,只行三叩首礼。礼毕,随即返回王府。新郎离去,提亲官员才命众人把喜轿抬入喜堂提亲。王府婚礼与一般人家不同的有以下四点:一、内亲兄弟陪送,不扶轿杆;二、喜轿入喜房前,无过火盆之举;三、不倒红毡;四、新娘出轿门不跨马鞍。相同的是新郎向喜轿连发三箭和新娘抱宝瓶出轿,以及迎喜神同拜天地等等。新娘至洞房,已早有四位中年妇女在那儿等候。这四人统称“全 靠人气亦称“全福人”即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丈夫在世者)。她们都 是从至亲或族人中邀请

9、来的,其任务首先是揭“盖头”,继而接宝瓶, 接着为新娘梳妆,换礼服,然后,安排新娘、新郎在已铺好被褥的炕上分男左女右落座,接着由四名“萨马太太”用满语念诵吉利之词。此时,一人托着红木盆,内有烧熟而无味的羊肉,呈奉新郎新娘分食,谓之吃“阿什不拉密”(满语)。紧跟着“全靠人”端来一盘微型饺子,让新郎新娘各咬一口,谓之“吃子孙饽饽”。边吃,“全靠人”边问 : “生不 生? ”一般由新郎回话:“生。至此,“全靠人”一应人等,一一退出洞房, 只留新娘一人暗坐帐内,直到天明,谓之“坐帐”。新郎不得在此,须 往静室休息。有的趁此时刻,则至各轩馆与清客们喝酒说笑去了。黎明之后,新郎新娘由太监、仆妇陪同前往宗祠

10、行礼,叫做“朝 庙。朝庙礼毕回至上房,向公婆及各房长辈行“双礼”(由男左女右同 时跪下行两跪六叩首礼),如唐诗“待晓堂前拜舅姑”所描写的那样。 向长辈行礼告毕,即向同辈请安,这称之谓“分大小”。此后,便把新 娘备好的尺头(衣料)分赠给长辈、公婆、同辈等人,谓之“开箱礼”。 行礼时磕头,开箱时请安,整个上午,磕不完的头,请不尽的安,至婚礼结束时,新郎新娘已是头昏脑胀,疲惫不堪。结婚后的第四天,新娘乘车,新郎骑马,率领仆众去女方家看望双亲,谓之“回门。至此,王府气象万千的婚礼,总算在“无声”有序”中曲终。补充资料:满洲族的婚礼独具特色。在举行“拜堂”典礼前后,新娘还要经过“上头”“开面”及“坐福”等传统民俗的“洗礼”“上头”和“开面”多在结婚典礼当天早晨太阳没有出来、男家接亲 人马还没到来时进行。其过程是:请儿女双全的老妇人把新婚女子的辫发改梳成发髻,俗称“大卷头”戴上扇形或方形的传统头饰,俗称“上 头”用五彩线将新婚女子脸部的汗毛绞掉,象征“改头换面”,新生活 开始。到了男家,经过“射三箭” “拜北斗”“拜天地、祖先”及“跨马鞍 抱宝瓶”等仪式后,新娘被搀进洞房。接着,新娘须盘腿上炕、面向炕 里“坐福”又俗称“坐帐”“闷性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