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交流课件_第1页
防雷接地交流课件_第2页
防雷接地交流课件_第3页
防雷接地交流课件_第4页
防雷接地交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一、雷电危害雷电危害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三、防雷与接地措施三、防雷与接地措施四、防雷经验四、防雷经验n直击雷:直击雷: 破坏建筑物和构筑物,引起森林火灾,使人员伤亡,引起易燃、易爆场所爆炸,使高压送电设备中断送电,烧毁低压配电设备。n对通信计算机房的危害:对通信计算机房的危害: 机房所在建筑物安装了避雷针、避雷带(网)是否就会保证机房不受雷击破坏呢?可以说,不能。因为以上防雷设施只能防直击雷对建筑物、天线等不遭损坏,不能防止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对线路、设备的危害。n直击雷:直击雷:雷电流也是电流,它具有电流的一切效应,不同的是在短时间内以脉冲的形式通过强大的电流。直击雷的雷电流的峰值可达

2、数百KA,它的峰值时间通常负闪击只有数百ms,正闪击长些。正是这种特殊情况,其破坏作用有下列几种:n1、雷电流热效应的破坏作用:、雷电流热效应的破坏作用:由于雷电流很大,通过的时间又短,雷电击在树木或建筑物上,瞬间产生大量热,又来不及散发,使物体内的水分变成蒸汽,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造成破坏。雷电流通过金属体时,其通道的温度可达6000-100000,如其截面不够大时,可使其熔化。n2、雷电流冲击波的破坏作用:雷电流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雷电通道的温度很高,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速度向四周扩散,其外围的冷空气被强烈压缩,形成”激波“。这种激波在空气中传播,其破坏作用就像炸弹爆炸一样

3、,使其经过的建筑物、人、畜受到破坏和死亡。n3、雷电流动力效应的破坏作用、雷电流动力效应的破坏作用n在载流导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在该磁场里的载流导体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同样,原载流导体也受到后者电磁力的作用。n两根平行的导体流过方向相同的电流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有迫使其靠拢的趋势。n在同一根导线或导体的弯曲部分有电流通过时,由于电磁力的作用,可使其折断,其夹角为锐角时其受到的折断力越大。故步自封引下线不能打成锐角的拐弯。n10、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就是将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其主要作用是系统电位的稳定性,即减轻低压系统由于一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并能防止绝缘击穿。工作接

4、地在AC/DC电源内或配电屏内(注意是在电源内部)。n1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装置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以防止该部分在故障情况下突然带电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防雷装置如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一、电力线的防护一、电力线的防护 1、在山区,经常遭受直击雷侵入的低压架空电力线,在山区,经常遭受直击

5、雷侵入的低压架空电力线,可在架空电力线上方可在架空电力线上方1m处同杆架设避雷线,避雷线宜使处同杆架设避雷线,避雷线宜使用直径用直径8mm以上的钢绞线,其垂度应与电力线一致。避雷以上的钢绞线,其垂度应与电力线一致。避雷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当线路较长时,可每隔线(除终端杆处)应每杆(当线路较长时,可每隔35杆)杆)作一次接地,其地网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作一次接地,其地网的接地体宜设计成辐射形或环形。 2、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引出的零线不得作重复接电力电缆在进入机房交流屏处引出的零线不得作重复接地。地。3、站内、外使用的电源配电箱应安装断路开关,不得安装、站内、外使用的电源配电

6、箱应安装断路开关,不得安装漏电开关。漏电开关。 4、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作保护接地,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严禁作接零保护。三、通信线路的防雷与接地三、通信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1、将末端盒接入到机房里面的这段线路改用无金属光缆将末端盒接入到机房里面的这段线路改用无金属光缆 2、将光缆直接埋地(金属屏蔽层就近可靠接地)或者套钢管(钢管两、将光缆直接埋地(金属屏蔽层就近可靠接地)或者套钢管(钢管两头就近可靠接地)埋地处理,一般从光缆的末杆或者第二根杆开始埋头就近可靠接地)埋地处理,一般从光缆的末杆或者第二根杆开始埋起,埋设长度不小于起,埋设长度

7、不小于50M 3、架空引入的光缆在进入机房后,将机架或尾钎盒尽量放靠近入口侧。、架空引入的光缆在进入机房后,将机架或尾钎盒尽量放靠近入口侧。 4、对光缆金属体的接地应作妥善处理。光缆安装时,应将光缆金属对光缆金属体的接地应作妥善处理。光缆安装时,应将光缆金属体和光缆终端盒内专用接地母排妥善连接,同时将该接地母排直接与体和光缆终端盒内专用接地母排妥善连接,同时将该接地母排直接与室外馈线接地排相连,布放的接地线截面积宜不小于室外馈线接地排相连,布放的接地线截面积宜不小于35mm2。若与馈。若与馈线接地排距离较长(大于线接地排距离较长(大于2m),也可与室内接地汇集线就近连接。),也可与室内接地汇集

8、线就近连接。此外,光缆金属体专用接地母排应与光缆终端盒体和机架内金属体进此外,光缆金属体专用接地母排应与光缆终端盒体和机架内金属体进行电气隔离行电气隔离或者在机架下方直接接地或者在机架下方直接接地四、其他设施的防雷接地四、其他设施的防雷接地 1、各种监控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电缆屏蔽层或钢管两端必须接地各种监控线缆应采用屏蔽电缆或穿钢管,电缆屏蔽层或钢管两端必须接地 2、监控缆线及线槽的布放应尽可能避免紧靠建筑物的立柱或横梁。在不可避免监控缆线及线槽的布放应尽可能避免紧靠建筑物的立柱或横梁。在不可避免时,应尽可能地减小沿立柱或横梁的布线长度。时,应尽可能地减小沿立柱或横梁的布线长度。 3

9、、空调室外机电源线应采用三相五线电力电缆或单相电力电缆。严禁将室外机空调室外机电源线应采用三相五线电力电缆或单相电力电缆。严禁将室外机机壳与避雷带、雷电引下线、塔体或室外接地排相连。机壳与避雷带、雷电引下线、塔体或室外接地排相连。 4、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与机房内走线架、吊挂铁架、机架或机壳、金属通风管道、金属门窗等均应与接地汇集线相连作保护接地处理,走线架各段应电气连通。室内走线架应与接地汇集线相连作保护接地处理,走线架各段应电气连通。室内走线架应与建筑物内的钢筋(包括立柱、梁、地板)绝缘,更不得与室外馈线架直接连建筑物内的钢筋(包括立柱、梁、地板

10、)绝缘,更不得与室外馈线架直接连通。通。 5、彩钢板房的墙体应与基站地网连成一体。彩钢板房的墙体应与基站地网连成一体。 6、机房内具有金属外壳的设备都应该做保护接地。例如,、机房内具有金属外壳的设备都应该做保护接地。例如,DDF架,虽然是不耗架,虽然是不耗电的设备,其金属外壳也需要保护接地;机房中一些专门放置小型台式设备电的设备,其金属外壳也需要保护接地;机房中一些专门放置小型台式设备的金属机架,其架体本身也需要做保护接地。的金属机架,其架体本身也需要做保护接地。7、电视机、显示器等具有加强绝缘塑料外壳的电器,不需要做保护接地。、电视机、显示器等具有加强绝缘塑料外壳的电器,不需要做保护接地。n

11、五、天然气场站设施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装置 1 、储存设施接地点不少于两处;2、单置防雷、防静电、电气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共用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地上或管沟敷设天然气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30欧姆;3、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欧姆;4、铠装电缆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保护钢管、充装、装卸软管两端均接地完好。防雷设施防雷设施1、采用避雷带(网)保护;2、防雷检测记录有效。信息系统信息系统1、配电线路有耐压(电涌)保护;2、电源端有耐压保护;3、接地电阻合格。阀门跨接阀门跨接1、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可靠;2、无明显腐蚀。一、室外施工地网

12、1、水平接地体扁钢应垂直铺设在预先挖好的地沟内,遇到地下管线水平接地体扁钢应垂直铺设在预先挖好的地沟内,遇到地下管线使扁钢达不到要求的埋设深度时,扁钢必须铺设在其下部。在铺设地使扁钢达不到要求的埋设深度时,扁钢必须铺设在其下部。在铺设地网连接线无法避开如阴井等情况时,必须穿网连接线无法避开如阴井等情况时,必须穿PVC管管 2、垂直接地体在地沟内的打入深度应不小于垂直接地体在地沟内的打入深度应不小于2.5m,若地质较硬导致,若地质较硬导致角钢无法打入到要求的深度,可以将角钢的多余部分去除。为了便于角钢无法打入到要求的深度,可以将角钢的多余部分去除。为了便于焊接,打入角钢的侧面应与垂直布放的扁钢相

13、平行。焊接,打入角钢的侧面应与垂直布放的扁钢相平行。 3、地网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电焊或气焊连接,不宜采用螺钉连地网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电焊或气焊连接,不宜采用螺钉连接或铆接;无法使用电焊或氧焊的,建议使用热熔焊接。接或铆接;无法使用电焊或氧焊的,建议使用热熔焊接。 4、地网沟应在建筑物散水点以外开挖,地网沟距离建筑物地基应该地网沟应在建筑物散水点以外开挖,地网沟距离建筑物地基应该1m以上;当地网沟穿越围墙、地基、线缆沟或直埋电缆时,应对上以上;当地网沟穿越围墙、地基、线缆沟或直埋电缆时,应对上述设施采取一定的加固或保护措施。述设施采取一定的加固或保护措施。一、室外施工其他1 1、室外

14、电力电缆、通信电缆采用铠装电缆或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时,地、室外电力电缆、通信电缆采用铠装电缆或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时,地埋路由宜避开暗沟、热力管道、污染地带等。机房内无地槽时,地埋埋路由宜避开暗沟、热力管道、污染地带等。机房内无地槽时,地埋电缆要穿钢管埋地进入。要求地埋电缆离地面距离不小于电缆要穿钢管埋地进入。要求地埋电缆离地面距离不小于0.7m,钢管,钢管及铠皮要做好良好接地。及铠皮要做好良好接地。 电缆埋地采用外套钢管时,钢管与地网应电缆埋地采用外套钢管时,钢管与地网应作良好的电气连通,钢管两端口要采取防损伤及防水的措施,可用防作良好的电气连通,钢管两端口要采取防损伤及防水的措施,可用防火泥

15、等作封堵处理。火泥等作封堵处理。 2、回土时,不得将石块,砖头,垃圾等杂物填入沟内,回土过程中应回土时,不得将石块,砖头,垃圾等杂物填入沟内,回土过程中应将填入的土夯填严实,夯填次数不小于三次,土质干燥夯实时应浇水将填入的土夯填严实,夯填次数不小于三次,土质干燥夯实时应浇水 3 3、室外开挖地沟应保证地沟深度不小于、室外开挖地沟应保证地沟深度不小于0.9m,其上部宽度不小于,其上部宽度不小于0.5m,下部宽度不小于下部宽度不小于0.4m,并且开挖时应尽量避开污水排放和土壤腐蚀性,并且开挖时应尽量避开污水排放和土壤腐蚀性强的地段强的地段 二、室内施工二、室内施工设备接地设备接地1、各设备的保护地

16、线应单独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上引入。各设备的保护地线应单独从接地汇集线或接地汇流排上引入。 2、交流零线铜排必须与设备机框绝缘。交流零线铜排必须与设备机框绝缘。3 3、开关电源的直流工作地应用不小于、开关电源的直流工作地应用不小于70mm2的多股铜导线单独从接地汇的多股铜导线单独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集线上引入 4、各设备的保护地线严禁复接。各设备的保护地线严禁复接。 5、走线架、金属槽道两端应与接地汇集线作可靠连接,接地线缆宜采走线架、金属槽道两端应与接地汇集线作可靠连接,接地线缆宜采用用35mm295mm2的铜导线;走线架、金属槽道连接处两端宜用的铜导线;走线架、金属槽道连接处两端宜用16

17、mm235mm2铜导线做可靠连接,连接线宜短直,连接处要去除绝铜导线做可靠连接,连接线宜短直,连接处要去除绝缘层。缘层。 并且走线架的各个连接处必须用多股铜导线或者扁平线做等并且走线架的各个连接处必须用多股铜导线或者扁平线做等电位连接。电位连接。二、灵活应用三、防雷工程三、防雷工程 接地电阻只能反应出这个接地网的导电能力,它在仪表的这段距接地电阻只能反应出这个接地网的导电能力,它在仪表的这段距离内或者说这个范围内导电时产生了这么大的电阻。那也许有人会问离内或者说这个范围内导电时产生了这么大的电阻。那也许有人会问那对防雷有什么作用呢?雷电的瞬间电流和电压都是非常大的,在通那对防雷有什么作用呢?雷

18、电的瞬间电流和电压都是非常大的,在通过介质释放时会产生热和电感。它在通过我们为它设计好的路上释放过介质释放时会产生热和电感。它在通过我们为它设计好的路上释放自己的能量时,如果产生很大的电阻,那么会影响雷电的释放速度并自己的能量时,如果产生很大的电阻,那么会影响雷电的释放速度并且产生热,那么如果雷电不及时的释放,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地电位反且产生热,那么如果雷电不及时的释放,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地电位反击或雷击损坏等情况。并且会产生很大的,对地网的设施的破坏。所击或雷击损坏等情况。并且会产生很大的,对地网的设施的破坏。所以接地电阻也是防雷的重要参数,但不是唯一参数,雷电在进行释放以接地电阻也是防雷的重要参数,但不是唯一参数,雷电在进行释放时,最先考虑的是应该雷电释放的截面积,截面积大了,雷电释放的时,最先考虑的是应该雷电释放的截面积,截面积大了,雷电释放的速度自然也就会快了,也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