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本集锦10篇范本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本集锦10篇范本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本集锦10篇范本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本集锦10篇范本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本集锦10篇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10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早春的景色,感受早春景色的美丽。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晴朗、明净、金灿灿、鲜艳、散发等词语的意思。3、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花衣服指的是什么。4、能用几句话说说在校园里和校园外所看到的春天景色。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教学难点 :小学

2、生理解力较欠缺,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大自然早春景色的美丽;另外,二年级的学生观察力较差,语言表达欠丰富,因此要细细指导学生观察、练说春天的景色。三、教学时间:3课时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一)板画揭题。1、指名读课题,板画小河。2、谁说的?(小河)也就是说是小河介绍自己,可见这是一篇童话。(二)读通课文,了解大意。1、听录音。小河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我是一条()的小河。2、下面我们大家就把自己当做小河,那要请你来做自我介绍,你觉得应该做一些什么准备?生说。师让要求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课

3、文读通顺。3、检查自学情况。(1)读音。(2)生字字型。练习:火山( )丰色( )鱼羊( )木口( )认识鱼字旁和辛字旁。(3)分段读课文。对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强化练习。(三)润色课文。听了我们班小河的自我介绍,自己也读了课文,请你再读一读,选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四)作业 练习:选合适的词填在( )里。鲜艳 金灿灿 明亮 明净 绿油油 晴朗( )的小河 ( )的蓝衣服( )的天空 ( )的花衣服( )的迎春花 ( )的麦苗第二课时要点:学习课文,能说出小河的蓝衣服和花衣服指的是什么;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细读第1自然段。1、要求:读一读,想一

4、想:小河跑过了哪里?看到了是什么?2、交流自学情况。3、品位分析词句。第1句:我跑过田野,看见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迎春花,我换上了一件鲜艳的花衣服。()展示多媒体课件,说说看到的景色。(看图理解金灿灿)()花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鲜艳的花衣服?(水中的倒影)除了说中说到的绿油油、金灿灿之外,还会有什么呢?()为什么是用换?()指导朗读。第2句:晴朗的天空给我穿上了一件明净的蓝衣服。()看图理解蓝衣服是指什么?为什么说是明净的蓝衣服?4、引导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小河水是干净的,春天的景色是美丽的)5、指导感情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齐读。(二)细读第2自然段。1、要求:

5、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2、交流自学情况。3、运用多媒体课件,感受果园里花儿盛开的美景,理解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河。4、给快乐找近义词,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快乐?5、小河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看美景,闻花香)6、读出果园里的美景。7、指导感情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三)细读第3自然段。1、要求:读一读,划一划:小河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指名读出划下的句子。3、到处都是歌声可以听见谁在唱歌?他们为什么要歌唱呢?4、师:是呀,到处都可以欣赏到春天的美景,到处都可以听见动听的歌声,怎能叫我不快乐呢?怎能叫我不喜欢呢?祖国到处都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的春天

6、美景。5、指导朗读。(四)作业 布置:摘录描写春天果园的词句,或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三课时要点:复习巩固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说出校园里或校园外看到的春天美景。(一)复习巩固。1、字词听写。2、词语的搭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明亮的( ) 晴朗的( )绿油油的( ) 穿上( )跑过( ) 奔向( )(二)指导朗读课文。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课文。3、指名逐段赛读课文。4、齐读全文。5、练习背诵。6、指导:我跑过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远方的小河怎样?最后他们跑到哪里去了?7、师引背,然后指名分段背诵。(三)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美景。背诵部分好词好句,积累词汇

7、。(四)完成课堂作业 本。反思:课文的语句优美,意境也是美的,可是在现在污染厉害的情况下,城里的孩子并没有亲见清澈的河流。那让他们显示出那样的图象也是困难的,所以教师就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让学生有一个感知,有一个了解。但在这里,师疏忽了一点,教后才发觉,这篇文章除了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之外,还可以渗透点环保的知识,不一定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怎么样,河水是如何的肮脏,可以就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比如说:同学们,只有我们大家,我们人类都爱护小河,小河才能够继续地明亮,继续地快乐下去。这是人文的教育,即使是一句话,如果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说,我想也是可以对学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知识

8、点的教学,有点支离课文的感觉。那到底能给学生多少的美感呢?这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学生在读的时候是有轻重的,是有缓急的,但再过一段时间,这条明亮的、快乐的小河还能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多少的印象呢?不知道。如果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趣,我想效果会稍微的好一点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设想教学本文,宜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默读以疏通其文,朗读以领悟其妙。本文内容比较浅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引导。要求学生当堂熟读成诵,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由于本文是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教师有必要谈谈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方法。课前可安排预习。教学目

9、标1背诵,翻译全文。2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一一物外之趣。3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重点、难点理解文言词句,感悟物外之趣。教学方法传统的朗读和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悟课文内容: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矫正自己在朗读上诸如语气,节奏、速度和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在内容的理解上,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难点问题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

10、,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学习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视朗读背诵。在朗读时,要很好地把握语气和节奏,要大声地读,读出点文言味儿来,读出文章的主旨。教学手段录音机、投影仪。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扫除字词障碍,疏通文意。2,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整体感知(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儿童是天

11、真烂漫的。对世界,他们充满了好奇和幻想。小时候,我们都玩过过家家游戏,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的当爸爸,有的当妈妈,有的当孩子。有句儿歌唱道(教师唱):小板凳啊摆一排,小朋友们坐上来啊坐上来。我当司机把车开啊,我当司机把车开。轰隆隆隆,轰隆隆隆,轰隆隆隆,鸣一一。看,小板凳排起来就成了火车了。多有趣!青梅竹马这个成语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们知道其中竹马是什么意思吗?李白有诗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其中竹马就是小孩子将竹竿跨在裆下当作马来骑。这种想像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文字家沈复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们许多儿时的回忆,许多奇思妙想或许能给我们带

12、来意想不到的启发。(二)板书课题(三)出示教学目标(四)作品,作者简介课文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趣事。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五)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朗读方法上,教师要在语音、语气、节奏、感情等方面给学习以点拨和指导。对学生的课堂训练,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鼓励。以下内容应出示投影仪或彩屏显示。1检查预习,让学生试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童稚(zhì)藐(mio)小项为之强(jiáng)鹤唳(lì)云端怡(yí)然称快凹(o)凸(t)土砾(lì)壑(hè)庞(pá)然大物虾(h

13、5;)蟆(ma)2认真默课文,仔细揣摩课文内容,试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搞不清的四人小组讨论,合作解决。(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2)故时有物外之趣。(故,所以)(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5)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徐,慢慢地。)(6)果如鹤唳云端。(唳,鸟鸣。)(7)凸者为丘,凹者为壑。,(丘,山丘。壑,山沟。)(8)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抽打。)(9)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10)私拟作

14、群鹤舞于空中。(于,在。)(1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之,指蚊子。)(12)徐喷以烟。(以,用。)(13)使之冲烟而飞鸣。(之,蚊子。)(14)蹲其身,使与台齐。(其,自己。)(15)以草为林。(以,把。)(16神游其中。(其中,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17)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18)驱之别院。(之,它。指癞蛤蟆。)3.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3)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5)作青云白鹤观。(6)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7)蹲

15、其身,使与台齐。(8)见二虫斗草间。4,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想一想该怎样翻译(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2)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断地叫好。)(3)蹲其身,使与台齐。(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齐平。)(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我便在这种境界中亲历游览。)(5)见二虫斗草间。(我看到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6)捉始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捉住癞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了别的院子。)二、布置作业1完成研讨和练习第二题。2,写一个复述课文内

16、容的提纲。3思考题: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的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2、学会本课的8个新词,能按要求写近义词。3、认识按事物发展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初步学会理清按失望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顺序。4、能正确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按事物发展的顺序组句成段的叙述方式,能理清它的顺序。难点:理解李四光研究石头的意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李四光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2、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3、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领会按事

17、物发展顺序写的一段话。二、教学过程 :、简介李四光的生平,揭示课题出示李四光的图片,问:你认识他吗?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揭题。学习生字“藏”。“藏”的笔画比较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学习字词。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2、读生字并组词。3、你觉得哪个生字比较难写难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把自己认为难写的生字写几遍。5、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读一读,教师投影新词,让学生合上书,读给同桌的同学听。6、你懂哪个词的意思,可以直接把意思说出来或出道题考考同学。7、提出还不懂的词语,想办法弄懂。、学习第2

18、自然段1、自己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李四光和他的女儿在捉迷藏是,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样?2、汇报交流:(开始他们完得真高兴,后来爸爸不见了。)3、课文哪几句写他们玩得高兴?4、指导朗读这几个句子。5、课文哪几句写爸爸不见了?6、再次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7、小结:这段话是按捉迷藏这件事”开始怎么样,后来怎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像这样的顺序,就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根据“单元学习提示”落实训练重点。1、自读“单元学习提示”,想想: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怎样来学习按这种顺序写的一短话?2、汇报交流。3、巩固迁移训练。读下面一段话,想一想,按什么顺序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19、?最后写什么?课外活动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并准备了一个纸板鼻子,叫我们蒙上眼睛给贴上。同学们按顺序一个一个蒙上眼睛,手拿着“鼻子”去贴,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下巴上,有的把鼻子贴到了头顶上,还有的同学把鼻子贴到了耳朵上。教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哄笑声。最后一位同学上去贴,正好把鼻子贴正。游戏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指名读要求。按要求指导自学。指导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强调学习方法。(略)、课堂小结完成作业 :作业 本上第六题。读下面一段话,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我坐在餐桌前,开始吃妈妈为我准备的早餐。()早晨,我迅速起床,叠好被子。()吃完早餐,我背上书包,高高兴

20、兴的上学去。()我到卫生间去洗脸、刷牙、梳头。板书设计 :13、捉迷藏先写玩得很高兴 事情后写爸爸不见了 发展最后写玲玲去找爸爸 顺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具体了解李四光、介绍李四光,并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2、学习课文把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3、能写出“发觉、专心致志、”的近义词。教学过程 :、复习1、认读生字、词卡2、你课外对李四光又有什么新的了解?能介绍给大家听吗?(及时表扬自己课外查找资料的同学)师:我们学习的途径很多,课内外结合能帮助我们学得更好。请读读第一小节,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李四光哪些方面?、学习第一小节。1、读一读,介绍了哪几方面?(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对石

21、头有研究、搞研究很专心)2、重点读懂第二句话:“可”能换成什么词?从哪里看出他对石头有研究?你能用“只要就”说话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你认为哪几个词在语气上要注意的,自己处理一下。4、你能把自己课外了解的,和这三方面内容结合在一起介绍给大家听吗?、学习第三小节师:李四光研究起石头来,会把什么事情都忘了,这一次他又把什么事忘了?1、读读第三小节,说说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大面积训练并板书)(玲玲找不到爸爸,很不高兴找到了爸爸爸爸正在专心致志地研究石头玲玲不生气了)2、你能给“专心致志”换个近义词吗?李四光的专心致志表现在哪里?(学生自由看图、看文说)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结:1、课文

22、讲了一件什么事?(完成课后第四题)2、师:学了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大面积训练说话)、课堂作业完成课堂作业 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13、捉迷藏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对石头可有研究研究石头会把什么事都忘了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学习目标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二.重、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

23、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五.教学方针讨论,探究学习第一课时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

24、陨(yn)石、大坑(k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三解决一些术语词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3.突兀:高耸。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

25、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认读要写的字。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藏”字17画,第六笔为“”。“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3各自抄写。第二课时一四人小组讨论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把仍不能弄懂的记录下来二全班反馈,归纳整理提出的问题三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

26、必须弄懂的问题(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

27、也是原因之一)(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读后讨论。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c)李四光回家乡专

28、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四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五作业设计:小练笔:我的小发现板书: 7 奇怪的大石头解 之谜李四光教学设计方案 篇5一、概述 秋天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

29、上册,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纯净的诗篇。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画面清静,悠远,朦胧。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本诗语言流畅、优美,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做到熟能成诵。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通过描绘画面、品味语言、仿写诗歌来体会诗歌的情感。3.情感态度

30、与价值观目标: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准确生动的语言。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学,学生对 学习语文较感兴趣,但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语感较差,语文素质参差不齐。2、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我感到自己所任教的七年级两班学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具有初步朗读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3、学生具体的学习写景的抒情诗歌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朗读全诗。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创设情境、以读促悟、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 于调

31、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2、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描绘图画、品味语言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3、根据教学本课的实际情况,我选择以下的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联想想像法。 (3)比较阅读法。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课前教师下载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2、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人新课1、媒体播放美丽的秋景图画。2、导语: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

32、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 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3、媒体出示作者照片及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播放配乐范读音频。学生勾画字词并感知语言节奏。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2、学生试着配乐朗读。要求读出感情。3、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轻声的自由朗读。请学生注意朗读的语速、节奏、停顿等。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加以评价,并正音4、学生齐读全诗。5.诗歌

3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那么这首诗是悲秋的还是喜秋的呢?(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后,形成了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能被他们自己清晰地意识到,就能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 示自己的舞台。)(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1、出示思考题: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明确三个问题。讨论明确:a.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这是在秋天。b. 三幅

34、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c.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3、图画描绘:出示诗歌所描绘的三幅图景的课件。(学生对照图片展开想像,描绘自己喜欢的画面。)a、先请几名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诗。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b、展示课件图片,学生根据图画,展开想像,描绘画面。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

35、,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少女思恋 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呜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4、研读赏析,品味语言a.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由远及近的顺序。b.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诗,体会、分析感情、语言的精妙之

36、处,并说说你的感受。(播放课件)例:优美语句赏析,主要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娴静的氛围。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37、。“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这个比喻用得好吗?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5、互动释疑:学生提问,小组全班相互解决(四)教师小结,课外拓展1、教师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2、拓展延伸,布置作业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

38、学生的课堂表现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及课堂的表现来进行形成性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八、帮助和总结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

39、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共十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可以让孩子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体会到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这首“拍手歌”,这是个游戏,但绝非儿戏,拍手之间,我们在感受着一个重大的主题,感受着一种责任。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自主学习,教师指

40、导的方式,会读,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牢、丛”二字。2、熟练并有节奏地诵读拍手歌,感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3、在学习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愿。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2、教学难点: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四、教学方法谈话法、朗读法、交流合作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法五、课前反思教学之前在百度网页上搜索识字七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动物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动物的图片,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百

41、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法国女孩蒂比和动物的合影及动物图片做成PPT给同学们演示,拉近学生和动物之间的距离,产生保护动物的愿望。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今天可真精神。老师有两句话想对你们说,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就鼓鼓掌。老师说的不对,就摇摇头。师:第一句,我是你们的好朋友! 第二句,你们是我的好朋友!2、师:老师真高兴,一下子有了这么多好朋友,我还有一位好朋友,她叫蒂比。她是法国人,从小生活在非洲,有许多非洲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PPT展示蒂比和各种动物的合影。)【百度图片】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师:你们想不想成为蒂比的好朋友呢?蒂比对我说,谁喜欢动物谁就可以做她的好

42、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些动物吧!(二)初读课文1、 师:(板书课题:识字七)这些动物就藏在在识字七的拍手歌里,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把这些动物找出来,并划上“_”碰到不认识的字就去请教一下课文里的“小桃子”和“小树叶”。多读几遍,一定要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2、生自读,师巡视指导。3、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中藏着哪些动物?4、生汇报,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百度图片】孔雀、锦鸡、雄鹰、雁群、老虎、黄鹂、百灵、熊猫的图片。5、美丽的大森林里有这么多动物,可真热闹呀!可是动物们说了,大家把儿歌读熟了,它们才愿意和大家做朋友呢!赶紧练练吧!6、指名读,师生共

43、评。7、全班齐读。(锦鸡、百灵、黄鹂学生并不熟悉,利用学生爱动物的心理,展示色彩艳丽的动物图片调动学生读书的热情,让他们读书的性味更浓)(三)认读生字1、师:动物们听了大家的朗读,心理可高兴了!不过它们还要考考大家,看看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2、出示生字,自己读一读,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说你的识字方法。3、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师相机点评,对有创意的方法加以肯定。4、游戏:摘苹果5、猜字谜(四)感情朗读1、师:同学们,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你喜欢哪种动物,就去读一读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喜爱的感情。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让别人也喜欢它。(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2、师:动物们

44、想听听小朋友们读的怎么样了。(指名读,师生共评)老师也喜欢一些动物,我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范读)还有谁愿意读?(多请几位同学读,师生共评)除了这些动物,你还喜欢其他的动物吗?为什么?(让学生自述,畅所欲言。)3、师:小朋友都把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好伙伴,好朋友,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三句。(生齐读。)4、 师:为小朋友们鼓鼓掌。(生鼓掌)5、 师:掌声真好听。那我们边拍手边读儿歌,还可以加上动作。(同坐边拍手边读儿歌。)6、师:我发现有些同学不仅拍手读儿歌,而且还加上了动作,表演的真好,谁愿意到前边给大家演一演?(指名拍手表演,自由发挥。)(五)学写生字“牢、丛”同学们读得好,演得好,我们一定也能写

45、得好。1、指导学习“牢、丛”的写法,分析字形,让学生说出每个字写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字写好。2、学生练写。3、展示评议。(六)拓展:读一读,说一说,我们以后要怎么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七)全文总结师:你们演的真好,写的也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想邀请你们做客了,我们一起走入它们的家。生看视频,师话外音,将学生带入一种意境: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清清的湖水,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聪明的小朋友在这幅画里生活、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们在这幅图画里唱歌、嬉戏。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关爱动物,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美好的明天。(八)拓展阅读1、推荐阅读沈石溪的狼王梦和

46、第七条猎狗。2、法国女孩蒂比的我的动物朋友们。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体味莫泊桑在本文中所运用的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体会行文中议论抒情的作用。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难点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练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我虽然是第一次踏上长清这块土地,但是,长清人的热情大方、质朴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咱班的一位身穿橘黄和黑色相间的上衣的男孩,他圆圆的脸庞上洋溢着微笑,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也遮不住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让我在这个春暖乍寒的了日

47、子里,感到阳光的温暖,你们猜猜他是谁?(生答)杨光!哪一位是杨光?站起来我瞧瞧, 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谈理由)怎样才能更好的刻画人物呢?这一节课我们跨越时空隧道,去拜访一位世界文学巨匠,看看他是怎么作的。二、新授:(一)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1、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或者向同学着重强调的字词。2、用一句话表示所感知到的环境氛围 。如:这是一个的聚会。3、文学常识简介: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二)研读赏析(导语 ):这几位文学大师倾毕生心血,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每一位都值得永远敬仰。1、你最喜欢哪一位?作者莫泊桑是怎样刻画他们的性格的?(提示:可从肖像、语

48、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方法:找一名擅长漫画的同学上讲台划出四位文学家的肖像,学生根据漫画分析人物性格教师以福楼拜为例:肖像描写:蓝色的大眼 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动作描写:“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 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

49、得他衣裤鼓起 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和讲一小 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性格特点:博学善辩,热情好客、开朗豪爽。以此为例概括其他三位的性格特点:屠格涅夫:博学多识,都德:开朗活泼 幽默健谈左拉:沉默寡言 坚毅聪慧2、你认为作者为何能把人物的性格表现的如此鲜明,将人物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巡视、倾听、点播。)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出示下列内容:准确的肖像描写(1)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皙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2)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

50、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3)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4)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有一副补实但很固执的面庞。(5)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和性格。(6)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7)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墨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8)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 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精彩的语

51、言描写(1)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2)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3)讲话的调子有些像唱歌。(4)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过去之后,他就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的脸上录打谈话的气氛生动的行动描写(1)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2)他爬了六层楼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并开始用眼光从大家的脸上寻找谈话的气氛和观察每人的精神状态。(3)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

52、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4)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物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地听大家讲。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纯客观描写:“头颅不漂亮,肥胖的脸,近视眼。”(小结):(1)抓住了四位作家不同的特 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2)和以往的纯客观描写不同,作者在记叙、描写的中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