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穷样与富养的思考_第1页
对孩子穷样与富养的思考_第2页
对孩子穷样与富养的思考_第3页
对孩子穷样与富养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孩子穷样与富养的思考大部分 80年以前的人都感受过物质生活的贫乏, 都或多或少的感受过 “穷” 的滋味, 心中都有期盼, 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富起来。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 他们坚韧不屈, 奋发向上。 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 而且还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但是,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有些人认为“穷” 会制约自己前途的发展, 甚至把自己犯下 的错误也归结为“穷”的原因。比如前几年有某个“穷”高才大学生由于心胸狭隘,用极其 残忍的手段连杀几个同学案件,震惊全社会。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 物质生活越来越富有了, 而这些 80后的生活在蜜罐子中的 孩子依然存在着各种各

2、样的问题, 从表面看, 有些 80后的孩子存在的问题比 80前的孩子更 为普遍和过激。他们中的有些人冷漠、自私、自闭、挥霍过度、自由散漫。比如最近发生在 杭州的某富豪子弟开名车肇事案件、 比如重庆某残疾富豪的 4个孩子挥霍过度, 残疾母亲实 在拿孩子没办法。 她回想起自己创业史里充满着血与泪的艰辛, 好不容易摆脱了贫穷, 可是 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却如此不争气,于是不得不将其扫地出门等等。富豪子女(简称富二代 身上凸显的种种问题,引起社会有识人士的思考, 孩子究竟是 “穷养”还是“富养”呢?中央电视台主办了一期题为孩子的穷养与富养问题的讨论。 有的学者认为孩子要穷养, 穷养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教

3、育手段。 穷养是指对于孩子的物质需 求父母要适当控制、 克制, 不能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欲望。 通过穷养的手段以达到使孩子内 心富有的教育目的。 坚持富养的学者比如首席理财分析师刘彦斌说, 他小时候过得很苦, 少 年时代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而自己没有,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自己有了孩子后,将心比心, 便立志创造财富,并抱定别人孩子有的东西, 我的孩子一定要有, 甚至要先于父母有。 他认 为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和为人之母,我拜读了名人的类似文章,领悟过名人的相关言论之 后,联系自己曾经家庭环境,多年的家教实践,常年的公民办教育实践,感悟颇深,这里谈 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与

4、大家讨论,希望得到更多更深的思考。养鱼要养水,养树要样根,养 人要养心。养育孩子的成功取决于“心育” ,没有心育的教育不能称为教育,从这种意义上 说, 就物质方面讨论孩子的穷养与富养问题没有意义, 因为这种穷养与富养只取决于父母的 经济实力。 “白眼狼”的产生与“穷养”和“富养”没有直接的联系, “白眼狼”是教育缺失 下的产物。 就物质方面而言, 穷养与富养只说明父母们的经济实力而以, 不能代表孩子的成 长质量和将来的生活质量。自古以来,那么多的伟人,在各行各业取得非凡的成就,他们中 就有很多出身卑微, 但这仅仅指物质方面而言, 他们接受的是良好的家庭或社会教育, 比如 “孟母断杼”等。因为他

5、们只是穷其外而富其内,穷其手而富其心,他们内心坚忍宽阔,有 丰富内涵,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从来纨绔少伟男”也只是一种现象,不能成为一种偏见, 更不能称为“规律” 。其实富裕也不是一种错,自古也有很多伟人,学者出自豪门,比如元 帅陈毅, 比如美国总统就是来自豪门。 一个精神富有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保 障, 豪门中的孩子只要不因为锦衣玉食而缺乏人生价值追求, 只要不因为富而纸醉金迷, 只 要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念, 真正做到不仅富其外而且富其内, 不仅富其手而且富其心, 那 么他们一定会成为社会中的精英。相对于精神而言,给予孩子物质容易一些罢了,只要动动手就行了,不需要动脑筋的。 而

6、给予孩子精神, 那是需要智慧与技巧的, 不是人人都会的, 家长可能也有给予孩子精神方 面的意识, 但是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教育系统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家庭教育, 各种类 型的家长不知不觉或者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小皇帝, 他 们在家里享有足够的特权, 走向社会后, 也就不知不觉的把小皇帝脾气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 们只会要求别人,而不会尊重别人, 只要别人对自己负责,而不知道对别人负责。 他们缺失了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应有的规则意识。必然给周围人带来麻烦。所以,我认为孩子的成长质量问题不能简单地与穷养和富养挂钩,它只与心育有关,如 果教育方式得当, “穷”和“富”

7、都可以成为教育的素材、添加剂、润肤液、滋养霜,营养 品。 所以家长更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心育水平, 应该考虑该给孩子怎样的精神引领。 在 给予孩子物质方面可以根据父母的经济条件, 无需刻意为之; 无论家长的经济地位怎样, 都 要给予孩子丰富的精神教育环境。 现在我们来分析前几年杀人的高智商的穷大学生, 也不难 发现“物质上的穷”不是导致他犯罪的主要原因, “精神空虚”才是他犯罪的根源。快要毕 业了, 别的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 而他连一份像样的简历也没做, 这说明他对未来并没有清 晰的规划, 4年来的任何一个假期,他都没回过家,都是一个人孤独的度过,期间与同学关 系也不融洽, 可见 4年来他的

8、负面情绪是没有合理发泄机会的, 他的内心是多么的苦闷, 对 于一个研究生命科学的人来说居然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他不畏惧法律, 也不怕死, 并 且案发后一心求死,豪无悔意。所以不是“物质上的穷”害了他,而是精神空虚害了他。 穷养富养的问题, 首先解决的不是穷养或富养的问题, 而是我们家长和其他教育者首先 弄清楚养什么的问题, 养育的目标是什么之后才是怎么养育的问题, 养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所以综上所述, 我认为孩子的养育质量就物质方面而言, 完全可以根据父母自身的经济 实力,顺其自然,不必为了教育孩子而刻意装穷或刻意露富,但对于孩子的精神教育而言, 一定要毫无条件的富养。 就给予孩子的精神

9、与物质方面而言, 给予孩子物质的东西太容易做 到了, 但给予孩子精神层面的东西却不容易做到。 也许所有的家长都有对孩子进行精神教育 的意识,但苦于不知道该如何教,该如何对孩子进行精神上的循循善诱,所以,当务之急是 要提高家长对孩子的精神教育的能力和技巧。如何提高养育孩子的能力和技巧呢?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感恩父母为他(她 做的每件事,给他(她吃穿用的时候都要让他(她逐渐明白父母的劳动和艰辛,大一点 的时候让他(她模仿做“几天父母”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读书习惯,在习惯的 养成中让孩子参与讨论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处世观,价值观; 父母要在孩子不正 当要求时敢于坚决说“不” ;父母要走进孩子,和孩子做朋友,正当要求要创造条件满足他 (她 ;孩子遇到问题时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再参与讨论分析,使孩子在和谐的 气氛中学到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做人的原则; 和孩子一起锻炼身体, 让他 (她 学会享受健康, 拥有健康,创造健康等等。总之,养育孩子是一项复杂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就家长方面来说,首先, 家长要多看书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