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测试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测试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测试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结构专题测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圈层构造专题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读下面“黄果树瀑布景观图,答复13题。1该图景观表达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  B3个C4个   D5个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系统中最活泼的圈层的要素是A岩石   B瀑布C花草树木   D大气13.解析第1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第2题,该景观的

2、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属于水圈。第3题,生物圈是自然系统中最活泼的圈层。答案1.C2B3C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互相联络、互相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答复46题。4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5B圈层是一个A不连续、有规那么的圈层B连续、不规那么的圈层C连续、有规那么的圈层D不连续、不规那么的圈层6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不单独占有空间

3、,浸透于其他圈层之中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地球上非常活泼的特殊圈层A   BC   D46.解析按间隔 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结合图示A、B、C及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水圈的水处于不连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那么的圈层;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泼的特殊圈层。答案4.D5B6D72019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

4、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此题通过冰岛火山喷发这一新闻事件考察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由此可确定正确选项为A。答案A2019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据此答复第8题。8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以下四地同时进展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拉萨  

5、 B成都C上海   D北京解析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地壳越厚,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越迟,故A项正确。答案A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答复910题。9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A5km处  B17km处C33km处   D2 900km处10该地可能位于A40°N,116°E   B39°N,90°EC南极点   D纬度0°,经度180°910.解析第

6、9题,读图可知,地震波在5 km处,速度加快,出现不连续面。第10题,从地壳的厚度看,该处为海洋。答案9.A10D11上天、入地、下海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三项重大工程。总投资1.5亿元,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中国内地科学钻探工程打出5000米深的科研井。此科研井的开钻地点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地区   B山东诸城地区C江苏东海地区   D安徽盘龙地区解析此题结合时事考察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主要涉及到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厚薄问题。打井地点要选择在地壳最薄的地方。答案C12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以下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

7、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解析石油属于液体,地震波的纵波可以通过,但波速降低,横波不能通过,从波速图上看减小为0。四图只有A图符合。答案A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答复1315题。1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14图中甲和乙的数值应分别为A42、38   B44、38C42、36   D44、3615假设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

8、60;  D软流层中部1315.解析第13题,结合等值线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第14题,甲处位于四川盆地,地壳较周围地区薄,故取小值42;乙处位于大别山区,地壳较周围地区厚,故取大值38。第15题,假设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应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限,即莫霍面。答案13.C14A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答复以下问题。12分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A和BC是_,D是_,CDE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为_,_填字母是横波完全消失的界面。3地震波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_ _。4A和B厚度

9、不均的原因是_ _。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莫霍界面G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较厚,B是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17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答复以下问题。11分1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自然环境。2、两层构成地壳,_部分地壳比较厚,_部分地壳较薄。为_层,为_层。3是_界面,大约在地下平均_千米处指大陆部分。4是_,其物质状态是_态;、密度由小到大排列为_。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陆地大洋硅铝硅镁3莫霍334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固18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答复以下问题。17分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

10、A表示_波,B表示_波,其判断根据是_。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面, 其判断根据是_;该界面以上C代表_,该界面以下E代表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地震波B速度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_态,F界面是_面。4C层主要由_组成,G层叫_,H层叫_。地球的岩石圈是指_和_。答案1横纵A波波速慢,B波波速快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11、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2莫霍横波和纵波在此处波速突然加快地壳地幔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消失突然变小固液古登堡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搜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