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辊道窑知识大全-_第1页
二 辊道窑知识大全-_第2页
二 辊道窑知识大全-_第3页
二 辊道窑知识大全-_第4页
二 辊道窑知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时间及冷却速度。 2, 烧成气氛:是制品接触的热气体(燃烧产物)中游离氧和还原成分 CO 的含量而定。一 般游离氧含量 108%为强氧化气氛;5 4%为氧化气氛; 1 1.5%为中性气氛; 游离氧低于 1%,CO 含量 27%为还原气氛,其中 37%为强还原气氛,12.5%为弱还原 气氛。 3, 压力制度:窑内气体压力的规律性分布。通过调节窑炉的有关设备(烧嘴、风机、闸板 等)控制窑内各部分气体压力呈一定分布。 一、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 1.烧成温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陶瓷坯体获得最佳性质时的相应温度,即烧成时的止火温度。实际上是一个温度范围, 称为烧成范围。 致密陶瓷体:烧成温度即烧结温

2、度 多孔制品:烧成温度并非其烧结温度 烧成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晶粒尺寸、液相组成和数量、气孔的形貌和数量(即瓷坯的显微结 构) 。 特种陶瓷:过高的烧成温度,使晶粒过大或少数晶粒猛增,破坏组织结构的均匀性, 使制品的机电性能劣化。 如压电陶瓷其体积密度、介电常数、介电损耗 对传统配方的陶瓷:随温度的升高,瓷坯密度增大、吸水率和显气孔率减小、釉面 光泽度提高。 2.保温时间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在止火温度或低于此温度, 保温一定的时间, 有利于物理化学变化更趋完全使坯体有足 够液相量和适当晶粒尺寸、也使组织结构趋于均匀。 在生产中,适当降低烧成温度,以一定的保温时间完成烧结,可保证制品质量均匀、减 少

3、烧成损失。 3.烧成气氛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气氛影响坯体高温下的物化反应速度、改变其体积变化、晶粒与气孔大小、烧结温度甚 至相组成,而得到不同性质的制品。 日用瓷(李家治、周仁) ? 还原气氛中烧结温度低; ? 长石质坯还原气氛中最大烧结线收缩小;瓷石质坯相反; ? 过烧膨胀:坯体中含有膨润土,还原气氛中过烧膨胀大,而瓷石质坯和不含膨润土 的长石质坯正好相反; ? 还原气氛中最大线收缩速率大; ? 气氛对瓷坯质量和透光度及釉面质量的影响:影响铁、钛价数;使 SiO2 和 CO 还 原。 4. 升、降温速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普通陶瓷快速加热时收缩比缓慢加热时小; 致密坯体慢速升温其抗张强度比快速升

4、温的坯体增加 30%,而气孔率减少; 烧成后缓慢冷却,收缩率大,相对气孔率小些; 冷却速度的快慢对坯体中晶相的数量、大小、晶体的应力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二、拟定烧成制度的依据 1. 坯料组成与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可利用相图、差热曲线、失重曲线、热膨胀曲线、烧结曲线等技术资料。 K2O-Al2O3-SiO2 相图低共熔点 985±20,烧结温度范围宽 5060; MgO-Al2O3-SiO2 相图低共熔点 1355,烧结温度范围窄 1020; 热分析曲线 DTA、 TE 、ITE 拟定烧成制度。 2. 坯体形状、厚度和入窑水分 陶瓷制品由于形状、厚度和含水率不同,升温速度和烧成周

5、期都有所不同。 薄壁小制品入窑水分易于控制,一般可采取短周期烧成。对大件厚壁制品,则升温不能 过快,周期不能过短。如果坯体含有大量高可塑性粘土,则由于排水困难、升温速度更应放 慢。 3. 窑炉结构、燃料类型和装窑密度 尽管坯料性能可适应快速烧成,但由于窑炉温差太大、燃料性质以及装窑密度等原因, 也会使烧成速度受到限制。 大截面大容积窑炉,一般温差较大,不宜快速烧成。扁形小截面窑炉,温差小且调节灵 活,可快速烧成。 因此, 拟定烧成制度时, 必须把需要的烧成制度和实现烧成制度的条件结合起来。 否则, 即使制定了较先进的温度制度,也难以实现。 第二节 烧成方法 Z 一次烧成法 就是将已经干燥的生坯

6、施釉以后(也有不施釉的) ,装入窑内,进行一次烧成(也有叫 本烧的) ,如景德镇的细瓷青花瓷,颜色釉(郎红,祭红,乌金等色釉瓷) ,青花玲珑等都是 经一次烧成的。 Z 两次烧成法 将素烧过的熟坯施釉后,再装入窑内,按照一次烧成法进行烧成。世界各国硬质精细日 用白瓷多采用此法。 低温素烧、高温釉烧 如:长石质精陶 高温素烧、低温釉烧 如:石灰质精陶、骨灰瓷 低温素烧即用低温 700-960左右,将已经干燥的生坯烧成,然后施釉,再入窑用高温烧成。 如有些薄胎瓷、艺术瓷、釉下彩绘的日用瓷等。 高温素烧是先将坯高温素烧(1260-1280) ,再进行低温釉烧(950-1050) ,如 一般精陶和英国骨

7、灰瓷等多采用此法。 一次烧成与二次烧成的特点 素烧的作用: 素烧时,坯体氧化分解产生的气体已基本排除,避免了釉烧时“桔釉”、“气泡”,提 高釉面光泽度和白度; 素烧后,坯体中的气孔有利于上釉,且釉面质量好; 素烧使坯有一定机械强度,降低半成品的破损率; 素烧时,坯体部分收缩,降低本烧阶段收缩率和变形倾向; 素烧后,检选出不合格素坯返回,即提高釉烧合格率,又减少原料损失。 缺点:燃耗高、操作工序增多、坯釉中间层生长不良 第三节 烧成制度示例 一、粘土质坯体在烧成过程中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 1、低温阶段 (室温300) 入窑水分低于 5以下, 排除残余机械结合水和吸附水, 质量减轻, 坯体体积收缩,

8、 坯体强度和气孔率增加。 主要是物理变化,干燥过程的继续。使坯体入窑水分降低,提高窑炉生产效率。一 般隧道窑的坯体入窑水分<1%,辊道窑 0.5 气对砖坯的对流传热 ,因为对流传热不仅和烟气与砖坯的温差有关,而且和烟气与砖坯的对流换热系数有关,决定对流换热系数主要因素是烟气流速,而烟气流速一直以来因其无法测量而被工程技术人员、企业所忽视,即认识到它相关的重要性,却也因无法检测而望而兴叹。其实烟气流速在窑炉烧成上才是有实际意义的,而压力只是对烟气流速的一种反映。通常所说的压力制度里的正压、负压是窑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之差,比大气压大为正压,比大气压小为负压,这是一种静态反映,烟气流速才是动态

9、反映。窑炉产生的烟气和供风量(燃烧产物和急冷风、冷却风)与排烟抽湿量和抽热量(抽烟风、抽热风)之差,对窑的某一区域就形成压差,也就决定烟气的水平流速。制品的烧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制品的吸热、放热过程,而烟气流速不同,对流换热系数不同,单位时间制品的吸热量或放热量也就不同,这是同批产品不同质量的原因之一,也是窑内某一特定区域产品产生缺陷的原因之一。 ?所以,对于辊道窑而言(尤其是宽体截面辊道窑),烟气流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为什么说呢?只要在生产实际操作中就会心领神会。首先,窑头的预热干燥段,众所周知,砖坯的排水不仅与烟气温度、湿度有关,也与烟气的冲刷速度(即流速)有关。流速的快慢和均匀性往往可能

10、是导致干燥裂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同理,在冷却过程中,急冷、缓冷的速度又是使砖坯迅速换热而是否风裂或脆性与否的一个参考指标。水平流速不同,对流换热系数不同,那么砖坯的吸热量也就不同(吸热量的不同就可能导致砖坯的干燥效果、烧后尺寸、烧后呈色乃至变形度的不同。如此,烟气水平流速在干燥辊道窑的升速、等速排水过程中尤显重要了。特别是对于大规格砖和一些特殊工艺砖坯如渗花砖、颗粒砖等更是不容忽视的。(卫生洁具的干燥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对于宽体辊道窑而言,窑炉设计建造要求的是高速或中速喷枪(烧嘴),因为高、中速烧嘴燃烧的火焰刚度、长度是保证水平温差小的必要条件。烧嘴的流速不一,说明烧嘴的燃烧状态不一,这

11、样就形成局部温度场所在,而窑炉上的热电偶是固定在某一点,根本反应不了局部温度变 化,尤其是自动控制状态下。局部温度往往是造成砖坯(不规则)变形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烟气流速在现代宽体辊道窑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了。纵然如此,一直以来烟气流速给人的感觉及概念是抽象的、模糊的,因为它没有被测量过,所以在调窑过程中只能是靠经验去盲目性地认为“该或不该调” 并做记录,统计窑炉实际运行周期。调节引起砖坯走向不整齐的传动部位。反复试坯,放坯要整齐、对中,调整传动至砖坯出窑平直、成大扇形状,左右偏差不超过50mm。冷调结束 3.6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噪 音 大 1、 链轮不2、 在

12、一条直线上 3、 链条太松或太紧 4、 链条或链轮磨损 5、 链轮、斜齿轮断齿 6、 润滑不7、 良 8、 减速机磨损 9、 电机轴承磨损 10、 油槽或链条罩与链条、链轮、齿轮发生干涉 1、 调整链轮位置 2、 调整链条 3、 更换链条、链轮 4、 更换链轮、斜齿轮 5、 加润滑油 6、 更换传动减速机 7、 更换电机轴承 8、 调整油槽或链条罩 链 条 跳 齿 1、 链条磨损 2、 链条过松 3、 链条齿板部堆积了杂物 4、 链轮尺寸不5、 对或与链条不6、 配套 1、 更换链条、链轮 2、 张紧链条 3、 清除杂物 4、 更换正确尺寸链轮,5、 保证配套 辊棒 不转 1、 卡弹片断裂,2

13、、 辊棒从辊棒座脱落 3、 辊棒座轴承损坏 4、 链条断裂 5、 传动减速机故障 6、 传动电机烧毁 7、 传动电机控制问题 8、 大齿轮紧定螺钉松动,9、 齿轮滑脱 10、 小齿轮锁紧螺钉松掉,11、 平键脱落,12、 齿轮空转 13、 主传动轴联轴套滑脱 1、 更换卡弹片 2、 更换轴承 3、 更换链条 4、 更换、维修传动减速机 5、 更换、维修传动电机 6、 电工维修 7、 校正大齿轮,8、 锁紧螺钉 9、 装好平键,10、 锁紧螺钉 11、 校正主传动轴联轴套,12、 锁紧螺钉 出砖凌乱 1、 传动水平问题 2、 辊棒堆积物太多 3、 砖坯进窑不4、 整齐或不5、 密排 6、 被动面弹簧脱落 1、 重新调整局部水平 2、 换辊棒 3、 调整或改进入窑机 4、 更换弹簧 断 辊 棒 1、 辊棒与孔砖干涉 2、 辊棒座轴承运转不3、 灵活 4、 被动边轴承卡滞 5、 堵窑堆砖 6、 吊顶砖、挡火板脱落 7、 辊棒质量差 8、 换辊棒时操作不9、 当 1、 调整孔砖位置 2、 更换辊棒座轴承 3、 更换被动轴承 4、 传动转入摆动状态,5、 清理堆砖 6、 清理吊顶砖、挡火板,7、 查明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