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端子结构密封可靠性_第1页
电池端子结构密封可靠性_第2页
电池端子结构密封可靠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铅圈结合处,由于塑料与金属铅结合不好非常容易漏酸,需要在注塑前在铅圈外表面涂上一层密封胶,然后再进行注塑,这样效果会好很多。焊接面上倒一层密封胶用来密封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此时橡胶圈起到的作用是阻挡密封胶渗漏到电池内部的作用。而圆柱型端子大多数厂家采用在端子底部放置一个“O”型橡胶圈或者是矩形橡胶圈,上面用一个塑料环旋进端子中将橡胶圈压紧,为第一道密封,然后用密封胶将塑料环封住,为第二道密封。圆柱型端子由于没有第二次焊接,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深受各厂家欢迎,现在大多数厂家使用此种密封方式。但是这只是常规设计,铅酸电池端子之所以爬酸,是电池在长期浮充状态下,电解液沿着极柱向上爬,冲破密封后,导致电池

2、端子漏液,电解液在长期浮充状态下延长爬酸路径和加大密封层厚度可以有效地延长电池端子漏液的时间。如何延长爬酸路径呢,在正常设计下,加大密封层厚度在电池设计时较为困难,这要涉及到电池安装、电池外形尺寸等各个方面。其实可以在电池端子结构上做文章。在电池端子上的密封部分设计成玄关结构,即在电池端子上增加一道或者两道凹槽,这样便延长了电池端子部分爬酸路径,也便是延长了电池端子漏液时间,同时将塑料压紧环结构做一下改动,即将塑料压紧环内径上半部分变大使密封胶能够进入到塑料压紧环与极柱之间,有效地延长密封胶层厚度。具体结构见图3。图端子上的玄关结构3 试验部分3.1 验证方案分为高温循环充电和高低温循环充电两

3、种方式。将3种端子按正常工艺制成模拟电池,即电池内部不装入极板,但端子结构按正常电池进行组装,密封胶厚度为15n皿(本试验采用密封胶为国内生产的环氧树脂密封胶)。电池槽内部装入密度为1.29gmL的电解液。电解液液面没过铅端子底部。高温方案为恒温70条件下以2.7V电压进行恒压充电,24h为一个循环。高低温循环为-15、25、60各12h为一个循环,以2.25V,电压进行恒压充电,实验终止为端子上部有酸溢出,pH试纸呈红色。3.2 圆柱型端子橡胶密封圈的作用用圆柱型端子制成模拟电池,端子上放人橡胶密封圈,旋入压紧环,注意在此时应考虑到橡胶密封圈的纵向压缩量,一般来说,矩形圈的纵向压缩量应该适量

4、,压缩量太大对电池盖产生不好影响容易使电池盖端子底部产生裂纹。太小起不到良好的密封作用,“O”型密封圈纵向压缩量在50左右。压紧环上面不到胶,采用高温循环、高低温循环进行试验,试验方案同上。表种端子结构循环数据表橡胶密封圈循环数据4 分析与讨论4.1从表1数据来看,圆柱型端子明显好于L型端子,由于密封胶高度一致,由此可见圆柱型端子底部的橡胶圈密封起到一定作用。从解剖效果上来看,也能看出这一点。4.2 由表2数据可见,橡胶密封圈在高低温循环、高温循环能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尤其在高低温循环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几乎可以和密封胶作用相差无几。5 结论在使用相同的密封胶的情况下,端子结构对阀控铅酸蓄电池端子漏液有较大影响,在电池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在设计时,尽量延长电池端子爬酸路径长度,延长电池端子漏液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