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实录_第1页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_第2页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_第3页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_第4页
《岳阳楼记》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岳阳楼记?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大家好 ,先请大家来看我国的几座楼 ,看看它们叫什么名字?(按:画面出现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学生:讲出黄鹤楼、岳阳楼、腾王阁师:这三座楼就是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按:三楼在一画面)师:我们来看岳阳楼。(按:画面是岳阳楼及简介文字)师:在宋代有个叫腾子京的官员 ,被贬到岳阳做太守 ,于是生计修建了岳阳楼 ,请他的好朋友范仲淹为此事作记。这就有了文学史上的名篇?岳阳楼记?。(按:画面岳阳楼记范仲淹)师:我们来看范仲淹的介绍。(按画面范仲淹的画像及文字)最好用卷轴。二、过渡接下来 ,我们大家来品赏?岳阳楼记? ,要求:听录音时完成以下任务:1、疏通全文字词;

2、2、了解文中多种的表达方式;3、体会警句。师:请大家带着这几项任务听。(按:朗读、画面、音乐)三、分析课文1、师:刚刚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先让我们以为看课文第二节。2、师:第二节写什么?生:第二节写洞庭湖远景。(板书)3、师:(按:洞庭湖远景图 ,文字:请一位同学用一段话来描述一下 ,最好用自己的话来讲)生:描绘洞庭湖远景。(如果没讲完 ,可再按一次图)连接远山 ,吞吐长江 ,浩浩荡荡 ,无边无际 ,朝上日出 ,黄昏阴暗 ,气象变化很大。4、师:刚刚同学描述不错。那么 ,大家能用一两个词来概述洞庭湖吗?生: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壮美的洞庭湖5、师:作者写洞庭湖远景用什么表达方式?生:描写(板书)6、

3、师:请大家读这一局部描写。7、师:洞庭湖地理位置如何?生:被通巫峡 ,南极潇湘。8、师:解释“然那么 ,北 ,南(按:画面文字 ,然那么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生:解释词语。9、师:洞庭湖的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 ,聚集了许多的(学生答)师:请解释。过渡:面对这气势大、变化大的洞庭湖景象 ,作者心境非常宽阔 ,而迁客骚人的心情又如何呢?10、按:先请同学们欣赏“阴雨天洞庭湖画面。(画面加音乐)(按:“阴雨天洞庭湖。文字:请你描述阴雨天洞庭湖景色并就讲出迁客骚人的心情。用上提供的词语。形式“只见洞庭湖上这时 ,迁客骚人的心不禁)生:只见洞庭湖上淫雨霏霏 ,连月不干 ,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

4、 ,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啸远啼 ,面对此景 ,加上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这时 ,迁客骚人的心不禁悲凉起来。(提供的词语:淫雨霏霏 ,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 ,虎啸远啼)(提供的词语: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去国怀乡11、师:刚刚这位同学描述很不错。(按:画面阴·悲忧谗畏讥满目萧然)薄暮冥冥通近去国怀乡国都但要注意:按:薄薄如钱唇与“厚相对国伟大祖国国家迁客骚人面对阴冷悲凉的景 ,加上自己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不由得悲从中来 ,普通心理是悲。生:解释词语。12、师:指板书:可见这段表达方式应是?生:写景 抒情

5、 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板书)13、师:请全体来读这一段。14、师:刚刚读得不错。15、师:请根据画面词语来背诵本段。(按:阴雨景 ,上面已提供的词语)(实在不会背的可偷偷省一下)16、过渡:迁客骚人在阴雨天中产生了悲情 ,那么在晴天的洞庭湖景色前他们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节 ,听我来读一读。17、师:(按:在师读的同时配上轻松的音乐。18、师:大家揣摩一下看 ,我接下来想请同学们做什么?(提示与第三段相似)学生讨论:想让我们描述晴天洞庭湖景色。师:讲得非常好 ,那么请你来描述一下。(大家来点掌声)19、师:(按:画面:晴天的洞庭湖景色)(文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晴天洞庭湖景色并指出迁客骚

6、人的普通心理)(形式:只见.他们不由得)生:学生描述。(是否要提示词语?)20、师:刚刚答复很不错。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填一下板书。按:画面去国怀乡阴·悲忧谗畏讥满目萧然生:学生口头填空。(按:听学生的答复逐个按入)心旷神怡晴·喜宠辱皆忘把酒临风(板书)(描写抒情)21、请同学们读第四段 ,尽量脱离书本。22、师:据板书:迁客骚人面对不同的景产生不同的情 ,这照应于文中的哪句话?生:揽物之情 ,得无异乎?23、师:(按:文字揽物之情 ,得无异乎?)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这句话并入前20的板书)学生翻译。24、师:请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迁客骚人晴喜 ,阴那么

7、悲 ,登楼者心情变化的饿依据上一什么?(还是前面的板书保存在屏幕上)生:因物因己 ,心境不好 ,因为被贬 ,远离家乡。25、师:请大家再考虑一下 ,迁客骚人的心情 ,实质上是同还是异?生:讨论。同 ,看似异 ,实为同。都是因物因己而或喜或悲。26、师:范仲淹也是被贬之人 ,他同意这两种人的心境呢?是不是认为应有第三种心境?生:不同意这两种。27、师:既然不同意为何要写出来?生:铺垫 ,比照衬托。不迁客骚人与古仁人形成比照。(板书)突出“异。(板书)28、师:古仁人的心境由哪句表达出来?生:答: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板书)29、师:请译此句。生:译此句。师:再看一句。(按:互文:将军百战死 ,

8、壮士十年归·?木兰诗?)30、师:古仁人的“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与前面的二者“以物喜 ,以己悲形成比照 ,作者认为“以己悲以物喜不可取 ,要向古仁人那样 ,那该怎么办?请用原文的话来答复。生: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31、师:(按:居处.)这句话重在哪个词?生:忧 忧国忧民32、师:作者认为该怎么做?进亦忧 ,退也乐 ,什么时候“乐呢?他的伟大抱负在哪里?生:齐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按:先后)33、师:译此句。生:译此句。34、师:作者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直抒了自己的抱负。与欧阳修在?醉?中提到的“与民同乐? ,哪个境界更高。(按:先

9、后“与民同乐·?醉翁亭记?)生:讨论 ,这句境界更高 ,一先一后写出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 ,忧国忧民 ,以天下为己任 ,发奋向上的精神。吃苦在人前 ,享乐在人后。近千年前的古代仁人志士有这伟大的胸襟 ,令人钦佩 ,同时教育启发千百万后来人。35、师:讨论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 ,举例(按画面:先天下后天下)36、师: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议论阐发了自己的抱负 ,应该说文至此可矣 ,“微斯人一句是否多余?为什么?有何用?请大家回到文中第1段。生:不多余 ,照应第1段。37、师:第1段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写什么?生:记叙 ,交待滕是“谪人 ,但与迁客骚人不同 ,被贬期间能“政通人和

10、 ,百废俱兴。38、师:所以作者写这一句的目的是勉励滕子京也自勉 ,都要“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能为国为民奋斗 ,并说明 ,这样才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39、师:下面请全班同学朗读。(配乐)40、师:请学生质疑。一、古今异义的词法现象古汉语中有相当一局部词语 ,其意义和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 ,这古今词义的变化 ,是阅读文言文时应特别注意的。A、前人之述备矣B、去国怀乡C、春和景明D、把酒临风E、是进亦忧 ,退亦忧F、微斯人 ,吾谁与归G、虽我之亡 ,有子存焉H、彼知颦美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二、文学史上有趣现象 ,“贬出好文章三、本文特点上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四、“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靠不好可 ,不要写 ,应积极面对五、文句优美 ,凝练 ,有节奏音乐美六、详略得当?看戏?中本文重心是抒抱负 ,所以写巴陵郡胜状略 ,写迁客骚人是为反衬古仁人之心。七、难解的词具:百废俱兴 ?岳? “具通“俱此人为所具言所闻 ?桃? 详细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守: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 动词 词类活用胜:余观之巴陵胜状美好的观: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或: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心:予谈求古仁人之心 思想感情高远: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民八、吾谁与归 提宾句 吾有谁归四、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