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的生命救助知识_第1页
汶川地震后的生命救助知识_第2页
汶川地震后的生命救助知识_第3页
汶川地震后的生命救助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汶川地震后的生命救助知识星期五生命教育讲座5月12日下午14点20几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最近大家都在关注灾区人民的安危,温总理来到灾区,亲自指挥救灾工作,安慰受灾百姓。我们借今天上午的卫生教育时间,简单淡淡地震话题。一、对四川汶川地震的分析:据国家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院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地震可以按照震源深浅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

2、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这次四川汶川地震是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 度左右,会造成房屋倒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难,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可能依旧有余震发生的可能。余震要比主震低一级以上,一般不会超过主震,但有可能在附近地区,也可能造成新的灾害,要防备余震造成的灾害影响。二、地震时的救助办法(一)感受地震时:1、 稳住自己心情:地震时到底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这是避

3、震的国际通用守则,在地震发生的短暂瞬间,人们在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概率最大。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是在楼房,那就必须选择安全合适的地方躲避。2、 选择合适地点躲: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桌下、床下和坚固的家俱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开阔面大、有支撑、安全的地方。比如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因为那些地方可能有暖气片,它的承载力较大,还布有网络装金属管道,支持力强,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人员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可

4、敲击管道和暖气片,也可打开手电筒与外界联系,暖气靠外墙的位置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3、 躲避时注意周围安全:“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是”原则。当躲在厨房、卫生间这样的小开间时,尽量离炉具、煤气管道及易破碎的碗碟远些。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4、 选择合适姿势:躺卧的姿势也不好,人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击中的概率要比站立大5倍,而且很难机动变位。要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5、要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5、 牢记几个“不”:不要滞留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二)被地震埋在废墟时自救:在大地震后,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和互救。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

6、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1、自身保护: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2、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手机联系、敲击管道和暖气片、打开手电筒与外界联系),或者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3、 维持生命:绝对

7、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如果拥有防震包,里面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4、 备用防震包:内有呼叫器(兼报警器、收音机功能)一台,手电筒一个,5号电池8节,压缩饼干一盒,饮用水一袋(10小包),一个铁锤,湿毛巾一份。平时可放置在地震发生时的躲避处(如家庭可放在洗手间)。电池、压缩饼干、饮用水保质期三年,请注意及时更换。5、 互相鼓励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

8、动。(三)拥有自由可救人时互救: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力求时间要快、目标准确、方法恰当,互救队伍不断壮大的原则。具体是:1、 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2、 先救近处的,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陌生人,不要舍近求远。3、 先救容易救的人,这样,可迅速壮大互救队伍。4、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可使他们在救灾中充分发挥作用。5、 先救“生”,后救“人”。唐山地震中一农村妇女,每救一个人,只把其头部露出,避免窒息,接着再去救另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使几十人获救。互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埋压人员的安全。1、 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埋压人员。2、 不要破坏了埋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引起新的垮塌, 使埋压人员再次遇险。3、 应尽快与埋压人员的封闭空间沟通,使新鲜空气流人,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