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二笔记大全_第1页
化学必修二笔记大全_第2页
化学必修二笔记大全_第3页
化学必修二笔记大全_第4页
化学必修二笔记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必修二提纲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一 A ,一 I、b 一1.原子zX原子核 子ZrJ 中子(A-Z尸N,L核外电子Z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质子数Z+中子数N须量数A口质量数是原子上的概念,因为一种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 一 没有质量数由XXX号元素变为XXX号元素不是化学变化,是核变化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例题1 .某元素的中性原子,其核外电子数为 X,核内中子数为Y,则: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本题只能由此确定该原子的质量数A=X+Y2 .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X)反例:变价金属、

2、氢离子。3 .核素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一种原子。同位素:同种元素,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特点: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别大L:自然界中,各同位素所占百分比不变(1)同分异构体:化合物(2)同系物:有机化合物(3)同素异形体:单质(4)同位素:原子例题 求同位素比例:十字交叉法3.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层:由里向外,由低到高层数:1 2 3 4 5 6 7(n)名称:K L M N O P Q排布规律:(1)由里向外,由低到高(2)最多2n2(3)最外层最多8个(4)次外层最多18个(5)倒数第三层最多32个总结子子子原分离十电子微粒NeHF H2o NH3 C

3、H41日离子:Na+ Mg2+ Al 3+ H3o+ NH4+ 阴离子:F- O2-N3- OH- NH2-例题1 .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含氧酸:H2SO H 3PO2 .下列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的是A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x,过渡元素)B原子核外M电子层电子数为偶数的元素(x,过渡元素)C原子核外M电子层上电子数小于等于 7的元素(,)D原子核外N电子层上电子数为2的元素(x,过渡元素)(此题从元素周期表入手理解, KLMN 分别代表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数, 而只有前三层长周期不包含过渡元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周期,7个横行,周期序数=电子层数J短周期:

4、1 2 3长周期:4 5 6(7是不完全周期)族,18纵列,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A:短周期元素与长周期元素共同组成(7)副族B:长周期元素组成(7)0 族:第十八列【vni族:8 9 10歹U2 10 18 36 54 86 1182 8 8 18 18 32 26 (未满)由长、短周期组成的族,不光为主族,还有0H例题AA+B+C+D=4Z/4Z+10/4Z+142 .化合价特点(除稀有气体、。F(1)金属显正价,非金属常显负价(2)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3)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1 = 83 .离子半径特点(1) 小(2) | 大(3)阴离子 原子阳离子(4)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

5、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4 .焰色反应粉Ba:黄绿钙Ca:传红铜Cu:蓝绿钾K:浅紫锂Li :深红 钠Na:黄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得电子 比较元素单质与 H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反 应越易进行,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得电子能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酸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2 .失电子与H2O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反应越易进化,失电子能 力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碱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3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下降,得电子能力增强,水化物碱性下降,酸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稳定性强则还原性弱,原子非金属性强)金属性下降,非金属性增强4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失电子能

6、力增强,得电子能力下降,'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酸的金属原子:HMnO5 .应用IVBVI B:耐高温(钛 Ti、钥Ta、铝M。车鸟W金属非金属分界:半导体(B、Si、As、Te、At、Al、Gee Sb、Po)相对分子量小:地壳中多过渡元素:催化剂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相邻原子(广义)间的强相互作用力(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没有化学键)分类:/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包括引力与斥力,选择中注意)1共价键:原子间共用电子离子化合物:有离子键 NH,Cl、AI2O、MgO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AlCl 3、NH

7、H2Q有机物(非金属氧/氢化物、所有酸)由非金属间组成的离子化合物:NHClz判断两物质间化学键是否相同时,只有离子键和有离子键与共价键的一化合物一般看作不同类2 .电子式共价键:极性(不同原子)1非极性(同原子)离子键配位键注:判断是否达到八电子稳定结构:1 .离子化合物除H都是2 .共价化合物:最外层电子数 + I化合价I =83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而物质不同化学键也不同,所以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吸热反应:中和、金属+酸/水、C、H2、CO乍还原剂的氧化还原1放热反应:碱+俊盐、分解、化合、铝热、燃烧/断旧键:

8、吸收能量E1<E2放出能量1成新键:放出能量E1>E2吸收能量(这里注意与生物学习的区别,肽键吸收能量断裂,放出能量和水,达到供能的目的。是因为生成了键能更大的化学键,所以看做释放能量,但本质还是吸收能量。)放热:反应物热能 >生成物E2>E11吸热:反应物热能 <生成物E2<E1例题1.断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求(1) 1molN2 生成 NH(2) ImolH生成 NH2. 2.下表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化学键所耗的能量:物质 Cl 2 Br2 I 2 HCl HBr

9、 HI H 2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1)下列单质本身具有能量最低的是(2)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3)将NaHSO溶于水,破坏了 NaHSO的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将NaHSO熔融电离,破坏了 NaHSO的 键写出其电离方程式类别通式代表性物 质分子结构特点主要化学性质卤代 煌R- X澳乙烷GHBrC X键有极性,易 断裂1 .取代反应:与Na0H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2 .消去反应:与强碱的醇溶液共热,生成烯燃。醇R- OH乙醇GH5OH有C- 0键和0- H 键,有极性;一0H 与链胫基直接相 连1.与钠反应,生成醇钠并放出氢气;2.氧化反应: 0

10、2:生成C0和HaQ氧化剂:生成乙醛;3.脱水反应: 140 C:乙醛;170 C:乙烯;4.酯化反应。酚苯酚a0H0H直接与率环相连1 .弱酸性:与脂0的液中和;2 .取代反应:与浓澳水反应,生成三澳苯酚白色 沉淀;3 .显色反应:与铁盐(FeCl3)反应,生成紫色物 质醛OIIR C H乙醛0IICHC HC=CgZ键有极性, 具后/、饱和性1 .加成反应:用Ni作催化剂,与氢加成,生成 乙醇;2 .氧化反应: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成竣酸(如银镜 反应、还原氢氧化铜)。竣酸OIIR C OH乙酸0IICHC OH受 C=0 响,o- H 能够电离,产生H+1 .具有酸的通性;2 .酯化反应:与醇

11、反应生成酯。酯OII R COR乙酸乙酯CHCOOCt分子中RC0-和0R之间容易断裂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竣酸和醇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特点:种类多、难溶于水(乙醇除外)、溶沸点低、不耐热、可燃、大部分为非电解质(有机酸除外)、复杂、副反应多且反应慢、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 > " 不全是共价化合物基本只有烷烧、苯不与 KMn以应比例模型单能真实反映分子原子的存在状况。2 .甲烷CH (最简单的有机物)存在:天然气、石油气、沼气、坑道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p =L ( ST?、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燃烧f现象: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理想的

12、洁净燃料)(将气体点燃罩上干冷的烧杯,迅速倒置,再向烧杯中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点燃的气体是甲烷)、方程式:CH+2O与罂f 2+2H2O性质稳定,不与 KMnO酸、碱、滨水反应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混合物)实验现象:r (1)瓶内黄绿色 无色J (2)瓶内液面上升但不充满,上方仍有无色气体i (3)瓶壁上凝结了无色的油状液滴反应产物:CHCl气体油状液滴 CH 2C1 2J CHC3麻醉齐|JCC14工业溶剂4CH+10C12CH > 3Cl+ CH2CI+ CHCI3+ CCI4 + 10HC1注:此反应1molCl2只有一个Cl与CH反应,另一个生成 HC|3 .烧:

13、由C、H两种元素组成CH4是最简单的燃烷烧:CC单键,通式 GHn+2 (n>1) , C原子w 4时为气体C原子数相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简单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 .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物性不同,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低。例题与C1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C12 mol5 .将1molCH4和1molCl2混合光照发生取代反应,反映结束后生成物有6 .两种气态炫混合物,STP下p=1.16g/L ,则:一定有甲烷,可能是甲烷和戊烷的混合物7 .立方烷,碳架结构如图(1)写出该烷炫分子式(2)该立方烷的二氯代

14、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_种8 .管道煤气:CO H2、烧类天然气CH4( 1)点燃同体积的管道煤气和天然气,消耗空气体积大的是:( 2)管道煤气改烧天然气,灶具进气口如何改进9 . 写出下列各烷烃分子式(1)同T、P下,其蒸气密度是 H2的36倍( 2)分子中含有22 个共价键(3) 120c xi05Pa气态炫与足量Q完全反应,测得前后气体体积不变7.装有CH、C12混合气体的集气瓶,玻璃片盖好后作如下处理,有何现象( 1)置于黑暗处( 2)将点燃的镁条靠近集气瓶外壁( 3)放在光亮的教室里下,10ml气态炫与50ml足量O混合,得到35ml气体和液态水,推断该炫可能的分子式10.0.1molC

15、H2BrCH2Br 需molBr 2蒸气完全取代、SO、NaO聆液、镁粉和CC14等都能使滨水褪色,写出原理(1) GH:SO:(3) NaO解液:(4)镁粉:(5) CCL: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燃1 .石油的炼制(石油为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是不可再生能源)分储(物理变化):利用各物质沸点不同,产物为混合物工具:分储塔(模拟此实验需要用到温度计)裂化(化学变化):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裂解(化学变化):温度提高(说明烧加热可分解,碳链越长越易分解)2 .乙烯C2H4 (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p=L(STP (略小于空气)化学性质:燃烧

16、 现象: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方程式:HC=CH+3O 2CO A2+2HO使KMnO退色(被氧化),产物CQ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方程式: HkC=CH+Br2-CHBr CHIBr注:加入AgNO无现象,说明发生的不是取代反应,没有生成HC综上,CH(C2H)应通过滨水后洗气,通入 KMn诋引入CO新杂质一 烯烧通式:GHn有机物燃烧耗氧量规律:(1)等质量:H/C质量分数越大,耗氧量越多(2)等物质的量:CxHy中X+Y/4越大,耗氧量越大 实验室制乙烯:消去反应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到170 C生成乙烯。注意:该反应加热到140c时,乙醇进行另一种脱水方式,生成乙醴

17、。3 .煤的干储煤有机物C H N S O无机物Si Al Ca Fe注:苯、甲苯不是煤的成分,是煤的干储产物,分离方法用分储干储(化学变化)隔绝空气 加强热干储成分:(固:焦炭液:粗氨水:NH (酚酬检验)|i煤焦油:苯、甲苯、二甲苯等、气:焦炉气:CO代、CH、C2H4 (火焰淡蓝色)4 .苯(芳香烧)(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溶剂)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有毒、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液体沸点80.5 C、熔点5.5 C、温度小于5.5 C时为无色晶体化学性质:燃烧现象:火焰明亮弁伴有浓烟方程式:2GH6+15Q点燃12CO(苯中C的质量分数很大,不易完全燃烧)2+6H2O不与KMn吸

18、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苯环上的H原子被-NO取代苯与浓硫酸、浓硝酸共热,t=55 C60 C (水浴加热)方程式:+HO- NQ浓HSQ60 C注:硝基苯连接处H已经被硝基取代,计算相对分子量时一定注意 硝基苯,带有苦杏仁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有毒,密度小于水与Br2取代p现象:反应液微沸,生成红棕色气体(挥发)方程式:| +Br 2 Fe>| I +HBrBr2Fe+3Br2=2FeB3放热(催化)与H2加成 方程式:1)+3H环己烷苯的凯库勒式:六个CC键完全相同,键角120° ,位于同一平面内证明:邻二甲苯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苯的同系物:例题1.苯与液澳在

19、有铁存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澳苯和澳化氢,反应放热(1)写出反应方程式:现象: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挥发)充满容器注:Br2有毒,注意尾气处理(2)验证是取代反应 O) +AgNQ3生成淡黄色沉淀% +紫色石蕊试剂: 溶液变红2 .等体积的苯、汽油、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3 .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而是 CC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键角均为120 ,键长相等一邻二甲苯只有一种若第一句没有键长相等则错,反例:4 .已知甲苯能被KMnOR化使其褪色,但不与澳水反应则:该如何鉴别苯、甲苯、己烯(液态,性质类似乙烯)的混合物S1:通入KMnO不反应的为苯S2:通入澳水 不反应的为甲

20、苯5 .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可推知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 种(手指定则,只弯一根手指与弯四根手指的情况相同)6 .二甲苯苯环上的一澳代物有六种同分异构体,这些一澳代物与生成它的对应的二甲苯的熔点分别是:一澳代物 234 C 206 C C 204 C C 205 C二甲苯 13 C -54 C -27 C -54 C -27 C -54 C(1)推断234 C的一澳代物结构:(2)写出-54 C的二甲苯名称:第三节 饮食中的有机物1 .乙醇C2H5OH (CH3CH2O卷能团-OH羟基(俗称酒精)物理性质: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密度小于水、易溶于水(任意比)、易挥发、优良的有机

21、溶剂、医用酒精体积分数 75% (有机溶剂会是蛋白质变性,但是如果太浓会覆盖在细胞表面所以需要稀释)、工业酒精成分:CH3OH (与红色的CrO3反应生成绿色的 Cr2 (SO4 3检 酒驾)化学性质:燃烧 严象:火焰淡蓝色(优良燃料). 一 一 一点燃. 一方程式:CHCHOH+3O_2CO+3H2O与Na反应现象:Na位于试管中上层(密度小于钠,但有 H2气体生 成)方程式:2CHCHOH+2Na-2CH CHONa+HT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题现象:了同丝由黑变红(CuOCu)(铜丝作用:催化剂)«I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一一.催化剂,方程式:2CHCHOH+O'2H适O +2

22、CHCHO(乙醛)(考祭醛基鉴JE)乙醇能被KMnO容液氧化2 .乙醇各反应断键问题例题1 .能用来鉴别乙醇、己烷、己烯三种无色溶液的一种试剂是:澳水乙醇:互溶 己烷:萃取,分层 己烯:加成2 .分子式为GHwO,弁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 H2的有机化合物有4 种3 .在CHCOOHH50H琏吧L3COOO+屋0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 C2H5180H当重新达到平衡时,180还应存在于:乙酸乙酯中4 .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正确方法是:先加NaOH溶液(将乙醇变成沸点更高的乙醇钠),蒸储出乙醇,再加入浓硫酸(还原乙醇钠,弁且浓硫酸高温下不易分解),蒸储出乙醇。注:不可以直接蒸储,因为二者沸点很接近2

23、CHCHONa+HSQ2CH3COOH+NSO (强酸制弱酸)5 .下列物质可直接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粉溶液的是:Na2CO3容液乙酸:CO2乙醇:互溶 苯:分层 氢氧化粉:白色沉淀(BaCO36 .某一元醇10g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某脂11.2g ,反应后又回收该醇1.8g,则该醇的相对分子量接近:1153.乙酸GHQ (CHCOOH-COOF#基(食醋的主要成分,俗称醋酸)物理性质: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无色液体、熔点为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易溶于水和乙醇(任意比)、易挥发竣酸通式:GHnQ (N> 1)化学性质:酸性(弱电解质)CHCOOHGCOO+H+在

24、石蕊中滴入乙酸:变红应用:除水垢 Mg (OH 2、CaCO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可逆反应)通式:酸(脱羟基)+醇(脱氢)一 脂+水方程式:CH3COOH+ CH5OHCH” 浓硫吗COOC5 +H2O (实验题)乙酸乙酯: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有香味,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2)反应特点反应速率慢可逆反应(3)液-液加热反应,试管倾斜 45°角(使受热面积大)(4)步骤:先加乙醇和乙酸,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防暴沸)(5)饱和NaCO液作用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注:不可用NAOH脂会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O4 .脂R(H)-C-O- R -

25、RCOOR脂基 通式CH2nQ(n >2)(酸与脂是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密度小于水化学性质:酯的水解CH3COOC5+H2OCH H+3COOH+80H (酸性水解可逆)CHCOOC5+NaOHCH、COONa+ 2c50H (碱性水解不可逆)酸性水解R-COOH +R -OH或性水解RCOO+R' -OH5 .油脂(混合物)r植物油脂:液态 油V;动物油脂:固态 脂肪高级脂肪酸+甘油(丙三醇CH(OH)3)碱性水解:皂化反应(反应完成的现象:反应液不分层)G7H35 (亲油)COON a亲水)硬脂酸钠(肥皂的主要成分)注:酯化反应与皂化反应因为反应条件不同,所以不为可逆反应植

26、物油:甘油+高级脂肪酸钠(水解后易溶于水)矿物油:石油精炼产物,不能水解、不溶、分层,为烧类区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例题1 .下列物质最难电离出氢离子的是:chcooh>ho>ho>choH根据与钠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2 .胆固醇G5H6O胆固醇脂C32H0O则酸的分子式是 3 .在乙酸、乙醇和浓硫酸混合物中加入H218Q过一段时间18O存在于:水和乙酸中4 .下列除杂操作中,错误的是()A乙醇(水):加足量生石灰充分振荡,蒸储,收集微出物B CC14 (乙醇):多次加水,震荡,分液弃水层C苯(乙烯):加入滨水震荡,过滤除去沉淀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震荡分液弃

27、水层(乙烯)- H HO) GHOH 乙醇)f ( O、Cu> ) .CHCHO(乙醛)6 .(乙醇、乙酸混合卜、浓硝酸混合共热无硫酸催化均不反应7 .实验,验证酸性 CHCOOH>CO>HSiO38 .鉴别乙酸(-COOH、乙醇(-OH)、葡萄糖溶液(-CH。:新制氢氧化铜悬 浊液 乙酸:发生中和,Cu2+®蓝色乙醇:无现象不反应葡萄糖:, CUQ传红色9 .某有机物X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产物为 Y和Z,同T P下, 相同质量的Y蒸气和Z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可能是:甲酸乙酯10 .某脂GMO水解后得到C相同的醇和竣酸,醇氧化得到CH-CO-CH,该脂的结构式是:GHCOOCH(QH11.混合物试齐分离方法甲烷(乙烯)澳水洗气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肥皂(甘油)氯化钠溶液过滤(盐析)6.糖1 .组成C、H、O形式G (H2O) m (又称碳水化合物)注:J不是所有糖都符合该形式如GMO鼠李糖1也不是符合该形式的都是糖如GH4Q (CHCOOH乙酸2 .分类:单糖:葡糖糖、果糖 GMQ同分异构二糖:蔗糖、麦芬糖C2H2O1同分异构L多糖:淀粉、纤维素(GH0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