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主备:张爱英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以及词语表。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
2、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分别出现两次。教学目标: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3、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
4、人分享习作的快乐。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教学重点:1对识字的巩固及准确运用。2提高写字的质量。3继续加强词、句的训练。4重视朗读、默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能力。5在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培养能力。6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7让学生如实表达,写清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2让
5、学生如实表达,写清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单元训练点梳理单元主题 阅 读 训 练 要 点 习 作 训 练 要 点其 他(日积月累、拓展)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加强直观感受,想像画面。2体会观察方法、顺序。3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题目:介绍家乡的景物1留心观察家乡景物,记下感受和发现。2有顺序、抓特点。3描写景物要展开丰富的想像。1积累如“动静”结构的反义词。2关注学生量词的恰当使用。爱护周围环境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鲜艳、启程)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外表。3.体会“
6、排比、反复、比喻”等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通过讨论理清顺序,把握主要内容。题目:保护环境1.在口语交际的调查、访问、查找资料基础上进行。2.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真情实感)3.学习读中修改。1.描写夏天景色的诗句。 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1.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效果。2.继续巩固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方法。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4.培养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寓言故事寓意)在文章中走一个来回。 题目:我的自画像1.抓特点,用事实说话。2.说真话。3.学习伙伴修改。1.积累比喻句、谚语、成语。2.读寓言故事3.
7、积累课文中意思深刻的句子。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1.读与品、读与评结合学习散文2.积累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3.抓住关键词句,通过换位体验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变化,提高学生体验的能力。题目:我学会的一项本领1.过程写具体2.表达真情实感。1.区别同音字。2.“的、地、得”短语的积累。3.关于学习精神的成语。可贵的亲情、友情1.通过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题目:父母对我的爱1.通过事情表达感情。2.读给所写主人公听来修改文章。一字多意神奇的科技世界 1.读文边读边想,培养质疑意识,以疑促读。2.说明文如何概括大意。(可放在学文后进行)3.初步了解比较的说明方法。4.搜集
8、资料,处理资料。题目:未来的_想像既奇特又尽量合理。多音字的正确使用国际理解和友好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2.练习归纳主要内容。题目:自由作文写具体,写通顺。1.积累AABC的四字词语2.积累友谊的诗句 神话故事、传说 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神话故事、传说中想象、夸张的魅力。2.培养学生依文想像的能力。3.引导学生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题目:“变”1.把故事内容写清楚。2.认真修改1.形近字的区别及正确使用。2.含数字、含反义词ABAC、AABB结构的词语。3.积累歇后语,感受汉语的丰富。课时安排:精读课文 23课时/课 × 24课 5060
9、课时略读课文 12课时/课 × 8 课 812 课时综合性学习12课时/次 × 2 次 24 课时语文园地 35课时/次 × 8次 3240课时合计 约 9011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课 题第一单元主备教师张爱英单元主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内容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共选编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其中燕子古诗两首荷花是精读课文,珍珠泉是略读课文。教学目标和要求1.认识本组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5.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大自然
10、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古诗。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 自主探究 诵读积累 设置情境教具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时安排类型内容课时课文燕子 2课时古诗两首 3课时荷花 2课时珍珠泉 1课时基础知识语文园地一4课时机动或测试1-2课时总课时 1314课时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1、2课 题1.燕子教学时数2课时主备教师张爱英教学目标和要求1.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
11、、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文中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以读带记,读背结合。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把
12、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4仿照课文喜欢的段落,进行仿写。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作者的相关信息板书设计1 燕子燕子 春天羽毛 细雨翅膀 微风尾巴 柔柳教学后记(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字词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俊俏、聚拢、增添、五线谱、音符”等词语。2导入新课,初读课文。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教学难点: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课文插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描述给大家听。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
13、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燕子。(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1、明确自学要求。(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3)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学习。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3、检查自学效果。讨论识记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集体点拨:“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这篇文章的确写得很美。下面请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简要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
14、是什么样的。(可爱)2、再读读这一段,说说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作者是怎样写出燕子的可爱的?3、画燕子,互相介绍。4、反馈、总结:引领学生体会抓住特点、语言简洁的好处。5、小练笔:选择一种小动物,写好它的样子。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9个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2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伶”右边是“令”不要写成“今”;“增”左边是提土旁,要书写到位;“斜”第五画是竖钩;“痕”是病字框,不要写成“厂”。3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24自然段,继续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和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5、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配乐自由读这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丽、生机)2、你又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呢?随机学习:A、 “黄绿眉眼”指什么?B、“赶集”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见到的赶集的情况?这一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把你脑中的画面描述一下。3指导朗读师:你能把这种充满生机的美读出来吗?随机朗读指导: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语调要舒缓、轻柔,
16、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4、指名朗读,生生互相点评。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是啊,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三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2、生朗读,反馈:燕子活泼、可爱、机灵、飞行快过渡:那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3、 抓重点词句,读中感悟。随机学习:A、从“斜着身子”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到燕子飞行之快速,理解“掠”;通过“唧的一声”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B、“那
17、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理解“小圆晕”,画一画感受美。4、朗读。大家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读得能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说说你又感受到了怎样的美?2、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联系上文和书上的插图来理解。4、 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5、 拓展: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
18、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6、 朗读指导课外资料:鸟儿为什么不会触电电流通过人或动物的身体造成伤害,称为触电。可我们经常看到,一群群的燕子、麻雀或鸽子,飞到高压电线上站立嬉戏,却没有一只触电身亡。鸟儿为什么不会触电呢? 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按图示的电路接好小灯泡和电池组,你会发现甲灯泡亮了,而乙灯泡却不亮。原因是甲灯泡的两个“脚”跨接在电源两端的电压在源源不断地从桥上通过,从而形成了电流。电流使灯丝发出光和热。再看乙灯泡的两个“脚”,你会发现,它是“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不会有电压落在上面,当然灯丝里不会有电流通过,电珠就不会发出光亮来。 从这个实验里,我们不难看出,站在高
19、压线上的小鸟,与乙灯泡很相似,是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在小鸟的两只脚之间不会有电压存在,也就不会有电流从它身上通过,所以小鸟不会触电。 不过,如果鸟儿的身体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或者站在电线上的鸟在不绝缘的电杆或架上磨嘴巴,就会有电流从鸟儿身上流过,使它触电身亡。所以,人们在高压输电线电杆上固定电线的铁架与电线间,总是隔着一个长长的绝缘瓷瓶,它既可有保护鸟类免遭触电的作用,又可避免由于鸟类触电而发生的停电事故。 备注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3-5课 题2 古诗两首教学时数3课时主备教师张爱英教学目标和要求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20、等词语。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背诵默写古诗。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批注法 作业设计1.背诵两首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碧玉妆成一树高, 胜日寻芳似水滨,万条垂下绿丝绦。 无边光景一时新。不知细叶谁裁出, 等闲识得东风面,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紫千红总是春。教学后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咏柳,理解诗意,背诵诗句。教学重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背诵古诗。教学
21、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
22、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会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
23、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生: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四、背诵同学们,这首古诗写的多么有趣、多么生机盎然啊,你们会背了吗?一起来试一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春日,理解诗意,背诵诗句。教学重难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背诵春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作者到泗水
24、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
25、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四、背诵古诗。古诗的意思都了解了,古诗会背了吗?谁来试一试?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两首古诗诗句意思,练习背诵。 2.学习本课生字,指导书写。教学重点:准确认读、书写,运用。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作者,进一步理解古诗。教学过程:一、复习指名背诵咏柳春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二、识字写字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2、出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
26、: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课外资料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省萧山)人。少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公元695年擢进士,做过工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友,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他工书法,尤善章草隶书。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存诗20首。写景的诗,较为清新通俗,除本课咏柳外,还有采莲诗回乡偶书广为传诵。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号晦庵、晦翁,别称紫阳、考亭。祖籍徽州婺
27、源(今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程颐、程颢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系统,称为程朱理学。他从事教育时强调启发式。他治学态度严谨,分析问题精密,对后代的学者影响很大。他的著作很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书备注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6、7课 题3 荷花教学时数2课时主备教师张爱英教学目标和要求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
28、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难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教学方法指导边读边想象 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作业设计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听写句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形状荷花 自己变做了荷花 姿态教学后记(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
29、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 然的感情。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点: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教学过程:一导语,揭示课题。1.背诵古诗:宋朝杨万里的咏荷2. 板书课题。荷花又叫“莲花”。(板书:莲花)3. 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板书:莲叶)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1. 出示多媒体课件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指导看图:请同
30、学们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2、读中启发: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三自学讨论,理清层次。1“我”去看荷花。2“我”看荷花。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四讲读课文。学习第一小节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学习第二、三节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
31、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荷叶();又看到()荷花();还看到()花骨朵()。(小莲蓬)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完成课文学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2.学习本课生字。3.拓展阅读。教学重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教学难点:积累优美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第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荷花一课的前三节,现在请同学
32、们打开书,把课文读一遍,要把描写荷花的色彩、姿态的词语读出美和爱的感情来。二、继续学习课文第四、五节1.第四节是展开想象,课文中的“自己仿佛”“自己觉得”后面写的就是想象的内容。什么叫“仿佛”?(“仿佛”就是“似乎”“好像”的意思,不是真的,而有真的感觉的意思。)请同学们按照这个意思用“仿佛”说句话“什么仿佛什么?”“什么仿佛怎么样?”这样想句子就容易正确了。(通过用“仿佛”造句,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的同学相互对讲,然后集体交流。)2.“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小结三、整体回顾1你们读了这一课,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2. 自由背诵积累交流、展示背诵四、识字、写字1、出
33、示字卡“荷、挨、莲蓬、胀、仿佛、裳、翩、蜻蜓”2、重点指导: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注意分辨、记忆字形。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十四笔 “佛”的第四笔。备注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8课 题4 珍珠泉教学时数1课时主备教师张爱英教学目标和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珍珠泉的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3 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4. 积累课文优美语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珍珠泉美丽,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感情。难点:.体会抓特点表述景物的方法。教学方法指导自读理解 、 读中感悟、批注法作业设
34、计1. 积累文中好词佳句。2. 了解自己家乡的美好景物,试着写一写。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板书设计 4*、珍珠泉泉水的“绿、深、清”喜欢美丽的珍珠泉泡泡的有趣和美教学后记(一 一、揭示课题导入:1. 同学们,你喜欢泉水吗?看(多媒体播放一组泉水的画面)你能用一些好的词语来形容它们吗?(一泓清泉、涓涓细流、泉水叮咚)2. 大家积累的好词真不少,今天我们来阅读一篇美文,是一篇描写家乡泉水的文章,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珍珠泉?(指名猜测,由此引水泡。)2、课文的哪小节写了“水泡”?三、学习第三小节。1、自由读第三小节,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35、。2、交流(指名畅谈)。随机出示讲解以下句子:(1)出示“最有趣的水泡了。”这个句子和图片。说说你认为这句话写的成功之处在哪?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状色泽动作声音饱满晶亮冒一嘟噜课件随机演示声音,形状,色泽,动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感受。拓展练习:你还想说这是怎样的水泡?填空:()的水泡通过朗读表示可爱的,喜欢的语气。(2)出示“有时候多像一串彩色的珍珠啊!”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美感。指名朗读。评议。解“筛”(配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为什么用这个“筛”字。四、学习第二小节1、引入:珍珠泉的水泡美(板画水泡)那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读。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深绿3、齐读描写珍珠泉的水的特
36、点的句子(带图片)4、练习说话,出示句式:水是那样清,清得()。水是那样绿,绿得()。水是那样深,深得()。任选其中一句说一说。五、赞泉1、用自己的话来赞美珍珠泉。2、根据学生问答思考:珍珠泉到底在哪?备注西航三校电子教案(首页)授课时间教学总时数9-12课 题语文园地一教学时数4课时主备教师张爱英教学目标和要求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教学重点与难点1、能自己发现
37、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方法指导练习 指导积累 合作交流作业设计描写家乡景物。教具准备美景图片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习作:美景是什么美在何处美景的特点教学后记(一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介绍家乡景物,初步掌握观察景物的顺序。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观察景物的顺序。教学难点:能有序介绍家乡景物,语言优美。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生态渔业循环养殖产业链上下游分析报告
- 家居市场新风口:2025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多方计算在智能工厂数据安全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产业链优化与升级策略研究报告
- 行政管理实践中的案例总结试题及答案
- 普格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水利水电工程现代应用试题及答案探讨
- 2025市政工程考生行为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4水利工程专业考试难点试题及答案
- 八角茴香油教学课件
- 国家文化安全教育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章节重难点举一反三 专题7.1 平面直角坐标系【八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JCT2156-2012 纤维玻璃原料及配合料COD值的测定
- 施工场地治安管理计划和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
- 控制吸烟的政策与法规案例分析
- 国企经理成员岗位聘任协议-(参考模版)
- 安防系统可靠性分析
- 初中英语词汇表(带音标)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