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教案三篇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 1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并能识 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了解经线、纬线的特点; 掌握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2 2通过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培养勇于探索、深入钻研的精神,形成 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认识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经纬线的意 义及特点。教学难点:经纬线的含义;经纬度的概念;运用经纬同确定地理位 教学准备地球仪、东西半球分布图、南北半球分布图等教学课时3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
2、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 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 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 同去探索地球。板书: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 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 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 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图 1 1 :“天圆地方”图 2 2 :“盖天说”图 3 3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
3、图 4 4 :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 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 么?(学生回答)总结: 同学们都非常聪明, 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 观的认识世界 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随着 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 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 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
4、体的假 想。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 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 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你能说出历都 有哪些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讲述并引导: 最的就是 1616 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 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 故事。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 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 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学生回答)讲述:现在我们进入了太空可以在空中看到完整的地球 并为地球拍了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提问:刚才,我们同学把我们人类认识地球探索地球的 过程给演示了一遍,从“天圆地方”到“盖天
5、说”,再从麦 哲伦环球航行到地球卫星照片,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 了由简单认识到猜想到实践,由错误的现象到真理的漫长岁 月,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 同学们都有哪些感想?我们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学生回答) 总结:我们要学习先辈,对待任何事物要科学,要坚持 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 不怕牺牲的精神。 我们还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这样 才能发现真理,取得成功。承转:我们认识了地球是球型的,那么她是不是真的是 一个标准的球体呢?(可加入学生讨论)我们现在不仅认识 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地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一般来说, 人们往往用表面积
6、、周长、半径等数据来说明球体的大小。大家看到课本第6页图c,说明地球究竟有多大?展示挂图:课本图 p p 5C5C 图地球的大小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 63716371 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 51 1 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 4 4 万千米。 讲述:精确的测量表明: 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6357 千 米,赤道半径为 63786378 千米。因此,准确地说,地球应该是两 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当然,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 比,还是微不足道的。例如:赤道半径只比北极半径长 2121 千 米,如果把地球缩小成地球仪大小, 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
7、记住地球的平均半 径是 63716371 千米。板书: 1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 2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 63716371 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 5 51 1 亿平方千米 地球周长约 4 4 万千米 启下;下面我们一起形象地看看地球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活动:出示地球仪并展示给同学们看。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地球仪并动脑筋思考,地球仪与真 实的地球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回答)补充说明:1 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2 2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比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3 3地球仪是有地轴的,而现实中并没有地轴。提问:根据自己对
8、地球仪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试着给 地球仪下个定义。(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仪是人们按照地球的形状,并且以一定的比 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 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国家和城市等 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名称。地球仪可以让我们更 直观的了解整个地球的全貌,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表面各 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今后,我们经常要借助地球仪来学 习地理知识,所以,同学们应当学习有关地球仪的知识。总结:今天, 我们学习了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 了解了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初步地认识了地球仪。下 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仪的一个重要图示 - 纬线和经线。布置作
9、业: 参照课本的活动,回家制作一个小地球仪,课余比比看 谁做的。板书设计: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2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是 63716371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 5 51 1 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 4 4 万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学反思: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 1 1地球的形状是什么?2 2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 3 3什么是地球仪?4 4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导入新课:通过地球仪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全貌,研 究地球表面地理事物的位置及分布状况。上并拿出教具-地球仪。提问:大家看看你们做的地球仪与老师的地球仪除了大
10、 小外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相同之处:地轴、南极、北极。 不同之处:大家有没有发现老师的地球仪上面有很多点和 线?这些线就是纬线和经线,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地球仪上 的一个重要的图示一一纬线和经线。板书:一、纬线和经线活动:请同学们概括什么是纬线。学生概括,补充说明: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 圈叫做纬线。活动: 1 1分别请几位同学上台用准备好的细绳在地球仪 上标示出几条纬线;提问: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纬线有什么特点?(提示: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学生思考并回答。板书: 1 1纬线(1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 球一周的圆圈(2 2)特点:指示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每
11、条纬 线都是一个圆纬线的 长度不相等(赤道是的纬线)请同学们画出的纬线赤道,并观察所画的纬线是否 符合以上特点。过渡:大家按照刚才的方法看看什么是经线,经线有什 么特点,经线和纬线有什么不同?活动: 1 1分别请同学上来用细绳标示出两条经线; 2 2学生与教师共同归纳: 连接南北两极并 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引导:与纬线相比,经线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板书: 2 2经线1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 2)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每条经 线都是半个圆经线的 长度全部相等知道了纬线、经线的定义及他们的特点后,请问同学们 地球仪上可以画出多少条经纬线 (无数
12、条) ,为了区别这些经 纬线,我们给他们确定了不同的度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纬 度和经度。板书:二、纬度和经度我们先来了解纬度。引导:首先我们要找到一条 0 0纬线,所谓“万丈高楼平 地起”,那么 0 0纬线在哪里,它经常被人们叫做什么名 字?学生观察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师生共同归纳: 0 0纬线就是我们早已认识的赤道。 活动:展示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市郊赤道纪念碑的图片。 学生活动:让学生上台在地球仪上查找厄瓜多尔首都基 多市,并在标示出基多市。提问:纬度是从 0 0纬线开始的,其度数变化有什么规 律?的纬度是多少度?它在什么地方?学生观察地球仪或课本第8页,图F、G并回答。小结:纬度是由
13、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增的。 的纬度是 9090 它们在北极和南极。承转:细心的同学会发现纬度沿赤道呈两边对称,那么 怎样区分两条度数相同的纬线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小结:我们把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字母“N N表示,也就是英文北方“ NorthNorth ”的开头字母; 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做 南纬,用字母“ S S”表示,也就是英文南方“ SouthSouth ”的开头 字母。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一位学生任意指示一条纬 线,请另一位在地球仪上找出纬线。引导提问:如果我们要选择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 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为 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小结:同学们真
14、聪明,和科学家们的想法完全一致。我 们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 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学生活动:手拿若干标有纬度的卡片,每组两位同学任 意抽取一张。同学们根据卡片上注明的纬度,按规律站成一 排(可自标明赤道的那张卡片,协助同学一起完成这个活动)站好后, 每位排队的同学说出自己所在的半球名称。板书: 1 1纬度(1 1) o o纬线赤道(2 2) 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 09090( 3 3)南北半球的划分。 引导:按照我们学习纬度的方法, 首先我们找到 0 0经线, 同学们找找看 0 0经线在哪里?讲述: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的那条经线为
15、0 0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展示有关格林 尼治天文台的图片)学生活动:让两位学生上台标出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大概 位置(注意纬度就可以了) ,然后通过这个地方画出 0 0经线 (本初子午线) 。讲授: 0 0经线确定了,那么,按规定0 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 E”来表示,是英文东方“ EastEast ”的开头字母;0 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 W W 来表示,是英文西方“ WestWest”的开头字母。我们看看它的范围是多少呢?如果先不考虑东西经, 我可以沿地轴绕一圈, 也就是说范围是 0 0 360360,但是由于我们分了东西经,所以经度的范围应该是 0 0 180180,经
16、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 0 0经线向西和向东到 180180经线经度逐渐增大。学生活动:在地球仪上找出东经 3030、西经 3030、西经 150150、东经 150150这几条经线;引导:看看在你们找出的东经 3030和西经 150150、西 经 3030和东经 150150这两组经线都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不是 分别构成了经线圈?任何一条经线都可以找出与之相对应的 一条经线和其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 为两个均等的半球,同学们想想看哪条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 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讨论并回答)引导学生归纳:以西经 2020和东经 160160这两条经线所 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
17、半球的界线。因为这个经线圈 大部分通过的是海洋,这样就避免了把非洲、欧洲等一些国 家分在不同的半球上给带来的不便。提问: 1 1北纬一定在北半球,南纬一定在南半球,是否 正确?2 2东经一定在东半球, 西经一定 在西半球,是否正确?(学生回答)板书: 2 2经度(1 1) 0 0经线一一本初子午线;( 2 2)经线的范围( 0 0到 18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3 3)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 2020、东经 160160所构成的经线圈巩固总结此课。反馈练习:()A.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C C . .地球仪上经线有 360360 条向2 2地球赤道周长约为()A A、 4 4 万千 米B
18、、 8 8万千米D D、 4 4万米D D、8 8 万米3 3与 12012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是()A A6060WB B、6060EC C、120120WD D、120120E4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B.B. 纬线长度都相等D.D. 纬线指示东西方)A A.180180B B 、 0 0C C、160160ED、 2020W5 5赤道是()A.A. 划分经度的起点B.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 D、 9090 纬线6 6.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A A.0 0和 180180之间B B、 2020W以西到160160ECEC、 0 0E和 160
19、160W之间D D、 2020W以东到160160E1 1.关 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A.2020 N未必位于北半球B.150B.150 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C.C. 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D.D.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2 2 关 于 经 度 、 纬 度 变 化 的 叙 述 , 正 确 的 是()A A 经度越大离本初子午线越远B.B. 纬度越高,离赤道越近C.C. 的经度是 360360D.180D.180经线以东经度越来越大的为东经板书设计:一、纬线和经线1 1纬线(1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 球一周的圆圈(2 2)特点:指示东西方向(与地 轴垂直)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纬线的长度不相 等(赤道是的纬线)2 2经线( 1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2 2)特点:指示南北方向(与赤道垂直)每条经线都是半个圆经线的长度全部相等二、纬度和经度1 1纬度(1)o o纬线赤道(2)纬度的变化规律;范围:0 09090( 3 3)南北半球的划分。2 2经度(1 1) 0 0经线一一本初子午线; (2 2)经线的范围(0 0到 180180),经度的变化规律;(3)东西半球的划分: 西经 2020、东经 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解读《GB-T 30961-2014嵌入式软件质量度量》
- 新解读《GB-T 31031-2014机场除雪车》
- 新解读《GB-T 31085-2014国际货运代理单证签发规范》
- 代理牙膏合同范本
- 房租快速出租合同范本
- 农户房屋出售合同范本
- 消防挂资质合同范本
- 整装家居销售合同范本
- 乡村建设桥合同范本
- 殡葬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下)24第九编晚清文学 第三章 宋诗派的兴起与桐城派的承变
- GB/T 40079-2021阀门逸散性试验分类和鉴定程序
- GB/T 38537-2020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法C扫描法
- GB/T 26479-2011弹性密封部分回转阀门耐火试验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 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方案
- 水稳摊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二年级劳动与技术折扇课件
- 公墓施工组织设计
- 油气集输管线管道工程征地外协管理方案
- 《智慧农业》的ppt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