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5.23_第1页
艺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5.23_第2页
艺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5.23_第3页
艺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5.23_第4页
艺术创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系5.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艺术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创作者和创造者们所追求和希望的,随着我国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我国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为我国艺术创新提供了发展的基石。关键词:艺术创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Abstract: artistic innovation, it has been the artistic creators and creators sought and desire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economic strength has been continuously stren

2、gthened, laying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for our country artistic innovation provides the cornerstone of development.Keywords: artistic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ocialist culture; relations目 录一、艺术创新概述1(一)艺术创新的概念1(二)我国艺术创新的现状1二、我国艺术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1(一)传统思维

3、束缚严重1(二)同质化严重1三、加强艺术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议2(一)打破传统思想禁锢2(二)扩大人才培养渠道2结论3参考文献4致谢5一、艺术创新概述(一)艺术创新的概念艺术创新是基于原有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的艺术氛围,艺术热点,艺术表现形式,对原有的艺术创作形式进行改变和变革,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与现代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形成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二)我国艺术创新的现状我国在艺术创新的路上虽然起步有点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传统思维观点的较为传统,在很多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接受、认可方面,接受得较晚。如,80世纪在日本、欧洲各国开始流行以人体为艺术表现的

4、唯一载体,以人体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和创造,这一点,在当时的欧洲国家和日本都很快流行,并且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接受。但是就中国而言,对于人体艺术,和基于人体进行艺术创作这一点上,直到90世纪中期,中国才慢慢开始允许有关人体的艺术作品展现在大众面前。然而,大众的审美观和接受程度也并非欧洲国家那样思想转变快。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对中国女性的侮辱,对艺术事业的不尊重。二、我国艺术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一)传统思维束缚严重由于我国早期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我国艺术事业的起步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和日本、韩国,都落后了一截,且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国民受到传统思维束缚较为严重。在很多艺术作品的

5、展出和创作过程中,或许在欧洲国家一件十分普通和常规的艺术创新作品,在早期的中国就会被国民评价为“不堪入目”,“艺术创作手法过于大胆”等。这些都是我国国民包括了艺术创作者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和文化熏陶下,受到了传统思维束缚,而对艺术创新有接受度低,难以接受等问题。(二)同质化严重虽然,近几年我国在艺术创新方面有着重大的突破和成就,但是由于欧洲国家早期的艺术文化的植入,加之,我国早期大量的艺术行业从事着、深造者都是远赴法国、英国等早期艺术发源地进行学习和留学。因此,当我国真正开始大力发展艺术创新行业时,所处艺术创新行业一线的从业者,大多都是国外留学回国的海归人才,其本身就带有了一定的国外艺术素养

6、,反之,却对我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存在艺术思想滞留、艺术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脱节的问题。这便导致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传播的艺术思维中与国外的艺术创新思维大同小异,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同质化问题的产生。三、加强艺术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议(一)打破传统思想禁锢通常所讲的艺术创新,没有哪一种创作方式比哪一中创作方式更高雅,要结合艺术创作的实际情况,准确辨别创作方式的条件与类型,努力探索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和模式,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艺术创新也是这样,因人而异。每个人表现出的艺术创新效果都应该蕴含着各自的特色,艺术创作者的任务就在于结合中国

7、社会主义的文化特色与国外先进的、流行的艺术元素,创作出好的、令人耳目一新,但又不失中国特色的艺术作品。(二)扩大人才培养渠道把有实际操作经验和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力的人才聚集起来,联系国外知名的学院、艺术创作基地派人才队伍前去考察和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艺术创作经验以及技术经验,加强自身的发展实力,了解国外的艺术创作现状,培养人才向国际化发展,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人才,为我国艺术创新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结论我国要发展自己的艺术创新模式,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专业人才,建立中国独有的艺术创新思维和艺术创新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贴上中国独有的标签。参考

8、文献1李贵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2赵传海.中华优质文化基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J.学习论坛.2011(04)3许青春,朱友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03)4徐剑雄.论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的作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01)5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6刘玉珠.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N.上海证券报.2014(A01)7吴为山.艺术创新急需摆脱负面因

9、素N.人民政协报.2009(C05)8于平.关注现实是艺术创新的第一动力N.中国文化报.2007(004)9于平.服务“两个面向”实现艺术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6(004)10赵勇.艺术创新的思考N.文艺报.2005(002)致谢大学三年学习时光已经接近尾声,在此我想对我的母校,我的父母、朋友们,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我由衷的感谢。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大学三年学习的默默支持;感谢我的母校给了我在大学三年深造的机会,让我能继续学习和提高;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三年来的关心和鼓励。老师们课堂上的激情洋溢,课堂下的谆谆教诲;同学们在学习中的认真热情,生活上的热心主动,所有这些都让我的三年充满了感动。本次毕业论文设计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其中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向老师寻求帮助,而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找我面谈,然后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论文提纲的确定,中期论文的修改,后期论文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老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