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中古典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中古典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高中古典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高中古典诗词竞赛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典诗词竞赛试题第I卷(170分)一、判断下列诗句的书写和原文是否一致。(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每小题2分)1、总角之晏,言笑宴宴。 诗词鉴赏                         (  ×  )2、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 

2、60;                             (  ×  )3、纤纤捉素手,扎扎弄机抒。                &

3、#160;              (  ×  )4、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               (  ×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       

4、                (  ×  )6、淮水西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  ×  )7、苍海月明珠有泪,篮田日暖

5、玉生烟。                       (  ×  )8、楼船夜雨瓜州度,铁马春风大散关。                    

6、60;  (  ×  )9、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10、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           

7、;           (  ×  )二、单选题。(150分,每小题3分)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   B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

8、"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  B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  B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9、   D、灯火次第闪烁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A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

10、#160;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  B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D  )A、春天 &

11、#160;      B、夏天        C、秋天        D、冬天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 D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12、60;       D、寒食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  D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

13、赋深情"中"豆蔻"指(  B  )A、男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    D、女子十五六岁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 C )A、屈原       B、王羲之   C、陈子昂    D、李白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

14、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者是(  D  )A、陆游       B、辛弃疾   C、岳飞      D、李清照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  A )A、汉朝李广的故事    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    C、宋代岳飞的故事   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13、&quo

15、t;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 B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张籍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  A  )A、王昌龄  林 逋      B、杜甫  陶渊明     C、王昌龄   陶渊明    &#

16、160; D、杜甫  林逋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的作者是(  C  )A、苏轼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怀素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 (A)A、杜甫     B、白居易     

17、; C、李贺        D、屈原17、"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的作者是(  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18、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 C  )A、菊花

18、之香     B、荷花之香    C、梅花之香    D、丁香花之香19、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  A  )A、菊花     B、荷花    C、梅花    D、丁香花20、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19、 B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        D、词人的一个朋友21、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  D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20、流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2、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  D   )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谐音23、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  B  )A、忆江南    B、凉州词     C、虞美人     D、沁园

21、春24、"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  A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箜篌2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  D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箜篌26、歌

22、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诗人的诗歌?(  A  )A、张继枫桥夜泊   B、王维枫桥夜泊    C、张继山居秋暝  D、王维山居秋暝27、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B)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2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

23、乐府双璧"的作品是(  B  )A、木兰诗和敕勒歌    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C、长歌行和敕勒歌    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29、诗句"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于北京景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的是(  C  )(据说此乃台湾高考试题)A、张圆圆   吴一桂     B、李圆

24、圆   吴二桂   C、陈圆圆   吴三桂     D、高圆圆   吴四桂30、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  C  )A、 项羽   夫差    B、刘邦   夫差   C、项羽   勾践    D、刘

25、邦  勾践 31、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C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A、杜甫   岳  飞  蒲松龄  屈 原    B、白居易   岳 飞   吴敬梓   贾 谊C、杜甫   文天祥  蒲松龄 

26、屈 原    D、白居易   文天祥  吴敬梓   贾 谊32、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  A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  B  )A、蓬莱阁   

27、60;  B、腾王阁      C、崂山        D、百花洲3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 D  )A、黄山        B、峨眉山      C、天姥山      D、庐山 35、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

28、,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 A )A、东岳泰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南岳衡山36、有两块匾额,一块题为"妙手回春",一块题为"太白遗风",你知道它们通常挂在什么地方吗?(  A  )A、诊所和酒搂     B、茶馆和酒搂     C、诊所和书院     D、茶馆

29、和书院37、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用了古代三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 C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蝴恋花)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蝴恋花)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38、对下列古诗中加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是比喻又是排比,以景物喻

30、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多。-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 39、下列送别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B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40、"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q

31、uot;这是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C  )A、水浒传   B、封神榜   C、三国演义   D、三国志4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出自哪部名著?(  A   )A、红楼梦   B、儒林外史   C、金瓶梅  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2、"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其中"阆苑

32、仙葩"和"美玉无暇"分别指的是(  A  )A、林黛玉 贾宝玉      B、贾宝玉林黛玉     C、薛宝钗 贾宝玉     D、林黛玉薛宝钗43、红楼梦中有这样两句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身量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春微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此诗描写的是:(  B  )A、林黛玉       B、王熙凤 

33、    C、薛宝钗     D、晴雯44、红楼梦判词中"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指的(  A  )A、晴雯     B、袭人     C、黛玉     D、宝钗45、毛泽东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写道:"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34、这诗中描写的是西游记中一人物形象是(  D  )A、猪八戒      B、沙僧         C、唐僧       D、孙悟空46、"赤兔追风,踏开吴魏三千里。青龙偃月,撑住炎刘一半天。"这首诗歌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形象?(  B  )A、赵子龙      B、关羽  

35、      C、曹操       D、吕布47、"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诗的作者是水浒传中的(  C  )A、吴用        B、武松         C、宋江       D、

36、童贯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8-50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

37、#160;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48、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C  ) A、水调歌头    B、如梦令    C、 西江月    D、沁园春 49、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写这首词的人物是( B  )

38、A、晁  盖      B、宋江      C、林冲       D、武松 50、这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A  )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D、古体词宜宾市六中高2010级古典诗词竞

39、赛试题【注意】1、此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共十一大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将第I卷判断题和选择题答案写在第II卷答题卡内,交卷时只交第II卷。3、请你认真思考,细心做题,既要保证质量,又要注意做题速度。祝你考试成功!记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得分第I卷(170分)第一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题号12345678910正确或错误第二题(选择题。150分,每小题3分。)题号123456789101112选项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选项题号252627282

40、930313233343536选项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4748选项题号4950选项第II卷(134分)三、名句填空。(40分,每空1分)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2、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4、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1、(柳永雨霖铃)5、女娃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祝李凭箜篌引)6、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7、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8、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9、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10    少壮不努力   

42、0;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11、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12、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13、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4、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身无彩凤双飞翼, 

43、0;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二首)17、莫等闲,   百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切切     。(李清照声声慢)20、诸葛亮曾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表达自己出兵伐魏时期的耿耿忠心,后人也用它来歌颂竭尽劳苦,至死方休的精神。杜甫曾用"

4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抒发关心天下读书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21、陶渊明的诗歌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闲适,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激烈;苏轼的诗歌不仅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婉;李清照的诗歌不仅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的哀婉,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的豪迈。22、从曹植的"

4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共产党人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做的简洁而最精辟的诠释。23、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思考。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学习时积累的重要。24、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了部分留学生座谈会。主持人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学们发言先后

46、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5、自古以来的文人都爱借送别来抒发离别之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离别之愁。而王勃则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适用"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抒发离别时积极乐观之情。     

47、26、古诗中有很多佳句对写作具有启发指导作用。如:运用虚中见实表现手法、以无声衬有声,白居易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主张写作要从读书中获得渊博的知识修养,杜甫写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读书与实践并重,董其昌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陆游写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四、填空。(20分,每空1分) 1、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是宋代词人晏殊的名句。2、骆宾王的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quo

48、t;诗中的"壮士"指的是  荆轲  。这首诗记载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事件,这个事件是  荆轲刺秦王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诗中"子规"指的是  杜鹃 鸟。 4、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诗中的"金陵"和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中的"锦官

49、城"分别指的是现在的 南京 市和  成都  市。 5、唐杜甫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诗指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  三顾茅庐  的故事。诗中的"老臣"指的是   诸葛亮   。6、中国古代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分别是  谢灵运   和  陶渊明  。7、宋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  苏轼  和  辛弃疾   ;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   柳永&

50、#160; 和  李清照  。8、我国唐代诗人中有"大小李杜"的称呼。其中"大李杜"指的是  李白  和 杜甫  ;"小李杜"指的是  李商隐  和  杜牧 。9、"三曹"的建安诗歌的主要作家,他们是  曹操  、曹丕和  曹植  。五、诗词运用。(根据语境填诗句)(16分,每小题4分)1、优秀教师杨红英教坛耕耘四十载,创造了许多骄人的业绩,培育了许多出色的人才。退休后,义务当九资河中学的德育辅导

51、员,在教坛上继续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请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相关诗句来形容她的行为与精神。(4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2、观书有感这首诗中哪两句诗是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4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52、#160;                3、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可用龚自珍的诗句来描写,你知道是哪句吗?(4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53、#160;         4、高考落榜青年柳启奇面对挫折毫不畏惧,面对流言毫不在意,仍然矢志不渝,刻苦学习,当有人问到他今后的目标时,他充满自信地说了两句李白行路难中诗句,你知道他说的是哪两句吗?(4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4、0;    、六、连线题。(16分)1、古人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请指出分别指的是谁。(4分)沉鱼        王昭君落雁        西  施闭月        杨玉环羞花        貂  禅2、古人常用&q

55、uot;居士"给自己取雅号,如李白给自己取"青莲居士",秦观给自己取"淮海居士"。请指出下列居士分别指的是那位文人。(4分)六一居士     李清照柳泉居士     辛弃疾幼安居士     蒲松龄易安居士     欧阳修3、后人常根据诗人的诗歌内容和风格给诗人们取称号,如李白的诗歌风格浪漫飘逸,故称其为"诗仙",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安史之乱这一史实,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故

56、称其为"诗圣"。请连线。(4分)诗魔       李  贺诗鬼       白居易诗佛       刘禹锡诗豪       王  维4、古人表示年龄的称呼各不相同,如男子二十岁叫"弱冠"、三十岁叫"而立"。请指出下列年龄的称呼。(4分)四十岁    

57、   古  稀五十岁       花  甲六十岁       不  惑七十岁       知天命七、阅读下面刘过的沁园春,完成问题。(10分)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妆淡抹临镜台。"二公者,(甲)   

58、;         ,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飞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纵横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乙)           ,且此徘徊!1、甲、乙两处的文句依次是(  B  )A、皆掉头不顾      访嫁轩晚 

59、;     B、皆掉头不顾   访嫁轩未晚  C、皆掉头          访嫁轩未晚    D、皆掉头       访嫁轩晚2、词中的"斗酒彘肩",指的是(  D  )A、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故事       

60、0;             B、廉颇"一饭斗米,肉十斤"的故事C、樊哙闯鸿门宴,刘邦赐之"斗酒彘肩"的故事     D、樊哙闯鸿门宴,项羽赐之"斗酒彘肩"的故事3、词中分别提到了"香山居士""林和靖"和"坡仙老"三人,这三人分别是(  A  )A、白居易   林逋 &

61、#160; 苏轼     B、苏轼    林逋   白居易 C、苏轼    白居易   林逋    D、白居易   苏轼  林逋4、词语"浓妆淡抹"出自苏轼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原诗是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浓妆淡抹总相宜    。5、"暗香浮动"出自林逋写的山园小梅,原诗是   疏影横斜

62、水清浅   ,  暗香浮动月黄昏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10分)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有人认为本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去掉"自"和"空"字,原诗变为"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和原诗相比较,所写内容没变,表达的思想

63、也差不多,而且语言更简洁。你赞同吗?请阐述你的见解。(200字左右)      不能改动。原诗中的"自"和"空"字,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春天的荒凉之境和作者的寂寞孤独之心,与全诗主旨一致。而删掉这两个字后,诗句变为"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它所描绘出的是春天绿草如茵,黄鹂婉转鸣叫的气氛,充满生机和活力,与原诗所表达的作者借古人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孤寂心境完全不符。所以坚决不能去掉"自"和"空"。    &

64、#160;                  九、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书法家机智自救清代某书法家为慈禧题扇,内容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哪知一时疏忽,漏掉了一个"间"字,老佛爷一看,这还了得,明明欺我满人不懂唐诗吗,立即传上此人,欲问此人欺君之罪。此人急中生智,辩道:此乃臣将诗改为词,并非欺君,并断句:.慈禧明知此人狡辩,但爱其文才,只好不了了之。该书法家凭借自己的智慧保住了性命。你知道该君是怎样把

65、缺了"间"字的凉州词断句成一首词的吗?试试看。(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十、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10分,另附加10分)杜牧清明一诗的几种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

66、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您知道关于它的一些轶事吗? 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67、。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 问:怎样把这首诗改成"词"和"短剧"的?你能试试吗?请选择一种形式("词"或者"短剧")加以改写。(鼓励两者都做,另加10分。)1、改写为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改写为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