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桃園縣菓林國小九十九學年度 五 年級 第一學期 數學領域 教學計劃表起訖週次起訖日期學校行事主題單 元 名 稱分段能力指標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節數教學資源評量方式六大議題 第一週8/309/39/1校務會議、教室佈置開始數與量一、小數與分數5-n-08能認識多位小數,並作比較與加、減的計算,以及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連結:C-R-1,C-R-2,C-R-3,C-T-4,C-S-1,CS-2,C-S-3,C-S-4,C-C-1,C-C-2,C-C-3,C-C-5,C-C-71.能認識四位以上的小數。2.能解決生活情境中,四位小數的加減問題。【活動一】多位小數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複習學習二、三位
2、小數的舊經驗,來引導學生認識四位小數。2.教師介紹四位小數及四位以上小數的讀法、位名和位值。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討論並發表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及理由。【活動二】多位小數的計算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提醒學生在做小數加法直式計算時,小數點要對齊,並說明計算的方式和整數加法相同,但計算結果要記得加上小數點。2.教師重新布題,提醒學生在做小數減法直式計算時,小數點要對齊,並說明計算的方式和整數減法相同,但計算結果要記得加上小數點。41.課本情境掛圖2.小數定位板3.附件一4.生字/數學小白板5.白板筆1.紙筆測驗2.口頭回答3.作業習寫【性別平等教育】2-2-2 尊重兩性在溝通的過程中平等的表
3、達機會2-2-4 學習在團隊中兩性共同合作以解決問題【家政教育】3-2-1 認識我們社會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習俗第二週9/69/10班級閱讀競賽開始、晨間閱讀開始、暑假作業展、攜手計畫學生開班意願調查及宣導數與量一、小數與分數5-n-06能在測量情境中,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的意涵。5-n-11能將分數、小數標記在數線上。連結:C-R-1,C-R-2,C-R-3,C-T-4,C-S-1,CS-2,C-S-3,C-S-4,C-C-1,C-C-2,C-C-3,C-C-5,C-C-71.認識小數和分數數線。2.能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意涵(包含除)。【活動三】小數數線1.教師請學生在公分尺上指出1毫米的長
4、度,也就是0.1公分,並確定一位小數數線上各刻度所代表的數。2.教師引導學生做出一位小數數線,並找出指定小數所對應的刻度。3.教師定義1公尺上的單位長,並請學生找出0.01公尺,確定二位小數數線上各刻度所代表的數。師生共同討論0.10公尺與0.1公尺的關係。4.教師引導學生分別在一位小數數線及二位小數數線上找出0.1的位置,並討論比較兩條數線上0.1的位置不同的原因。5.教師引導學生在二位小數數線上找出指定數所對應的刻度,並在數線上加減。6.教師定義0.01公尺上的單位長,並請學生找出0.001公尺。確定三位小數數線上各刻度所代表的數,並引導學生在三位小數數線上找出指定數所對應的刻度。【活動四
5、】分數數線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作方格紙掛圖,察覺和認識分數數線。2.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討論和操附件,進行畫分數數線的解題活動。【活動五】用分數表示整數相除的結果1.教師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和解決包含除的問題,進行整數÷整數結果用分數表示。41.課本情境掛圖2.布尺3.方格紙掛圖4.附件二5.生字/數學小白板6.白板筆1.紙筆測驗2.口頭回答3.作業習寫【性別平等教育】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人權教育】1-3-3 瞭解平等、正義的原則,並能在生活中實踐第三週9/139/17攜手計畫開班、教室佈置評比、晨間補救教學開始實施數與量
6、、代數二、整數四則計算5-n-0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問題。5-n-02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5-a-0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連結:C-R-1,C-R-2,C-R-3,C-R-4,C-T-3,C-T-4,C-S-1,C-S-2,C-S-3,C-S-4,C-S-5,C-S-6,C-C-1,C-C-2,C-C-3,C-C-5,C-C-7,C-C-8,C-C-9,C-E-1,C-E-51.能知道整數四則運算的併式約定,並用來列式求答。2.能利用整數四則運算的併式約定,來簡化計算式子,並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活動一】只有加減的計算1.教師說明:在加減混合的算式中,要
7、先算括號的部分,如果沒有括號,就由左而右一步一步算。2.教師揭示有記錄括號的算式如:(2738)2441,和沒有記錄括號的算式如:27392441,請學生共同討論這兩種解題方式的合理性。3.教師重新步題,引導學生討論50012575300和500(12575)300兩個算式的相異處,理解連減兩數相當於減掉這兩數相加的和。【活動二】只有乘除的計算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請學生共同討論(30×6)÷12和30×6÷12這兩種解題方式的合理性。2.教師宣告:在乘除混合的算式中,要先算括號的部分,如果沒有括號,就由左而右一步一步算。3.教師重新布題,並引導學生發
8、現:在乘除混合的算式中,先乘再除與先除再乘的結果相同。4.教師重新布題,透過情境列式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在連除的算式中,連除兩數和除以這兩數相乘的積,所得到的結果相同。5.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把算式的括號去掉時,是否會影響運算的順序和結果。41.生字/數學小白板2.白板筆1.紙筆測驗2.回家作業【資訊教育】3-3-6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第四週9/209/24中秋節放假一天、校刊徵搞數與量、代數二、整數四則計算5-n-0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問題。5-n-02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5-a-01能在具體情境中,
9、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心算。5-a-0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連結:C-R-1,C-R-2,C-R-3,C-R-4,C-T-3,C-T-4,C-S-1,C-S-2,C-S-3,C-S-4,C-S-5,C-S-6,C-C-1,C-C-2,C-C-3,C-C-5,C-C-7,C-C-8,C-C-9,C-E-1,C-E-51.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2.能知道整數四則運算的併式約定,並用來列式求答。3.能利用整數四則運算的併式約定,來簡化計算式子,並解決生活情境中的問題。【活動三】四則混合計算(先乘除後加減)1.在加、減、乘、除混合的算式
10、中,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部分;如果沒有括號,要先算乘法(或除法)的部分。2.教師以課本做做看布題,引導學生判斷課本上的算式去掉括號後,是否和有括號的算式相等。【活動四】三步驟的計算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討論500644572和500(644572)兩個算式的相異處,理解連減三數相當於減掉這三數相加的和。2.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共同討論,48÷2÷5÷6和48÷(2×5×6)這兩種解題方式的合理性。3.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在連除的算式中,連除三數和除以這三數相乘,所得到的結果相同。【活動五】加法的性質1.教師以課本情境
11、布題,並說明:兩數相加時,兩數交換,如3540和4035的結果一樣,可以記成:35404035。2.教師重新步題,學生共同討論課本呈現不同算法的異同與合理性,察覺加法具有結合律的事實。3.教師以課本下方動動腦布題,學生進行解題,並察覺減法沒有結合律的事實。41.生字/數學小白板2.白板筆1.紙筆測驗2.回家作業【資訊教育】3-3-6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第五週9/2710/1國語檢閱(奇)數與量、代數二、整數四則計算5-n-01能在具體情境中,解決三步驟問題。5-n-02能熟練整數四則混合計算。5-a-01能在具體情境中,
12、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心算。5-a-02能熟練運用四則運算的性質,做整數四則混合計算。連結:C-R-1,C-R-2,C-R-3,C-R-4,C-T-3,C-T-4,C-S-1,C-S-2,C-S-3,C-S-4,C-S-5,C-S-6,C-C-1,C-C-2,C-C-3,C-C-5,C-C-7,C-C-8,C-C-9,C-E-1,C-E-51.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2.能在具體情境中,理解乘法對加法的分配律,並運用於簡化心算。3.熟練整數四則運算性質,來簡化計算。【活動六】乘法的性質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說明:兩數相乘時,兩數交換,如12×
13、3和3×12的結果一樣,可以記成:12×33×12。2.教師重新步題,學生共同討論課本呈現不同算法的異同與合理性,察覺乘法具有結合律的事實。3.教師以課本下方動動腦布題,學生進行解題,並察覺除法沒有結合律的事實。【活動七】分配律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師生共同討論兩種算法的異同與合理性, 察覺加乘運算的分配律。2.教師重新布題,師生共同討論兩種算法的異同與合理性, 察覺減乘運算的分配律。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利用分配律簡化整數的四則運算。【步道】平均數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說明:將一組數值的總和除以這組數值的個數,所得到的數就是這組數值的平均數。2.教師重新
14、布題,說明平均數乘以個數得到的結果就是總和。3.教師重新布題,說明先用平均數乘以個數,得到的和,加上其他的和,再除以全部的個數,得到的結果就是全體的平均數。41.課本情境掛圖2.生字/數學小白板3.白板筆1.紙筆測驗2.回家作業【資訊教育】3-3-6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第六週10/410/8領域會議(10/)幾何三、正方體、長方體和球5-s-06能運用頂點、邊與面等構成要素,辨認簡單立體形體。連結:C-R-1,C-R-2,C-R-4,C-T-1,C-S-3,C-S-4,C-C-1,C-C-2,C-C-5,C-E-41.認
15、識簡單形體的組成要素。2.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透視圖。3.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4.觀察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以及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活動一】認識簡單形體1.教師可拿出各式準備好的形體物品,或以課本情境布題,複習生活中常見的形體名稱,並讓學生回答出正確的形體名稱。2.學生拿出附件製作,並透過觀察,點數出各形體的頂點、邊和面的個數,並能數出正方體與長方體中,各種長度的邊各有幾條,以及各種面的形狀和個數。3.教師展示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視圖及透視圖。學生透過討論知道視圖就是看到盒子的樣子。透視圖就是把視圖上看不到的邊和頂點畫上去。【活動二】展開圖1.學生將
16、已黏貼完成的正方體剪開,做成不同的展開圖,並宣告:這些都是正方體的展開圖。2.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思考判斷哪些展開圖可以摺成正方體(長方體)盒子,並拿出附件實際操作摺摺看。3.學生觀察長方體展開圖相同大小的面在什麼位置,再觀察還原成長方體後,相同的面在什麼位置。【活動三】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關係1. 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操作附件, 觀察長方體中,相交於某一頂點的邊中有哪些邊互相垂直。2.教師宣告:長方體中,相鄰的兩邊都互相垂直。3.教師重新布題,學生操作附件,觀察正方體中,相鄰的邊是否互相垂直。4.教師重新布題,學生觀察長方體及正方體中,邊與邊的平行現象,並判斷指定的兩條邊是否平行
17、。41.課本情境掛圖2.附件圖卡3.剪刀4.膠帶5.附件三附件七1.紙筆測驗2.實測操作3.口頭回答4.分組報告5.作業習寫【資訊教育】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第七週10/1110/15數學檢閱(偶幾何三、正方體、長方體和球5-s-06能運用頂點、邊與面等構成要素,辨認簡單立體形體。5-s-08能認識面的平行與垂直,並描述正方體與長方體中面與面的平行與垂直關係。連結:C-R-1,C-R-2,C-R-4,C-T-1,C-S-3,C-S-4,C-C-1,C-C-2,C-C-5,C-E-4
18、1.觀察正方體、長方體中邊與邊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以及面與面的相互關係(垂直和平行)。2.認識球及其組成要素。3.認識無蓋正方體盒子的展開圖。【活動四】正方體、長方體中面與面的關係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操作附件,觀察與指定面互相垂直的面。2.教師重新布題,引導學生利用正方體檢查兩平面是否互相垂直。3.教師重新布題,引導學生觀察還有面與面的垂直現象。4.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引導學生觀察邊和面的垂直現象。並指導學生利用三角板操作檢查。5.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形體中面和面的平行現象。【活動五】球1.教師口述布題,讓學生觀察柳丁切開後的面是什麼形狀。和學生共同討論應該怎麼切,切開的圓面積會最大
19、。2.教師揭示球體的剖面,引導學生認識球的各部位名稱。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實際旋轉圓形紙卡,觀察旋轉時所產生的形體,知道圓形的面旋轉時看起來像球體。【步道】無蓋的正方體盒子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拿出附件摺摺看,判斷哪些可以摺成無蓋的正方形紙盒,學生觀察比較正方體與無蓋正方形紙盒有哪些地方相同和哪些不同的地方。2.教師重新布題,學生先思考課本上指定塗色的正方形當底面的展開圖,是否可摺成無蓋的正方形盒子,再拿出附件摺摺看。41.課本情境掛圖2.附件圖卡3.球體剖面模型4.竹筷子5.附件七附件十6.三角板7.膠帶1.紙筆測驗2.實測操作3.口頭回答4.分組報告5.作業習寫【資訊教育】3-3-
20、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第八週10/1810/22週三研習(新明故事屋)數與量四、因數與倍數5-n-03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連結:C-S-2,C-S-5,C-C-1,C-C-41.了解整除的意義與因數的關係。2.認識正整數的因數及兩數的公因數。【活動一】整除1.教師以排列玩具兵布題,用是否可以被除盡判別是否整除。2.教師宣告: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都是整數,餘數是0,就叫作整除。【活動二】認識因數1.教師以小朋友分組布題,學生進行解題,並在整除的要件下,認識因數。2.教師宣告
21、:像這樣10可以被1、2、5、10整除,我們就說1、2、5、10都是10的因數。3.教師透過花片的排列,讓學生從矩陣排列的情境圖中,經驗乘法交換律,並從乘法算式中找出因數。4.教師把10的因數由小到大排列出來,引導學生從中觀察因數的規律。5.從16的因數中,讓學生發現整數的因數中,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自己。6.教師以分鉛筆布題,解決因數的應用問題。【活動三】公因數1.學生透過排積木操作,找出可以剛好排成12(或18)公分長的紙條的整公分積木,並察覺這些積木的長度即是12(或18)的因數。2.教師以純數字布題,找出兩數的所有公因數。41.課本情境掛圖2.花片圖卡3.因數倍數教學掛圖4.積木組合
22、包5.花片6.附件十二7.積木8.生字/數學小白板9.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資訊教育】3-3-6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2-3-5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第九週10/2510/29校刊出刊數與量四、因數與倍數5-n-03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連結:C-S-2,C-S-5,C-C-1,C-C-41.認識正整數的倍數及兩數的公倍數。2.理解因數與倍數的關係。3.觀察並理解倍數的規律(2、3、5、10的倍數)。【活動四】倍數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透過幾的幾倍的乘積,認識倍數的意義,並知道一
23、個數的倍數有無限多個。2.教師引導學生察覺乘式中三個數字的因數、倍數關係。3.教師宣告:當甲、乙、丙都是整數,且甲×乙丙時,甲和乙都是丙的因數,丙是甲和乙的倍數。4.教師以百數表布題,找出6、8的倍數,並引導學生發現:是某整數的因數,也是某整數的倍數的數,就是某整數自己。5.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解決倍數的應用問題。【活動五】判別2、3、5、10的倍數1.學生透過觀察表中的數字,發現2的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2、4、6、8或0;5的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5或0;10的倍數的個位數字都是0;3的倍數的每一位數的數字和,都能被3整除。41.百數表掛圖2.課本情境掛圖3.生字/數學小白板4.白板筆1
24、.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人權教育】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第十週11/111/5領域會議(1/)、期中評量(11/411/5)數與量四、因數與倍數5-n-03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連結:C-S-2,C-S-5,C-C-1,C-C-4【期中評量週】1.認識正整數的倍數及兩數的公倍數。2.因數倍數的應用。【活動六】公倍數1.學生透過附件操作,找出可以用4和6公分長的鐵軌附件,排出一樣的長度,並察覺這些鐵軌的長度即是4和6的公倍數。2.學生從解題中察覺:如果丙數是甲、乙兩數的公倍數,那麼丙數的倍數也會是甲
25、、乙兩數的公倍數。3.教師以純數字布題,找出兩數的公倍數。【步道】撲克大戰1.教師以玩撲克牌情境引入,讓學生作因數與倍數的應用。2.教師可先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利用因數概念出牌。3.學生分組進行活動。4.教師說明新的遊戲規則,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利用倍數概念出牌。5.學生分組進行活動。41.課本情境掛圖2.附件十三3.撲克牌4.生字/數學小白板5.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人權教育】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第十一週11/811/12統計與機率五、統計圖5-d-0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製成長條圖。5-d-02能報
26、讀生活中有序資料的統計圖。連結:C-R-1,C-R-2,C-R-3,C-R-4,C-T-1,C-T-3,C-S-3,C-S-4,C-C-1,C-C-2,C-C-4,C-C-51.能整理生活中的資料,並繪製長條圖。【活動一】繪製讀長條圖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進行長條圖的繪製活動。2.教師說明長條繪製注意的事項,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繪製。3.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使用省略符號的方式,進行長條圖的繪製活動。4.教師重新布題,透過討論進行變形的長條圖繪製活動。41.課本情境掛圖2.空白長條圖掛圖3.附件十四4.生字/數學小白板5.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
27、討論3.口頭回答【資訊教育】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2-3-5 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第十二週11/1511/19校刊徵搞統計與機率五、統計圖5-d-02能報讀生活中有序資料的統計圖。5-d-03能整理有序資料,並製成折線圖。連結:C-R-1,C-R-2,C-R-3,C-R-4,C-T-1,C-T-3,C-S-3,C-S-4,C-C-1,C-C-2,C-C-4,C-C-52.能報讀及整理有序資料,並繪製折線圖。【活動二】繪製折線圖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進行折線圖的繪製活動。2.教師說明折線繪製注意的事項,透過觀察和討論進行繪
28、製。3.教師重新口述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察覺並使用省略符號,進行折線圖的繪製活動。4.教師重新布題,透過討論進行變形的折線圖繪製活動。41.課本情境掛圖2.空白長條圖掛圖3.附件十四4.生字/數學小白板5.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資訊教育】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1 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第十三週11/2211/26自然作業檢閱(奇)數與量六、異分母分數的加減5-n-04能用約分、擴分處理等值分數的換算。連結:C-R-1,C-R-2,C-R-3,C-S-4,C-S-5,C-C-2,C-C-5,C-C-7,C-C
29、-81.了解擴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2.了解約分的意義、方法及其應用。3.認識通分的意義,進而能比較分數的大小。【活動一】擴分和約分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並指導學生透過圖示理解擴分的意義。2.教師宣告:像上面這樣,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一個比1大的整數,會得到一個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分數,這種方法叫作擴分。3.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拿出附件的長條紙操作,進行約分的教學。4.教師宣告:像這樣把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除以一個比1大的整數,得到一個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分數,這種方法叫作約分。5.教師重新布題,師生共同討論怎麼找出可以同時整除分子和分母的數,教師歸納:這些能把分子和分母同時整除的數,都
30、是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活動二】通分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解題,透過重新切割的活動,認識通分的意義。2.教師重新布題,學生知道通分的意義,進而能比較兩異分母分數的大小。41.課本情境掛圖2.空白長條紙3.附件十五4.生字/數學小白板5.白板筆1.紙筆測驗2.口頭回答3.互相討論4.作業習寫【資訊教育】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第十四週11/2912/3校刊校稿、領域會議(1/)數與量六、異分母分數的加減5-n-05能用通分做簡單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連結:C-R-1,C-R-2
31、,C-R-3,C-S-4,C-S-5,C-C-2,C-C-5,C-C-7,C-C-81.會做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活動三】異分母分數的加法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異分母分數(分母互為倍數關係)的加法問題。2.教師重新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異分母分數的加法解題方式。【活動四】異分母分數的減法1.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問題。2.教師口述課本情境布題,透過觀察和討論,利用通分方式,察覺並處理被減數不夠減,需要借位的異分母分數的減法問題。41.課本情境掛圖2.生字/數學小
32、白板3.白板筆1.紙筆測驗2.口頭回答3.互相討論4.作業習寫【資訊教育】3-3-6 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6 學習獨立思考,不受性別影響2-3-2 學習兩性間的互動與合作第十五週12/612/10閱讀推廣-閱讀金頭腦、英語村遊學(12,10,13)、社會作業檢閱(偶)幾何七、三角形與扇形5-s-01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5-s-02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5-s-03能認識圓心角,理解180度、360度的意義,並認識扇形。連結:C-R-1,C-R-3,C-R-4,C-S-3,C-S-4,C-C-1,C-C-5,C-C-
33、81.能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2.認識銳角和鈍角。3.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及其分類。【活動一】三角形的邊長關係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拿出附件操作,並把操作的結果記錄在習作上。2.學生透過操作後的結果記錄,發表說明自己觀察後的發現,並歸納,三角形中任意兩邊邊長的和大於第三邊。3.教師宣告:三角形中,任意兩邊長的和大於第三邊。【活動二】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1.教師口述布題,說明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的分類方式。2.透過測量附件街道圖,引導學生認識比直角小的角叫作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作鈍角,並用重新布題增加練習。3.從測量三角形的角的活動,知道有一個直角的三角形,稱為直
34、角三角形;有一個鈍角的三角形,稱為鈍角三角形;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稱為銳角三角形。41.課本情境掛圖2.邊長磁鐵條3.附件圖卡4.附件十六、十七5.計數棒6.三角板7.量角器8.筆9.尺10.生字/數學小白板11.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4.實際測量【性別平等教育】2-3-5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人權教育】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第十六週12/1312/17幾何七、三角形與扇形5-s-01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5-s-02能透過操作,理解三角形任意兩邊和大於第三邊。5-s-03能認識圓心角,理解180度、360度的意義,並認識扇形。
35、連結:C-R-1,C-R-3,C-R-4,C-S-3,C-S-4,C-C-1,C-C-5,C-C-81.理解三角形三內角和為180度。2.認識扇形與圓心角。【活動三】三角形的內角和1.教師指導學生剪一個任意三角形,並在3個角上用色筆做上角的記號。2.教師指導學生發現三角形的3個角能合成一個平角。3.學生互相觀察操作的結果,並發現任意三角形的3個角皆可拼成一個平角。【活動四】認識扇形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拿出摺扇進行活動。2.學生發表扇形和圓形的關係:扇形的頂點是圓心、扇形的直線邊是圓的半徑。3.教師口述布題並宣告:兩條半徑和一段圓弧所圍成的圖形,叫作扇形。圓心是這個扇形的頂點。扇形的兩條直線邊
36、所夾的角,叫作圓心角。4.學生判斷辨認哪些圖形的鋪色部分是扇形,並說明理由。5.教師指導學生先利用圓規畫出指定的扇形,並計算圓心角的角度。41.課本情境掛圖2.圓規3.圓心角圖4.磁鐵條5.量角器6.筆7.尺8.附件十八9.吸管10.生字/數學小白板11.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4.回家作業5.實際操作【性別平等教育】2-3-5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人權教育】1-3-2理解規則之制定並尊重規則第十七週12/2012/24校刊出刊、英文作業檢閱(奇)數與量、幾何、代數八、體積5-n-17能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以及立方公分、立方公尺間的關係,並作相關計算。5-n-18
37、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5-s-07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5-a-05能用中文簡記式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連結:C-R-1,C-R-2,C-R-3,C-R-4,C-T-1,C-T-2,C-S-2,C-S-3,C-S-4,C-S-5,C-C-2,C-C-3,C-C-51.能以個別單位使用乘法簡化點算方式描述體積。2.能使用中文簡記式描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活動一】長方體的體積1.請學生拿出附件做成盒子,用盒子示範,定義長方形的長、寬和高。2.學生討論長方體中長寬高的位置,教師引導學生用乘法簡化長方體體積的點算。3.教師引導學生作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教師宣告長方體體積長
38、×寬×高。【活動二】正方體的體積1.教師引導學生作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教師宣告由與正方體的長寬高都一樣長,稱為邊長,正方體體積邊長×邊長×邊長。41.課本情境掛圖2.附件圖卡3.白色積木4.附件十九、二十5.生字/數學小白板6.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4.實際操作5.回家作業【資訊教育】3-3-6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教育】1-3-1知悉自己的生涯發展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2-3-5學習兩性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活動第十八週12/2712/31數與量、幾何、代數八、體積5-n-17認識體積單位立方公尺,以及立方公分、立方公尺間
39、的關係,並作相關計算。5-n-18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5-s-07能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5-a-05能用中文簡記式表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連結:C-R-1,C-R-2,C-R-3,C-R-4,C-T-1,C-T-2,C-S-2,C-S-3,C-S-4,C-S-5,C-C-2,C-C-3,C-C-51.認識1立方公尺。2.知道立方公尺與立方公分之間的關係,並利用此關係作整數化聚。3.能算出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活動三】1立方公尺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讓學生透過操作和觀察,培養1立方公尺的量感。2.教師宣告:每邊長1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公尺,也可以記作1m3。3.以1立方公尺為單位,堆疊出不同大小體積的長方體,並求算長方體體積。4.教師重新布題,引導學生以長方體的長、寬、高來計算長方體體積。【活動四】立方公分與立方公尺1.教師口述布題,學生透過操作或計算解題。2.教師宣告:1立方公尺1000000立方公分。【活動五】簡單複合形體的體積1.教師以課本情境布題,學生進行解題。2.教師可請不同切割方式的學生,上臺發表自己的解題策略。41.課本情境掛圖2.附件圖卡3.白色積木4.附件十九、二十5.生字/數學小白板6.白板筆1.紙筆測驗2.互相討論3.口頭回答4.實際操作5.回家作業【資訊教育】3-3-6能針對日常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性別平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棉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船舶水上求生与逃生技术考核试卷
- 《睡眠障碍的影响与对策》课件
- 2025年防眩光太阳镜项目建议书
- 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体系构建
- 节能建筑生态景观施工技术考核试卷
- 《STEAMI-诊疗指南》课件
- 纤维增强合成材料的制造与应用考核试卷
- 《亚太财务报告》课件
- 室内设计材料汇报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G7002-2015
-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基础篇 56:《齐人攫金》
- 第十五届运动会场馆医疗保障工作方案
- 岗位风险辨识及风险辨识结果、风险控制措施培训记录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印染厂染色车间操作手册培训教材
- 《学弈》优质课教学课件
- 教学课件:《国际金融》
- 贵州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