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复习讲义_第1页
高三语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复习讲义_第2页
高三语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复习讲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高三语文 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复习讲义二(1)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2)工丽:即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例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3)质朴:这类语言常

2、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 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杜甫的"三吏""三别",曹邺的官仓鼠,梅尧臣的陶者都是这类语言的典范。(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用隽永洗练的笔

3、墨,活用典故,对沉溺于荒淫腐朽生活的统治者提出了委婉的批评。(5)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例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

4、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例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8)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9)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愤不平。例如陈子昂登

5、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10)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例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时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索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

6、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答题步骤: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表达

7、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 长干曲 作者: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参考答案: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明快(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语言,不加雕饰。(步骤二)烘托出朴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以及对船家女的赞扬之情。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春 怨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参考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8、之情 2、阅读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回答问题。问:这首诗的语言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于答,简炼 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 【解析】这首诗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看似平淡通俗,明白如话,实则味外有味,情深如注。无一句铺陈离别之词,以送罢开篇,以盼归终篇,平淡朴实,意味深长。回答时

9、除了说明语言风格外,还要注意诗人对友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选一)杨万里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世称杨万里的诗歌风格除了新鲜奇特外,还有更主要的特色就是诙谐幽默。试以这首诗为例,简析之。 【解析】这首诗以极平淡一件事写出了常人所不能发现的活泼的奇趣。我们要注意诗人在写这件日常小事时笔调幽默诙谐,多采用自然的口语,自然流畅、轻快风趣;另外要注意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从语言和主题两方面作答,则不难得出答案。 【参

10、考答案】诗题是写行人登山,极平淡的一件事,不说人登山之难,而说山与人争高,要写山高,却先说山低;要写山上,先写山下;要写登山难,先写望山易;先是人看山,后是山与人赛,最后是登山,山胜人。脚高山更高,这实际是暗示登山者急于翻山的迫切心情,叫人读后忍俊不禁,表现出一种幽默诙谐、轻巧俏皮的艺术风格。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普天乐秋江忆别赵善庆 晚天长,秋水苍。山腰落日,雁背斜阳。璧月词,朱唇唱,犹记当年兰舟上。洒西风,泪湿罗裳。钗分凤凰,杯斟鹦鹉,人拆鸳鸯。 这首元曲给人的感觉是十分雅致。请从曲中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两方面解说此曲“雅”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从描写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两个方面分析曲的“雅”,回答问题时可以分析描写的景物在哪些方面体现了“雅”;情感的雅,一方面体现在情感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