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后演练新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课后演练新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基础巩固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 强悍(h d n) 信笺(ji d n) 殴斗(o u) 缝罅(xi d) B. 擘画(b o) 咀嚼(ji d o) 斟酌(zh e n) 临帖(ti e) C. 私塾(sh u) 洄流(hu i) 田塍(t e ng) 狼嗥(h d o) D. 傀儡(ku i l e i) 鳜鱼(g u i) 拮据(ji e) 粗粝(l i) 解析:A 项,“笺”应读“ji a n” ;B 项,“嚼”应读“ ju e”,“帖”应读“ ti “ ;C 项,“塍”应读 “ ch e n g”。 答案:D 2. (

2、2014 课标全国高考n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 ,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 物。 _ , _ , _ , _ , _ , _ _ ,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作为六畜之首 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 B. C. D. 解析:是总领句,引起下文;总体阐述马的地位及影响;具体说明马的影响;“还”表明此 处是紧承上句说明马的影响;中的“也”表明此举是对

3、上文的补充说明。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35 题。 沈从文的文学传奇 1988 年 5 月 10 日,沈从文辞世,他并没有写完他传奇人生的最后一笔。 2 沈从文成长为著名作家之路具有传奇的色彩。从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中那个 穷困潦倒的主人公到北方文学的重镇和 京派作家的领袖,从小学毕业生和被大学拒之门外的投考者到北京大学教授 ,在童话中最常见 而在现实中很少发生的丑小鸭变成天鹅和灰姑娘嫁给王子的故事 ,这种奇迹终于在沈从文这里闪现 了。 1924 年,沈从文开始以“休芸芸”等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报刊发表作品 , 成为新文学的“第一个职业作家”。 192

4、8 年,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沈从文也从北京来到了上海,以 几乎每月一本书的生产速度为当时新兴的小书店供稿 ,成为著名的“多产作家”。由于胡适等人的 引荐,他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 1933 年,他重返北平,从学衡派吴宓手中接收 了大公报文学副刊。大公报文学副刊体现了沈从文以及“京派”的文学主张 ,对于北 方的文艺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引导和组织作用 ,并且由对上海的作家发难,挑起了“京派”与“海 派”的论战。正如沈从文在从现实学习中自述的那样 ,他的成功“是适之先生尝试的第二集 , 因为不只影响到我此后的工作 ,更重要的还是影响我对工作的态度 ,以及这个态度推广到国内相熟 或陌生师

5、生同道方面去时,慢慢所引起的作用。这个作用便是自由主义在文学运动中的健康发 展,及其成就”。沿着“现代评论派” “新月派”“京派”以及自由主义文人集团的发展脉络 ,沈 从文最终归纳为共同的流向。 沈从文是一部传奇,同时,他的创作也是不同于现代主流小说的传奇。与现实主义对于文学的 “认识”作用的强调相反,他不是要使我们去接近现实,去“认识”现实;而是要给我们一些色彩, 一些音乐,一些故事,一些使我们脱离现实苦难的美丽梦境。 1934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 文集湘行散记使沈从文达到了他创作的高峰。这是他最美丽的作品。与诸如丁玲的水、 茅盾的子夜、洪深的五奎桥等运用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描写中国城市

6、和农村的骚动和崩 溃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和戏剧以至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的一九三一年不同 ,沈从文具有明显的装 饰风格的作品体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情调和创作态度。正如他在 长河题记中所说的,“特 意加上一点牧歌的谐趣,取得人事上的调和”。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罕有匹敌的富有惊人的艺术才华和葆有纯粹的艺术感觉的艺术家 ,他以一种 特殊的艺术眼光而不是道德政治的眼光来看一切 ,他的创作使一直受到道德、政治的范围和以“风 雅”“风骨”为极致的文学正统获得了某种解放。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说 : 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 ,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 去。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

7、好坏批评 ,却愿意考查它在我官觉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 分量。我永远不厌倦的是“看”一切。宇宙万物在动作中 ,在静止中,在我印象里,我都能抓定它的 最 美丽与最调和的风度 , 但我的爱好显然却不能同一般目的相合。我不明白一切同人类生活相联结 时的美恶 ,换句话说 ,就是我不大能领会伦理的美。接近人生时 , 我永远是个艺术家的感情 , 却绝不 是所谓道德君子的感情。 20 年前我曾经吟颂过沈从文的名句 : “美丽总令人忧愁 ,然而还受用。”我们感谢沈从文在那 天崩地陷、满目疮痍、率兽食人、鲜血淋漓的丑恶和腐烂的时刻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精致美丽的图 画和传说 ;然而 ,我们在沉醉和流连忘返的同时又觉到一种

8、非人性的残忍。正如朱光潜的美学所指 示的那样 ,美感离不开距离 , 美感必须摆脱联想。所以 , 读沈从文最好也是没有历史阴影和联想的在 新鲜的阳光下的少男少女们。 ( 根据旷新年沈从文的文学传奇改写 ) 3. 文中谈到了沈从文哪些方面的传奇 ?( 用自己的话回答 ) 解析:解答此题 ,应先整体感知全文 ,找出每段中心意思 , 然后对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行划分 ,圈定符合 题干要求的信息 , 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和合并。 参考答案 : 人生经历传奇、文学创作传奇、思想理论传奇。 4. 文章引用了沈从文在从文自传中说的一段话 , 起到了哪些作用 ? 解析:首先要指出其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 , 即为什么内

9、容服务的 ; 其次要结合传记这一文体特点分析 其作用 , 即从增加文章的真实程度等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 : 作为论据 , 用以证明前文所讲的沈从文是“以一种特殊的艺术眼光而不是道德政治的 眼光来看一切”的论断。引用传主的话 ,让读者直接聆听传主的心声,显得真实自然。转换叙 述角度 , 使行文更活泼 ,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5. 作者认为 :“读沈从文最好也是没有历史阴影和联想的在新鲜的阳光下的少男少女们。”你是否 认同作者的观点 ?请结合文本分析。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结合沈从文作品的主要特点、风格和内容去回答。若从否定作者观 点的角度作答 , 能结合文本 , 言之成理也可。 答案示例 :认同作者的观点。沈从文的作品不同于强调接近和认识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他在 创作中总是用一种超越伦理道德的眼光去捕捉世界最美丽最调和的风度 , 营造一些让我们脱离现实 苦难的美丽梦境。对于饱经沧桑的人来说 , 沈从文的作品总让人在沉醉的同时又觉到一种非人性的 残忍。反之 , 沉浸在美好生活中的少男少女们似乎更容易在沈从文的作品中获得一种纯粹的美的共 鸣与享受。因此我认为 , 作者的观点是有道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