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106112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2
上传人:青****6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白**(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习题
- 资源描述: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习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习题
- 内容简介:
-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2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右图表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读图回答12题。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长江以西的叫西梁山,在长江以东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陈桥洲是此处的江心洲。1下列四地与图中陈桥洲成因相类似的地区是()A火地岛B崇明岛C新西兰南岛D爱尔兰岛2若沿东、西梁山作一长江横剖面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陈桥洲是长江中由泥沙淤积而形成的岛屿,我国的崇明岛也是由泥沙淤积而形成的岛屿。新西兰南岛、爱尔兰岛为大陆岛;火地岛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第2题,图中河段的长江大体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处的河水会向右偏,造成东岸侵蚀严重、西岸堆积严重,故该剖面中西坡较缓、东坡较陡。答案:1.B2.D下图中一条河流沿箭头方向流动。读图,回答34题。3该地最可能的地理景观是()A“V”形谷B“U”形谷C河流D瀑布4该地理景观的形成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风化作用解析:图中C层为松软沉积物,在强大的流水侵蚀作用下可被冲刷掉,A层较坚硬不易被侵蚀,B层较软,容易受到侵蚀,最终可能形布瀑布。答案:3.D4.A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56题。5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判断正确的是()Aa,b,cBb,a,cCc,b,aDc,a,b6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D搬运、沉积、侵蚀解析:由图知,河流a处流经山地,起伏较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形成“V”形谷;随着流量的加大,河床变宽;河流c处,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此时,河床变宽,河水变浅。答案:5.D6.A中国南方喀斯特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回答79题。7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角峰B“U”型谷C峰林D风蚀蘑菇解析:角峰、“U”型谷为冰川侵蚀地貌,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地貌。答案:C8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2、4、6B2、6、4C6、2、4D4、2、6解析:2指岩石,4溶洞,6为钟乳石,在图中所示的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先有岩石的形成,然后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形成地下洞穴和暗河,再然后就是岩溶水滴滴落沉积形成钟乳石和石笋等地下地貌景观。答案:A9关于图示各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暗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B6和7两个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C1和4两个小地貌均为流水侵蚀而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解析:由岩层状态可知,该处并没有断层发生。1为峰林,4为溶洞,由流水侵蚀形成;6为钟乳石,7为石柱,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答案:C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表形态,完成1012题。10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11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A40米H41米B49米H50米C59米H60米D60米H61米12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解析:本组题以外力作用形成的沙丘为考查的切入点,内容涉及在指向标地图上判别方向,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沙丘坡度的陡缓与风向的关系,等高线图高度的估计,相对高度的计算,沙丘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等一系列知识。具有一定难度。第10题,首先根据题干的陈述,结合等高线图及比例尺(所示范围较小,长250米左右,宽不超过150米)确定这是一幅沙丘构造图,从等高线的疏密得到左侧的坡度较缓,右侧的坡度较陡,然后根据沙丘的坡度情况(迎风的一侧坡度较缓,背风的一侧坡度较陡)确定风应从左侧向右吹,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箭头N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左侧为西,右侧为东)来确定风应从西北方向吹来(注意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为西北风。第11题,从图中等高线注记看,图中等高距(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米,P与Q相隔5条等高线,其间的相对高度是40米,Q与相邻等高线的相对高度不会大于10米,PQ之间的最大相对高度不会超过60米。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为C项。第12题,根据沙丘是干旱地区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答案:10.B11.C12.C图示为“我国西北某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该河流量、流速最小的时期是()A时期B时期C时期D时期14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该城被遗弃的原因可能是()A战争破坏B瘟疫流行C水源不足D水土流失解析:第13题,河流流速越大,搬运能力越强;相反,河流流速越小,搬运能力越弱。时期的沉积颗粒最小,故A项正确。第14题,由图中知I时期沉积颗粒最小,河流流速最小。由于层流速最小,又地处西北干旱地区,古城废弃的原因是水源不足。答案:13.A14.C二、综合题(共22分)15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主要是由_、_作用所形成的。解析:第(1)题,海南省三亚临海,为海浪蚀地貌,与B相符。第(2)题,C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冰斗等。第(3)题,“40的高温”结合图示可知应该为风力作用强盛的地貌区,与A、E对应。答案:(1)B(2)C冰川侵蚀作用(3)AE风蚀蘑菇沙丘风力侵蚀风力堆积16材料一:2011年6月19日至7月12日,黄河防总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实施了黄河2011年汛前调水调沙。这也是史上第13次调水调沙。本次调水调沙历时431小时,据初步估算,三门峡水库排沙2870万吨,小浪底水库排沙3639万吨,库区淤积形态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下游河道主槽的行洪能力进一步增强。材料二:下图为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速度。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材料一显示小浪底水库的库容是不断缩小的,其主要是由于流水的_作用造成的,而每年对其进行的调水调沙可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主要是充分利用了流水的_作用,结合材料二可以判断,“调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_。(2)材料二显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毫米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厘米/秒时对粒径大于10毫米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作用。(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现象越明显。(4)下列现象不能用材料二图示原理解释的是()A上海港航道淤塞B东非大裂谷两边形成悬崖峭壁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