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106112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2
上传人:青****6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白**(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习题
- 资源描述: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习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习题
- 内容简介:
-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选择题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146.2E,38.1N),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露事故。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地震发生时()A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东京B横波先传播到东京C宫城的居民先感觉到地板水平晃,后感觉到上下颠D宫城的居民只感到上下颠2下面关于宫城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P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迅速降低B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速度迅速降低C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DP波和S波在地幔内部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3地壳的平均厚度()A约为33千米B约为6千米C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D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4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以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5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可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B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小C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D生物系统是由地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69题。6图中四个圈层中,是岩浆源地的是()A B C D7图中四个圈层中,全部为液态的是()A B C D8图中四个圈层中,可能与地球磁场形成有关的是()A B C D9图中四个圈层中,与地球外部圈层关系最密切的是()A B C D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题。10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读“地球四大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圈层甲、乙、丙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12对甲圈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是有机圈层是厚度最小的圈层是质量最大的圈层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A B C D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1314题。1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层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14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15下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A岩石圈、地幔、地壳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C岩石圈、地幔、地核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二、综合题16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下面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地壳和地幔合称岩石圈C软流层呈熔融状态D外核的物质状态为固态(3)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波。17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在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中,FG线的高度约为2 0003 000千米,这个高度称为_。(2)图中A、B、C、D、E分别表示地球的不同圈层,其中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_,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是_,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圈层是_。(填字母)(3)图中D层的分布特点是_。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4)简述图中C圈层与其他圈层的关系。(5)如果我们要了解E圈层的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请简要分析其研究原理。【巧学速记】1地壳“厚薄”歌大地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2地球圈层结构歌同心圈层分内外,内外划界用地面。内部圈层壳幔核,莫霍古登来分界。气水生物同属外,一起构成自然界。气圈最厚排在外,水圈水体分三态。生物生存他圈界,外部圈层添光彩。【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岩石圈的范围和特点,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特点是重要的考查点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特点是基本的地理知识,在高考中的分量较小答案1A2.C第1题,地震发生时能量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先到达东京的地震波应是纵波,宫城的居民先感觉地板上下颠,后感觉水平晃动。第2题,P波和S波到达莫霍面后速度均迅速增加;S波到达古登堡面后消失;地幔内部的物质并不是均一的,因此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也是不相同的。3C此题主要考查对地壳和岩石圈的概念及厚度的识记能力。地壳是指地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固体外壳,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上地幔的上部(地下60250千米)存在一个软流层,地壳和软流层以上合称为岩石圈。显然地壳的平均厚度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4A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关,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那么地震波从莫霍面传播到测定点所需的时间越长。5B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这三个圈层又与岩石圈(或地壳)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6B7.C8.C9.A图中的序号中,为地壳,为地幔,为外核,为内核;岩浆的发源地为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相对地壳的流动形成磁场;岩石圈与地球的三大外部圈层形成相互渗透的整体。10A火山灰是岩浆喷出地表在大气中冷凝形成的,之后进入生物圈和水圈,而后进入岩石圈。故正确选项为A。11D12.D第11题,图中甲圈层位于大气圈底部、乙圈层全部、丙圈层上部,为生物圈;丙圈层位于最底部,为岩石圈;乙图层为水圈。第12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该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厚度最小的圈层是水圈,质量最大的圈层是岩石圈,这样就排除,正确的只有D项。生物只能生存在地壳的表层,而非地幔之上。13D14.A第13题,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为古登堡面,在该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说明其下可能为液态。第14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若海底储存石油,因横波不能穿过液体,故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故选A。15D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16(1)见下图(2)AC(3)横解析第(1)题,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为古登堡面。第(2)题,此题较简单,为教材基础知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外核由于横波不能通过,表明其中物质是熔融状态或液态的。第(3)题,由地震波的特点可知,横波在液态物质中不能通过,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应是横波。17(1)大气上界(2)A、B、CD、EA、B、C、D(3)厚度不均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