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1061126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1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2-05-02
上传人:青****6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白**(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习题
- 资源描述: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习题,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习题
- 内容简介:
-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第4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同步测试 湘教版必修1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人口稀少B经济落后C平原地形D高原和盆地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P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Q位于南方地区;由于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影响,会出现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的现象。第2题,据图可知,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旱涝最为严重。答案:1.A2.C据中国水利部权威人士透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第34题。3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干旱区面积广大ABCD4中国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其主要分布区为()A西北内陆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解析:第3题,从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方面来考虎,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第4题,江南丘陵地区降水量大,多暴雨且地形崎岖。答案:3.C4.D下图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关于我国滞洪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B都位于河流上游地区C都位于河谷地带D都位于北方地区6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滞洪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稀少B降水量少C河网密度小D平原面积少解析:第5题,滞洪区是滞纳洪水的地区,因此,滞洪区应该在地势较低的地区。由图中也可以看出,A、B、C、D四个区域均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第6题,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地势较高,降水较少,这是我国西部没有滞洪区分布的原因。答案:5.A6.B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完成78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集水线B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分水线C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D流域面积的大小与周围地形有关8有关该流域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D植物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解析:第7题,等高线弯曲最大处可能是山岭(分水线)也可能是山谷(集水线),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不一定完全重合。第8题,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慢。答案:7.D8.C下图是“中国某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东南地区D西南地区10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B农业灌溉用水量较大C春季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D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解析:第9题,图中显示该地该种气象灾害是干旱,且主要表现为春早,由此可判断该地区可能是华北地区;第10题,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可直接从图中分析出,但应注意华北地区春季正是农业耕作时期,农业灌溉用水量大,而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是常年性原因。答案:9.B10.D下图为“某城市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A鼠害B洪涝C旱灾D寒潮12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人口外迁房屋加固组建志愿者队伍避灾自救技能培训ABCD解析:第11题,在选项的四种灾害中,洪涝具有与地震相似的特点,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所以图示救灾工作程序可适用于洪涝。第12题,此题考查的是城市防灾减灾措施,房屋加固、组建志愿者队伍和避灾自救技能培训有利于减少灾害的损失。答案:11.B12.C读下图,完成1314题。13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地势低洼,曲流多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ABCD14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13题,由图中相关信息可知图示为我国长江荆江河段,对该河段而言,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道弯曲,地势低洼等原因。第14题,采取的防洪措施是修筑大堤。支流众多、洪峰叠加是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水的原因之一,而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也是针对中下游多洪水灾害而采取的措施。答案:13.A14.B二、综合题(共22分)15材料一: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变化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内众多支流多为扇形网状水系结构,洪水集流迅速。材料二:12世纪以前,流域洪涝灾害记载较少,但随着人类历史经济活动的发展,自然地理的变化,改变了自然生态平衡,河系历经变迁,洪涝灾害不断发生。据历史文献记载统计,从14世纪到19世纪的500年里,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350次,不足两年一次。材料三:“淮河流域示意图”。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所代表的河流分别是_、_。据图描述淮河的水系特征_。(2)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_的特点和南方地区_的特点。(3)结合材料一从以下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气候:_ _;地形:_ _;水系:_ _。(4)历史上淮河流域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好建议?_。解析:第(1)题,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数量多少及其分布状况,河道弯曲程度等方面描述。第(2)题,我国降水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北方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因而降水变率大,南方地区受锋面雨及台风雨的影响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第(3)题,从自然原因看,淮河地区多洪涝灾害可从气候、地形、水系等方面进行讨论。第(4)题,河流的综合治理措施,上、中、下游有所不同。上游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水库;中游加固大堤,修蓄洪、分洪工程,退田还湖;下游除加固大堤外,还要开挖入海水道。答案:(1)黄河长江扇形网状水系结构,北岸支流长而多,南岸支流短而少(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暴雨历时长,强度大(3)6、7月间淮河流域降水强度大,时间长淮河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扇形网状水系,洪水集流迅速,出海口少,泄洪不畅(4)上游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在各大支流修建水库,调蓄径流;中游利用洼地修筑蓄洪工程;下游开挖人海新河,分散水流;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加强预报、监测,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合理即可)16读“我国洪水灾害多发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洪水形成主要是由_和_因素造成的。(2)我国洪水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自北向南主要有_平原、_平原、_平原、_盆地、_三角洲等。从空间上看,大都分布在我国的_区。(3)结合下表中的资料分析说明。省、市、自治区19331975年暴雨次数黑、吉、辽2527次晋27次豫24次湘、鄂2728次粤、桂5164次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_,原因是_。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水灾害分布一致的是_,不一致的是_,说明洪涝灾害的发生既与_有关,也与_有关。解析:洪水的形成与气候、地形等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