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_第1页
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_第2页
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_第3页
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_第4页
区域经济管理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概念1.区位论:P6页答:区位,一般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地理位置。企业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区位因素如交通条件、市场供求、资源分布等是企业进行空间配置的约束条件。区位论作为人类征服空间环境的一个侧面,是为寻求合理空间活动而创建的理论,如果用地图来表示的话,它不仅需要在地图上描绘出各种经济活动主体(农场、工厂、交通线、旅游点、商业中心等)与其他客体(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位置,而且必须进行充分地解释与说明,探讨形成条件与技术合理性。区位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勒施的市场区位论。2.区域经济:P4页答: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在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上,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区域经济是由各种地域构成要素和经济发展要素有机结合、多种经济活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3.区域分工:P170页答:区域分工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和产品生产方面的分工和协作,是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因此,区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地域空间形式。4.非平衡增长理论:P55页答:经济运行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增长率,存在着水平和发展速度上的差距。经济非均衡

3、发展理论主张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而不是在经济的所有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为了使不发达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经济自发平衡力的作用下,经济从非均衡发展的轨道逐渐转向均衡发展的轨道,在新经济水平上获得平衡。5.区域发展战略:P217页答:区域发展战略是对一国之内特定区域经济发展长远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基本内容由六大要素构成,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对策。具有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稳定性、综合性、开放性、地域性、中介性、协调性、特色性、差异性等特点。第二部分、简答题一、

4、区域的特征。P1页答:区域,是一个为各门学科广泛使用的空间范畴。作为地域空间,区域既是一个有确切方位和明确边界的实体,又是一个人们在观念上按某些要素集合而成、往往没有严格边界的空间概念。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把区域看做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首先,经济区域是一个空间范畴,泛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载体。其次,经济区域应具有必要的地域构成要素,是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上较为完整的地区。第三,经济区域是一个主权国家疆域内,赋予了相当权益的经济共同体。第四,经济区域可分为不同类型,通常按同质性方法和集聚性方法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和极化区以及基于二者的规划区。综上所述,经济区域是一国之内具有

5、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和自主权益,在专业化分工中担负一定职能、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二、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P6页答: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域经济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古典区位论问世和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条件下得到了发展。(一)古典区位论包括:1、农业区位论:代表人物:杜能。代表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2、工业区位论:代表人物:韦伯。代表作工业区位论论工业区位工业区位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3、中心地理论:代表人物:克里斯塔勒。代

6、表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4、市场区位论:代表人物:勒施。代表作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区位论集大成的著作。(二)区域经济学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时期。代表:凯恩斯、缪尔达尔、赫希曼、艾萨德。代表作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57年缪尔达尔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8年赫希曼提出“核心边缘理论”;1960年艾萨德发表了区域分析方法、区域科学导论;还有理查森1969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概论、胡佛1970年出版的区域经济学导论等。(三)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区位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管理理论又在新条

7、件下得到了发展。包括:1、新经济地理学:代表:克鲁格曼,1991年发表的递增利益与经济地理、1995年发表的全球和国家的不平衡发展、1998年发表的空间:新的边界等2、新区域主义。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三、克拉克定律。答:该定律是克林、克拉克在威廉、佩蒂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基础: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原因:各产业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四.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选择。P238答:

8、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是区域经济政策的总纲,是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又是选择区域经济政策工具的依据之一。从总体上来说,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前者要求用可能获得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即追求整个国民经济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后者要求用可能获得的各种资源取得最大的社会公平效果,即不断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一般而言,效率和公平是相互消长的,更高的效率是以牺牲更多的平等为代价,更多的平等所增加的好处是以牺牲更高的效率为代价的。那么区域经济政策如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条件来判断:一是经济发展

9、所处的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倒“U”型相关规律。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到经济发展中期阶段,差距趋于稳定;到经济发展的后期阶段,差距则趋于缩小。因此,在经济不发达阶段,区域经济政策应该选择经济效率为主要目标、在经济发达阶段,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倘若一个国家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太大,已构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有触发经济、社会、政治危机的可能,区域经济政策就应选择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反之则应把效率目标发在重要地位。三是社会资金积累能力和政府可用于开发的财力。因为公平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可运用的财

10、力、物力。区域经济政策目标选择效率导向型还是公平导向型,必须依具体情况而定。五、区域分工客观基础。P171答:区域分工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地域空间形式。区域分工客观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生产要素禀赋的地域空间差异是指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和区域经济系统演变中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绝对的、普遍的、长期的,它会导致经济活动方式和经济内容的不同,并且促进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生产要素流动,使不同区域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或者是竞争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越大,区域分工越明显,越容易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部门。而差异性较小的区域,往往通过竞争机制,

11、形成以不同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分工。(二)经济利益差异商品经济发展和区际利益的要求,是劳动地域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充分条件。与区域优势相关的“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的存在,是形成区域分工的最基本条件。经济利益差异是区域分工发展的动力。区域分工可以带来如下几种收益:一是可以使各区域发挥各自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将某种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对集中,既可以合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提高某些产品的生产熟练程度,这是形成规模经济的基本条件。二是可以共享社会生产条件,减少对社会基础设施的要求,从而节约某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三是区域分工的发展,可以形成高效率的区域劳动力市场,也有利于集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12、。四是可以共享辅助行业提供的专门服务。五是有利于专业技术的传播和扩散。所有这一切都会带来劳动效率的提高和交易费用的节约。第三部分:论述题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及对策。P29页答:(一)发展不平衡的成因:区域经济系统是由各区域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作为有机整体,区域系统既要有量的扩张,即各区域子系统的快速发展;又要有质的改善,即各区域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从区域系统的扩张方面看,区域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投资环境等发展要素各不相同,客观存在区域差异,造成了区域子系统间的非均质性及其发展的非均衡性。各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和力度的差异形成厚密疏薄不等的经济空间,各区域在经济规模、交易能力和经营

13、性质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又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各异。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因其经济活动规模和强度大、区域创新能力强,形成“优区位”。这类区域较之其他区域而言,对劳动力、资本诸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更巨大,必然发生要素空间聚集,产生极化效应,其强度远远超过扩散效应,具有更强的经济活动与创新能力。区域系统的经济扩张首先在这类区域产生,并通过区际产业关联效应(前向、后向、旁侧关联效应)而扩展到其他区域。另一方面,从区域系统质的改善方面看,区域经济系统有机整体内各区域、产业子系统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和依存,促成了区域子系统间的结构关联性及其发展的协调性。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区域有机整体活力的发挥,取决于系统结构的协调

14、。虽然区域发展最终能通过扩散效应达到区域均衡发展目的,但这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的非均衡往往导致地区发展差距悬殊、经济震荡、社会不安、区际摩擦加剧等经济社会问题。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必然存在着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两种客观趋势和优势区位的重点发展与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两种客观要求,呈现出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规律性。发展不平衡的对策:历史和事实表明,区域经济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经济资源有限而分布又不均匀的条件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往往遵循重点论,采取集中有限经济资源重点开发布局模式,如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布局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进行浦东开发

15、,在西部大开发中规划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经济带、南贵昆等重点开发区域,都是讲求效率基础上的区域非均衡发展实践。与此同时,为防止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并促成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提高,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技术与经济支持等手段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体现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二.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P132-141页答: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和自然和谐协调发展,要求人类在活动中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与此相联系,人类的增长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和转变。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完整体系。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正确处

16、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区域经济发展要以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为基础。在此前提下,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持续优化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一)做好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促进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人口是首要因素。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的再生产的统一。两种再生产相互协调,方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资源、环境的持续供给,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是指自然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包括生态平衡、纳污能力、自净能力。(二)实现区域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可持

17、续产业协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地要求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即从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集约型增长。这样的增长是讲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也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增长。可持续的产业协调,既表现为产业结构演进中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又表现为演进方向的产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一致。(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协调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地域空间上实现地区之间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不仅要实现空间经济结构的协调平衡,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而且要推进“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动态平衡,通过市场作用和政府协调,使各区域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18、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三.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5页答: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合理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之间的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次序等,将其作为指导区域发展的根据。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政府在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和严格的决策责任制。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案决策程序遵循决策科学程序:一是检验各被选方案的制定是否符合科学程序;二是核审价值标准,确定评价方法;三是确认目标系统;二、政府要做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控制、反馈与

19、调整。控制是防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的目标偏离;反馈是收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中行为效果的反映信息和判断;调整是对原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部的或全面的变更和调节。在执行中一旦出现偏离,要从发展方向上看如果符合战略目标的,与目标偏离不大,一般是正常的。如果偏离目标程度较大,时间较长,可通过采取措施使执行的结果回到战略目标所要求的轨道上来,这就是控制过程;只有当所有政策措施都不见效或成效不大的时候,也就是说,执行结果对目标的偏离已不受控制时,才考虑战略的转换、变更。只有当战略实施所产生的结果与原来的目标偏差程度过大而又难以纠正时,才考虑对原来战略进行全面调整,这意味着可能是新一轮战略研究制定过程

20、的开始。三、政府在干预经济活动时所使用的主要手段。1、经济政策工具: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工资等经济政策工具,通过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以便有效地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使它们的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要求。2、行政、法律和管理手段:通过行政、法律和管理手段等,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企业和个体的行为、消除限制要素在产业之间合理流动的种种障碍、促进市场信息畅通等,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3、政府直接投资。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总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也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政府进行宏观

21、调控的基本任务就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四. 协调发展区域政策选择。P245-256页答:区域经济政策,简称区域政策,是政府为优化资源地域空间配置、预防与解决区域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制定和实施的一整套政策体系。是政府为控制区域差距的扩大、协调区际关系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选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向21世纪中国发展的大局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的政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发展政策。实

22、践证明,这一发展大局的选择,在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的普遍贫穷的封闭、僵化、平均化、停滞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新体制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扩展,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经济起飞,奠定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区域经济基础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东部初步实现先富的同时,中、西部虽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的差距呈日益拉大之势。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地区差距,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作为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提到日程上来。(二)鼓励支持东部地区向更高目标和水平

23、前进。东部地区向更高目标和水平前进,使其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以确保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和发展不致于趋缓或停滞,是构建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区域关系和区域格局的重要内容。要发挥这一地区先富起来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其主要任务是:第一,东部地区应以增强经济质量、经济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全国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领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尤其要适应当前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兴起的新形势,重视研究和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和推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第二,东部地区以跻身于国际分工行列为目标,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循环

24、,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前沿和纽带。为此,要做到:其一,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势的基础上,下大力气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实现出口产品结构升级,增加经济外向发展中技术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其二,将引进外资的战略重点转到更多地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和提高行业规模效益上来,转到引导外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企业技术改造上来;其三,大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多到海外设厂办店,带动设备、技术和劳务的出口,积极参与东南亚、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合作。第三,东部地区应促进不同类型开放区和北、中、南三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发展。第四,东部地区应根据国际区域经济政策的调整目标,逐步向中西部地区

25、扩散和转移某些产业,实施“西进战略”(三)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这是构建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区域关系和区域格局的重大举措,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维护改革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1、对外开放政策向中西部倾斜2、财政税收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3、金融政策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区域发展战略模式选择。P223-229页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一国之内特定区域经济发展长远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其基本内容包括六大要素,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对策。(一)区域经济发

26、展目标模式选择包括从质的方面选择和从量的方面选择两个方面,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关系到整个区域投资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选择区域经济发展目标模式,要正确处理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即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模式选择。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模式的选择,就是对资源空间配置的均衡与非均衡的选择。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模式的应用与依次更替,既是一个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与前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借助点、轴、面的空间组织形式,实现由单点开发,然后由点及线、以线带面的产业体系的空间展开和密集化的过程,最终反映的正是一个区域经济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

27、。由这三种模式组成的完整的机制,使区域经济能够从一种落后的稳定状态,以非均衡发展向更高的稳定水平前进;并且能够不断突破已有的稳定状态,始终处于一种不断更新、上升的过程中,使区域经济充满活力。正确选择、科学应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模式并及时转换,就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源泉。(三)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及其选择1、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模式。在两个评价前提下,即一是一个区域存在着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否,要考虑与这种区域独立利益的符合程度;二是区域经济利益必须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协调起来,以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促成国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两个前提下,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目标模式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有能力将自然禀赋或历史形成的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向现实的效益转化,以求得效益的最大化。分为两个子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和生态经济目标。第二,使区域经济具有自主发展的能力。可分解为三个子目标:一是区域经济的自我积累能力。二是区域经济的自我创新能力。三是区域经济的自我调整能力。第三,促进国民经济效益最大化。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能与整体国民经济运行相协调,以地域分工的形式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