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上课用)_第1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上课用)_第2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上课用)_第3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上课用)_第4页
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上课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上海资本家说:共产党在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只能是0分。 毛泽东说: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7)探索与失误(1956-1965)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名称产量与历史最高水平比较钢15.8万吨减少80%煤3243万吨减少48%粮11

2、318万吨减少25%棉44.4万吨减少48%中国27美元印度57美元亚洲44美元1949年工农业产量同历史最高水平的比较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状况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有哪些?建国初期的经济状况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表现原因: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搜刮多年战争破坏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1952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1.639亿吨499.3棉130.4万吨19353钢135万吨75446.2原油44万吨272以上材料说明什么?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国民经济的恢复 (1949

3、-1952年)意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补充:哪些措施?1950年土地改革。) 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1、任务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一五”计划的显著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结果如何?显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苏联经验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

4、3-1957)1、任务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显著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果:沈阳机床、飞机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意义: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一五”期间工业的地区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东北地区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的援助. 东北地区有着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工业基础较好。超额完成,成就巨大。2、任务之二: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基本途径和方式: 意义: 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1956年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造后,各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图中可看出

5、中国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即社会性质变化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底1952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二、探索与失误(1956-1966)1、中共八大(1956北京)(1)内容:(2)评价: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2、1958年总路线(内容和评价) (1)内容:(2)后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主要矛盾(实质与解决的关键)、主要任务分析正确,探索成功,但未坚持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反映迫切要求改变落后的愿望;忽视经济

6、发展的客观规律 ,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4、国民经济的调整(19601962-1965)内容: 农村纠“左”、八字方针结果: 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思考:中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失误呢?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国情认识不准确受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一五”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使部分领导人被胜利冲昏头脑长期的革命斗争使党和人民习惯于开展大规模的集体运动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总体损失原因: 局部回升原因: “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1971周恩来恢复调整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实质:系统纠正文革 “左”倾错误)年代国家财政收入 比上年1967419.4亿元

7、25%1968361.3亿元 13.9%1973809.7亿元5.6%1975815.6亿元11.9%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信息:“文革”期间经济总体损失巨大,但局部年份有所复苏和回升。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提示:成功: 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八字方针全面整顿失误: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文革探究: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1、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公社化运动);2、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大跃进);3、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

8、要循序渐进,既要防左,又要反右,不要急于求成。 4、要正确认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文革)。总之,认清国情,实事求是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过渡时期(1949-1956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文革时期(1966-1976年)经济恢复:(1949-1952年)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共八大(1956年)两个运动(1958年)三年困难:(1959年1961年)经济好转:(19621966年)三大改造:(1953-1956年)国民经济的劫难1.1953年,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任务A、同时进行 B

9、、先改造后工业化C、同时完成 D、先工业化后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课堂训练AC3.“一五”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建立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C、提前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4.1953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A、思想改造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C、生产技术改造 D、生产方式的改造AB4.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 抗美援朝 三大改造 B.一边倒 人民公社 另起炉

10、灶 C.大跃进 两弹一星 和平共处 D.合作化 求同存异 三个面向缓和5.人们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开始于A、1949B、1956C、1966D、19786.下列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A、B、 C、 D、 BC7.造成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撕毁经济合同C、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D、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8.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的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产品供销关系 B、国民经济发展比例C、产品分配关系 D、国民经济发展程度DB9.文革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A、经济机构处于瘫痪 B、国民经济严重滑坡C、经济取得一定的成就 D、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被废除10.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A 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B 系统纠正“文革”的错误 C 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D 恢复全国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CB11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中国某一历史时代的社会特征。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B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左”倾错误C反映了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D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

12、一次严重失误A121956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B开局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开局较好,中期有问题,后期纠正D开局有问题,中后期逐渐纠正13中共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于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和速度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ABCD14、阅读材料,思考:CD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以钢为纲工业跃进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全民大炼钢铁 留下荒山秃岭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为纲 农业跃进 这块

13、“卫星”田号称“亩产四万三千斤”。 后来,稻穗上的姑娘回忆说:“那年,队长带着我们连夜突击,从附近将33亩即将成熟的稻连根拔起,移栽到卫星田里。几十万棵稻穗一夜间移栽到一亩田里,丝风不透。为了防止稻穗倒伏,还从山上砍来近千斤圆竹,穿插中间搭上架子。我就坐上了稻穗,有人喊来记者照了相。”新华文摘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浮夸的高产 荒芜的土地“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 提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背离客观规律,探究:据以上材料说明大跃进有何特点?并指出大跃进错在何处?提示:强调速度与数量(快、多)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1957年1960年1957年1960年7044155371605工业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亿元探究:此图图表反映出大跃进运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提示: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探究:“人民公社化”运动错在哪里?提示: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