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版哲学系讲解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版哲学系讲解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版哲学系讲解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版哲学系讲解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版哲学系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8卷本 人民出版社2005黄楠森等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中、下)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 黄楠森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孙伯鍨、侯惠勤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杨春贵主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教程(第2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安启念: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张一兵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张一兵、胡大平:

2、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绪 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对象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差别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特征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分期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欧洲的传播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发展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各国的研究和曲折发展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方法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8361848)第 一 节 马克思主

3、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 ( 2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大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物质前提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产业革命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尖锐化和无产阶级的觉醒。 2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产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阶级斗争的尖锐,资产阶级的急剧积累和工人阶级的日益贫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化,无产阶级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展及其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1)自然科学在当时的主要突破是三大发现: A:能量

4、守恒定律 B:细胞学说 C:生物进化论 (2)自然科学的成就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影响 A: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大工业一样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积极成果,它的意义在于对于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B:恩格斯则主张用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中的成果来揭示世界的普遍联系,以此建立一个科学的世界图景,从而揭示出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普遍规律。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1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2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2)规律思想。他们一般都肯定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规律地向前发展的过程,反对把资本主义看做是永恒不变的思想。 (3)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人人劳

5、动等等。 3 复辟时代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理论复辟时期:是指1815年拿破仑失败之后欧洲封建主纷纷复位,在法国建立波旁王朝,并结成了欧洲大陆封建君主先后参加的神圣同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做是复辟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基佐。他提出的主要的观点有: A:注重财产关系 B:肯定阶级斗争的存在 C:第三等级有推翻封建制度的权利,但是他否认第三等级内部的阶级斗争4德国古典哲学(1)黑格尔的历史观 A 黑格尔的哲学具有巨大的历史感。 B 在黑格尔关于自我意识和绝对理念论述中,包含着人对人的劳动的深刻认识,这对于马克思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A、费尔巴哈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以自然

6、为基础而肯定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把思维看作是存在的产物,“思维是主体,存在是宾词”。 B、他的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在这一点上,他远远高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水平。他认为,人体现了思维与存在的本质,人构成了新哲学的核心。 C费尔巴哈以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观念的异化来说明神和神学,强调不是神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神。 在上述几方面的见解中,恩格斯更注重第一点,这与恩格斯更强调自然主义的立场有关:而马克思更注重第二、三点,这些思想对他的实践哲学和异化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新世界观的转变一、中学时期 追求真理、向往自由的马克思。二、波恩大学时期1835年进入大学学习三、

7、柏林大学时期阅读了黑格尔的著作,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四、博士论文越出青年黑格尔派1、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区别 第一、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主要是“决定论”,只承认原子的下垂运动和原子的冲击。 第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屏弃了决定论,坚持世界是由偶然性决定的。渴望确立人的自由。他是既承认原子的下垂运动和原子的冲击,同时也承认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运动。 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是无神论和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想主义。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在希腊晚期哲学中,特别是在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中,包含着一种自由理性的原则,一种以至高无上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想主义和无神论立场。这正是马克思所极力追求的哲

8、学立场,也是马克思研究希腊哲学的主要动机。 2、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 这是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所涉及到的另一个主要的内容。马克思强调自我意识主要是与他对哲学功能的理解有关。在他看来,自我意识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 A哲学与世界的、理念与实体之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关系:同一与分裂。 当世界的具体状况是合理的时候,哲学与世界是同一的。这时的哲学是具体的,世界是合理的世界。 当世界与哲学处于分裂状态的时候,哲学是抽象的,世界是不合理的。具体说来,就是现实的世界与合理的事物之间发生了分裂。 B当哲学与世界相矛盾的时候,哲学应该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成为一种批判的哲学或者是行

9、动的哲学,从而通过彻底的革命来恢复世界的和谐。 C批判哲学与行动哲学的目标是实现哲学的世界化与世界的哲学化。重建合理的世界与作为具体整体的哲学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3、马克思的自我意识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的不同 A其他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哲学与行动哲学只是形式上的,他们回到费希特的立场,把精神与具体的现实割裂开来,赋予精神以绝对的力量和自律,在他们看来,精神作为自我意识是同存在决然对立的,精神是自身完善的,因此自我意识在自己的范围内批判了一切改造世界的任务就完成了。 B马克思则认为,自我意识并不是自我完善的,它只有走出自身成为一种实践的力量,才能够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很快转入

10、现实批判五、青年恩格斯 接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影响,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强调在理性转化为现实中实践的作用。六、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反思(18421843)这一时期,马克思一方面继续坚持自我意识和自由理性的立场,另一方面又遇到了与这一理论相矛盾的现实问题,这促使他进行了反思和对现实的批判。他主要关注的重要的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书报检查令和出版问题,一个是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个是摩塞尔河沿岸农民的贫困问题。 (一)继续坚持自我意识与自由理性的立场 1、国家、法律的基础是自由理性。 2、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由的出版是人民的精神的慧眼。 3、书报检查制度是对出版自由,即对自由理性的不合

11、理的限制和扼杀,因此必须取消。 (二)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1、物质利益问题和等级问题决定人民对待事物和法的态度。不同的社会等级有不同的利益,这决定着他们指定法律的态度。 2、客观关系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些客观的关系与制度所决定的。在评论书报检查制度时,马克思就指出,人们往往只注意个别人和检查官,而忽略了决定他们行动的社会制度问题。其实个人的行动与制度是一致的,仅改变个人的行为并不能解决问题,人的行为是由一些客观的关系所决定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改变政治制度而不是撤换某个执行官。 3、强调哲学要走出自身,成为一种现实的批判的力量,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而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4、哲学是世界的本质

12、。马克思看到了物质利益及客观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但是他依旧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质。真正的理性存在于人民之中,而出版物与哲学是这种理性的集中体现。 七、克罗茨纳赫时期 1843.5-10 克罗茨纳赫笔记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1、黑格尔国家观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 A:市民社会最初是指僧侣阶层和封建贵族之外的第三等级之中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因此它有时同资产阶级社会具有同样的意义。 B:市民社会的引申含义是指财产关系、经济关系与社会关系,尤其是指资本主义的物质生产关系。2、如果家庭和社会的法律与利益同国家的法律和利益发生冲突,家庭和市民社会要服从国家,它们的存在以国家

13、的存在为转移。 3、针对黑格尔的这种的做法,马克思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A:不是国家决定家庭和市民社会,而是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基础和前提。 B:不是政治国家决定私有财产,而是私有财产决定政治国家,私有财产是国家制度的基础。 C:政治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它代表着虚幻的共同的利益,它不是市民社会矛盾的调和而是市民社会的矛盾的表现。 八、德法年鉴时期 1844年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批判哲学 A:把哲学批判同政治批判结合起来,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评。 B:批判就世界中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C:以人本身为核心的理论应

14、变成一种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2、人类解放理论 A:宗教解放及局限性。宗教不是世俗狭隘性的原因而是它的表现,人们的宗教异化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政治异化,因而,不应该把世俗问题归结为神学问题,而应把神学问题归结为世俗问题。不应以迷信说明历史,而应以历史说明迷信。 B:政治解放及其局限性。政治解放的宗旨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废除国权、承认信仰自由,取消财产资格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限制等等。政治解放的主要局限性在于,政治解放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宗教问题,政治解放并没有解决现存社会的问题。政治解放并没有取消私有制。 3、人类解放理论。超越政治解放与宗教解放的局限性,实现真正人的解放。手段是

15、坚持不停歇的革命,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是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第一、人类解放的内涵是消灭私有财产,扬弃人的自我的异化。 第二、人类的解放的完成是人真正的过着类生活。 第三、人类解放的力量是无产阶级。4、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标志着恩格斯也实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第三 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一、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及其局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对“市民社会”(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从哲学进到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

16、成果是提出了劳动异化理论,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阐发了自己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1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及内涵: 根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全面阐发的异化劳动理论,在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即私有制阶段上,人的劳动创造物采取了同人相对立的形态,成为统治转人的生命活动的异己力量。在资本土义社会,这种异化达到了顶点,其表现形式亩如下四个方面。 (1)劳动产品和人相异化。工人的劳动生产物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独立力量,以至于他们生产得越多,他们占有的产品就越少,而反对他们自身的异己力量就越大。劳动产品的异化表现了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对抗性和剩余劳动资本化的趋势。 (2)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17、产品异化的根源不在于分配,而在于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这是劳动者的自我异化。劳动对于工人来说完全是外在的东西,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和精神的力量,而是否定自己,从事着非自愿的、折磨人的、强制性的劳动。 (3)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活动看作人的类本质,把这种自由劳动所创造的产品看作是人的对象化的类本质或人化的自然界。人的活动和劳动产品都成为人的异己的本质,这就表明人已经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了。 (4)人的产品、活动和类本质的异化历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人同人相异化。产品不属于工人,只因为它属于资本家。劳动给工人带来了痛苦,但给别人带来了享受。人同人的异化表征的是

18、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它表明人们之间的各种异化关系在不断地生产出来。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社会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资本家的奢侈,另一极是工人的赤贫。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劳动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强调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的社会性。物质生产的诸因素对社会起支配作用。2、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7它和私有制是什么关系呢?马克思认为,起先是外化劳动产生了私有财产, “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系。”“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马克思指出了私有制度与异化劳动的历史暂时性,指出了二者关系的辩证转化。最初的异化

19、劳动与以雇佣劳动为表现形式的异化劳动在产生根源上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以发达的私有制为基础的,而二者的共同根源则是人类还没有达到充分发展。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只能采取异化的形式。既然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又都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必然的、暂时的形式,因而扬弃异化劳动必然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异化劳动的产生、发展和扬弃的研究,马克思获得了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仍然披着人本主义的外衣。3、对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经济学哲学论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得到了理论论证。他借助于异化劳动理论,从哲学上证明了消除异化劳动、扬弃私有财产从而实现

20、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运用了由他彻底发挥了的人本主义原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道性质作了批判,并站在人类发展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来展望共产主义的远景。在他看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不是取消而是保存以往人类发展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它不是否定个性,而是由联合起来的个人以社会的方式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在这里为共产主义规定的任务比仅仅消灭私有制要丰富得多,他把共产主义看作是向人类理想状态的运动,目的是达到高度完善化的。这种带有理想的、伦理性质的对共产主义的哲学人本学论证,还不是完全建立在

21、科学基础上的。4、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创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初尝试还不能算是成熟的,但从其内容的丰富性来看,通过思辨的、人本主义的词句和术语,我们看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前的阵痛和酝酿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真实思想过程。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钥匙。二、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 神圣家族1神圣家族向唯物史观过渡的桥梁1844年,合著神圣家族,标志着从劳动异化理论向唯物史观的过渡。 神圣家族对思辨哲学的批判是手稿的直接继续。在那里,马克思已经宣布对德国的批判运劝同黑格尔的关系作一些说明,指出以鲍威尔为代表的一部分青年黑格尔主义者仍然拘泥于黑格尔的逻

22、辑学,对黑格尔阶准心主义辩证法采取了完全非批判的态度。马克思和恩枯斯宣告与吉牛黑格尔派的思辨哲学彻底决裂,并且把毙辨唯心主义看作正在兴起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最危险敌人;因为它把现实的一切都消融在自我意识这个范畴之中,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工人群众以及政治激进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的情况,宣扬一种唯灵论的、纯精神的社会主义,其实它只不过灶一个空洞的名词和文字游戏。鲍威尔等人所讲的“社会主义”只限于宣扬基督教关于精神自由的教义,把社会主义变成了少数批判家的大脑活动。显然,这是与实际地进行变革现实的社会主义风马牛不相及的,它只会鱼目混珠,干扰和破坏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2神圣家族批判青年黑格尔学

23、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和唯心史观。神圣家族集中批判了这种唯心主义哲学。首先,自我意识这个范畴本身并不是什么新发明,它不过是用“无限的自我意识”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而已。其次,自我意识哲学把黑格尔哲学庸俗化、漫画化。最后,这种自我意识哲学必然导致在现实中把个人和群众、精神和物质绝对对立起来。把自我意识与实体绝对对立的原则贯彻到底,必然要排斥存在、自然和人本身,排斥一切感性活动和物质存在。神秘的思辨方法必然导致神秘的历史观。恩辨哲学把人类历史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和扬弃的历史,归结为绝对稻种在自身内的循环。历史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过程,人类仅仅是它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承担者,人民群众和英雄都不

24、能以历史的创造者自居,即使是体现绝对精神的哲学家也不能干预历史的发展。鲍威尔取消了黑格尔体系巾的绝对精神,但又保留了自我意识的绝对性和神性,然后他又宣布他个人就是这种自我意识,这样一玖历史的发展就将呈由鲍威尔及其一伙一手促成的了。3用唯物辩证观点解决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对历史唯物主义棠些基本原理的最初阐明(1)神圣家族提出了生产资料的物化问题。马克思此“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入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这种仍然带有人本主义色彩的论述,表明了马克思在接近生产关系这个历史唯

25、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概念的。(2)神圣家族提出了把生产方式作为理解现实历史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源地不在思维和幻想的天国中,而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他把一定的历史时期同一定的生产方式联系起来,这就接近了承认生产方式是社会疗在和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对物质生产的深入考察,必定会揭示社社会活动的物质结构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建立起全新的历史观。(3) 神圣家族继续阐发了早已确立的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国家(上层建筑)的思想。(4)神圣家族反复论证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这是与鲍成尔论战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在历史话动中重要的是行动着的群众,是他们的实践活动

26、和他们的实际利益,而不是什么神秘抽象的观念,从而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5)神圣家族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把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作用归之于无产阶级,他坚定地认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他看到英法无产阶级中已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任务。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思格斯的思论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一些基本原理已经提出来了,对思辨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人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虽然尚持赞同态度,但在实际内容上已经大大超越了它。这一切部表明他们已经接近实现哲学上的革命变革的临界点,历史唯物主义已经处于诞生的前夜。第

27、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1845年春,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形成。 作为形成标志的原因: 1 、创始人的确认 2、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实现哲学的革命性变革 3、提出来区别于就哲学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范畴。二、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它以实践为中心,论述了新世界观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基本特征。它继承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的关于实践

28、的研究成果,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提出了认识的实践标准问题、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问题、人与环境、教育的关系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新唯物主义的基础问题、实践唯物主义和人化自然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大飞跃。(一)就内容而讲,整篇可以分为四大部分:1、揭露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第一条)唯心论先验论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但夸大了能动性旧唯物论承认认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否认了主体的能动性2、以实践为基础,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起来,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点明新唯物主义的特点:实践的能动性。(第二条)3、以实践为基

29、础,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结合,对旧唯物主义的各种错误进行一一的解剖和批判。(第三九条)4、在指出新旧唯物主义立足点的不同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第十十一条)(1)过去的哲学停留于“解释世界”,而不在力于“改造世界”。(2)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

30、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的活动,因此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 “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第三条: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

31、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第四条: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第六条: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七条: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