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_第1页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_第2页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_第3页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一)(甲) 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 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置

2、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一)【注释】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燔(fn):焚烧。睽:背离,不合。惟相劳苦:只是相互慰问。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剧:流畅,痛快。解舟:退居江湖。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离家乡 B.谋官不顺 C.财物受损 D.身体不适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D某自

3、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急速,赶快。 危急。通“极”,至。“亟”为急速、赶快的意思。写出了王安石想见到孙少述的急切心情,体现二人友情的深厚。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孙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摆设酒宴,一起吃饭,畅谈经学,到晚上才分开。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朋友要相互关心:王安石写信给孙少述告知近况,让他不必担心;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王安

4、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互信任: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二)清官周忱明焦竑 周文襄公阅一死狱,欲活之无路,形于忧叹。使吏抱成案读之,至数万言,背手立听。至一处,忽点首喜曰:“幸有此可生。”遂出其人。 己巳之难,英宗既北狩,鞑虏将犯京城,声言欲据通州仓,举朝仓皇无措。议者欲遣人举火焚之,恐敌之因粮于我也。时周文襄公适在京,因建议令各卫军预支半年粮,令其往取,于是肩负者踵接于道。不数日,京师顿实,而通仓为之一空。 公巡抚时,往来皆乘小轿,驿站遇村庄僻处,询访民瘼。五保有王槐云者,夏月林下乘凉。公至,与并坐,说田里间事甚悉,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

5、罪。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注释】周文襄公:指周忱,历任庶吉士、刑部员外郎、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抚、工部尚书。己巳之难: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集兵五十万亲征,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己巳之难”。狩:婉指帝王逃亡或被俘。鞑虏:对蒙古贵族及其所拥有的军队的蔑称。通州仓:设置在通州的粮仓,下文的“通仓”为其简称。因粮于我:指蒙古瓦剌部的军队要掠夺我通州的粮食来解决供应。卫军:为明朝初期和中期的军制。民瘼(m):老百姓的疾病痛苦。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清官周忱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叹死狱 B.达虏犯京 C.通仓无粮 D.体察民情B2.下

6、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且毕其说而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B.叩头谢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C.恐敌之因粮于我也恐前后受其敌D.己巳之难此事古难全C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B.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C.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D.俄而从者至/始知为巡抚/叩头谢罪D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公笑而抚之,且毕其说而去。周文襄公笑着安抚宽慰他说没关系,并且听他把事情说完才离开。5.选文通过哪三件事来刻画周文襄公的形象?为了救活一个囚犯,而让官吏读大量的案卷给他听;周文襄公的建议巧妙合理地处理了通州粮仓的粮食;周文

7、襄公关心民生与百姓,一起闲聊并且了解农事。(三)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柳宗元传1.下列对柳宗元情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8、)A.家有老母B.改调连州C.变革乡法D.进士宗柳A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B.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C.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D.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B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我和刘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凡”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古代汉语词典“凡”的义项:总共。平常;普通。凡是;一切。“凡”是“凡是;一切”之义,显示出柳宗元非凡的才能。5.本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柳宗元的优秀品质?从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突出

9、其优秀品质。(四) 沈周,字启南,长洲人。周少从陈孟贤游,得其指授。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韵诗,上巡抚侍郎崔恭。面试凤凰台赋,援笔立就,恭大嗟异。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 郡守欲荐周贤良,周筮易,得遁之九五,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图书鼎彝充牣错列,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风流文彩,照映一时。奉亲至孝。父殁,或劝之仕,对曰:“若不知母氏以我为命耶?奈何离膝下。”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晚年,匿迹惟恐不深,先后巡抚王恕、彭礼咸礼敬之,欲留幕下,并以母老辞。 有郡守征画工绘屋壁。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或劝周谒贵游

10、以免,周曰:“往役,义也,谒贵游,不更辱乎!”卒供役而还。已而守入觐,铨曹问曰:“沈先生无恙乎?”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无恙。”见内阁,李东阳曰:“沈先生有牍乎?”守益愕,复漫应曰: “有而未至。”守出,仓皇谒侍郎吴宽,问:“沈先生何人?”宽备言其状。询左右,乃画壁生也。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索饭,饭之而去。周以母故,终身不远游。【注释】牣:满。铨曹:吏部官员。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四)1.下列对沈周情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善于绘画 B.隐居山林 C.村民恨周 D.沈周远游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援笔立就(完成) B.守不知所对,漫应曰(慢慢)C.宽备言其状(

11、详细) D.饭之而去(给饭吃)B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A.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B.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C.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D.居恒厌入/城市于郭外置行窝有/事一造之C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里人疾周者,入其姓名,遂被摄。(2)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有憎恨沈周的乡人,把他的姓名列入(画工的名单),于是(他)被传唤(去画壁)。等到回来,(郡守)前往沈周家拜访,叩拜两次,主动承担过失。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沈周的人物形象。11岁就能作诗,后在文学、艺术方面有造诣,可以看出他聪慧,知识渊博,有真才实学

12、;喜欢过山林生活,达官贵人请求他当官,他以不愿离开母亲为由拒绝,可以看出他孝顺,厌弃官场,不贪图功名;沈周原谅了郡守误把自己抓去画画的过错,可见其待人宽厚。 (五)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 论奏

13、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注释】增戍:增加防守兵力。格:搁置。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抗疏:上书直言。曹:辈,等。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五)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松弛) B.留以旌直臣(表彰)C.人服其先见(佩服) D.请毕其说 (毕竟)D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

14、是()A.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B.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C.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D.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C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呢?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陈禾品质:有

15、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六) 狄梁公性闲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入关,路由华州阛阓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箸。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恻然久

16、之,乃曰:“吾能为也。” 其父母洎亲属,叩颡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不顾而去焉。(薛用弱集异记)【注释】闲:爱好。应制:奉皇帝诏令。阛阓(hun hu):街市。赘:肿瘤。缒(zhu):牵连。洎(j):及。颡(sng):额,脑门子。缣(jin):这里指绢。盖:因为。鬻(y):卖。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六)1.下列对狄梁公情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精通针灸 B.怜悯富儿 C.针治瘤赘 D

17、.接受绢布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D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吾盖急病行志耳,非鬻技者也。 我因为急病人所急,为他医治罢了,不是靠行医为生的。4.参考词典解释,谈谈“顾”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不顾而去焉。古代汉语词典“顾”的义项:照顾。回头看。四周看。“顾”是“回头看”之意,很好地表现出狄梁公救死扶伤,不计名利。5.狄梁公救治病儿这件事,表现了他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回答。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主动救助,不为名利。(七)【甲】醉猩著屐 猩猩在山谷,行常数百为群。里人以酒并糟设

18、于路侧。又爱著屐。里人织草为屐,更相连结。猩猩见酒及屐,知里人设张,则知张者祖先姓字,及呼名骂云:“奴欲张我,舍尔而去。”复自再三,相谓曰:“试共尝酒。”及饮其味,逮乎醉,因取屐而著之,乃为人之所擒,兼获,辄无遗者。【乙】乌说 乌于人最黠,伺人音色而异,辄去不留,虽捷矢巧弹,不能得其便也。闽中人狃乌性,以谓物无不可以性取者。则之野,挈罂饭楮钱,阳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饭而去。乌则争下啄。啄尽哭者复立他冢裂钱弃饭如初。乌不疑其绐也,益鸣争,乃至三、四,皆飞从之。稍狎,迫于罗,因举获其乌焉。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者,几何不见卖于哭者哉。其或不知周身之术,而以愚触死,

19、则其为智,犹不若乌之始虚于弹。【注释】里人:当地人。里,古代居民组织,秦时以25家为里。糟:酒糟。屐:木底有齿的鞋子。这里指草鞋。设张:设置诱捕的机关。便:机会。狃:熟习。挈:提。罂饭:一罐子饭。楮钱:纸钱。阳:通“佯”,假装。绐:欺骗。迫:逼近。罗: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奴欲张我(捕捉) B.逮乎醉(直到)C.乌于人最黠(狡猾) D.因举获其乌(举起)点此链接阅读参考译文(七)D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3分)啄尽哭者复立他冢裂钱弃饭如初啄尽/哭者复立他冢/裂钱弃饭如初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乃为人之所擒,兼获

20、,辄无遗者。(2)虽捷矢巧弹,不能得其便也。于是被这些村里人抓住了,并且全都被抓了,没有一个漏网逃脱者。即使是飞快的箭和灵巧的弹弓,也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4.本文通过写猩猩和乌鸦最终上当受骗的故事,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醉猩著屐:不要禁不住眼前的诱惑,自投罗网,自作聪明。(眼光一定要放得远一点,这样才不至于上当受骗,乃至赔上性命。)乌说:讽刺了世上的人,自以为智谋足以保全身体,却不知道祸患潜藏在一旁。(千万不可以自以为是,要善于观察。)(八)【甲】 闽主曦嫁其女,取班簿阅视之;朝士有不贺者十二人,皆杖之于朝堂。以御史中丞刘赞不举劾,亦将杖之,赞义不受辱,欲自杀。谏议大夫郑元弼谏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中丞仪刑百僚,岂宜加之棰楚!”曦正色曰:“卿欲效魏征邪?”元弼曰:“臣以陛下为唐太宗,故敢效魏征。”曦怒稍解,乃释赞,赞竟以忧卒。【乙】 乐工罗程,善琵琶,自武宗朝已得幸;宣宗素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