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宁波北仑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年浙江宁波北仑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年浙江宁波北仑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年浙江宁波北仑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年浙江宁波北仑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浙江宁波北仑区七上期末语文试卷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总是生生不息,令人着迷。春天来了,听着婉转的鸟叫声,我们精神抖su ;夏天的夜晚,满天的星星闪shu ;秋天,那淅沥的雨更使人静m ,使人怀想;冬天,江里的绿藻把终年zh 蓄的绿全拿出来了默写。(1) 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5)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2、6) 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十二章)(7) 诚子书中闻述放纵懈怠和浮踩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诸葛亮诫子书)解释加点的字。(1) 相委而去 (2) 人不知而不愠 (3) 缀行甚远 (4) 其人舍然大喜 综合性活动。 在举国上下“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活动中,北仑区黄河中学七(5)班积极开展了“尚阅读,扬正气”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 活动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阅读情况,学习组找到了以下一则资料,你从表格中读到了什么信息?用筒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黄河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和年份2015 年2022 年2022 年不喜

3、欢阅读38%27%13%喜欢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4%28%30%用手机、电脑阅读38%45%57%(2) 活动二: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挂一副对联,上联已经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 。(3) 活动三: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慼想,玲玲同学的感想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她修改一下,把修改后的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为贯彻“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的活动计划,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阅读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目能够增长人的知识。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修改第 句: ;修改第 句: 。阅读文章,回答下题。 行

4、者笑道:“老人家,茶饭倒不必赐。我问你:铁扇仙在哪里住?”老者道:“你问他怎的?”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老者道:“固有此说;你们却无礼物,恐那圣贤不肯来也。”三藏道:“他要甚礼物?”老者道:“我这里人家,十年拜求一度。四猪四羊,花红表里,异香时果,鸡鹅美酒,沐浴虔诚,拜到那仙山,请他出洞,至此施为。”行者道:“那山坐落何处?唤甚地名?有几多里数?等我问他要扇子去。”老者道:“那山在西南方,名唤翠云山。山中有一仙洞,名唤芭蕉洞。我这里众信人等去拜仙山,

5、往回要走一月,计有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行者笑道:“不打紧,就去就来。”那老者道:“且住,吃些茶饭,办些干粮,须得两人做伴。那路上没有人家,又多狼虎,非一日可到,莫当耍子。”行者笑道:“不用,不用!我去也!”说一声,忽然不见。那老者慌张道:“爷爷呀!原来是腾云驾雾的神人也!”阅读上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题。(1) 结合选文中的语言描写,分析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2) 联系原著,概述孙悟空三次借调“芭蕉扇”的经过。阅读文章,完成小题。皇帝的新装(节选)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

6、里。那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別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

7、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2)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有人说,这句话中的“选”和“圈定”两个词用得非常妙,说一说,妙在何处?(3) 联系文章说说第节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4) 文段最后一个句子所写的内容,有人说是亮点,还有人说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风雨荷

8、塘厉彦林 凡到过济南的人,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这座垂柳含烟的北方古城,处处留有荷花的印记。唐宋时,大明湖就曾被称之为“莲子湖”,其因就是当年城北十里荷塘的自然风貌。每当看到荷花,尤其是在异乡,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清代诗人刘风诰赞誉济南的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由此,我的眼前也就会慢慢浮现出那一方弥漫着荷香的池塘。 那是一个夏季的黎明,雨丝很密,很细,很匀,很柔,轻轻地吻着我的脸,我的手,脆生生的,甜润润的,凉爽爽的。 我踏着寂静弯曲的石径,不知不觉来到雨幕笼罩的荷塘。远远望去,绿柳丛中躲藏着一栋新房,白墙、红瓦、尖顶,犹如安徒生童话里的风景。白屋,绿浪,粉荷,黄篱,组合得

9、格外协调,自然而柔和。近处,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撑起或深蓝或草绿或嫩黄的伞盖,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若石击深潭。每一柄苘叶都像一把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人深醉的音响。滴翠的荷叶,落上雨丝后若打了蜡一般,油光闪亮的,迎光处澈明,背光处微暗,错错落落地遮住了整个池塘。一滴滴雨丝刚栖落荷叶尖,瞬间又收缩为小水珠,潺潺滑下叶中央,密密匝匝的,一会儿凝成晶莹的大水珠,滚动着,磨蹭着,嬉闹着。调皮的风把叶子弄翻,水珠或跳上另一片叶子,或一个跟头跌进荷塘里。 荷花更是光亮亮、鲜嫩嫩的,高高矮矮,肥肥瘦瘦,浓浓淡淡,或停或动,或尖或圆,或半开或怒放。有的牙雕般晶莹,有的白玉般剔透,有的玛瑙般绯红。雨中的

10、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恰似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水粉画,一首首意境朦胧的抒情诗。一阵阵微风吹过,田田的荷叶推推搡搡,把清香一缕缕送到对岸。绿茸茸的空气飘飘逸逸,空空灵灵。 雨与风,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在细密的波纹上流溢,流溢 我的脚步惊飞了一只被雨淋湿了翅膀的小鸟,几滴水珠溅在了我的衣衫上。树丛中,荷叶间,几只不知名的鸟虫在轻轻地叫着,不知在觅友交谈,还是在寻找食物?一切生命在这神秘的荷塘,在这绵棉的雨雾里,萌发出一种难以言尽的渴求或是期翼。 我心净如镜,任雨丝洗濯我的衣衫和我的视野,任荷风吹拂我的记忆和我的思绪。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来

11、了,雨中的荷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吐叶展蕾,展露令人销魂的形体;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是啊,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也是手挽心连? 望着,望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神奇而浪漫的荷塘之上溅起一片云,一片烟,一片雾,一片梦。 黎明的荷塘气象万千,朦朦胧胧,虚虚实实,奇奇幻幻。 在我的眼里,这就是济南因了荷塘,雅得别致;也因了荷塘,不惧风雨(1) 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文章由远及近,多感官描绘了风雨中的荷塘:远望绿柳新房,自然柔和;近听雨落荷叶, ;轻嗅缕缕荷香 。雨与风

12、,光与影,声与色,互相交错,彼此交融,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2) 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析第段画线句。雨中的神态更是各异,如成群的仙女在洗浴,或抿嘴羞涩,或笑脸半藏,或聚首细语。 (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我仿佛也成了一株荷,在大自然里重塑自己。 (4) 将文章第段与下面荷叶母亲中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结合内容,指出它们写法的共同点和立意的不同点。 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拦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

13、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苘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

14、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鸣鸣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通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偶 得 二 小 狼 与 家 犬 杂 畜 亦 与 犬 相 安(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i 一狼洞其中ii 再就枕将寐(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

15、/犬阻之,不使前也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学而不思则罔D将啮其喉/其一犬坐于前(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i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ii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5) (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 的共同特征,最后的下场都是被人类杀掉。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像上述两只狼一样的敌人,我们应该 。(6) (甲)(乙)两文都以反问结尾,但是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却有所不同,请结合文章加以解说。阅读,回答问题。泛吴淞江【宋】王禹偁苇篷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注】鸳鸯: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插食鱼、虾等。(1) 诗中“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一词则

16、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 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2 年,你从小学生成为了初中生,也许你收获了真诚的友谊与老师的赞赏,也许你正期待着拥有这些。2022 年,春节的脚步近了,寒假即将开始,你是不是在期待着过一个自主快活的寒假?你是不是期待与久别的亲人团聚?你是不是期待下学期有一个新的学习生活?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期待,生活才更有奔头。同学们,你期待什么呢?请以“我期待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写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 50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答案1. 【答案】擞;烁;谧;贮【解析】根

17、据拼音写汉字,首先要读准拼音,再结合语境判断。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字,区别同音字形似字的偏旁部首的易错点。精神抖擞,闪烁,静谧,贮蓄。最后一个容易出错。2. 【答案】(1) 便引诗情到碧霄(2) 枯藤老树昏鸦(3) 杨花落尽子规啼(4) 夜阑卧听风吹雨(5)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 【答案】(1) 舍弃(2) 生气、恼怒(3) 连接、紧跟(4) 同“释”,解除、消除。【解析】(3) 考查文言实词理解,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4) 注意本题通假字。4. 【答案】(1) 黄河中学学生

18、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峰,但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数增长缓慢。或,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并且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2) 阅读弘扬正气风或阅读铸就书香国或阅读培养世界观(3) ;通过本次活动,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的理解;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解析】(1) 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但阅读纸质书籍的人数增长缓慢。或,黄河中学学生近三年不喜欢阅读的人数逐年下降,并且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2) 示例:阅读弘扬正气风或:阅读铸就书香国或:阅读培养世界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

19、思连贯,与活动主题有关即可)。(3) 修改第句:通过本次活动,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或:本次活动,使我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修改第句: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人的修养。5. 【答案】(1) 说话和气有礼,尊敬长者:悟空与老者对话,尊称“老人家”。自信、乐观、不惧艰险:老者提醒借扇途中充满艰险,悟空说“不打紧”。关心民众疾苦:悟空。(2) 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解析】(1) 任选一个方面,能结合文中语言,分析

20、有理即可。(2) 主要情节符合即可。6. 【答案】(1) 皇帝亲自观看织布并奖赏骗子。(2) “选”和“圈定”突出了皇帝对这些官员的特别信任,用这些皇帝自己精心挑选的人反衬皇帝的愚蠢和心虚。(3)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来的事情,即举行游行大典作铺垫。表现了这些官员的逢迎拍马的心态。(4) 是个亮点。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但是从皇帝到官员都不说真话,就是因为骗子抓住了这些实在是不称职的人的心理,皇帝的这一赏赐,更从反面体现了皇帝的愚蠢和他对自己的不称职的心虚。【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21、。全文主要讲皇帝亲自观看织布并奖赏骗子的故事。(2)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字词的作用。“选”和“圈定”突出了皇帝对这些官员的特别信任,用这些皇帝自己精心挑选的人主要是为了反衬皇帝的愚蠢和心虚。(3)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分析、鉴赏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者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的作用。“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可以看出后来会举行游

22、行大典,作了铺垫,同时也衬托人物,表现官员的阿谀奉承的虚伪心态。(4) 答案不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7. 【答案】(1) 悠远清脆;飘逸空灵;对荷的喜爱、赞美、敬仰(2)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将雨中的荷花比喻为成群的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雨中神态各异、美丽娇差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雨中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具有极强的感染力。(3) 通过观赏风雨中的荷塘,“我”看到了荷的美丽形貌,感受到了荷的精神品质,“我”也愿意重新塑造自己,希望像荷花那样,在坎坷磨难中与人互相扶持,表达了作者对荷的赞美和敬仰,由物及人,物我相融,升华了感情,

23、深化了文章的中心。(4) 相同点: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本文借荷指那些在历经生活的磨难时,仍能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人;荷叶母亲中,借荷叶指母亲,红莲指孩子。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不同点:本文描写了风雨中的荷相互遮护,共同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风雨中的荷的赞美,也启示我们在历经命运的磨难时,要相互扶持、团结互助。荷叶母亲中,作者描写了当繁密的雨点打落下来时,大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的画面,联想到母亲就是荷叶,保护孩子,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讴歌和赞美。【解析】(1) 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提示词可以找到句子“细雨落上去,如蚕食桑叶,

24、若石击深潭。每一柄荷叶都像一把神奇的乐器,弹奏悠远清脆而让人深醉的音响”“把清香一缕缕送到对岸,绿茸茸的空气飘飘选逸,空空灵灵”“不知不觉,我敬仰起荷来了”,从中总结即可。(2) 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题方法,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按照题目给出的赏析角度,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将雨中的荷花比喻为成群的仙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在雨中神态各异、美丽娇羞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雨中荷花的无比喜爱之情。(3) 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从上文“雨中的

25、荷你遮我、我护你,你搀我、我抚你,吐叶展蕾,展露令人销魂的形体;虽然屡遭风雨,仍相亲相爱,交臂挽手,盘根结节,紧紧抓住脚下这深深的淤泥,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是啊,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历史时刻,我们不也是手挽心连?”表现出的坎坷磨难中与人互相扶持精神给我的启示来体会句子含义即可。(4) 本题是对比阅读的考查。两文相同点是写作手法相同,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本文借荷指那些在历经生活的磨难时,仍能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人;荷叶母亲中,借荷叶指母亲,红莲指孩子。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都表达了作者对荷的喜爱,对人的赞美。两文立意不同。本文描写了风雨中的荷塘,表现了雨中的荷相互遮护,共同编织盛大的生命景象,表达了

26、作者对风雨中的荷的赞美,也启示我们在历经命运的磨难时,要相互扶持、团结互助。荷叶母亲中,作者描写了当繁密的雨点打落下来时,大荷叶倾侧下来保护红莲的画面,坐在母亲身边的作者深受感动,联想到母亲就是荷叶,保护孩子,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讴歌和赞美。8. 【答案】(1) 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2) i 打洞。ii 睡觉。(3) C(4) i 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ii (这两头狼)渐渐长大,也比较温驯,(富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5) 明险,狡诈得共同特点;(我们应该)发挥聪明才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甲文)(6) 【甲】文表达作者讥讽嘲笑狼再怎么狡猾,终归会被

27、人的勇敢智慧战胜;【乙】文表达作者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意对即可)【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等标志性的词语,注意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需要注意的有:(1)有些古今异义词注意断开;(2)主语与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3)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4)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句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6)并列短语之间要略作停顿;(7)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这句话的意思是:偶尔得到两只小狼,将

28、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喂养,狼和狗相安无事。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2) i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解答此类题型,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在对重点字词进行解释时,要特别注意对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此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等特殊现象的理解,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学会迁移运用。注意:洞,名词作动词,意思是“打洞”,“一狼洞”意思就是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ii 注意:寐,睡觉。全句翻译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3)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们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学生们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

29、,要特别重视并积累虚词,注意虚词在文言语句中的运用。A.“以刀劈狼首”中的“以”翻译为“用”,动词。“以刀劈狼首”,也就是用刀砍狼的头。“乃伪睡以俟”,“以”,助词,无实意。(他)便假装睡觉。B.“久之,目似瞑”中的“之”,语气助词,无实意。全句翻译为: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犬阻之,不使前也”中的“之”,代词,全句翻译:狗挡住了路,使得(他)不能向前走。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的“而”,连词,意思是却、可是,表转折。全句翻译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学而不思则罔”的“而”,表转折。全句翻译为: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感而无所得。D.“将啮

30、其喉”中的“其”,代词,全句翻译为:要咬他的喉咙。“其一大坐于前”中的“其”代词,代其中的一只狼,全句翻译为:其中一只狼像狗似得坐在(屠户)面前。故本题目选择 C。(4) i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此句翻译为:意思是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注意:

31、“犬”:犬本来是指狗,这里是名词做状语用,意思为像狗一样。ii 全句翻译为:(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5) 或:(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像狼一样有野心的人,果断远离或揭穿惩治,不能心存幻想(乙文)或:(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感,要看清事物的实质。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内容及主题的分析理解。一定要熟读两篇文章,在理解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再进行概括。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则是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甲乙两段文字结构相同,都是前部分叙事,后部分议论。两文写出了狼的共同特征是:阴险、狡诈。甲文讽喻了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

32、失败的。我们应该发择聪明才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乙文讲述了狼子野心的故事,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的道理,并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6) 这道题目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客分析即可。结合“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和“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分析,狼的特点是:阴险、狡猎、奸诈。告诉人们对像狼这样的人要时刻提高警惕,不能心存幻想;要奋起斗争,除恶务尽。而最后的反问则表达了作者讥讽嘲笑狼再怎么狡猾也终归会被人的勇敢智慧战胜,乙文“然野心不过通逸甲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33、。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告诉人们狼本性是不会改变,不能被狼的表象蒙蔽,表达了作者对主人不是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据此理解概括作答即可。参考译文: 【甲】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看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

34、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感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乙】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

35、圈养,也和狗相安(无事)。两只狼渐渐地长大了,还是很驯服。(主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一天白天躺在客厅里,听到群狗呜呜地发出发态的叫声,惊醒起来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次就枕准备睡觉,狗又像前面一样(吼叫),(他)便假睡来等着(观察情况),便发现两只狼等到他没有醒,要咬他的喉咙,狗阳止它们,不让它们上前。(那个人)就杀(狼)取它们的皮。(他)就说:“狼子野心,确实没有诬蔑它们啊!”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野心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9. 【答案】(1) 斜阳;半日(2) 孤寂,苦闷。【解析】(1) 这是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题型,只要读懂诗意就可很快地解答此题,要注意必须用诗中的词语。(2) 此诗是写景抒情,诗中“孤吟”“惟有鹭鸶知我意”等词句透露出了作者“孤寂、苦闷”的心情。10. 【答案】我期待成长 孩童时代的我,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搬一条小板凳,和着微风吹拂枝叶所发出的清脆声响,仰望深远的夜空,寻找那颗最亮的星星。跃动的星光使我很难找到哪一颗是自己想要的那颗。我对着满天的星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