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种情调_第1页
人生的三种情调_第2页
人生的三种情调_第3页
人生的三种情调_第4页
人生的三种情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人生的三种情调1一、人是万物之灵吗2诸法因缘而生,亦因缘而灭。法不孤起,籍缘方生;缘不自成,皆有所因。因缘和合,万法乃生。诸法若自有其性,则不应待缘,是谓缘起性空;本体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者,无来无去而又化生一切因缘,是谓性空缘起。本体论关于唯物和唯心的斗争,起源于有分别的思维所造成的逻辑幻象。从认识论来看,世间万物的性质都是在与他物的关联中显现的,是谓“现象”;孤立的事物没有任何规定性,也不可能被认识。“质量”曾经被认为是物的自有属性,但相对论告诉我们,质量也是相对的。3人也是世间万物之一,人的认识也只是物与物的相互作用而已,人并不能站在世界之外冷眼旁观这个

2、世界。犹如人不能拎着自己头发使自己脱离地面一样。认识本身即是一个物理事件。西方哲学在康德那里,实现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历史大转折,从叔本化开始走向生存论,即人生哲学。人作为存在物,也有其特殊性,性自本空,对于人和对于物来说,意义并不相同。因缘乃道之所行,因缘化生,是物性本空的一面,但也是其价值所在:它是本体的显现。人作为万物之灵,在现象通达本体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4二、生存的“烦恼”5万物没有常驻的本性,佛家便只把精力放到本体界,这并不可取,物性仍然是需要关注的。物性如何才能得到充分显现呢?答案是在时间之中。缘之聚合,即物与物的关联,总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分割,因此处于被遮蔽状态。只有将时间内

3、化,时空的限制才能被消除,从而使万物的本性得以显现。时间的内化,只有在人的生存中,才是真正可能的。缘聚则物生,缘散则物灭。以时间观之,无生命的物体只存在于当下,每一刻皆是因缘之聚散。万物被因缘所牵引,不能自主,这在物理学上,就表现为时间的不可逆性。6物的存在是一种在时间之中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则是把时间纳入其中的存在,即生存。物只能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此时其物性是被遮蔽的,人类的“知”使它们在时间中相互“照面儿”,其本性才得以充分显现,在这个意义上,“存在即是被感知”。“知” 并不是人对身外之物的冷眼旁观,它是人的生存方式,唯有知,人才生存着。人并不在万物之外生存,人其实是物获得其本真存在的方式,

4、生死只是物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而已。因缘内化为存在的一部分,意味着时间有了可逆性,自由即成为可能。7人是物的本真存在方式,换言之,人的生存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此在,物没有自己的生存,它们只是人的生存的载体。通过人的生存,物的存在才真正成为可能,而生存的内容,又只能表现为物的存在,除此之外,并没有生存可言,是谓天人合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动物的生存受个体的生命限制,人的生存则受到群族的限制。8关于人的历史性。人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良知。良知总是要通过物才能激发出来,这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当良知被物欲所蒙蔽,人就会沉沦。良知所具有的超时间性,既可诉

5、诸历史,也可以诉之于超世间的天堂。宗教的共同特点,是在人的历史之外寻找常驻不变的世界之本体。是否应当彻底摆脱物欲,是世俗救赎和宗教救赎的根本分歧所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说是佛教修行的根本,因为诸法皆无自性,不能自主,人迷恋凡尘,心亦不能自主,因此必须离欲方能得到解脱。9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全民性宗教,正是由于其历史的高度连续性,其轴心文明是对历史“述而不作”的结果,而不是哪个教主突然开悟所创造出来的。这种原生性的文明对各种“人造”文明有很强的适应和消化能力。在本土吸收印度佛学的过程中,禅宗起了关键作用,“烦恼即菩提”,“担水砍柴亦是妙道”,因此出离世间的修行并非必要,反而也是一种执

6、着。宗教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二难选择。许多人意识到只有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原生性质能够解决这一矛盾。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兴、比、赋的分析,来看看担水砍柴是如何成为妙道的。10三、诗意成就人生11作为时间性的存在,“良知”是人区别于万物的根本,但不要把“知”混淆于概念性的知,概念只是知的一部分,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兴。非理性的知。说文解字释“兴”为“开头”;刘勰文心雕龙释“兴”为“托物起兴”;梁钟嵘诗品提出“文有尽而意有余,兴也”,认为“兴”衬托意境,引人寻味;唐孔颖达奉敕撰毛诗正义,发挥了郑众“托事于物”的观点:“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7、朱熹的见解简单明了:“兴者,所以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又说:“因所见闻,或托物起兴,而以事继其后,诗之兴多是假他物举起,全不取义。”12“六诗”本非文学,因此以上的文学解释注定只能是皮毛之见。我们还是回到生存论上,从人如何生存这个角度来解释“兴”。人和动物的感觉都具有时间性,难怪佛家会认为动物亦可成佛。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的经验具有人际和代际的可传递性,而人际与代际的经验共享,是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的基础。兴首先是自然物引发的联想和激情,它的产生是人际和代际经验共享的必然,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间的延续,自然物在人面前的形象会逐渐丰满和鲜活起来,尤其是食物和性器官,它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两个基

8、本主题。13“知”是物性在时间中的显现,因此,人与物的区分在初民的观念中并不存在,那是后来的事件。万物在人的眼中鲜活起来,先民正确地认为那并非自己的想象,于是就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它是语言、宗教和哲学观念的基础。人把自己投射于物中,尤其是与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那些物,形成图腾,在先民看来,图腾就是他自己。随着历史的推进,图腾逐渐符号化,自然物的兴发作用慢慢让位于音乐、舞蹈等原始艺术,艺术一定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兴包含着比的萌芽,比兴在艺术手法上很难严格区分。图腾演变为祖先和上帝崇拜。14据张树国和梁爱东的考证,“兴”起源于“兴祭”中的“兴乐”和“兴舞”,兴从乐舞进入诗,体现了从“物象”到“虚象”

9、这一普遍的艺术发展规律。颂和大雅很少出现兴,这是因为兴还没有被纳入文字之中,只能以乐舞的形式出现。小雅和风里的兴全部出现于诗的开头,这说明它的功能在于替代具体物象,只有少量的诗作,兴才具有修辞的意味,而不再是机械地交待场景。兴一旦成为修辞术,它就必然会被赋和比所吸收,所以后世的诗作里,几乎不再有兴的出现。15闻一多诗经通义曾言:“三百篇中以鸟起兴者,亦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者,在歌者之心里,最初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以为喻,但为一种修辞术,自视为鸟,则图腾意识之残余。历时愈久,图腾意识愈淡而修辞意味愈浓。”理性愈发达,人愈难体会兴的境界,现代人只有在偶尔陶醉

10、于某种艺术,或者在狂欢的忘我之际,才能重温祖先物我合一之体验。房子、家具和家。诗之后的时代,兴进一步被融进语言艺术之中,不再单独出现,它充分地见证着人的生存方式逐渐地理性化这一幸或不幸的事实。16比。理性的萌芽。兴是最典型、最原始的形象思维,易是运用这种思维的典范。以修辞观之,比兴往往混用,但从生存论和思维发生学来看,二者迥然不同。兴是无对待的浑然一体,比却是区分与关联的统一:有区分,才能对自然物和自我产生认识;有关联,才能发现规律性。与兴一样,比并非源于诗,而是巫术礼仪。兴为巫术提供了可能,比使之成为现实。根据弗雷泽的经典分类,巫术有两大类:交感巫术和模拟巫术。现代科学往往把巫术视为愚昧的表

11、现,实则不然,巫术思维是逻辑判断和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其基本原理,是以近制远。17世界之为世界,先须完成“去远”的工作,把远处的事物带到人的面前来,最终结果是所有外物的逻辑化,从而转化为人类可以思考的内在事物。这个工作须从巫术的比类思维开始,通过语言命名,或者创造其他逻辑符号,是后来的事件。社会秩序的前提是区分人的不同身份。这种身份差异必须通过人与物之间的类比才能建立起来。人间的帝王最初都是作为神的化身而取得权威的,而神又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礼器。个体人格不可能同步建立起来,身份差异与主客区分互为前提。追求个性而反对等级制度,就等于想吃饱肚子却不肯拿起第一块饼。18起兴的事物是自动在面前的,比却要

12、主动把远处某物带到面前,成为人们“烦恼”或“操心”的对象。当巫术的道具从有形物变成抽象的符号,“万物皆备于我”,原始巫术的历史任务即告完成。巫术的去远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兴已经向人类演示了近物召唤远物的可能性。比兴的共同原理,在于有形物与无形世界之间的关联,当有形物抽象为纯粹的符号时,语言和理性思维即可形成。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原始的语言,但原始语言的诗性并不在语言之内,而是在语言之外,即礼乐之中。简陋和机械的语言成为真正的诗,“文明人”才有出现的可能性。春秋以后才出现“人物”,即是这个道理。19赋,理性初长成。人心对万物的感知可以分为两大类:质感与形式感。自然物引起的主要是质感,艺术则以形式为主,

13、尤其是语言艺术,几乎完全是形式性的。培养人的理性,主要是依靠艺术的格式化,而不是逻辑与科学知识,也不是法律。形式化之动人心魄,在于它的超时间性。有形质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然而规律本身却具有永恒性。因此诗的赋并不简单只是陈述,而是为变动的事物提供一个具有永恒性的形式,并以此使心灵获得安慰。动人之深,当属赋。20历代论赋皆不及义,至清代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才算尽得其旨:“赋为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尚是浅解。须知化工之妙处,全在随物赋形。”比也具有赋形的功能,即把某物之形赋予另一物,然而与语言相比,有形物的形式化功能显然相形见拙。作为修辞手段,其实只有比和赋是可用的,兴则是它们能够产生效果的心理基础。有意识

14、的运用兴,兴就会转化为比或赋,真正的兴只有在原始的诗歌中才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诗歌没有兴的原因。无论比或赋,其所赋之形皆是潜在的,赋形的目的是把它从混沌整体中突出出来,如果所赋之形是事物的本质性联系,就会达到动人的效果。21兴、比、赋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存在的时间性质,即存在物在时间中的轨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律性,但它们仍然保留着质的因素。人生有情有义,皆体现于这三种生存结构。人生的矛盾在于,理性愈发达,精神走向坠落的危险性愈大,这就是俄底蒲斯迷局。如果赋蜕化为纯粹的符号,逻辑和数学即可产生,它们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性思维即符号思维,本质上仍然是巫术。22四、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最难言。先挖个

15、坑,填两颗白菜!23天理与人欲人心所感有型有质,所以情乃“天理”与“人欲”之混合,纯粹的理仅为知识,纯粹的欲则混同禽兽。理与欲相得,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为理想人格,是为中庸。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现实中的人格总是会有某种缺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野”容易理解,“史”的意思则比较地晦涩,应该是从巫史一类的人物引申出来的。虚伪、书呆子气、多愁善感、迂腐不化、自以为是甚至阴险歹毒等都可能是巫史的特点。“圣人忘情,下愚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情深虽不寿,但它是走向“理性人”的必经一环。24人在童年时,理性起到“催情”的作用。我们说小孩子“懂事了”,就

16、是指他已经理解人情世故,能够体会人世的酸甜苦辣。智力有缺陷者,情感也必迟钝。成年以后,理与情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有些人的理性逐渐与情感分离,变成欲望的工具;有些人的情感则会执着于理性,从而形成牺牲型人格,如金庸笔下的张翠山,谢逊就说他“于是非之际太过执着”。情具有超越时空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情必然是理性的;“理性人”也应该是指其性情而言。文明越发达,文胜质的倾向就越发强烈,所以民间有“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的说法。25无论个体还是民族,理性的发达通常先从情感开始,然后又会脱离情感成为工具理性。比较而言,中国人的理性较多运用在伦理方面,而不是自然科学,所以一般认为西方人要比中国人单纯一些。文明愈进步,人情愈淡漠。往往要有大苦难的发生,方能唤醒失落的深情,是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理性的进步并不完全是坏事儿,关键在于能不能与人情兼容。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成年人的大脑,儿童的心,这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中庸的人格理想足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