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48张)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48张)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48张)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48张)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共48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们可以造桌子椅子,但是我们不能造大炮、飞机,甚至一颗铁钉也不能造。 毛泽东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能成功?(提示:国际上谁欺负你了?)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爆发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邓稼先(19241986),中国物理学家;1950年获美国普渡

2、大学博士学位,当年返回祖国。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要发展原子弹、导弹 ? 材料一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要发展原子弹、导弹 ? 材料二 :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是一个民族能力、

3、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影响国际地位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你是如何解读中国政府这一声明的?利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相继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钱学森 钱学森(1911-),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博士学位

4、,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回国支援祖国建设,但受到美国当局阻挠,历时5年最后才于1955年回国。他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卫星技术 “东方红一号”重量173公斤,比苏联(83.6公斤)、美国(8.2公斤)、法国(38公斤)、日本(9.4公斤)等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要重。卫星的跟踪手段、信号传递方式、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平。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1970年)“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主要原因:国家重视支持,坚持统一领导;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全国人民协作,集中有限力量办大事;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等;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

5、展,充分吸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影响国际地位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打破了对中国的核威胁和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安定环境(国内)有利于世界和平(国际)2、原子弹、导弹成功研制的现实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一在阐述中国空间技术发

6、展的意义时,侧重点在哪方面?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3、结合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阐述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在哪方面?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国内、国际)方面:政治 背景: 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际:处于冷战时期。“世界首位太空人”加加林(苏)1961年4月12日,身着90公斤重的太空服,原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乘坐重达4.7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世界首位太空人”加加林(苏) 阿姆斯特朗说:“对一个人说,这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1969年7月,美

7、国“阿波罗11号”登月行动4、结合所学内容及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 据新华社电 请思考:相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空间技术发展侧重点有何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变化:由政治到经济。原因: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 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于2003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1

8、8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神舟5号)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月日凌晨时分,在经过小时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2013年6月11日神舟10号飞船成功发射2013年6月26日神舟10号飞船成功返回神10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 中国“嫦娥奔月” 计划第一期是在最近2到3年,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 第二期将发射月球探测器机器人登陆月球。 第三期中国人登上月球。 月球

9、探测工程是中国航天事业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西昌发射中心,“嫦娥一号”顺利踏上登月旅程。这是“中国制造”第一次离开地球,奔向月球,一个时代就此来临。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09秒,是地球首次对“战神”进行近距离探测。嫦娥三 号预计将于2013年12月初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2013年11月26日月球车正式命名为玉兔号。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

10、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会这么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73年-南优二号 “东方魔稻”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世界粮食奖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埃历阿克,1946年2月14日问世,运算速度每秒钟5000次加法。在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宽敞明亮的机房里,矗立着一个红黄两色相间的大机柜。这就是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I”。它的诞生,使我国成为

11、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独立设计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国家。1983年研制成功的银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我国的巨型计算机之父金怡濂 美洲豹,每秒1.8千万亿次的运算速度美洲豹”是一台民用计算机,将主要用于模拟气候变化、能源产生以及其他基础科学的研究。 天河一号” ,每秒1206万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天河一号”将广泛应用于航天、勘探、气象、金融等众多领域,为国内外提供超级计算服务。 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1965年,中国终于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人工牛胰岛素的合成,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面对功绩和荣誉,作为学术带头人

12、的王应睐,想到的是集体和他人,甚至没有在科研报告中署上自己的名字。第二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专程来到中国,研究评选有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中国科学家获奖事宜。由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众多科学家集体研究的成果,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三人的规则,因此,中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生物技术人类基因草图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时期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影响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等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侧重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背景 探究点(一)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研史料实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首先,根据引文出处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可明确材料的论点,即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其次,抓关键词,把握论据。从“过去”“今天”“将来”等时间关键词得出:时代发展的要求;由“国际地位”关键词得出:提高国际地位的要求;据“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