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水安全问题课件_第1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水安全问题课件_第2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水安全问题课件_第3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水安全问题课件_第4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水安全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9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本章内容9.1 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9.2 气候变化的原因 9.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9.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9.5 气候变化对策由于旱情持续,截至2010年2月28日,云南省蒙自县冷泉乡索本底等5个自然村近200户人家只能靠本地接近干枯的山泉作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云南今年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2010年2月2日,昆明市石林县高石哨绿塘子水库干旱的露出了池底。严峻的形势(国内)2011年5月鄱阳湖成为大草原气候变暖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消失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为太平洋岛国请命斐济代表泪洒会场气候变暖,马尔代夫沉没进入倒计时2010年初,英国遭遇3

2、0年最大雪灾,伦敦交通几乎瘫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近 17亿美元。严峻的形势(国际),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气候变化: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 (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千年)(一)近现代的气候变化(三)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为千年或更长)短期:时间尺度为月或季节 (年内变化)中期:时间尺度为几年 (年际变化)长期:时间尺度为几十年 (年代际变化)超长期:时间尺度为几十百年 (世纪际变化)(实测观测资料)气候变化研究的间接证据史料记载树木年轮花粉分析生物化石冰芯石笋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地球6亿年来经历的三大冰期和两大间冰期示意图暖冷震旦纪冰期距今6亿年前石炭二叠纪冰期第

3、一大间冰期第四纪冰期第二大间冰期现今全 球年平均气温15 C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中国近五千年内可以相对地分出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 200018001600140012001300150017001900+4+3+2+1-10-2-3-4100005000400030002000100050005001000150016001700180019001950高度(m)温度()年代温暖期温暖期温暖期温暖期寒冷期寒冷期寒冷期寒冷期一万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实线)与五千年来我国温度(虚线)比较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研究的间接证据 近代气候变化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气温总体呈为上升趋势。 进入80年代后,全

4、球气温明显上升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约0.6。进入80年来后,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加快。观测到的事实-全球气温变化1850年以来最热的12年有11年发生在近期;2001-2005年气温距平为: +0.76 , (基准:1850-1899)(Base line:1961-1990,IPCC,2001)温度距平(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过去的100年气温上升: 0.5-0.8; 最近几十年平均气温升率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温度距平( ) 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变化ChinaBaseline:19702000观测到的事实中国气温变化观测到的事实-全球降水变化 The Obse

5、rved changeIncreasingDecreasingIncreasingIncreasingIncreasingDecreasingIn: IPCC TAR, 2001全球过去百年降水距平分布1951-2002年全国降水变率西部: 明显增加华南: 增加 华北: 减少 东北: 减少The Observed changeIncreasing Decreasing Decreasing Increasing In: Chinas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C, 2007观测到的事实-中国降水变化 观测到的事实江河径流变化总体趋势:减少 显著减少趋势 :海

6、河、黄河、辽河弱减少趋势:淮河、松辽河、珠江、长江弱递增趋势:长江中下游,淮河上游,嫩江The Observed change19812004年平均径流量较 19501980年径流量的变化洪水和干旱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12mm 非极地冰川大范围缩小,雪盖面积下降,永久性 冻土退化 厄尔尼诺事件更频繁和强烈 动植物生长范围向高海拔移动,生长周期和习性随之变化 The Observed change观测到的事实其它要素变化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和制约,下图表示各因子之间的主要关系,图中C.D是气候系统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A、B、F则是外界因子。 9.2 气候变化的原

7、因 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气候的变迁与到达地表的辐射能的变化关系至为密切。引起太阳辐射能变化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一)地球轨道因素的改变地球在自己的公转轨道上,接受太阳辐射能。而地球公转轨道的三个因素: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等都是以一定的周期在变动着的,这就导致地球上所受到的太阳天文辐射发生变动,引起气候变迁。一、太阳辐射的变化 到达地球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天文辐射强度是与日地距离(b)的平方成反比的,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现在这个椭圆形的偏心率(e)约为0.016。目前北半球冬季位于近日点附近,因此北半球冬半年比较短(从秋分至春分,比夏半年短7.5日)。但

8、偏心率是在0.00-0.06之间变动的,其周期约为96000年,以目前情况而论地球在近日点时所获得的天文辐射量(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较现在远日点的辐射量约大115。当偏心率e值为极大时,则此差异就成为13。 1. 地球轨道偏心率的变化 地轴的倾斜是产生四季的原因。由于地球轨道平面在空间有变动,所以地轴对于这个平面的倾斜度(f)也在变动。现在地轴倾斜度是23.44,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日寸为22.1,变动周期约40000年。这个变动使得夏季太阳直射达到的极限纬度(北回归线)和冬季极夜达到的极限纬度(北极圈)发生变动如下图所示。 2.地轴倾斜度的变化 春分点沿黄道向西缓慢移动,大纣每210

9、00年,春分点绕地球轨道一周。春分点位置变动的结果,引起四季开始时间的移动和近日点与远日点的变化。地球近日点所在季节的变化,每70年推迟一天。大约在一万年前,北半球在冬季是处于远日点的位置(现在是近日点),那时北半球冬季比现在要更冷,南半球则相反。 2.春分点的移动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的强弱,要受大气透明度的影响。火山活动对大气透明度的影响最大,火山爆发喷出的灰尘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而对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没有显著影响。据计算,火山尘埃散射太阳辐射的能力比散射地面长波辐射大30倍,尘埃反射太阳辐射的作用比大气分子强得多。 此外,太阳黑子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例如太阳黑子11年周期称为太阳

10、活动周。 (二)大气透明度的变化 宇宙因子指的是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以及太阳活动;地球物理因子指的是地球重力空间变化,地球转动瞬时极的运动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这些宇宙一地球物理因子的时间或空间变化,引起地球上变形力的产生,从而导致地球上海洋和大气的变形,并进而影响气候发生变化。 二、宇宙地球物理因子的变化 在整个地质时期中,下垫面的地理条件发生了多次变化,对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以海陆分布和地形的变化对气候变迁影响最大。 (一)海陆分布的变化 (二)地形变化 “沧海桑田”在地球史上地形的变化是十分显著的。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有“世界屋脊”之称。 (三)城市化(热岛效应)三、下垫面条件的

11、变化1. 大气环流形势的变化是导致气候变化和产生异常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厄尔尼诺现象和南方涛动)2. 大气化学组成的变化:温室气体的影响 三、大气环流和洋流的变化1、改变大气成分(1)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温室效应)(2)气溶胶(阳伞效应)2、改变下垫面性质(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效应)(1)森林、草原、农田(沙漠化效应、绿洲效应) (2)水库(湖泊效应)(3)城市(城市热岛效应)9.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1、温室效应的概念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

12、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包括自然温室效应和人为温室效应。 1000年来大气温度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1. 1000年来大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两者有何相同点?2.根据这张图,你认为大气温度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有关系吗?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气温度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情况是基本吻合的,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事实上,二氧化碳就是大气温室外层的“保温膜”,正是因为这层保温膜的增厚,才造成了地球大气热量的积累,导致全球变暖。浓度CO2(ppmv)温度距平()年距今人类活动扰动目前的CO2浓度是42万年来的最大值83万年来,仍是最大值( red

13、rew from Petit et al. 1999 )南极东方站(Vostok)测量的大气CO2浓度变化(IPCC,200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 间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太阳辐射大气吸收地面吸收当你在晴天的中午走进塑料温室大棚没有打开空调的小汽车封闭的玻璃阳台你有什么感觉?地球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温室”之中!温室效应:大气保温效应 大气外层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从而使地球保温。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2、温室气体 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体。 主要包括水汽、CO2 、甲烷(C

14、H4)、氧化亚氮( N2O)、臭氧(O3)、氟利昂等 。 是什么原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增加呢?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大面积砍伐森林人口数量增加人类活动和自然排放的其他温室气体还有:氟利昂:强温室气体,1920年代人工合成,目前已排 放2000万吨,主要用于制冷甲烷:强温室气体,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畜牧业排 放量很大使之成为全球变暖的“帮凶”氮氧化物:燃料燃烧,燃气涡轮、汽车尾气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阳伞效应1、阳伞效应的概念 因其由大气污染物颗粒(大气气溶胶粒子)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而引起的地面冷却效应。阳伞效应2、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来源(1)自然界自身产生(如火山

15、喷发)(2)人类活动产生(如化石燃料燃烧、生物体燃烧) 阳伞效应2、大气气溶胶粒子的气候效应(1)助长干旱化(2)影响云的反照率、寿命和降水效率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效应2000年初东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1980年代初东江流域土地利用现状气候变化冰川消融极端气候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降水气 温海平面变化蒸散发变化其它变化气候要素变化影响9.4 气候变化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影响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1、20世纪全球增暖是导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马尔代夫浮岛斐济岛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2、雪盖和冰面积逐渐减少北极冰雪消融北极熊生存危机阿根廷某冰川30年前当

16、前一、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3、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略有增加,副热带地区略有减少。4、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繁5、气候变化对全球淡水资源供给带来很大影响供水Supply需水Demand我国正常年份缺水达400亿m3 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 我国城市缺水问题严重 全国661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其中110座严重缺水,1.6亿多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影响 。 气候变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2、加速水循环,降水变率增加。1951-2002年全国降水变率西部: 明显增加华南: 增加 华北: 减少 东北: 减少Increasing Decreas

17、ing Decreasing Increasing 一、气候变化对中国水循环和水资源系统的影响2、改变径流大小,旱涝灾害加剧。1998年大洪水明祖陵因旱情露出城墙洞庭湖底变大草原年份洪涝受灾面积(万亩)洪涝成灾面积(万亩)洪涝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旱灾减产(亿公斤)19913689421921749.081181992141356696412.7720919932458112915641.74111199428288172341796.60262199521550120011653.30203199630914189182208.36981997197029771930.114761998334

18、38206782550.901271999144088084930.233332000135678094711.63599平均23748136311258.47254九十年代洪涝旱灾统计表 洪涝灾害频繁发生2001年以来洪涝旱灾统计表 2000年以来,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1100亿元,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 局部洪涝灾害每年发生; 2003年、2005年、2007年部分江河发生洪水 平均每年有7个台风登陆,超强台风有增加趋势;山洪灾害严重。 年份洪涝受灾面积(万亩)洪涝成灾面积(万亩)洪涝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因灾死亡人数(人)200110707 6380 623.03 1605 200218576 11159 838.00 1819 200330549 19500 1300.51 1551 200411673 6026 713.51 1282 200522451 12325 1662.20 1660 200615783 8389 1332.62 2276 2007188234 89535 1123.30 1230 平均42567 21902 1084.74 1632 洪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