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潜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潜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潜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潜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潜山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2下列物质的用途

2、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C用液氮产生低温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B苹果腐烂C雪糕融化D燃气燃烧4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5某同学为了探究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AB CD 6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着力做好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焚烧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C化

3、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D臭氧(O3)是一种稀有气体7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镁条燃烧B钢铁生锈C酿谷成酒D干冰升华8以下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lOOmL酒精和lOO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分子的质量很小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的D双氧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得到水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BBCCDD9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条燃烧 B玻璃破碎 C冰川融化 D酒精挥发10如图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钨的原子序数是74B钨属于非金属元素C钨原子中

4、的质子数是74D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液体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放置试管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Na+、NO3-、OH-BH+、K+、CO32-、Cl-CMg2+、NH4+、OH-、SO42-DNa+、Ca2+、NO3-、Cl-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放在试管口的棉花上(10-15滴),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这说明_14同学们利用

5、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1)写出上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_(填装置编号)。(3)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填序号)。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15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图1),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1)把水注入水电解装置中,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2)检验b管

6、中产物的方法是_(填字母序号)。A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B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C 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3)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罩于如上图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的现象是_。(4)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的组成和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根据化学反应前后_不变的原理,设计实验使物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

7、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的个数比。根据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可推求出:一个水分子由_构成。如图是表示水分解时变化过程的微粒示意图,其出现的正确顺序是_(写字母表示)。16天燃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现对甲烷的制取、性质做一下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制取研究)查阅资料得知: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发生反应的是其中的氢氧化钠)两种固体药品,研磨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制取甲烷,同时还生成碳酸钠。在实验室中:(1)写出A图中仪器I的名称_。(2)可用于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_

8、(填字母)。(3)可用于收集甲烷的装置为_(填字母)。(4)制取甲烷的化学方程式:_。(性质研究)用装置F收集了一瓶纯净的甲烷气体,在装置G中进行燃烧实验。(5)可用水将F中气体压出,通人G中,那么,水应从_端(填“a”或“b”)注入。(6)点燃后,烧杯内壁看到的现象是_,同时还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治疗虐疾的药物。请计算:青蒿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9、。_9.4克青蒿素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18 “瘦肉精”学名是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9Cl3N2O,相对分子质量为313.5),是一种非常廉价的药品,对减少脂肪、增加瘦肉效果非常好。“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齐,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瘦肉精”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ClNO=_。(2)554 g“瘦肉精”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为_g。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青少年应了解防火灭火的科学方法。(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_(2)若发

10、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 糖在水中自然溶解,是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之间去了,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是具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说明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沙尘暴属于外力作用下的宏观现象,不能说明微粒的运动,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供给呼

11、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正确;B、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C、用液氮产生低温环境,利用的是液氮汽化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电后呈现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A。【点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3、C【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

12、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正确;B、苹果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C、雪糕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燃气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A【解析】解:当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足够多的氧气时,充气气球内的空气在周围氧气的压力作用下,会沿导管排出气球,气球变小,导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故选A。5、B【解析】A、品红溶于水中,过一段时间液体变成了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

13、意;B、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液体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该实验中无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符合题意;C、能闻到香味,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将玻璃片抽去,过段时间,两个集气瓶中的气体都变成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A、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碳等固体颗粒,故A不正确;B、吸入细颗粒物会造成人体的肺病和气管病的发生,故B不正确;C、可以利用化学知识检测环境的污染情况并能解决污染状况,故C正确;D、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臭氧(O3)不是一种稀有气体,故D不正确。

14、故选C。7、D【解析】A、镁条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酿谷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点睛】一般有“燃烧”两字,为化学变化。8、B【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A正

15、确;B、l00mL酒精和l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错误;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C正确;D、双氧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得到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A【解析】A、木条燃烧生成二氧化

16、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冰川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酒精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10、B【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4,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钨,属于金属元素,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4,表示原子序数为7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

17、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74,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正确。故选B。点睛: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1、B【解析】试题分析:胶头滴管的使用要注意,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容器内部,以免污染试剂,使用完以后也不能横放或倒置以免腐蚀橡胶帽,A正确;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B错误;给液体加热,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总容积的三分一,

18、C正确;试管清洗干净后要倒放在试管架上,D正确。故选B。考点:常见实验操作12、D【解析】离子的共存实际就是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即离子不会相互结合生成水、气体或沉淀。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铵根离子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而不能共存,错误;D、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能大量共存,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反衬对比作用,便于观察滤纸颜色的变化 滤纸条从右到左依次变红 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在不

19、断的运动 【解析】(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放在试管口的棉花上(10-15滴),实验中须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反衬对比作用,便于观察滤纸颜色的变化;(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纸条从右到左依次变红,这说明分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14、集气瓶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E a 【解析】(1)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D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纯净;(3)a

20、 将烧杯换成水槽不影响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水产生的压强大,气体可能无法逸出,导管口不能看到气泡,符合题意;c将水换成冰水,受热膨胀气体遇冷气压降低,气体可能无法逸出,导管口不能看到气泡,符合题意;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受热的气体逸出,导管口不能看到气泡,不符合题意。故选a。15、有气泡产生,a管的气体约为b管的2倍 H2OH2+O2 B 有水雾生成 元素种类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CAB 【解析】(1)水通电生成无色气体氢气和氧气,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约是正极产生的氧气体积的2倍,随气体的增加,管内水进入长颈漏斗;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a管的气体

21、约为b管的2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2)管内气体体积小于a管,说明管内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故选B;(3)实验过程为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并除去气体中少量的水,然后点燃气体,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遇温度较低烧杯,在杯底凝结成水雾;(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的原理,设计实验让物质参与一个化学反应,通过分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元素组成进一步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根据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体积比为2:1,同时由于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知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

2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所以,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就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以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在图中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CAB;16、锥形瓶 B C或E CH3COONa+ NaOHNa2CO3 + CH4 b 有水雾(水珠)出现 将烧杯迅速正放,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解析】(1)A图中仪器I的名称为锥形瓶;(2)实验室中常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发生反应的是其中的氢氧化钠)两种固体药品,研磨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制取甲烷,是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可用于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为 B。(3)收集装置的选择需要考虑制取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等,而甲烷是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因而可用向下排空缺法或排水法,所以C或E都可。(4)实验室中常用无水醋酸钠(CH3COONa)和碱石灰(发生反应的是其中的氢氧化钠)两种固体药品,研磨均匀混合,通过加热制取甲烷,同时还生成碳酸钠,所以制取甲烷的化学方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