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6劳动-《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6劳动-《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6劳动-《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6劳动-《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五年级下册6劳动-《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动的开端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蒲江县北街小学 李 敏 教材简析: 劳动的开端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劳动”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节选自吴运铎的自传把一切献给党,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那里都要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其中“第一天挑煤”紧扣课题,详细地记叙了作者在第一次挑煤的过程中所受的苦难。设计理念: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主要相对于琐碎的分析而言的。本教时在球形设计原理的指导下,紧紧抓住“艰难这一球心来进行教学设计,力求以精问代替多问,以学生的自主实践代替烦琐的讲解,从而提高课堂

2、教学的整体性,进而提高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本课以“我第一天挑煤艰难的句子”为探究点,引导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共同探究艰难的种种原因,从而体会我受到的苦难。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把握探究的方法、探究的内容、探究的流程,教师通过适当的评价来加以调控。教学目标:1、感受、理解课文中比喻句是怎样写得生动形象的。2、围绕“艰难的挑煤之路”尝试探究、研读课文(第一天挑煤),逐步加深对“我”所受苦难的认识。3、激发学生用个性化的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感悟,培养语感。4、根据“我”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我”的坚强

3、。5、初步了解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教学重点:围绕问题探究,读悟有关句子,体会“我”所受到的苦难。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坚强。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开端”什么意思?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1-7自然段,感受生动形象的句子。 1、快速默读课文17自然段,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生动形象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得生动形象的?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并勾画、批注。3、交流讨论,并随机练习朗读。 师: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写得很生动很形象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分享。(1)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我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

4、沸腾的油锅里煎炸。)“心里像油煎一样”夸张的是怎样一种情景?(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从这样的写法中你感受到“我”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很难过) (随机练习朗读)(2)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像狗一样爬进去挖煤,又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师:这一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把工人比作狗,作者的用意是什么?是想说明什么?除了辛苦,还有其它的用意吗?这个比喻不但把人比作狗,而且他的搭配很有意思。有同学还圈了两个词,你来说一说。人本来该怎样走路?这里把人进窑洞的动作形象地刻画出来了。但是你读着舒不舒服?大家能把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吗?拖着东西要读出一种什么感觉?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

5、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工人进出窑洞的情形。(抽生读)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句。以后大家要写比喻句的时候,这句话是可以作为参照的。第一把什么比作什么,第二在比的时候还要注意与它用的动词协调起来。比如这句话就没有说像狗一样“走”进去,狗是“爬”进去的。好,大家一起背一背这个句子。(生背)(3)“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师: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我”比作“瘦猴子”,作者是想说明什么?三、合作探究:围绕“艰难”, 精读感悟,体会“艰难” 师:同学们,正像刚才大家说的那样,在当时这样的社会中,那些本该像我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的孩子,却过早地尝到了人间的冷暖;那

6、些本该拥有着理想和幸福的孩子,也过早地承担起了生活的重任,踏上了艰难的道路。打开课本,请大家好好地去读一读作者第一天挑煤赶路这一部分内容,体会挑煤的艰难。1、自学提示:默读课文828自然段,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我”第一天挑煤艰难的句子。想一想你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做简单批注。准备你勾画的句子和思考与同学们交流。2、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汇总梳理意见,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板块一:受伤、受欺侮句子一: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原来桌子被人抽掉,矿上的办事人来开磅称煤。 点拨: 体会到了什么?生:从这句话我感受到矿上的办事人没有人性。我睡得正熟,他可以提醒我,叫

7、我起来。他把桌子直接抽掉,就感觉没有礼貌,没有人性。(生读)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好。学语文你还要考虑为什么写得这么好?生1:他把“我”掉下地比喻成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生2:我还有补充。从这句话我还知道了那些富人看不起穷人。他们抽掉桌子连招呼也不打一声,一点也不尊重人。生3:我读懂了14自然段。我读懂了矿上办事人一点也不同情一个12岁的小孩子挑煤。师:对,缺乏同情,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冷漠。我相信每位同学可能都会有自己的发现。看来对文章只要认真读,就会发现很多精彩。句子二: “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腿上的伤口不住地流血,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师: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来也没有经历

8、过这种事:腿上流血,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 师:你能够把这种痛苦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师:同学们,谁也划了这个句子?“滚水烫过一样”什么感觉?(抽生发言) 生:因为红肿的肩头更滚水烫过一样,说明他已经坚持了很久了。再加上他腿上流血,更加说明了他非常疼痛。师:简直可以说是遍体鳞伤。能够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师:“我只好挑着两只空筐回到家里。”这里要读得慢。你再读。 (生再读) 师:读得真好。咱们学着她的样子,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师:同学们,读着这样的一段文字,在你的头脑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觉得他很悲伤,他没把煤挑到车站,没挣到钱,而自己却受伤了。生:我觉得他很失望、很痛苦

9、。 师:谁能够用朗读把这样的一种情景读出来?先自由地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师:我感受到了这种痛苦、这种可怜的情景。(生读) 师:多么无奈的情景啊!我眼泪都快出来了。同学们,语文在哪里?语文就在我们每位同学的心窝里。拿起课本,再去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句子三: 我解开衫子一看,肩也肿了,皮也破了。 句子四: 我鼓足勇气,仍旧挑起煤筐往前走,一不留神,脚底下被石头一绊,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我的胳膊和脚擦破好几道口子,煤撒了一地。 板块二:人小担子重句子: 扁担把肩膀压得生疼,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移到左肩,换来移去,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只好停下来歇一歇。点拨: 体会到了什么? 生:

10、从这个中可以看出一个12岁的男孩子,瘦瘦的身躯,又要去挑煤,一定是很艰难的。师:你感受到了这份艰难。你再读读这个句子。师:同学们,谁也划了这个句子?(抽生发言) 师: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作者小小年纪,就要去挑煤赚钱,我觉得他很辛苦。不像我们那么幸福。 师:同学们,在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哪些词语咱们也不能忽视?生:我觉得是“生疼”。 师:很疼痛的感觉,是吧?男孩子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男生读)师:“换来移去” 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 师:很疼痛,很想赶快换的感觉。女孩子们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女生读)师:“两个肩膀都吃不住劲了”应该读的慢一点。(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当我读着这一段

11、文字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就是文中的主人公。我觉得自己的肩上有的千斤重担,我仿佛觉得我的力气在慢慢变小,我的脚步在慢慢变重。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学生齐读)板块三:路长难走句子:这山原来没有路,那些人踩出来的小路滑极了,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像是打秋千。点拨:我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挑煤的艰难呢? 生:这山原来是没有路的,是那些工人、挑煤的人踩出来的,一定很难走。 师:你说得很对,读得不是很好。你再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煤筐为什么会来回晃荡的? 生:因为这条路滑,走路很艰难。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叫 生:一步三滑。 师:你能体会到这种一步三滑的艰难吗? 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师:很好

12、,有读得更艰难的吗? (生读)师:同学们,煤筐来回晃荡,仅仅是因为路滑吗?请大家好好地来看看这幅 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吴运铎吃力的样子。 生:我还从他的表情中体会到了这一点。 师: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表情? 生:一副痛苦的表情。 生:我还看出了他挑的担子很重。他的扁担都已经弯了。 生:他的担子很重,加上路滑,担子晃来晃去,担子会更加重。 师:沉重的担子,压在我瘦小的身躯上,你能感受到我当时是怎样行走的吗? 生:是一冲一撞的。生:是跌跌撞撞的。生:是晃晃荡荡的。生:是踉踉跄跄的。生:是歪歪扭扭的。生:是小心翼翼的。 师:所以,肩上的煤筐来回晃荡更重要的原因是 生:肩上沉重的

13、担子。 师:同学们,拿起课本,让我们再一次艰难地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学生齐读) 师:这条路不仅滑还长,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了? 四、朗读对话,体会“坚强” 1、师:作者劳累了一整天,最终换来的是遍体的伤痕却一无所获。这是多么辛酸,多么痛心,多么艰难,多么感人至深的劳动啊。请默读22-28自然段,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2、师:是的,母亲是含着眼泪的。同学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泪水?(辛酸、无奈、心疼、痛心等) 3、师:是的,在当时这样的社会里,像我母亲一样的母亲们在流泪,孩子们在流泪。练习母子俩的对话。 4、师:现在,你已经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砺自己意志、懂事、孝顺、理解母亲、体贴等) 5、填一填,读一读,在对比想象中加深体会。 五、写法借鉴、好书推荐: 1、第一天挑煤 (828自然段) 详写; 第二天挑煤 (29自然段) 略写; 师:他并没有屈服,第二天,他终于用稚嫩的肩膀把煤挑到了车站。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第二天挑煤的更加艰难? 第二天挑煤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