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子的性质教学设计王佩璐 海螺沟中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掌握分子的3条基本性质。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探究体验分子的3条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和实验室常见的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帮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依托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三
2、、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认识和了解分子的3条基本性质【难点】初步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能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且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分子间的间隔越大。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认识微观粒子构建微粒观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围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分子运动现象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温度越高分子的间隔越大总结引入新课引导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多媒体图片及视屏展示浓氨水与酚酞实验水与酒精混合实验大米和绿豆混合实验多媒体方式展示创设情境:喷香水或拿瓶香水到教室里喷洒设问并引导探索
3、:香水是老师花钱买的,为什么你们会闻到香水味?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桂花为什么会飘香?糖块放到水里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衣柜中的樟脑丸为什么不见了。等等(设问) 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设想,并用以解释这些现象。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撞击脸的感觉。(设问)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吗?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滴下一滴水(设问)这滴水的质量有多少?体积怎么样?如果透过宏观现象看分子行为的话,能否用微粒观来看待这一滴
4、水?让一位学生喝一滴水,并告诉他如果另一个人每口喝的是水分子,每口每秒喝下1亿个水分子,他需要50年才能喝完1滴水。你只需要1秒钟就可以喝掉1滴水甚至更多?他为什么喝下1滴水需要50年时间将品红扩散实验中的冷水,换成热水进行对比(设问)在科学探究对比实验中,必须得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变量是什么?所以品红在冷水中和热水中都会扩散,说明什么问题?观察对比实验并回答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展示装在细口瓶中的浓氨水,并设问:如何去闻味道?板书展示浓氨水的化学式:NH3H2O并解释浓氨水的形成原因(课堂演示实验)水和酚酞浓氨水和酚酞(设问)浓氨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浓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1、2实
5、验对比之后又能说明什么问题?(继续设问)酚酞滴入浓氨水中是让两种试剂直接接触后发生显色反应,能不能想一个办法不让两种试剂接触也能探究出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运动使酚酞溶液变红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自己回答的实验,并叙述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设问)用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里面充满了空气,引导学生思考有无可能是空气中的某种成分也会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不可以用实验加以证明根据学生的回答,拿出装有酚酞溶液的滴瓶,让学生观察到装有无色透明酚酞溶液的滴瓶上有空气,更加证明出空气成分不会使酚酞溶液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挥发出刺激性气味,一方面从绿色化学,环保角度来思考?另一方面我们只做定性的实验,从节约药品的角度出发
6、教材实验有何改进的地方,请学生简单的画在草稿纸上并踊跃举手回答(设问)10+10=20是绝对永恒的等式吗?想听老师的观点,请认真观看以下实验用两个10 mL的小量筒分别量取水和酒精(此处可以提一下量筒的正确操作),然后倒入20mL的大量筒中,让学生观察有何现象?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又拿出两个10 mL的量筒,分别装的是大米和绿豆,同时倒入20 mL的量筒中,试问学生:10+10?20能否也能得出分子间有间隔的结论。(过渡)分子间存在有一定的间隔,是否也和分子运动一样与温度有关(引导实验)乒乓球复原实验(设问)物质有三态,哪三态?(继续设问)不同状态时,分子的间隔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实验)注射
7、器推压实验请班上两位大力士来推/堵一个装满水的注射器,再请两位女生来推/堵一个装满空气的注射器,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大力士? 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观察现象,思考想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确立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充分发挥想象能力,感受分子撞击脸部的画面看图及视频明白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学生自主举手,用P48页内容:一个分子的质量来回答学生大胆想象,感受分子很小的概念。学生回答:温度学生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学生回答: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都能扩散,热水扩散的速度比冷水中的快。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让学生用扇闻法感受并得出浓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学生明白:氨气容易水会形成氨
8、水学生观察现象:酚酞不变红结论: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学生问题:浓氨水是混合物,是氨气和水混合而成,实验1是水不能使酚酞变红,实验2是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用酚酞滴入浓氨水中变红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让酚酞变红学生思考讨论并举手回答: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P49教材实验)学生回答:B烧杯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使A烧杯中的酚酞逐渐变红学生回答:不是空气中某种成分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在大烧杯外再加一个装有与A烧杯中等量酚酞的小烧杯C,与A烧杯形成对比,看C烧杯是否变红。学生思考学生回答:设计一个密闭的环境学生回答:是/不是学生回答现象:10mL+10mL20 mL引
9、导学生回答:水和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占据了对方的间隔,所以造成了混合之后的体积之和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学生回答:10+1020,但是不能得出分子间有间隔的结论,因为大米和绿豆混合后是物质间有间隙造成的,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隔。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学生:固、液、气学生亲身体会得出结论:气体分子的间隔最大,容易被压缩。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构建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图像,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型宏观与微观结合看待问题掌握探究实验中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通过现象得出结论掌握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这一性质,且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锻炼学生探究思考的能力掌握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这一性质,且区分开物质间的间隙和分子间的间隔关系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用宏观的观点解释微观的现象,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的复习大纲探讨试题及答案
- 主管工作总结的结果评估计划
- 法学概论中常见法律术语解读试题及答案
- 财务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计划
- 自信面对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南昌航空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乌什县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法学概论法律教育政策的研究进展试题及答案
- 委托寻找房源协议书
- 景观毕业设计
- 法洛四联症的护理课件
- 2025年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卤味学员合同协议书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设行业安全竞赛题库(试题含答案)
- (正式版)JBT 14581-2024 阀门用弹簧蓄能密封圈
- 波浪理论基础要点图解[精]
- 关于磷化行业企业建设项目及污染排放有关问题法律适用的复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