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七年级上册 生命的思考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课第二节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生命中的挫折,增强抗挫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对生命世界并不陌生,一方面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比较缺乏对生命领域的探索和思考。所以围绕“挫折”的话题,开展活动,有效的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生命中的挫折的心理体验,进一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题,主要告诉我们要发掘生命的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维护健康珍爱生命。是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重要

2、组成部分。本课旨在通过教学,进一步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提升生命的品质。本课由“生活难免有挫折”和“发掘生命的力量”两目内容组成。教材先让学生知道挫折的含义,以及说明人们面对挫折的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知道挫折对人的影响,让学生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最后通过“阅读感悟”让学生明确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要增强生命的韧性,学习面对挫折的正确方法和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挫折面前生命的韧性,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意志坚强的认识态度。能力目标:能够调控自

3、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正确对待挫折;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能够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知道生命是有韧性的,学会发掘生命的力量。【教学重点】知道如何正确看待挫折;掌握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视频一位甘肃高分考生的请求。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位充满生命力量魏祥去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板书:增强生命韧性)环节一:人生坎坷材料:由于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年幼时,魏祥的爸妈就带着

4、他四处求医,三次手术都不见好转。2023年,魏祥7岁,爸爸患不治之症去世。提问:魏祥的生命中遭遇了些什么?身体残疾、医治无效、父亲去世这些都是魏祥人生中经历的一些困难、阻碍和失败,就是我们今天要说到的“挫折”。挫折是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失利乃至失败。分享: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挫折呢? (板书:挫折)过渡:听了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挫折,因为挫折具有普遍性。让我们继续跟着魏祥,看他如何笑对人生?环节二:笑对人生材料一:先天疾病、父亲去世、四处求医无果,这些困境似乎都没有在他的脸上写下忧愁。他一直

5、坚信身残志不残,心态非常阳光。快乐,是魏祥传给身边人最多的情绪。他认准一个道理:与其抱怨,不如多一些乐观豁达。材料二: 不是结束黄昏不是结束清晨不是结束活着不是结束死亡不是结束一棵树死去一条河守着一生都在痛哭凯歌是这首诗的作者,他是一位手脚先天性蜷缩的残疾人,但是他最骄傲的身份是非著名诗人。在吃力的读完初中后,又在黔西县城读了几天职高,就辍学回老家了。他觉得命运不公,使自己一直被残疾、孤独缠绕,痛苦、失落是他这短暂生命中最多的感受。2023年9月24日,留下一封遗书,凯歌在自家后院的树上自悬离世。这位诗人用悬树这样并不诗意的方式,结束了他21岁的生命。坟前,大家用诗来悼念这个青年诗人,没能赶来

6、的诗友则用诗歌连载的方式来纪念凯歌。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挫折?(板书:认知-正确看待挫折)教师点拨:挫折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就像材料中的魏祥和凯歌,在挫折面前一个将挫折当成垫脚石,一个将挫折当成绊脚石,最后结果当然是有利有弊。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是那个能把挫折当成垫脚石的强者,让我们得意时更清醒,在失意时获得经验,把它当成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产生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在材料中,同样面对身体的先天残疾,魏祥认为自己应该身残志不残,最终他乐观勇敢,考上了清华,而凯歌却觉得命运不公,最终走上了痛苦自杀这条路。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挫折时,会

7、产生做出不同的反应。而这里我们也发现,不同的人即使是在面对相同的挫折时,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最终导致了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当然,即使是同一个人,他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可能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会不同。正如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一样,A是事件,B是对事件的认识和看法,C是行为反应,他提出面对一件事情最终做出的行为反应不是由A这个事件导致的,而是有B对这个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决定的);同时,我们不要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及时调整,积极乐观、正确对待;此外,我们应多角度看问题,学会看到当下挫折以外的自身优势(凯歌他始终紧盯着自己的先天残疾,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一位诗人,我们从材料中其实是

8、看到,当他去世后很多诗人前来悼念的)。所以,我们要有一种“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的心态。过渡:我们继续来看魏祥他是如何战胜挫折、自强不息的。环节三:自强不息材料:由于魏祥不能动,只能坐着,所以比较安静,喜欢思考,爱动脑筋;魏祥爱为同学们解答难题,乐此不疲;喜欢挑战困难,他会为一道难题思考上四五天,直到最终解决;在高中校长眼里,他坚忍不拔,只要他想做的事情都能干成;遇到压力特别大时,他会听音乐、睡懒觉或者坐着轮椅出去转一转;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带着母亲去读书,为解决住宿问题给清华招办写求助信,清华大学已为魏祥母子提供住宿。小组讨论:魏祥的做法对我们如何战胜挫折有什么启示?(板书:行动-学会战

9、胜挫折)教师点拨:只能坐着,喜欢思考,爱动脑筋。扬长避短,发扬长处。同学遇到困难,冲在前面,解答难题。帮助他人,培养自信和价值感。挑战困难,思考难题,直到解决。敢于挑战,无畏困难。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压力特别大时,听音乐、读童话书,睡懒觉放松,坐着轮椅出去转一转。寻找方法,学会放松和暂时转移注意力。带着母亲去清华读书,需要宿舍,给清华招办写求助信。借助外力,获得他人帮助。在定西一中校长眼里,他身上有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只要他想做的事情都能干成。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增强生命的韧性。(其实我们的生命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的生命是有韧性的,大家可以捏捏看桌面上的解压球。我们会发现,解

10、压球捏下去后,手松开它就会怎么样?对了,会弹回来。其实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我们的生命也是有承受力,有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能力的,这就是我们生命的韧性。每次阻碍我们的挫折,都能变成自我成长的营养,越挫越勇,愈败愈强。就如尼采所说:“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会使你更强大。”)所以让我们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坚韧有力吧! 其实魏祥战胜挫折的过程,就是不断增强生命力量、增强生命韧性的过程。提问:假如你是魏祥,在接受清华大学提供的住宿后,你会如何做?(回答预设:努力学习,争取回报母亲和学校。)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在努力的道路上,也应该时刻心怀感激之情,感激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助力我们成长的

11、人和事,让我们的生命在充满力量的同时也充满热情和温度。环节四:生命不屈过渡:我们从魏祥身上学到了一些应对挫折的方法,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呢?接下来,让我们来帮助狐狸们战胜挫折。活动:续写故事狐狸与葡萄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在附近安营扎寨的狐狸们,狐狸们望着高高的葡萄,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我们先来看老师续写的故事: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下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提升自己能力)请同学们在小

12、组里交流一下,继续续写故事,为狐狸们战胜挫折想办法,看哪个小组能想到更多的办法。(学生讨论、续写并分享)我们继续来看老师续写的故事: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本打算离开的他,想到它曾经看见农夫借助梯子摘到了葡萄,他心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借助梯子呢?于是他从农夫家里搬来了梯子。(借助他人经验)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古有猴子捞月,今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成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团结、合作)狐狸们很聪明

13、,都让自己成功的吃到了葡萄。可是,是不是一定要吃到葡萄,才算是战胜了挫折了呢?我们来看第四只狐狸。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 同样是身高够不到葡萄。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去摘够得着的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调整目标)这只狐狸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选择了调整目标,因为我们说过,挫折就是在实现愿望、目标的时候遇到了阻碍、失败了。当现有的能力和目标不匹配的时候,前面有报进修班提升能力的狐狸,而这里也有调整目标的狐狸,它们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第四只狐狸也战胜挫折了,请同学们再换个角度,在小组里简短交流一下,还有没有解

14、决问题的办法呢?(学生交流、分享)我们继续再来看看老师续写的故事: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它想,为什么我的命运这么悲惨,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于是他跑回家里,抱着狐狸妈妈大诉苦水,并伤心的大哭了一场,心情瞬间好了。(排遣发泄)第六只狐狸是一位文艺小青年,它既没破口大骂,也没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结合本节课我们所学知识,请你们先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我们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教师点

15、拨:借助外力,获得他人帮助;学习他人经验;不盲目坚持,学会暂时放弃;调整目标;增强自己的能力;寻找方法和突破口;不采取过激行为,学会排遣发泄;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学会团结、合作总的来说,遇到挫折,办法总比困难多。教师寄语:也许人生道路并不平坦,也许你曾经悲观失意,但请你足够相信,相信美好、相信未来。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不断增强生命的韧性,你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将化作成长的力量,带你在梦想的道路上展翅飞翔!【板书设计】 认知-正确看待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挫折 (目标-失败) 行动-学会战胜挫折【教学反思】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课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导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采用“狐狸与葡萄”的续写故事法都激发了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2、本课通过四个环节,分别突破了重难点,并实现了拓展延伸,由此开展教学活动,内容严谨,环环相扣。3、本课最大地感触是我在和学生对话,与课本对话,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理论完全是在我们地互动中不知不觉渗透下去,我不是在灌输理论,也没有强迫学生接受我的理论,他们是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地课堂气氛中尽情地在倾诉,在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